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输血 ppt课件_第1页
合理输血 ppt课件_第2页
合理输血 ppt课件_第3页
合理输血 ppt课件_第4页
合理输血 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合合 理理 输输 血血 马鞍山市中心血站 操奇谋 2 临床输血存在的问题临床输血存在的问题 输血指征偏宽 国外情况 择期手术不必要的输血达25%。美国各医院 冠状动脉搭桥术中用血量差异很大,平均用量 为2.9单位,最高用量为6.3单位,最低用量仅 0.4单位。 3 有人对50多万例手术患者回顾性调查发现 :女性患者术中用血量明显高于男性,原因是未 考虑女性血细胞比容(HCT)基线本来就低。国 人HCT男性0.420.49;女性0.370.43。 临床输血存在的问题临床输血存在的问题 4 国内情况 术前无贫血的手术失血600ml以下不输血有 顾虑,明知术中失血不多也要输几百毫升血以保 患者“平安”。健康报1996年7月2日报道:严格控 制输血指征,临床总用血量将可减少一半。 临床输血存在的问题临床输血存在的问题 5 北京阜外医院自1995年实施血液保护以来 ,以Hb100g/L,HCT 0.30为输血指征,手术量逐 年上升,输血量连年下降,平均每例手术用血量 减少528ml,连续5年不输血心血管手术已达1336 例。 临床输血存在的问题临床输血存在的问题 6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一院血液保护3年减少 输血64万ml。专家们强调在血液保护的基础上 制定比较保守的输血方案。 临床输血存在的问题临床输血存在的问题 7 输血指征 国内外尚有争议,10/30指征(Hb100g/L, Hct0.30)是1941年由美国提出并被长期遵循。 有人认为达不到10/30就不能接受麻醉。目前美 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推荐的输血阈值为 Hb 100g/L,可以不输 血红蛋白正常1.5倍,创面弥漫性渗血 急性大出血输入大量库存全血或红细胞后(出 血量或输血量患者自身血容量) 病史或临床过程表现有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功 能障碍 紧急对抗华法令抗凝血作用 血 浆 72 附件四附件四 内科输血指南内科输血指南 新鲜冰冻血浆 主要用于补充多种凝血因子(特别是 因子)缺陷及严重肝病患者 普通冰冻血浆 主要用于补充稳定的凝血因子 血 浆 73 例例1 1:患者,男,56岁,反复右侧腰部酸痛3年入院。诊断为 “右肾结石并重度肾积水,左肾萎缩,慢性肾功能不全”, 行“右肾结石切开取石术”,术后治愈出院。 u术前:Hb 64g/L Hct 0.19 Plt 126109/L PT 17.8s APTT 45.3s Fig 1.08g/L TP 69.5g/L ALB36.1g/L 术前输血:悬浮红细胞 10U FFP 500ml u术中输血:悬浮红细胞 10U(失血1500ml) u术后第19天:Hb 6490g/L Hct 0.180.20 术后输血:悬浮红细胞 6U FFP 3000ml(每次500ml, 共6次) 术前、术后FFP的输注是否符合指征? 血 浆 74 例2(国外病例): 一、病例简介 一位36岁男子在一次斗殴中被刀割伤上肢、 胸部和腹部,形成多处割裂伤。 最严重的伤口在前腹壁,腹内容物暴露,当 地诊所对正在出血的伤口进行压迫止血,并用干 净湿敷料遮盖腹部。他被运货卡车送往最近的医 院,行程4h。 血 浆 75 一、病例简介 抵达医院时,初期评估气道无梗阻,呼吸40 次/min,肺部呼吸音清晰,虽然胸部伤口明显,但 未穿透胸壁。 病人神志错乱,只有在疼痛性刺激下睁开双 眼。 血 浆 76 表 成人低血容量分类 级 级 级 级 轻度 进行性 严重 终末期 失血量 (血容量%) 40% 70kg体重成 人失血量(ml) 2000 脉率(次/min) 正常 100 120 140但在休克 终末期变异 77 表2 成人低血容量分类(续) 级 级 级 级 轻度 进行性 严重 终末期 脉压 正常 减小 显著减小 显著减小/缺如 收缩期血压 正常 正常 下降 显著下降 毛细血管再充盈 正常 延长 显著延长 缺如 呼吸速率 正常 2030 3040 45或缓慢叹气样 呼吸 神志状态 清醒 焦虑 错乱 昏迷/丧失意识 尿量 30ml/h 2030ml/h 520ml/h 100109/L,可以不输 血小板计数50109/L,不输血小板 血小板计数1050109/L,伴有出血,可输血 小板 血小板计数血浆,把组织间隙的水分吸入到血 管内发挥扩容,加重组织间隙脱水 人造胶体分子量大小不等,大分子扩容,小分子利尿 ,医生会误认为血容量已补足 失血量30%血容量,加用胶体液 “晶”与“胶”的比例:2:1或3:1,可达4:1 限制急性失血患者的输血 113 三、急性贫血时的代偿机制 心肺功能正常,机体对贫血耐受力很强。 代偿机制有三方面: (一)氧吸取率 正常人静息时有70%的氧未被摄取 未被吸取的氧可通过摄取率被机体利用 严重贫血时氧运送量降低一半,由于摄取率 , 氧耗量维持恒定 限制急性失血患者的输血 114 (二)心输出量 心脏贮备力好的贫血病人,心输出量可增加5倍 急性贫血时,最初心输出量的增加靠心率;血 容量补足后,心肌收缩力,每搏输出量 血液稀释血粘度外周血管阻力心输出 量 限制急性失血患者的输血 115 Fick公式: DO2 =1.34SaO2 HbCO 10 DO2:氧输送; SaO2 :动脉血氧含量 ; CO:心输出量 影响氧输送(DO2) 的因素主要是心输 出量(CO)和血红蛋白浓度( Hb ),而CO减 少的威胁要大于Hb 浓度的降低 限制急性失血患者的输血 116 对于急性失血病人的首要目标是维持心输出 量(CO),其次才是纠正贫血 要维持CO,输血就不是有效途径,Hb可能通 过增加肺血管阻力指数阻碍右心室射血 因此,在低血容量病人的早期扩容阶段,不 应该选择输血,而要选择无细胞的复苏液晶体 或胶体液 限制急性失血患者的输血 117 加拿大危重监护实验组施行的随机对照试验 开放性输血限制性输血 人数420418 输血指征Hb 100 g/L 70 g/L Hb维持水平100-120 g/L70-90g/L 平均输注RBC5.6 U/人 2.6 U/人 118 实验显示,限制性输血的临床结果 如30天死亡率、院内死亡率、器官 功能衰竭等评分优于开放性输血, 且限制性输血策略使要接受红细胞 输注的病人数量下降了33%,接受输 血的病人所输注的红细胞量平均减 少54,降低了输血风险 限制性输血适应于大多数危重病人 ,但该策略应用于急性心肌损伤和 不稳定性贫血病人时仍需谨慎 119 (三)氧离曲线右移 Hb90100g/L开始右移 Hb65g/L明显右移,有利于组织摄氧 * 有心肺疾患的病人对贫血的耐受力差 * 严重创伤或感染代谢率氧耗量, 耐受力 限制急性失血患者的输血 120 四、急性失血患者的输血指征 (一)围手术期输血指征 * 传统的10/30指征于1941年提出曾被广泛认同, 即 Hb100g/L或HCT0.30 近年研究表明: 如无心肺疾患,Hb在100g/L左右不必输血; 许多Hb100g/L病人可以耐受手术; 择期手术前Hb分别为60100g/L与100g/L两组对 比,术后死亡率分别为5%和3.2%,无显著性差异, 为此,1988年美国NIH建议把输血指征降到70g/L。 限制急性失血患者的输血 121 目前认为,输血指征应根据病情综合考虑: * 有心肺疾患或低氧血症的病人,输血指征定 在100g/L; * 无心肺疾患的年轻病人,Hb在80100g/L可 以耐受手术。 限制急性失血患者的输血 122 (二)急性失血病人的输血指征 * 大量失血后,补液扩容只能恢复心输出量和 组织血流灌注 * 如有明显贫血,必须输注红细胞,才能纠正 组织缺氧 * 失血量20%血容量,只要输液,不必输血 * 失血量20%血容量,HCT0.30可考虑输血 限制急性失血患者的输血 123 * 部分病人需要大量输血 * 严重创伤或合并感染,代谢率和氧耗量, Hct提高到0.35可降低死亡率 限制急性失血患者的输血 124 认识上的误区是: 术前无明显贫血的手术失血600ml不输血有顾虑; 明知术中失血不多也要输点血以保“平安”。 必须明确的问题是: 如无心肺疾患,病人对贫血耐受力强; 对于能耐受的贫血,用输血治疗不合理; 骨髓功能正常时,补充均衡营养,Hb短期内恢复; 输血有风险,决定是否输血应权衡利弊。 限制急性失血患者的输血 125 (三)全血输注指征 仅适用于既需要提高血液携氧能力,又需要补充血容量的患 者;而不适用于血容量正常或低血容量已被纠正的患者。 * 全血可用于失血量大且有进行性失血的休克病人; * 急性失血失掉的是全血,补充的全血并不“全”; * 全血中粒细胞和血小板已丧失功能; * 全血中因子 和不稳定,离体后活性逐渐衰减; * 全血中细胞碎片多,“保存损害产物”多; * 全血输入越多,病人的代谢负担越重; * 全血比红细胞更容易产生同种免疫; * 全血比红细胞不良反应多。 限制急性失血患者的输血 126 (四)红细胞输注指征 * 血容量补足后,输血目的是提高血液的携氧 能力; * 提高血液的携氧能力输红细胞为好; * 红细胞用于血容量已被纠正的病人,不良反 应少; * 添加剂红细胞(悬浮红细胞)列为首选; * 一般成人输注2U悬浮红细胞可提高Hb10g/L, 或 Hct 0.03。 限制急性失血患者的输血 127 红细胞输注用于大量失血 * “晶”或并用“胶”扩容加红细胞输注是治疗失血 性休克的主要输血方案; * 有人顾虑这样治疗会引起外周组织水肿或低蛋 白血症,并认为输全血可避免低蛋白血症,进而 避免外周组织水肿和肺水肿,甚至用输血浆的办 法来纠正低蛋白血症。 限制急性失血患者的输血 128 “不可避免”的外周组织水肿 1. 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治疗和恢复要经历三个阶段: :出血期 特点:血容量,组织间液, 细胞内水。 治疗:晶体液扩容,失血量大还要输红细胞。 限制急性失血患者的输血 129 :止血后的继续扩容期 特点:组织间液(水肿),细胞内液 ,血容量。 治疗:继续用晶体液扩容。 水肿在止血后1836h达高峰。 :利尿期 特点:尿量逐渐,水肿多在34天内 消退。 治疗:限制钠盐和液体。 限制急性失血患者的输血 130 2.水肿发生机制 * 大量晶体液扩容血浆蛋白被稀释COP; * 组织水肿的严重程度明显大于COP程度,说明 COP不是组织水肿的主要原因; * 水肿与严重感染、低血压组织间隙基质结构 改变大量白蛋白滞留有关; 限制急性失血患者的输血 131 * 补充外源性白蛋白,包括输全血和血浆不能减 轻组织水肿; * 水肿的原因也并非晶体液过量; * 限制晶体液、强制性利尿不能阻止水肿; * 补足晶体液后组织间隙静水压间隙中的 白蛋白随淋巴液向血管内返流;加上肝脏合 成白蛋白和白蛋白降解速度;组织水肿和 低蛋白血症将在数天内消失。 限制急性失血患者的输血 132 (五)血小板输注指征 大量失血并输入大量库血稀释性血小板 * 输血量达1、2、3个自身血容量时,身血剩余 量分别为37%、15%和5%,故认为输血量1.5 个自身血容量时血小板很少 50109/L * 血小板50109/L伴微血管出血应输血小板 限制急性失血患者的输血 133 (六)新鲜冰冻血浆(FFP)输注指征 输血量2个自身血容量凝血因子稀释出血 * 凝血因子达到止血所需要的活性水平为正常浓 度的30%,稀释性凝血因子比稀释性血小板 更为少见; * PT或APTT正常对照1.5倍应输FFP; * FFP剂量要足,1015ml/kg。 限制急性失血患者的输血 134 (七)冷沉淀凝血因子输注指征 * 主要用于补充纤维蛋白原 * 纤维蛋白原浓度0.8g/L应输冷沉淀 * 输注剂量约为11.5U/10kg,也可输注经 灭活病毒的纤维蛋白原浓缩剂 限制急性失血患者的输血 135 慢性贫血病人无须紧急处理,应积极寻找病 因,针对病因治疗比输血更为重要。 慢性贫血病人的贫血是缓慢发生的,多数病 人已通过代偿能够耐受Hb的降低。 Hb及Hct的高低不是决定是否输血的最好 指标,而要以症状为主; 无明显贫血症状者可暂不输血。 限制慢性贫血患者的输血 136 慢性贫血不存在血容量不足的问题,有输血指 征者只能输红细胞,无须输全血。 选择何种红细胞制品要根据病情决定,如: (1)有输血后发热者选用少白细胞的红细胞; (2)有输血后过敏者选用洗涤红细胞。 慢性贫血病人的输血指征: (1)Hb60g/L或Hct0.18伴有明显贫血 症状者; (2)贫血较重,虽无症状,但需要手术或待 产孕妇。 *贫血越重,输血速度要越慢。 137 减少医源性失血 减少手术失血 尽量减少输血 138 一、医源性失血 是指因诊断疾病而反复做各种化验所引起的血液 丢失。 * 多见于婴幼儿,反复采集血样所损失的血液能 快速移去婴儿总血量的5%10%;抽血使患病婴儿失 血量超过自身血容量的10%或达57ml/Kg就应考虑 输血治疗; * 住在重症监护病房的成年患者有时也会频繁采 集血样而导致过多失血。 减少医源性失血 139 二、减少医源性失血 * 采集血样应有计划性,尽可能减少化验血液的 次数; * 建立床边卡,记录化验项目及采集的血量; * 使用较小的实验室取样试管;可避免成年患者 由静脉采血导致的失血性贫血; * 严重心肺疾患的婴儿(需要机械通气、充血性 心力衰竭、发绀性心脏病等)不论抽血损失多少血 量,都应给予输血以维持Hb120130g/L。 减少医源性失血 140 一、手术中控制性低血压 是指在全身麻醉手术期间,在保证重要脏器 氧供情况下,人为地将平均动脉压降低至一定水 平,使手术野出血量随血压的降低而相应减少, 避免输血或使输血需要量降低,并使术野清晰, 有利于手术操作,提高手术精确性,缩短手术时 间的一种技术方法。 足够的麻醉深度和控制性低血压可减少失血 30%。 减少手术失血 141 主要用于: * 血供丰富区域的手术,如头颈部、盆腔手术 * 血管手术,如主动脉瘤、动脉导管未闭、颅内 血管畸形 * 创面较大且出血可能难以控制的手术,如癌根 治术、脊柱侧弯矫正术、颅面整形术 * 区域狭小的精细手术,如中耳成形术、腭咽成 形术 麻醉医师对本技术不熟练应视为绝对禁忌 减少手术失血 142 二、止血 常用方法: * 压迫止血 * 结扎止血 * 电凝止血 * 局部药物止血 * 血管阻断和修复 * 激光止血 减少手术失血 143 自体输血:是用患者自己的血液或血液成分满足 本人手术或紧急情况时需要的一种输血疗法。 有三种方式: 稀释式自体输血 贮存式自体输血 回收式自体输血 大力提倡自体输血 144 ANH(acute normovolemic hemodilution)是 指急性正常血容量血液稀释,即患者在术前快 速放血,同时补充晶体液和/或胶体液以达到 正常血容量的血液稀释。 稀释式自体输血(ANH) 145 一、适应证 凡估计术中失血过多,术前Hb110g/L,无明显 肝功能障碍及心肺疾患。 ANH患者的选择标准: * 估计失血量1500ml(相当于血容量的30%) * 术前Hb120g/L(在正常血容量条件下) * 心电图正常及心肌功能正常 * 无限制性/阻塞性肺部疾患 * 无肾脏疾病 * 无未经治疗的高血压及肝硬化 * 无凝血异常 * 无感染 稀释式自体输血(ANH) 146 二、禁忌证 * 充血性心力衰竭,近期有过心肌梗塞、严重肺疾患 及严重高血压患者 * 急性或慢性肺疾患患者 * 严重贫血、脓毒血症患者 * 肝肾功能障碍患者 * 冠状动脉病不是绝对禁忌,除非患者有不稳定型心 绞痛或射血分数50%,左室舒张终未压2.666kPa 稀释式自体输血(ANH) 147 PABD(Preoperative autologous blood donation)是自身输血的方式之一,即把自 己本身的血液预先贮存起来,以备将来需要 时应用。 贮存式自体输血(PABD) 148 贮存式自体输血(PABD) 一、适应证 * 美国血库协会(AABB)标准规定只要术前Hb110g/L, Hct0.33的患者均可应用PABD * 常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血管外科手术,心脏外科手术 或胸外科手术 * PABD无年龄及体重限制,无并发症的孕妇也可应用(但 不建议常规应用) * 儿科患者在对其身体状况充分评价及采血量作出适当调 整后可进行PABD 149 贮存式自体输血(PABD) 二、禁忌证 * 并发细菌感染及存在细菌毒血症的患者 * 主动脉狭窄者 * 不稳定型心绞痛者 * 癫痫发作活动期患者 * 最近6个月曾出现心肌梗死或脑血管意外患者 * 有术前未治愈的明显心肺疾病者 * 重度左主冠状动脉疾病患者 * 发绀型心脏病患者 * 未控制的高血压患者 150 回收式自体输血 回收式自体输血(salvaged blood autotransfusion)是自身输血的方式之一,即将 术中和术后的出血经过处理再回输给患者。 按回收时间不同分为: * 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 * 术后回收式自体输血 * 创伤时回收式自体输血 151 回收式自体输血 一、适应证 * 预计术中出血1000ml的择期手术 * 肝脾闭合性损伤破裂、宫外孕破裂等内脏 大出血 * 血源供应不足时的战伤、外伤手术 152 回收式自体输血 二、禁忌证 * 恶性肿瘤手术,术野中有恶性肿瘤细胞污染 * 手术创面有感染或胃肠液、胆汁污染 153 输血的替代物包括能替代血液扩充血容量的 液体,以及能改善止血效果和加强内源性红细胞 生成的药物。 血浆容量扩充剂 红细胞的药物替代治疗 血小板的药物替代治疗 白细胞的药物替代治疗 用药物替代输血(供参考) 154 一、扩容应尽可能用非血液液体,即晶体液和胶体液 (一)晶体液:几种晶体液的比较 血浆容量扩充剂 Na+ Cl- HCO3- K+ Ca+ 乳酸根 葡萄糖 生理盐水 154 154 (0.85-0.9%) 林格氏液 154 162. 5 4 4. 5 林格氏乳酸 145 108. 5 4 4. 5 45 钠液(平衡液) 5%葡萄糖 154 154 5 氯化钠溶液 正常血浆 142 103 27 5 5 电解质浓度 155 (二)胶体液: * 人造胶体液(血浆代用品,代血浆) 右旋糖酐(中分子、低分子) 明胶制剂: 琥珀酰明胶(佳乐施) 脲联明胶(海脉素,菲克血隆) 羟乙基淀粉(706代血浆,贺斯、万汶) * 血浆蛋白制品(白蛋白,PPF) 新鲜冰冻血浆不应用于扩容治疗,原因是输血浆有引起过 敏反应和传播肝炎、艾滋病等疾病的危险。 血浆容量扩充剂 156 二、急性失血病人的液体复苏 1 液体复苏的目的是快速恢复循环血量,以维持组 织灌注 2 初期补液选择晶体液和胶体液都可以,但不能用 葡萄糖液 3 急性失血不仅血容量锐减,而且有组织间液的减 少 4 组织间液是含钠液,初期补液选用晶体液为最佳 选择 血浆容量扩充剂 157 5晶体液离开血循环速度快,所用剂量是失 血量的3倍,初次给2030ml/kg 6胶体液停留在循环中时间长,用量和失血 量相等,初次给1020ml/kg 7失血性休克病人的输液速度越快越好,最好输注 加温过的液体 8. 复苏后患者的收缩压维持在80mmHg即可,避免循 环过度复苏 9. 手术止血前不主张过量输注晶体液和应用作用于 血管的药物来试图人为升高血压 血浆容量扩充剂 158 晶体液和胶体液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 缺点 晶体液 副作用少 作用时间短 成本低 可能引起水肿 容易获得 重,体积大 胶体液 作用时间较长 成本高 补充血容量时 可能引起循环超负荷 需要输入量较少 重量和体积较小 可能对凝血产生干扰 有过敏反应的危险 没有证据表明胶体液在复苏治疗中优于平衡盐溶液 和 生理盐水 159 一、红细胞生成素(EPO) 基因重组人EPO可结合具有与天然EPO相同的特点,对 红细胞的生成有促进作用,可大大减少输血次数,甚至不需 要输血治疗。 * 在外科术前自体输血的应用:可明显降低异体输血, 但首先需要静脉注射或口服铁剂补充足够的铁。 * 对贫血患者的治疗:对肾功能不全的贫血患者疗效非 常显著,在改善贫血的同时也提高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 用于癌性贫血和ICU中的贫血急诊患者可刺激红细胞生成, 减少异体输血。 红细胞的药物替代治疗 160 * EPO联合铁剂治疗的应用:静脉注射铁剂(右旋糖酐铁 、蔗糖铁、葡萄糖铁)补充吸收快,被认为是临床上最好 的补充方式。 * EPO的副作用:诱发或加重高血压,有可能导致凝血功 能异常,通常在肾透析时增加肝素的用量;其他不良反应 包括高钾血症、畏寒、发热、皮疹、头痛、头胀等,但一 般不影响治疗。 * EPO具有神经细胞保护功能:动物脑损伤的实验研究表 明,EPO可以通过脑屏障,有保护神经细胞功能,但机制 目前尚不清楚。 红细胞的药物替代治疗 161 二、长效型红细胞生成素(NESP) * 与EPO相比,NESP含有额外的糖基和部分涎酸成分, 血清半衰期长,生物学活性增强; * NESP目前用于肾性贫血治疗已被广泛认可,也可用 于癌性贫血患者的治疗; * 患者对NESP具有很强的耐受性,目前没有产生抗药 性的报道。 红细胞的药物替代治疗 162 三、人工氧载体(AOCs) * 作用:行使红细胞携氧、送氧、增加血容量、调节胶体渗 透压的主要生理功能; * 2种AOCs(处于应用研究中):无细胞血红蛋白液(HBOC)和 全氟碳乳剂; * 在血液稀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当细胞内Hb被释放出后,可以通过血液稀释收集,该Hb可 以代替Hb溶液或其它AOCs;AOCs使患者比可能的耐受限度承受 更大的血液稀释,Hb耐受更低限度的细胞浓度;AOCs可以作为 失血后的一种替代液。 但贫血患者因为一开始红细胞内Hb水平已经明显降低。应 用AOCs治疗的作用有限。 红细胞的药物替代治疗 163 一、血小板生成素(TPO或MGDF或c-Mpl配体) * 由332个氨基酸组成,其N端与EPO相似,主要由肝合成 ,主要受外周血小板数量调节,是与巨核细胞生长、发育、 血小板的生成相关的造血生长因子。 * TPO能够促进三系造血,但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和白血病 化疗的治疗中无效,对慢性非药物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相关 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先天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免疫缺 陷病毒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和肝病治疗有效。 * TPO应用于药物性或其他原因导致的低增生性血小板减 少症的疗效仍在临床研究中。 血小板的药物替代治疗 164 (一)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 * 是人细胞系遗传产生的经过修饰的糖基化分子,与 天然TPO极为相似; * 临床实验:应用rhTPO能够缓解与癌症治疗有关的血 小板减少症,减少血小板的输注次数,联合粒细胞集落刺 激因子治疗能够增强外周血干细胞的动员作用; * 临床观察:rhTPO对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