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9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节第五节 望望 舌舌 舌诊是通过观察舌象,了解机体生理 功能和病理变化的诊察方法, 是望诊的一个重要方面, 是中医诊法的特色之一。 一、舌诊基础 (一)舌的组织结构 舌是由横纹肌和粘膜组成的肌性器官。 舌的上面称舌背,下面称舌底。 舌体前端为舌尖;舌体中部为舌中;舌体后部 、人字形界沟之前为舌根;舌两边为舌边。 舌面覆盖一层半透明的粘膜,粘膜皱折成许多 细小突起,称舌乳头,分为:丝状乳头 蕈状乳头 轮廓 乳头 叶状乳头 丝状乳头: 形如软刺,呈角化树状。 脱落细胞、食物残渣、细菌、粘液等填 充其间隙,形成舌苔。 蕈状乳头: 上部圆钝如球,根部细小。 主要分布于舌尖和舌边。 透过上皮隐约可见乳头内的毛细血管, 肉眼所见如一个小红点。 蕈状乳头的形态、色泽改变,是舌体变 化(舌质)的主要因素。 (二)脏腑经络与舌象的关系 1、舌为心之苗,手少阴心经之别系舌本。望 舌色可了解人体气血情况,而反映心主血脉的功能 。舌体运动是否灵活自如,语言是否清晰,又反映 心藏神的功能。 2、舌为脾外候,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 。舌苔与脾胃运化功能相应。舌象与脾主运化,化 生气血功能直接有关。 3、肾藏精,足少阴肾经挟舌本;肝藏血、 主筋,经脉络舌本;肺系上达咽喉,与舌根 相连。 (三)气血津液神与舌象的关系 舌血脉丰富,有赖气血的濡养和津液的滋润 。 舌主司味觉、灵活运动主司语言、搅拌食物 ,都离不开心神的主宰和协调。 舌苔和舌体的润燥与津液的多少有关。 唾为肾液、涎为脾液,与脏腑密切相关。 观察舌体润燥可判断体内津液盈亏及邪 热轻重。 (四)舌面的脏腑分布 舌尖心肺病变,心火上炎多舌尖红赤; 舌中脾胃病变,脾胃运化失常,湿浊、 痰饮、食滞停积中焦,见舌苔厚腻 。 舌根肾的病变,久病及肾,肾精不足可 见舌根苔剥。 两侧肝胆病变。肝胆气滞血瘀,常见舌 两 侧紫色斑点或舌边青紫。 二、舌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望舌的体位和伸舌姿势 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 舌面光线明亮,便于观察; 伸舌自然,舌体放松, 舌面平展,舌尖略向下; 尽量张口使舌体充分暴露。 (二)诊舌的方法 1 先看舌尖,再舌中、舌侧,最后看舌根部。 2 先看舌体的色质,再看舌苔。 3 若伸舌时间过久,舌体易随血管变形而色泽 变化。 4 如判断不清,可令病人休息分钟后重 复望舌。 5 结合刮舌和揩舌, 用于观察苔底,鉴别舌苔有根、无根, 苔的松腐与坚敛,以及排除染苔的方法。 (三)诊舌的注意事项 1、光线 白天充足、柔和的自然光线,光线要直接照 射到舌面。 光线过暗可使舌色暗滞; 普通灯泡或手电筒照明易把黄苔误作白苔; 日光灯下舌色多偏紫; 白炽灯下舌苔偏黄。 2、饮食或药品 饮食和药物可使舌象发生变化。 进食舌苔由厚变薄; 喝水舌苔由燥变润; 辛热食物舌色偏红; 多吃甜腻食品舌苔变厚; 服镇静剂舌苔厚腻; 长期服抗生素可产生黑腻苔或霉腐苔 。 饮服某些食物或药物使舌苔着色染苔。 牛乳、豆浆舌苔变白、变厚; 蛋黄、橘子、核黄素舌苔黄色; 黑褐色食品药品,长期吸烟 舌苔灰黑色。 3.口腔因素 牙齿残缺可造成同侧舌苔偏厚; 镶牙可以使舌边留下齿印; 张口呼吸可以使舌苔变干。 三、舌诊的内容和正常舌象 (一)舌诊的内容 舌诊主要观察舌体和舌苔两个方面的变化。 望舌体脏腑虚实,气血盛衰。 望舌苔病邪深浅,邪正消长。 舌体和舌苔必须综合分析,才能全面了解病 情。 (二)正常舌象 舌色淡红鲜明, 舌质滋润, 舌体大小适中、柔软灵活; 舌苔均匀薄白而润。 简称淡红舌、薄白苔。 (三) 舌象的生理变异 年龄 儿童舌质多淡嫩,舌苔少或剥; 老年人舌色较暗红或带紫暗色。 体质禀赋 如先天性裂纹舌、齿痕舌、地图舌 等 多见于禀赋不足体质较弱者。 性别 女性月经期可出现蕈状乳头充血,舌 质偏红,或舌尖边部有明显的红刺 。 月经过后可恢复正常。 气候 自然环境变动可引起舌象变化。 夏月湿土司令,苔较厚而微黄。 小 结 本次课主要讲述了以下内容: 第一节 舌诊概说 一、舌诊的原理 二、舌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舌诊的内容和正常舌象 重点:舌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正常舌象 形成性练习 1、为什么望舌可以诊病? 2、舌与脏腑经络有何联系? 3、望舌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有哪些? 4、正常舌象有何特征? 四、望 舌 体(舌质) 一、舌色一、舌色 淡红淡红 淡白淡白 红、绛红、绛 青、青、紫紫 (一)淡红舌 舌象特征舌色淡红润泽、 白中透红。 临床意义 气血调和。 正常人。心气充足,胃气旺盛。 外感病初起,病情轻浅。 (二)淡白舌 舌象特征 比正常舌色浅淡, 白色偏多红色偏少为淡舌。 如舌色白全无血色,则为枯白舌。 2. 临床意义 主气血两虚、阳虚。 气血不足,舌部血脉充盈不足; 阳气不足,不能温运血液上荣于舌; 阳虚则内寒,经脉收引,使舌的血行减少, 故见舌淡,甚至枯白。 (三)红、绛舌 1.舌象特征 较正常舌色红,呈鲜红色者为红舌 ; 较红舌更深的或略带暗红色者为绛舌 。 2.临床意义 主热证。舌色愈红,提示热势愈甚 红绛舌的形成主要有三方面因素: 一邪热亢盛,气血沸涌,舌部血络充盈而舌红 ; 二热入营血,耗伤营阴,血热充斥于舌而舌绛 ; 三阴虚水涸,虚火上炎于舌而舌红。 舌色稍红或仅见舌边尖红 外感表热证初起; 舌尖红心火上炎; 舌两边红肝经热盛; 红绛而有苔外感热病热盛期或内伤杂 病,脏腑阳热偏盛,属实热证; 红绛而少苔或无苔胃肾阴伤,热病后 期阴液受损,或久病阴虚火旺,属虚热证 。 舌上出血点外感热病邪热迫血妄行, 行将吐衄发斑;内伤杂病是内脏出血征兆 。 (四)青紫舌 舌象特征 舌呈青色或紫色称为青紫舌。 舌淡而泛现青紫色为淡青紫舌; 红绛舌泛现青紫色为紫红或绛紫舌; 舌上局部青紫色斑点,大小不一, 不高于舌面为瘀斑舌或瘀点舌。 临床意义 主气血运行不畅(瘀血)。 一是阴寒内盛、阳气不宣,气血不畅, 血脉瘀滞,多表现为青紫舌或斑点舌; 二是热毒炽盛,深入营血,营阴受灼, 气血不畅而现绛紫舌; 三是由肺失宣肃或肝失疏泄,气机不畅, 或气虚无以推动血行而致血流缓慢, 舌色泛现青紫或出现瘀斑。 二、舌体的形(质) (一)荣、枯 1.舌象特征 舌质滋润,红活鲜明为荣舌; 舌质干枯晦暗,缺少血色为枯舌。 2.临床意义 衡量机体正气盛衰 估计疾病的轻重和预后 荣润则津足,干枯则津乏。 荣者谓有神,诸病皆吉。 若舌质枯晦,神气全无,诸病皆凶 。 (二)老、嫩 1 舌象特征 老舌坚敛苍老,纹理粗糙或皱缩,舌色较暗 嫩舌舌浮胖娇嫩,纹理细腻,舌色浅淡 2 临床意义 老和嫩是疾病虚实的标志之一。 舌质坚敛苍老,多见于实证; 舌质浮胖娇嫩,多见于虚证。 老舌 嫩舌 (三)胖、瘦 舌体比正常的人大而厚,伸舌满口胖大舌。 伴有舌边齿痕齿痕舌。 舌体肿大,甚则不能收缩回口中肿胀舌。 舌体比正常舌瘦小而薄瘦薄舌。 胖大舌津液输布失常,水湿停滞。 胖大色淡白气虚阳虚;胖大而色红里热。 不胖有齿痕,舌质嫩者气血两虚。 舌肿胀色红绛多见于心脾热盛,外感湿热 舌体瘦薄,舌色淡白多见于久病气血两虚; 瘦薄而舌色红绛,舌干少苔或无苔阴虚火旺 胖大 红瘦舌 (四)点、刺 1.舌象特征 蕈状乳头肿胀或高突。 点蕈状乳头增大增多,乳头充血水肿。 色红者称红星舌或红点舌;色白者称白星舌 。 刺指蕈状乳头增大高突,并形成尖锋, 形如芒刺,抚之棘手,称为芒刺舌。 2.临床意义 脏腑阳热亢盛,或为血分热盛。 舌尖生点刺心火亢盛; 舌中生点刺胃肠热盛。 点刺鲜红为血热, 点刺绛紫为热盛而气血壅滞。 点刺舌 (五)(五) 裂纹裂纹 1.1.舌象特征舌象特征 舌面出现裂纹、裂沟,深浅不一,多少舌面出现裂纹、裂沟,深浅不一,多少 不等,统称为裂纹舌。不等,统称为裂纹舌。 裂纹中无舌苔覆盖裂纹中无舌苔覆盖多属病理性变化;多属病理性变化; 沟裂中有舌苔覆盖沟裂中有舌苔覆盖多见先天性裂纹多见先天性裂纹。 2.2.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精血亏虚,或阴津耗损精血亏虚,或阴津耗损,舌体失养,舌 ,舌体失养,舌 面乳头萎缩或组织皲裂。是全身营养不良的面乳头萎缩或组织皲裂。是全身营养不良的 表现。表现。 舌色浅淡而裂舌色浅淡而裂血虚;血虚; 舌色红绛而裂舌色红绛而裂热盛伤津,阴津耗损热盛伤津,阴津耗损。 三、舌的动态 (一)痿软 1.舌象特征 舌软弱无力,不能随意伸缩。 2.临床意义 多为伤阴或气血俱虚。 痿软而红绛少苔外感热病后期,邪热伤 阴,或内伤久病,阴虚火旺。 痿软而枯白无华久病气血虚衰。 舌诊 (二)强硬 1.舌象特征 舌体失其柔和,卷伸不利, 或板硬强直,不能转动。 2.临床意义 热入心包, 或高热伤津; 或风痰阻络。 舌强硬而舌色红绛少津热盛之证。 舌体强硬而舌苔厚腻风痰阻络。 舌强语蹇伴肢麻眩晕中风先兆。 舌强硬色红 舌诊 (三)歪斜 1.舌象特征 伸舌时舌体偏向一侧。 2.临床意义 肝风夹痰, 痰瘀阻滞经络。 歪斜舌 (四) 颤动 1.舌象特征 舌体不自主地颤动不宁。 2.临床意义 舌颤动是动风的表现之一。 舌淡白而颤动气血两虚。 舌绛紫而颤动热极动风、肝阳化风 。 舌红少苔而颤动阴虚。 (五)吐弄 1.舌象特征 舌伸于口外不即回缩为吐舌; 伸舌即回缩如蛇舐,或反复舐口 唇四周,掉动不宁称弄舌。 2.临床意义 心脾有热。 病情危急时见吐舌为心气已绝 。 弄舌为热甚动风先兆。 弄舌也可见于先天愚型患儿。 (六)短缩 1.舌象特征 舌体卷缩、紧缩,不能伸长, 严重者舌不抵齿。 常与舌萎软并见。 2.临床意义 多为病情危重的征象。 短缩色淡或青紫湿润寒凝筋脉, 或气血虚衰。 短缩色红绛而干热病伤津。 舌短而胖大风痰阻络。 舌诊 (四)舌下络脉 1、位于舌系带两侧纵行的淡紫色大络脉。 观察长度、形态、颜色、粗细、舌下小血络 。 2、观察方法: 病人张口将舌体向上腭方向翘起,舌尖轻抵 上腭,舌体保持自然松弛,舌下络脉充分显 露。 首先观察舌系带两侧的大络脉粗细、颜色, 有否怒张、弯曲等改变。 然后再查看周围细小络脉的颜色、形态以及 有无紫暗的珠状结节和紫色血络。 3、临床意义: 络脉细而短,色淡红,周围小络脉不明显, 舌色和舌下粘膜色偏淡气血不足。 络脉粗胀,或呈青紫、紫红、紫黑色,或舌 下细小络脉呈暗红色或紫色网状,或舌下络 脉曲张如紫色珠子状瘀血结节血瘀。 舌下络脉是分析气血运行情况重要依据。 正常舌下络脉 舌下络脉曲张 舌下络脉曲张 小 结 本次课主要讲述了以下内容: 第一节 舌诊概说 第二节 望舌体 一、 舌色 二、舌体的形质 三、舌体的动态 重点:病理舌色、舌形 形成性练习 1、舌色有哪些病理变化? 2、红绛舌可见于哪些病证? 3、青紫舌一般见于哪三种情况? 4、舌形有哪些病理变化? 5、胖大舌和瘦薄舌各有何临床意义? 6、舌态有哪些病理变化? 7、舌体强硬和颤动各主何病证? 五、望舌苔 一、苔质 厚薄、润燥、腻松、腐霉、剥落。 (一)簿、厚苔 舌象特征 透过舌苔能隐隐见到舌体的称为薄苔; 不能透过舌苔见到舌体之苔则称厚苔。 临床意义 主要反映邪正的盛衰。 疾病初起在表,病情轻浅,未伤胃气,苔亦无 明显变化,可见到薄苔。 舌苔厚或中根部尤著者,提示胃肠内有宿食, 或痰浊停滞,主病位在里,病情较重。 舌苔由薄变厚,提示邪气渐盛,为病进; 舌苔由厚渐化,舌上复生新苔,提示正气胜邪 ,为病退的征象。 薄苔突然增厚,提示邪气极盛,迅速入里; 厚苔骤然消退,舌上无新生薄苔,为正不胜邪 , 或胃气暴绝。 薄苔 厚苔 (二)润、燥苔 舌象特征 舌苔干湿适中,不滑不燥润苔; 水分过多伸舌欲滴,扪之湿而滑滑苔。 舌苔干燥,扪之无津,甚则干裂燥苔; 苔质粗糙糙苔。 润苔是正常舌苔的表现; 津液未伤,如风寒表证、食滞、瘀血等。 滑苔主寒、主湿。如脾阳不振,寒湿 内生,或痰饮恋肺等证,都可出现滑苔。 燥苔津液已伤。如高热、大汗、吐泻 后,或过服温燥药物,津液不足、苔失滋润 而干燥。或阳气为阴邪所阻,不能上蒸津液 而见燥苔。 (三)腻、腐苔 腻苔苔质颗粒细腻致密,融合成片,中 厚边薄, 紧贴舌面,揩刮不易脱落。 松苔苔质疏松,颗粒明显,腻苔厚苔欲 化阶段。 腐苔苔质颗粒较粗大而根底松浮,如豆 腐渣堆铺舌面,边中皆厚,揩之可去,或成 片脱落,舌底光滑。 临床意义 腻苔主湿浊、痰饮、食积。 多由湿浊内蕴、阳气被遏所致。 舌苔腻而滑痰浊寒湿内阻,阳气被遏; 舌苔厚腻如积粉时邪夹湿,自里而发, 舌苔厚而粘腻胃湿浊之邪上泛。 松苔湿浊之邪欲解。腻苔变松,提示正复 邪化,病有转机,预后良好。 腐苔胃气衰败,湿邪上泛。 白厚腻苔 腐苔 (四)剥苔、类剥苔 舌苔全部或部分剥落,剥落处舌面光滑无苔 。 前剥苔;中剥苔;根剥苔; 花剥苔舌苔多处剥落, 舌面仅斑驳片存少量舌苔; 镜面舌舌苔剥落殆尽,舌面光滑如镜。 类剥苔舌苔剥落处,舌面不光滑, 仍有新生苔质颗粒或乳头。 地图舌舌苔大片剥落,边缘突起, 界限清楚,剥落部位时时转移。 主胃气匮乏,胃阴枯涸或气血两虚 。 舌红苔剥阴虚; 舌淡苔剥血虚,或气血两虚; 镜面舌多见于重病阶段, 镜面舌色红胃阴干涸,胃无生发之气; 舌白如镜营血大亏,病危难治。 舌苔部分剥落,未剥落处仍有腻滑苔 正气已虚、湿浊之邪未化,病情复杂。 先天性剥苔是生来就有的剥苔,其部位常在 舌面中央人字沟之前,呈菱形,多因先天发 育不良所致。 地图舌 花剥苔 光莹舌 二、苔色 白苔、黄苔、黄苔、灰黑苔 (一)白苔 (1)舌象特征 白苔有薄厚之分。 薄白苔透过舌苔可以看到舌体的白苔; 厚白苔舌体被苔遮盖而不透出的白苔。 (2 2)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主表证、寒证。主表证、寒证。 舌苔薄白而润舌苔薄白而润正常舌象,或为表证初正常舌象,或为表证初 起,或里证病轻,或阳虚内寒。起,或里证病轻,或阳虚内寒。 薄白而干薄白而干风热表证。风热表证。 薄白而滑薄白而滑外感寒湿,或阳虚水湿内停。外感寒湿,或阳虚水湿内停。 白厚腻苔白厚腻苔湿困,痰饮,食积。湿困,痰饮,食积。 白厚腻干苔白厚腻干苔湿浊中阻,津气不化。湿浊中阻,津气不化。 积粉苔积粉苔白苔如积粉,扪之不燥,常见于白苔如积粉,扪之不燥,常见于 外感温热病,秽浊湿邪与热毒相结而成外感温热病,秽浊湿邪与热毒相结而成 。 苔白而燥裂,扪之粗糙,提示燥热伤津。苔白而燥裂,扪之粗糙,提示燥热伤津。 (二)(二)黄苔黄苔 ()舌象特征()舌象特征 有淡黄、深黄和焦黄苔之别。有淡黄、深黄和焦黄苔之别。 ()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主热证、里证主热证、里证。 舌苔由白转黄,邪已化热入里。舌苔由白转黄,邪已化热入里。 苔色愈黄,邪热愈甚。苔色愈黄,邪热愈甚。 淡黄苔为热轻,淡黄苔为热轻, 深黄苔为热重,深黄苔为热重, 焦黄苔为热极。焦黄苔为热极。 薄黄苔薄黄苔邪热未甚,多见于风热表证,邪热未甚,多见于风热表证, 或风寒化热入里。或风寒化热入里。 黄白相兼苔黄白相兼苔表证化热入里、表里相兼。表证化热入里、表里相兼。 黄腻苔黄腻苔湿热蕴结、痰饮化热,湿热蕴结、痰饮化热, 或食积热腐等证。或食积热腐等证。 黄糙苔黄糙苔苔黄燥干硬,颗粒粗松,望之如苔黄燥干硬,颗粒粗松,望之如 砂石,扪之糙手。邪热伤津,燥结腑实证。砂石,扪之糙手。邪热伤津,燥结腑实证。 黄滑苔黄滑苔苔淡黄而润滑多津,苔淡黄而润滑多津, 阳虚寒湿之体痰饮聚久化热,阳虚寒湿之体痰饮聚久化热, 或气血亏虚感受湿热。或气血亏虚感受湿热。 焦黄苔 (三)灰黑苔 灰黑苔多由白苔或黄苔转化而成。 润燥是鉴别灰黑苔寒热属性的重要指征。 主里热或里寒的重证。多见于热极伤阴; 阳虚阴甚或肾阴亏损,痰湿久郁等证。 白腻灰黑苔舌面湿润,舌质淡白胖嫩, 为阳虚寒湿、痰饮内停。 黄腻灰黑苔为湿热内蕴,日久不化。 苔焦黑干燥,舌质干裂起刺热极津枯。 六、舌象分析要点及 舌诊的临床意义 (一)舌象分析要点 1、 察舌的神气和胃气 舌象有神气有胃气表明正气未衰, 病情较轻,或病情虽重但预后良好 ; 无神气无胃气提示正气已虚,病情较 重,预后较差。 神气 以舌色是否红活作为辨别要点。 舌色红活鲜明滋润,活动自如有神气; 舌色晦暗枯涩,活动不灵便无神气。 胃气 在舌象上表现为舌苔生长情况。 有根苔是有胃气的征象。 舌苔中厚边薄,紧贴于舌面,苔底牢着。 无根苔是无胃气的征象。 舌苔似有似无,甚则光剥如镜面,或苔厚松 腐,四周如截,刮之即去,舌面光滑,苔垢 不易复生者。示胃气衰败。 (六)望舌质 1、舌神 舌质荣润 舌质干枯 意义:荣有神 枯无神 舌诊 主要指舌的荣枯。 2、舌体和舌苔的综合分析 舌苔、舌体变化生理病理意义各有侧重 。 舌体色形质主要反映脏腑气血津液情况; 察舌体可了解脏腑虚实,气血津液盛衰 。 舌苔主要与病邪和病证性质有关; 察舌苔重在辨病邪寒热、邪正消长。 临床诊病应将舌体和舌苔结合起来分析。 (1)舌苔或舌体单方面异常 一般无论病之久暂,意味着病情尚属单纯。 淡红舌出现厚、腻、滑,或黄、灰、黑 等舌苔异常时: 提示病邪性质、病程长短、病位深浅, 病邪盛衰和消长等情况,正气尚未明显损伤 ,治疗时应以祛邪为主。 舌苔薄白出现舌质老嫩,舌体胖瘦或舌 色红绛、淡白、青紫等变化时: 主要反映脏腑功能强弱,或气血津液盈 亏及畅滞等,治疗应着重调整阴阳,调和气 血、扶正祛邪。 (2)舌苔和舌体变化一致 提示病机相同,主病为两者意义的综合。 如: 舌质红,舌苔黄而干燥主实热证; 舌体淡嫩,舌苔白润主虚寒证。 (3)舌苔和舌体变化不一致 淡白舌黄腻苔舌淡白多主虚寒,苔黄腻 主湿热,为脾胃虚寒而感受湿热之舌象,表 明本虚标实,寒热夹杂的病变特征。 红绛舌白滑腻苔色红绛属内热盛,白滑 腻苔见于寒湿困阻,可能是由于外感热病, 营分有热,故舌色红绛,但气分有湿则苔白 滑而腻。素体阴虚火旺,复感寒湿之邪或饮 食积滞,亦可见红绛舌白滑腻苔。 当舌苔和舌体变化不一致时,往往提示体内 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理变化。 3、舌象的动态分析 在疾病发展过程中,舌象亦随之相应变化。 (1)外感病 舌苔由薄变厚病邪由表入里; 舌苔由白转黄病邪化热; 舌色转红苔干燥邪热充斥,气营两燔; 苔剥落,舌光红热入营血,气阴俱伤。 (2)内伤杂病 真心痛发病初期可见舌色偏暗,而苔无 变化,此后舌苔由薄白变为白腻或黄腻,如 病情稳定,则腻苔渐化,舌色由暗滞逐渐恢 复成淡红色,提示疾病趋向好转。 中风病人舌色淡红,舌苔薄白,表示病 情较轻,预后良好。 如舌色由淡红转红,转暗红、红绛、紫 黯,舌苔黄腻或焦黑,或舌下络脉怒张,表 明风痰化热,瘀血阻滞。 反之,舌色由暗红、紫黯转为淡红,舌 苔渐化,多提示病情趋向稳定好转。 (二)舌诊的临床意义 1、判断邪正盛衰 正气盛衰能明显地反映于舌,如: 气血充盛则舌体红润; 气血不足则舌色淡白。 津液充足则舌质舌苔滋润; 津液不足则舌干苔燥。 脾失健运,湿邪困阻舌苔厚腻; 肝风内动舌体震颤或歪斜; 心脾郁热舌红肿热痛或吐舌、弄舌。 2、区别病邪性质 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大学《能源互联网工程-能源互联网建模与仿真》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大学《汉语言-现代汉语语法与修辞》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大学《增材制造工程-增材制造设计方法》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冬季安全教育课件教案
- 2025年大学《国际税收-国际税法》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X年秋季初一新生家长会-班级情况与建议
- 2025年大学《林学-3S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李天宇安全技术课件
- 小学生职业规划讲座
- 2025年大学《草坪科学与工程-草坪杂草防除》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4年如何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惑
- 行政复议法课件
- “机械制图”教学中的课程思政
- 智能建造施工技术应用实施方案
- 设备安装调试记录表
- 北京小学(通州分校)语文六年级上期中试卷人教
- 房屋土地测绘技术报告书范本
- 课本剧《抗日小英雄王二小》
- 沙头角片区防洪排涝工程监理规划
- 国土资源调查预算标准
- 饰面砖工序检查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