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糖尿病的口服药物糖尿病的口服药物 | 糖尿病药物治疗史上的里程碑 1921发现胰岛素 1929双胍类 1955磺脲类 1966格列本脲 1979DNA技术生物合成人胰岛素 1980- 糖苷酶抑制剂 1995格列美脲 1996胰岛素类似物 1997餐时血糖调节剂:格列奈类 1998噻唑烷二酮类 2004GLP-1受体激动剂、DPPIV抑制剂 2010SGLT - 2抑制剂 | 磺脲类(5种) 非磺脲类(格列奈类2种)种类 作用在胰岛细胞上的位点不同,胰岛素分泌高峰和持续 的时间不同联合应用 区别 2型糖尿病患者,仍有一定的胰岛素分泌功能,在用非促胰岛素 分泌剂餐后血糖尚未控制的病人。 用中、长效胰岛素或超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基础血糖基本达标后 ,餐后血糖尚未达标者 联合 用药 胰岛素促泌剂的使用特点 | 磺脲类药物作用机理 刺激胰岛 细胞分 泌胰岛素 与细胞膜上的SU受体特异性结合 抑制ATP依赖性钾离子通道。钾离子外流,细 胞去极化,改变膜电位。 钙离子通道开启。钙离子内流增加,细胞内 结合钙分解为游离钙,刺激胰岛素分泌。 抑制磷酸二脂酶活性。 cAMP水平增加,促进 细胞内 结合钙分解为游离钙,刺激胰岛素分泌。 | 第一代磺脲的问世 l1954年人工合成第一个磺脲类-甲苯磺丁脲,并第一次用于 治疗T2DM l第一代磺脲类还有:醋磺己脲,氯磺丙脲、甲磺丁脲等 1954年 问世 Current Diabetes Reports 2005,5:329-332;Current Science Inc. ISSN 1534-4827 l第一类口服的降糖药 l降糖效果显著 l作用时间过长 l受体亲和力小,通透性差 l服用剂量大(200-3000mg/d) l严重持久低血糖反应多 l药物相互作用多 优点缺点 | 第二代磺脲的改进 1966年 改进 Joslin糖尿病学第14版 醋磺己脲 氯磺丙脲 甲苯磺丁脲 格列齐特 格列吡嗪 格列喹酮 格列美脲 1966年 格列苯脲 n低n较高 脂溶性 细胞膜通透性 n差n较好 药物互相作用n多n少 服用剂量n数百-千mg/dn几十mg/d 受体亲和力 一代二代 改 良 | | | 磺脲类的适应症 | 磺脲类药物使用原则 l治疗应从小剂量开始 l第二代药物常餐前服用,一般餐前半小时服用 l用药频率: u第二代一般qd-tid u格列美脲 qd l最大量 u第二代除达美康外均为 6片/日 u格列美脲不超过 8mg /日 l肾功能较差者使用格列喹酮较安全 l对年老、体弱慎用格列苯脲,以免发生低血糖 l消渴丸的主要成分是格列苯脲 | 磺脲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l主要不良反应为低血糖 u低血糖发生往往不象胰岛素引起的那样容易早期察觉,且持续 时间长,导致永久性神经损害。 u老年人慎用,个体差异较大。 l体重增加(高胰岛素血症) l5%的胃肠道反应 l皮肤瘙痒、斑丘疹、光敏 l少数血液学反应,血小板减少、粒细胞缺乏等 现代糖尿病学.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 | 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合并严重感染,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高血糖状态 2型糖尿病合并严重慢性并发症或伴肝肾功能不全时 哺乳期糖尿病患者 磺脲类的禁忌症 | 格列奈类的特点 l与SUR1的结合和解离速度更快、作用时间更短、亲和力更强; l与磺脲类药物不同,该药不进入细胞内,不抑制蛋白合成,不 影响胰岛素直接分泌; l快速刺激胰岛素分泌,尤早期相胰岛素分泌,更好的模拟生理 性胰岛素分泌,有利于控制餐后高血糖,在就餐时服用即可, 不必在餐前半小时服用,发生空腹和餐后低血糖的可能性减小 ; l口服后迅速吸收,15min起效,4550分钟达峰值,半衰期1 小时左右,34小时后作用基本消失。 l不影响心脏缺血预适应; l对功能受损的胰岛细胞可能起到保护作用; Joslins Diabetes Mellitus.2007;41:718-719 | 格列奈类与二代磺脲比较 给药方式 服用 肾功能不全 剂量 餐后血糖波动 低血糖 血糖控制 体重增加 符合生理性促泌 Inzucchi SE. JAMA 2002;287:36072. 有禁忌 2-320mg/d 较多 发生率较高 不能改善早相 部分降FPG为主,部分降 PPG为主 25kg 第二代磺脲类药物 每日1-2次 去除此禁忌症 0.5-4mg ac 小 严重低血糖罕见/比 磺脲类低,且程度轻 餐时服用,方便灵活 改善早相 全面 不影响 瑞格列奈 有禁忌 60-120mg ac 小 极少发生严重低血糖 ,低于磺脲类 餐时服用,方便灵活 改善早相 全面 不影响 那格列奈 | 格列奈类的适应症 | 双胍类药物作用机制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Medical Management of Non-Insulin-Dependent(Type2) Diabetes.3rd et.Alexandria,VA: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1994. 胰岛素分泌减少 减少肝糖输出 控制血糖 增加肌肉葡萄糖摄取 肌 肉 胰 腺 肝脏 | 二甲双胍的特点 l降糖作用明显,存在剂量效应关系; l最小有效剂量0.5g,最佳剂量2.0g,国外有最大剂量每日3g的报 道; l即降低空腹血糖,也降低餐后高血糖,但对正常人空腹血糖无影 响。疗效呈剂量依赖性; l治疗剂量内二甲双胍诱发乳酸性酸较少,为其它双胍类的1/50; l不增加体重; l具有调脂、抗凝作用; l可全面干预心血管危险因素(降低血糖、改善血脂、控制体重、 降低血压、改善内皮功能及预防或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l在使用胰岛素的同时就服用二甲双胍,有可能降低大血管事件危 险;联合用药的基础药物之一。 现代糖尿病学.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 | 双胍类适应症 l肥胖或超重糖尿病患者的一线治疗药物 l磺脲类药物治疗未达到良好血糖控制者 l二甲双胍有助于血糖控制,减少糖尿病(1型或 2型)患者的胰岛素用量 l防止IGT发展为糖尿病 l二甲双胍不适用于线粒体糖尿病 | 双胍类药物不良反应 l消化道反应 u金属味、厌食、恶心、呕吐、腹胀、腹泻 u乳酸性酸中毒(罕见) n-可发于老年人 n-缺氧,心肺、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尤要注意 n-服用苯乙双胍的患者相对多见 l长期使用二甲双胍的糖尿病患者30%存在维生素 B12吸收不良,出现营养不良性贫血。 Joslins Diabetes Mellitus.2007;41:722 | 二甲双胍的禁忌症 l肾功能下降:肌酐清除率50%),对于蛋白 质为主的饮食,效果欠佳 l进餐开始时与饭嚼碎同服,不进食不服药 l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以减少胃肠道反应 l单用不引起低血糖,与磺脲类、胰岛素合用时发 生低血糖,只能用葡萄糖口服或静脉注射,口服 其它糖类或淀粉无效。 | 以肠促胰岛激素为基础的治疗 Adapted from Drucker DJ Expert Opin Invest Drugs 2003;12(1):87100; Ahrn B Curr Diab Rep 2003;3:365372. 肠道 GLP-1 释放 无活性 GLP-1 (9-36) 进餐 活性 GLP-1 (7-36) DPP-4酶 抑制剂 DPP-4 酶 GLP-1 类似物 DPP-IV=dipeptidyl peptidase IV | DPP-4抑制剂与GLP-1类似物的差异 DPP-4 DPP-4 酶抑制剂酶抑制剂GLP-1GLP-1类似物类似物 作用机制 抑制内源性肠促胰岛激素降 解以增加其水平 合成肽, 有类似肠促胰 岛激素的作用 促进胰岛素分泌+ 降低胰高血糖素+ 恶心/ 呕吐-+ 体重减轻-+ 给药途径口服注射 | 选药注意事项 l肥胖、副作用、过敏反应、年龄及其他的健康状况如肾病、 肝病可影响药物选择 l联合用药宜采用不同作用机制的降糖药物 l口服降糖药物联合治疗后仍不能有效地控制高血糖,应采用 胰岛素与降糖药的联合治疗或单独胰岛素治疗 l三种降糖药物之间的联合应用的安全性和花费-效益比尚有 待评估 l严重高血糖的患者应首先采用胰岛素降低血糖,减少发生糖 尿病急性并发症的危险性。待血糖得到控制后,可根据病情 重新制定治疗方案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 | 双胍类 噻唑烷二酮类 胰岛素促分泌剂 (磺酰脲类、非磺酰脲类) -糖苷酶抑制剂 口服药物的联合应用 | 低血糖的危害 l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与使用胰岛素和磺酰脲 类药物有关1 l严重低血糖容易引起临床重视,但轻到中度低血糖 可能是无症状的并且可能会被漏报2,3 l低血糖可增加T2DM患者胸痛和ECG异常的发生率4 l即使是无症状的低血糖也对患者有危害5 l老年患者比年轻患者发生低血糖相关事件的几率更 高6 1. Asian-Pacific Type 2 Diabetes Policy Group. 4th Edition. 2005;158. 2. Chico A et al. Diabetes Care. 2003;26(4):11531157. 3. Canadian Diabetes Associatio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Expert Committee. Can J Diabetes. 2008;32(suppl 1):S62S64. 4.Desouza C et al. Diabetes Care. 2003;26 (5):14851489. 5. California Healthcare Foundation. J Am Ger Soc. 2003;51(5, suppl):S265S280. 6. Matyka K et al. Diabetes Care. 1997;20(2):135141. | 不良反应及 注意事项 心功 能不 全 心血 管疾 病慎 用 肝功 能不 全慎 用 肾功 能不 全慎 用 老年 患者 慎用 单独应 用可导 致低血 糖 乳酸 酸中 毒 水 肿 体重 增加 胃肠道 反应 不能 与造 影剂 合用 TZD 双呱类 磺脲类 格列奈类 胰岛素 糖苷酶抑制 剂 DPP-4抑制 剂 各类降糖药物的安全性比较 | 降糖药物的收益与风险 药物优势劣势 二甲双胍1 不影响体重 可能改善脂质谱 胃肠道副反应 乳酸酸中毒 (罕见) 磺脲类1 广泛使用疗效明确 体重增加 低血糖 噻唑烷二酮类1 持久 血糖控制 体液潴留, 充血性心衰 体重增加 氯茴苯酸类 1 作用时间短 体重增加 需频繁给药 胰岛素2 无剂量限制 改善脂质谱 注射 体重增加 低血糖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1 不影响体重 不引起 低血糖 常见胃肠道副反应 剂量 3 次/天 糊精类似物3 体重减轻 注射, 常见胃肠道副反应 使用经验有限 DPP-4 抑制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工程项目工程完工后设备验收方案
- 混凝土浇筑工艺优化与工效提升方案
- 智算中心分布式存储系统方案
- 施工人员工伤保险与赔偿管理方案
- 水的三态课件
- 医药组织者市场购买行为分析一47课件
- 水电气安全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主情造意41主景塑造手法49课件
- 2025版建筑行业安全生产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第四章:跨境电商合同履行风险防范协议
- 2025年中国美甲贴片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前景机遇研判报告
- mcn公司管理制度
- 儿童腹痛的课件
- 会计常用的130个函数公式
- 国家保安员模拟考试题(含答案)
- 校招项目管理笔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中国微功率模块电源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肩关节解剖学》课件
- 垫资过桥合同协议
- 2024储能参与电力市场
- 医院各部门应急预案与流程图全集(2024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