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列牙合颌位课件_第1页
牙列牙合颌位课件_第2页
牙列牙合颌位课件_第3页
牙列牙合颌位课件_第4页
牙列牙合颌位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牙列、合、颌位 n三者的定义及相互间的关系 n牙列(detition):牙冠按序在口腔内排列成抛物线 的一列而称之。 n合(occlusion):上、下牙列对位咬合时的接触关 系。 n颌位(mandibular position):下颌骨在颌面的空间 位置而称之。 n因有牙列而存在咬合、咬合状态决定颌骨位置, 故三者间为层次关系。 第三章 牙列的完整慨念为:上下颌牙的牙根省长在牙槽窝内,其牙冠按照一定的顺序、 方向和位置彼此邻接,排列成弓形称牙列,或称牙弓(dental arch)。(有两列) 上牙弓 下牙弓 第一节 牙列(dentition) 一、牙列的外形及生理意义 (一)牙列的外形 (牙列可分为恒牙列、乳牙列、混合牙列三类) 1.恒牙列 ( 方园、椭园、尖圆三种类形) 牙弓的形态是根据上颌前牙排列构 成的线段曲率来确定的: 形成牙列形态的内在因素 中切牙、侧切牙唇面似在一直线上 ,尖牙处始转向远中方圆形 中切牙唇面似在一直线上,从侧切 牙始转向远中卵圆形 从中切牙便始转向远中尖圆 形 2.乳牙列 ( 半园形) 3、混合牙列 (二)牙列的生理意义:利于发挥咀嚼效率 。分散咀嚼压力,利于牙 的稳固。避免食物嵌塞。 使面部丰满,便于舌的活动。 二、牙排列的倾斜情况 牙弓上的牙并非垂直,而存在倾斜(两方向:近远中向和颊舌向 ) (一)牙体近远中向的倾斜 上下颌前牙倾向近中,前磨牙、第一磨 牙较正,上磨牙倾远中、下磨牙倾近中 ;上切牙与中线有15度交角 (二)牙体颊舌(唇舌)向的倾斜 上下颌前牙倾向唇侧,前磨牙、第一磨牙与合平面近垂直,上颌磨牙倾 向颊侧、下颌磨牙倾向舌侧。(此在形成覆盖、覆合中重要;上下切牙 舌侧有125度角) 牙的倾斜度 牙齿在牙弓上的倾斜度,不同学者的统计结果 不尽相同,此可能与使用的方法或占有的样本量有关 。 三、纵、横牙合曲线及牙合平面 (一)牙合曲线 牙列合面的形态,有纵、横牙合两种曲线 1.纵牙合曲线 (1)下颌牙列的纵牙合曲线(Spee curve) 概念: 特点:曲线凹向上,12段较平,至6远颊尖处 最底,之后又逐渐升高。 (2)上颌牙列的纵牙合曲线(补偿曲线):其分前后两段,前平后凸。 特点:凸向下的曲线,其前段平(组成合平面),自第一磨牙起逐渐升高。 2.横牙合曲线(transverse curve of occlusion) 连接左右同名磨牙的颊舌二尖构成上颌凸向下、下颌凹向下线 段。 补偿曲线 横合曲线 (二)合平面(occlusal plane) 联系左右上颌中切牙切嵴、尖牙的尖顶、前磨牙 颊尖顶第一磨牙近中颊尖顶所构成的假想平面。 (三)牙的上下位置 13、45颊尖及6的近中牙尖略低于牙合平面, 2与牙合平齐,6远中颊尖、7的颊尖位置升高。 下牙弓基准构成的和平面 合平面 a.下颌基准 b. 上颌基准 (四)牙尖高度 (五)牙列与颌骨的关系: 1.Balkwill角 2.Bonwill角 3.球面学说 (六)牙列与面部标志 1. 面部三等分(发际-鼻跟点-鼻底-颏下点) 2.眶耳平面(Frankfort plane) 3.鼻翼耳屏线(与眶耳线交角20 ) 4.上颌中切牙长轴与眶耳平面的唇向交角约90 5.上颌中切牙长轴与下颌中切牙长轴交角约140 6.上颌中切牙唇面线与眶耳平面的唇向交角约80 面下1/3高度肌形态影响个体的容貌 颌间距高低影响面部表情 下颌前伸使审美平面发生改变 合有众多个,但基本合型只有三个:牙尖交错牙合、前伸牙合与侧牙合 一、牙尖交错合(intercuspid occlusion,) 上下牙列咬合接触面积最广泛时 的状态 称之,又称正中合 (centric occlusion,co) 1.牙尖交错牙合的解剖标志 (1)一牙对两牙、牙尖交错、全 牙列最广泛密切的接触 (2)上下牙列的中线对齐,并与 上唇系带、人中一致 (3)3远中缘正对3的尖顶 (4)6的咬合接触关系有三种类型:6的近中颊尖正对6颊面沟,称称中性合 。 6颊面沟位于6的近中颊尖的远中,称远中牙合。 6颊面沟位于6的近中颊 尖的近中,称近中牙合。6与6的接触关系是全口牙中最重要的牙合关系。 牙尖交错合时上下牙弓合面对位关系: 1、下颌前牙切嵴咬在上颌前牙舌面; 2、上颌后牙颊尖盖过下颌后牙颊尖; 3、上颌第一磨牙近中舌尖咬在下颌第一磨牙的中央 窝,其斜嵴嵌合在下颌第磨牙的远中颊沟;上颌第一 磨牙近中颊尖三角嵴对位于下颌第一磨牙的颊面沟; 下颌第一磨牙远中颊尖咬在上颌第一磨牙中央窝。 4、传统认(Hellman)为这种接触关系有138点,至少 72个。 (正常覆盖在3cm以内,超过者为 深覆盖,35cm为深覆盖;5 7cm为深覆盖,7cm以上为 深覆盖。) (五)覆盖、覆合 上牙弓盖过下牙弓的水平距离称覆 盖(over jet)。亦可称超合,正常旨 在3mm以内 ;超过者称深覆盖。 上牙弓改过下牙弓的水平距离称覆 合(over bite)。在前牙正常在切 1/3以内;超过者称深覆合。 覆盖覆合多用前牙作参照描述。 覆牙合(over bite) 指上颌牙盖过下颌牙唇 、颊面的垂直距离。在前牙,正常覆牙合 在切1/3以内,超过者为深覆牙合。在中 1/3以内为深覆牙合;颈1/3以内为 深覆牙合;超过颈1/3为 深覆牙合。 切道斜度:指切道与牙合平面相较所成的 角度。 前牙区常见的异常形态: I.II*深覆合,咬在舌面隆突。 II.深覆合、超覆盖。 III.反复盖反覆合。 2.前牙超 覆合的类型与意义 覆盖覆合的生理意义: 1、避免唇、颊、舌组织的咬上; 2、增加有效咀嚼面积; 3、个别牙缺失,短时间内防止牙移位。 3. ICO上下颌牙的咬合接触点 解剖学观点:共有138个解剖接触点。 解剖生理学观点:有72个接触点。 影响咬合紧密接触的因素 4.咬合接触点的生物学规律: 尖窝互锁、沟嵴嵌合 72个点的计算: 1、前牙区 一般无接触 2、前磨牙 3(点)X824 3、磨牙 6(点)X848 全牙列 72(点) 5.乳牙期牙尖交错牙合的特征 (1)乳牙位置垂直,无纵牙合曲线和横牙合曲线;也无近远中倾斜。 (2)46岁时,切牙和尖牙区出现间隙。 (3)乳牙牙合初期,覆牙合深,覆盖小;后期暂时性深覆牙合减小。 (5)远中面处同一平面末端平齐,后期移至 的前方。 6.替牙期牙尖交错牙合的特征 612岁左右为替牙期,常有暂时性错牙合,可自 行调整至正常。 (1)萌出初期,1 1之间常有间隙,随23的萌出,间隙消失。 (2)乳牙期、替牙期时,上唇系带可位于1 1之间。 (3)乳恒牙混合期,常有牙列排列拥挤。 (4)2萌出期间其根部向近中,冠部向远中。 (5)建牙合初期,66为远中牙合关系,至脱落时为中性牙合关系。 (6)前牙可有暂时性深覆牙合。 (7)乳牙期、替牙期常有暂时性错牙合,随颌骨的发育,大多可调整至正常。 二、前伸牙合与侧牙合 1.前伸牙合 (1)概念 (2)前伸牙合时后牙的接触 (3)前伸牙合影响口颌系统的因素 2.侧牙合 (1)概念 (2)尖牙保护牙合 (3)组牙功能牙合 侧方合时下颌运动及牙弓对合关系 (一)颞下颌关节:工作侧转动,非工作侧滑 动. (二)牙合关系:工作侧同名牙尖相对 ,非工作侧异名牙尖相对。 (三)下颌的位置:非正中关系 颌位 具有重复性和临床意义的三个位置有牙尖交错位、下颌姿势位和下颌后退接触位三 个基本颌位。 一、牙尖交错位(intercuspal position. ICP) 1.概念 2.ICP正常的标志 (1)牙列、咬合规范,上下牙列的中线与上唇系带一致 (2)双侧颞下颌关节是联动的对称性关节 (3)两侧颌面肌功能对等 (4)ICP依ICO而定位 (5)ICP与中性牙合 三.下颌姿势位 1.概念 2.息止牙合间隙 3.影响下颌姿势位的因素 4.下颌姿势位的生理意义 5.下颌姿势位的生理机制 6.下颌姿势位的肌电图 下颌姿势位(MPP) Mandibular postural position 在正常的坐姿和立 姿时,附着下颌骨 的肌肉为了克服重 力关系,以其张力 维持下颌骨的空间 位置而称之。 此时上下牙列间存 在一前宽后窄的息 止颌间隙(2-41- 2mm)。生理意义 :肌肉、韧带充份 休息;避免牙磨耗 。 三、下颌后退接触位(retruded contact position, RCP) 1.下颌后退接触位概念 2.正中关系 3.正中关系弧 4.正中关系范围 5.RCP与ICP间的关系 四、下颌三个基本颌位的关系 (一)牙尖交错牙合位与下颌后退接触位 1.二位性 2.一位性 (二)牙尖交错牙合位与下颌姿势位 (三)下颌肌力闭合道的终点与牙尖交错牙合位 三个基本颌位的相互关系如下: RCP ICP 1mm MPP 14mm 正中关系下的三个颌位:(1)下颌休息位 (2)后退接触位 (3)正中合位 正中关系(centric relation CR):下颌对上颌处在一个不前不后、不左不右, 髁状突适位于关节窝的正中,附着在下颌骨的肌肉、韧带均处在自然张力状态时, 下颌对上颌的关系称“正中关系”。 此时下颌克左15mm的开口旋转,前牙区运行的 轨迹称正中关系弧,髁状突的位置称“正关系位”,下颌运行区域称正中关系范围, 正中关系范围内若有牙接触称“正中关系合”,如果向前滑行一定距离后达到牙河面 广泛接触,此称正中合,下颌位执教正中颌位,牙弓向前滑行第距离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