第11章_进食与睡眠障碍课件_第1页
第11章_进食与睡眠障碍课件_第2页
第11章_进食与睡眠障碍课件_第3页
第11章_进食与睡眠障碍课件_第4页
第11章_进食与睡眠障碍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一章 睡眠与进食障碍 本章将回答的问题 进食障碍的主要类型有哪些?其主要特征和临床表现分别 是什么? 进食障碍的病因需要从哪几个方面考虑? 如何预防和治疗进食障碍? 睡眠障碍的主要类型是什么?分别有哪些典型表现和主要 特征? 如何治疗睡眠障碍? 目录 第一节 进食障碍 一、什么是进食障碍 二、进食障碍的类型 三、进食障碍的可能原因、预防与治疗 第二节 睡眠障碍 一、睡眠障碍的主要类型 二、睡眠障碍的治疗 2 卡朋特乐队的悲剧 第一节 进食障碍 70年代温和摇滚的著名歌 手-卡朋特兄妹。 妹妹卡伦为了保持身体苗 条而不断节食,并患上了 “神经性厌食症”,1993年 2月4日,在她32岁时不 幸辞世,于是卡朋特乐队 也到此终结,留给人们的 是无穷的遗憾。 妹妹卡伦 3 形体美的变迁中国 第一节 进食障碍 古代 环肥燕瘦,各有所好 解放初期 壮实、健康 现代 以瘦为美 4 形体美的变迁西方 第一节 进食障碍 中世纪 丰满富态 六七十年代 曲线分明 现代 骨感苗条 5 审美观的变化 什么是美? 女性如何评价自己的身体? 男性如何评价女性的身体? 对于美的标准,社会的舆论导向是什么? 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女性的审美标准的变化趋势都是 从丰满富态至骨感苗条。 男性的审美趋势一直没有大的变化,强调力量与肌肉。 第一节 进食障碍 6 小测试:回答“是”得1分,回答“否”得0分 1.我时常为自己吃了多少食物而忧虑。 2.若有人看到我穿泳衣的样子,我会感到 尴尬; 3.有很多食物被我列为“禁忌食物”,我很 少吃; 4.多数我认为有吸引力的人都比我瘦; 5.我的一天经常以构思节食计划开始; 6.我的下围(臀围)太大了; 7.吃任何会致肥的食物都使我感到不安; 8.若有人看着我的身体,我会感到紧张; 9.在大吃一顿之后我会计划如何消耗多余 的热量; 10.我讨厌看到镜中的自己; 11.我如果不天天做大量运动,我会觉得自 己非常差劲; 12.我觉得我的裸体毫无吸引力; 13.有时候,我会在我吃得太多后呕吐或服 用泻药; 14.我最大的问题是我的身材。 u结果评判 2-4分:正常; 5-8分:你比一般人更关注体重及身材; 9-14分:你很有可能患进食障碍;或需要 专业人士的辅导 第一节 进食障碍 7 一、什么是进食障碍 定义: 进食障碍是一组以进食行为异常为主的精神障碍,包括与体重和 进食有关的极端的情绪、态度和行为,其严重的情绪和躯体问题 对生命有威胁。 患病率 1.62% 3.7%。 上升趋势、全球化趋势。 性别比例 女性:90%95%(典型案例:1619岁,白人,中产阶级以上 ) 男性:5%10%(典型案例:发病时间稍晚,同性恋和双性恋) 第一节 进食障碍 8 二、进食障碍的类型神经性厌食症 第一节 进食障碍 诊断标准 1.拒绝保持与年龄、身高相称 的最低正常体重; 2.即使体重过低,仍然强烈地 害怕体重增加或发胖,体重 低于正常体重的85; 3.极度关注体重和体形,并形 成歪曲认识; 4.女性至少3个月经周期停经。 医学后果 1.内分泌功能紊乱; 2.停经; 3.皮肤干燥,头发或指甲易断裂 ,对低温敏感且无法忍受; 4.心血管问题; 5.电解质紊乱。 相关的精神障碍 1.焦虑障碍(强迫症症状更常见) 2.情绪障碍 9 二、进食障碍的类型神经性贪食症 第一节 进食障碍 医学后果 1.唾液腺增大; 2.腐蚀牙釉质,牙齿变色或脆弱 ; 3.电解质失衡,尤其是钠和钾; 4.肠道问题; 5.手指或手背上会有明显伤痕或 长出老茧。 相关的精神障碍 1.焦虑障碍(社交恐怖或广泛性 焦虑) 2.情绪障碍(抑郁) 3.物质滥用障碍 诊断标准 A. 循环发生的暴食; 1.在短时间内大量进食, 进食数量以及速度都远 远超过正常人; 2.进食过程中缺乏控制感 。 B. 常发生补偿性行为来防止体 重增加。 C. 暴食和补偿行为同时发生, 三个月中至少每周平均两次 。 D. 自我评估过分地受体形和体 重影响。 10 三、进食障碍的可能原因 生物因素 基因:遗传倾向 神经内分泌功能和中枢神经递质的改变 心理因素 个性缺陷,敏感、脆弱、情绪不稳定、依赖、对自我要求严格;完美主 义、强迫性、神经质倾向;有的存在边缘性人格问题。 家庭环境因素 厌食症:家庭大多是成功的、专制的、注重外表的,并渴望保持和睦; 贪食症:家庭关系不和睦、教育方式不当、过度保护、成员酗酒等。 社会因素 近代西方女性吸引力的标准,促成了进食障碍的增加。 媒体大肆渲染也为进食障碍提供了产生和发展的社会环境。 第一节 进食障碍 11 综合因素 第一节 进食障碍 12 三、进食障碍的预防三级预防系统 初级预防 针对易感人群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以减少进食障碍的发生; 二级预防 主要是对处于进食障碍初期的人群进行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三级预防 主要是对患者进行系统的治疗,减少复发,尽量减轻进食障碍对 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 第一节 进食障碍 13 三、进食障碍的治疗 药物治疗 厌食症:尚未发现有效药物 贪食症:抗抑郁药物(针对心境障碍和焦虑障碍) 心理社会治疗 认知行为治疗:适用中度、重度患者,需要高水平专业治疗师。 心理教育:适合针对高危人群(中学生,大学生)做群体干预。 自助技术:适于符合亚临床症状诊断标准的患者。 家庭治疗:对儿童和青春期患者疗效较好。 第一节 进食障碍 14 神经性厌食症的治疗 首要目标: 帮助个人恢复失去的体重、恢复常态的营养状况以及正常饮食。 治疗师引导患者心理上和家庭环境的改变,帮助患者能获得应有 的体重。 持久效果: 要取得持久进步,必须对抗他们潜在的心理问题。 治疗师典型的做法是提供一种混合治疗法及教育,使用一种结合 个人、团体和家庭的方法,矫正不正常的认知。 治疗的一个重点,是帮助厌食症患者改变对饮食和体重 的错误的 观念和态度。 第一节 进食障碍 15 神经性贪食症的治疗 目前为止,认知行为治疗(CBT)是治疗贪食症最有效的方法。 特点:花费时间长,对治疗师的专业水平要求高,花费高,不易推 广,不适合针对大规模人群进行干预。 16 第一节 进食障碍 一、评估阶段 (12 session) 二、向病人介绍认知模型和行为技术 ( 36 session): 三、四、对病人进行认知重构 (715 session) 五、预防复发 (1618 session) 六、随访 (治疗后追踪) CBT方案 心理教育 心理教育方法是通过教导的方法使患者的进食模式和对 体象的关注正常化。通过课堂形式,也可通过网络提供 健康教育。 传统的面授式的心理教育方案可能会起到反作用,如: 将进食障碍理想化;为学生提供控制体重的方法。 近年来,发展出以提高自尊为基础的干预方案。 17 自助技术 将CBT技术与进食障碍一般知识编成通俗易懂的手册, 轻度贪食症病人可以根据手册进行自我治疗。 评估 在降低贪食频率和体重控制行为上,自助技术与CBT同样有效, 在降低引吐行为时,CBT要优于自助技术。 比CBT花费少,更易推广,为不愿意去治疗机构的病人提供了治 疗途径,同时减少了治疗师的工作量。可作为其他心理治疗方法 和药物治疗的有益补充。 自助技术一般要持续8周,病人自己往往很难维持治疗动机。 18 家庭治疗 家庭治疗的原理 儿童本身具有生理易感性 儿童的家庭存在纠结、过度保护、僵化、缺乏冲突解决的能力 等四种互动特征 患有AN的儿童在避免家庭冲突中起到重要作用。 治疗目标 短期目标:使用行为技术使病人在几周内减轻症状,恢复进食并 增加体重; 长期目标:使用家庭治疗技术改变病人的家庭系统。 家庭治疗对儿童和青春期心理障碍效果良好。 19 睡眠的重要性为什么睡眠问题会编入教材? 第二节 睡眠障碍 人的一生大约有1/3的时 间在睡觉,也就是说,我 们中的大多数人每年大约 有3000个小时是在睡眠 中度过的。 正常的睡眠量到底是多少 ? 睡眠研究很早就影响了变 态心理学的概念; 佛洛伊德:梦的解析 焦虑和睡眠可能在重要方 面存在某些联系 ,快速 眼动睡眠似乎也与抑郁相 关 ; 20 睡眠紊乱 类睡眠 一、睡眠障碍的主要分类 睡眠紊乱包括不能获得足 够的睡眠,入睡困难,醒 后精神不佳,对睡眠质量 的抱怨等 类睡眠的突出表现为发生 在睡眠过程中的异常行为 或生理事件,如梦魇和梦 游。 CCMD-3中的非器质性睡眠障碍是指:各种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非器 质性睡眠与觉醒障碍。本节包括失眠症、嗜睡症和某些发作性睡眠异 常情况(如睡行症、夜惊、梦魇等)。 21 (一)睡眠紊乱 1、原发性失眠症 2、原发性嗜睡症 3、与呼吸有关的睡眠障碍 4、昼夜节律性睡眠障碍 第二节 睡眠障碍 22 1、原发性失眠 原发性睡眠,指失眠不是由于其他医学或精神病学的问题引起的。 一系列心理障碍都与失眠有关,如抑郁症,物质滥用,焦虑障碍, 以及阿尔茨海默症。酒精通常被用来帮助入睡,少量饮用可能会起 到这种效果,但它也会干扰持续的睡眠。 诊断标准 1.突出的诉述是入睡或维持睡眠困难或睡眠后精力未恢复,至少1个月。 2.睡眠问题(或伴随的日间疲倦)引起具有临床意义的苦恼或社交、职 业和其他重要功能的损害。 3.失眠不是发生在原发性嗜睡、与呼吸有关的睡眠障碍、昼夜节律性睡 眠障碍或类睡眠的病程。 4.排除其他精神障碍 5.问题不是由于物质或躯体情况的直接生理效应所致。 23 第二节 睡眠障碍 1、原发性失眠的原因 人体生物钟以及生物钟对人体体温的控制 药物滥用 环境中光、声、气温等的变化的影响 心理压力也可能导致睡眠障碍 生物因素与认知、行为、甚至文化的相互影响导致了问题的产生。生物因素与认知、行为、甚至文化的相互影响导致了问题的产生。 假设一:在某些水平上,大多数个案同时表现出生物和心理因素的作用。 假设二:这些多因素是彼此相关的。 24 第二节 睡眠障碍 2、原发性嗜睡 原发性嗜睡是睡眠过度的问题。 很多造成过度睡眠的因素不能被视为嗜睡症的原因。 病因学中遗传因素占较大比例。 诊断标准 1.过分思睡,至少1个月(如反复发作,可短于1个月),表现为长时间睡眠 发作或几乎每日日间有睡眠发作。 2.过分思睡引起具有临床意义的苦恼或者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的损害 。 3.过度睡眠不能用失眠来解释,也不会发生于其他睡眠障碍(例如,与呼吸 有关的睡眠障碍、昼夜节律睡眠障碍或类睡眠)的病程中。 4.排除其他精神障碍中的病程。 5.问题不是由于物质或躯体情况的直接生理效应所致。 6.反复发作:每年发生数次,持续至少3日的过度睡眠,至少2年。 25 第二节 睡眠障碍 3、与呼吸有关的睡眠障碍 对许多人而言,睡眠被干扰是有其生理原因的,明确地说,就 是睡眠中的呼吸问题; 通常,这些人对自己的呼吸困难只有很少的知觉,而且,不会 将睡眠问题归因于呼吸问题; 表面迹象包括:响亮的鼾声,出现呼吸中断、夜间有很浓的汗 臭、早晨起来头痛,白天不疲倦却会睡着等; 睡眠中呼吸暂停有三种类型:阻塞型,中枢型和混合型。 26 第二节 睡眠障碍 4、昼夜节律性睡眠 我们的大脑有一种机制,可以使我们的昼夜节律保持与外部世界同 步。一些想睡却睡不好的人可能是由于他们的昼夜节律出了问题。 退黑激素的作用 诊断标准 1.持久的或反复发作的能导致过度睡眠或失眠的睡眠问题,它是由于环境要求 的睡眠和觉醒的形式与他或她的昼夜睡眠和觉醒形式不配合所导致。 2.睡眠问题引起具有临床意义的苦恼或者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的损害。 3.排除发生于其他睡眠障碍或其他精神障碍中的病程。 4.问题不是由于物质或躯体情况的直接生理效应所致。 时差型:以当地时间为准,睡眠和觉醒在不适当的时间发生,见于跨时区旅行后。 转班型:在主要睡眠期失眠或在主要觉醒期过度睡眠,它与夜班工作或班次频繁变动有关。 延迟睡眠时相型:持久的迟睡和迟醒模式,不能在所希望的较早的时间入睡或醒来。 27 第二节 睡眠障碍 (二)类睡眠梦魇(梦境焦虑障碍) 临床表现 发生于快速眼动睡眠期,指反复在夜间入睡的后半段时间内,被恐怖性的噩梦突 然惊醒,对梦境中的恐怖性内容能清晰回忆,梦境体验十分生动。 易感人群及患病率 儿童中较为常见,约半数发生于10岁之前,随年龄增大而减少。 大约20%的儿童和5%10%的成人有过做噩梦的经历。 原因 正常人或躯体疾病患者的梦魇,50%与白天的精神刺激有关。 部分患者病前常有一段时间存在内心矛盾或焦虑情绪。 治疗 某些药物可抑制快速眼动睡眠,如三环类药物。突然停用这些药物可引起反弹, 容易出现梦魇现象。 28 第二节 睡眠障碍 (二)类睡眠睡惊(夜惊) 临床表现 指睡眠中突然出现的一种短暂的恐惧和惊扰发作,伴有强烈的语言、运动形式及 自主神经系统的兴奋,发作多在前1/3夜的非快速眼动睡眠期,持续110分钟。 易感人群及患病率 该症多发生于412岁的儿童,发病的高峰年龄为47岁。 大约5%的儿童(男多于女)有睡惊的经历,成人的发生率低于1%。 原因 该症与家族遗传因素有一定的关系。 夜惊多发生于儿童期,可能与儿童期脑发育延迟有关。 学习、生活中的挫折,家庭关系紊乱,白天遭遇负性生活事件。 治疗 等待观察是否梦惊会自动消失。 如果梦惊发生的频率很高或者持续时间很长,则推荐使用抗抑郁药物。 29 第二节 睡眠障碍 (二)类睡眠睡行症(梦游) 临床表现 通常出现在夜间睡眠的前1/3夜的非快速眼动睡眠的深睡期,主要表现是从睡眠中 起床,穿衣,在室内走动,并可从事较为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