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毒症患者左心室功能改变特征及其临床意义课件_第1页
脓毒症患者左心室功能改变特征及其临床意义课件_第2页
脓毒症患者左心室功能改变特征及其临床意义课件_第3页
脓毒症患者左心室功能改变特征及其临床意义课件_第4页
脓毒症患者左心室功能改变特征及其临床意义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急诊医疗中心 柴艳芬 1 脓毒症的全球患病率约为3/1000人,全球总例数约1800 万人/年。 美国脓毒症患病人数为75万/年,欧洲为13.5万/年。 全球因脓毒症死亡1.4万/天,美国20万/年,与死于心肌 梗死人数相等。 我国尚缺乏详细的临床流行病学资料,近十年来统计显示 ,脓毒症发病率以每年1.59.0速度增长,ICU中发 病率在1040,严重脓毒症病死率高达3050 。成为非心脏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2 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 3 4 5 1948年,Moon在10例严重感染致死的患者尸检中发现心肌的 退行性改变。 1988年,Fernandes Junior 等人 在10例脓毒性休克致死的患 者尸检中发现了心肌间质的炎症,坏死性血管炎,心肌脓肿,证 实心肌受到了内毒素和炎症介质的攻击,或是细菌的直接损伤。 而在这10例患者中,只有2例表现出了临床症状,说明病理改变 和临床表现之间并没有良好的相关性,脓毒性休克的患者出现心 脏受累的比率远比想象的高。 1994年, Fernandes Junior 等人在对71例脓毒症患者的心肌 的组织病理检查中发现27%的患者出现心肌间质的炎症,11%的 患者出现细菌定植,7%的患者出现心肌纤维的坏死,28%出现间 质水肿。 病理改变 6 1980s年,Parrillo等用核素显影技术测量ICU中脓毒性休 克患者的心脏容积和功能,发现左心室扩张和左心室收缩 功能减低,并将这种改变称为脓毒性心肌抑制。 1984年, Parker等还发现存活的脓毒性休克患者多表现 为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减低和左心室舒张末容量指数 (LVEDVI)升高,而死亡者LVEDVI保持不变,LVEF仅轻 度减低。以上改变具有可逆性,存活者于7-10天内恢复 正常。 1985年,Ellrodt等研究发现在35例脓毒性休克的患者中 ,22例表现为节段性室壁运动障碍,4例表现为弥漫性室 壁运动障碍。 心功能1980s 1990年,Parker 等发现脓毒性休克患者可出现右心室收 缩功能减低和右心室扩张。 7 1990s 2008年,Vieillard Baron 等对脓毒性休克患者经TEE动 态检查,发现60%的患者出现广泛左心室低动力型改变, 绝大多数入院时即出现上述改变,而少数患者在经过初始 去甲肾上腺素治疗后,这种改变并不明显。 2008年,Bouhemad等研究证实脓毒性休克伴cTnI升高 的患者中,50%存在可逆性的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 2009年,Bouhemad等的另一项研究证实脓毒症导致的 左心室收缩功能受损的患者多伴有急性可逆性左室扩张; 而在脓毒症导致的仅有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的患者中,并 不出现左心室扩张。 8 心功能2000s 9 M.W.Merx and C.Weber,Sepsis and the heart.Circulation 2007;116;793-802 发病机制 10 1987年,Parker 等研究证实入院时心率低于106次/分的患者预后 较好。与良好预后相关的因素有: 24小时内,心率低于95次/分, 外周血管阻力指数高于1529,心率减低大于18次/分,心指数的减 低多于0.5l/min .m2。 动物实验和人体试验也证实左室扩张与良好预后相关。 1999年,Rhodes等发现对多巴酚丁胺反应良好者,预后较好。 19992000年 ,Fernandes, Mehta等多项研究证实cTnT和cTnI 升高与左室收缩功能减低相关。且肌钙蛋白升高程度与脓毒性休克 患者低血压耐受程度和血管收缩剂支持的强度有关。 20072008年,Rivers, Kandil等研究发现BNP升高程度与心功能 不全程度和病死率相关。 预 后 11 脓毒症患者左心室功能改变特点 ? 为什么会有不同表现? 左心室功能改变与预后有何关系? 本研究目的 病例组 (脓毒症患者) 对照组(健康查体者) 例数 (n) 84 20 性别(M/F) 36/48 8/12 年龄(岁) 57.86 19.88 55.60 21.39 12 脓毒症患者出现持续的低血压1h (补充足够的液体和使用血管活性 药物后) (MODS):脓毒症患者出现两个或以上器官功能障碍。 13 脓毒症 脓毒性休克 多器官功能不全 2001年12月美国危重病学会/欧洲危重病学会/美国胸科医师 学院/美国胸科学会/外科感染学会讨论会定义标准 各种心肌、心脏瓣膜病和心律失常患者 14 左心室功能测定 方法-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 仪器-德国西门子ACUSON sequoia 512彩色多普勒超声仪 时间-入院后第1,2,3,7,10天 记录指标-LVEDD(左室舒张末内径) LVEF(左室射血分数) E/A(舒张期二尖瓣口最大流速/收缩早期二尖瓣 口最大流速) HR(心率) 15 左心室收缩功能用LVEF(2D-simpson法)判断 LVEF51mm(女), LVEDD55mm( 男) 心率增快: HR90bpm 心率减慢: HR 型(0)型(21.56%) 型患者预后差,患者常于发病35天内死亡,本研究中 4例存活者左心室功能于710天恢复正常,与文献报导一 致。 型患者预后较好, 心功能改变常于发病34天达高峰 ,710天恢复正常,不需心血管药物干预。左心室扩大 不伴收缩功能减低的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积极的液体复 苏有关,或提示机体对液体复苏反应良好。 本研究显示:HR增快和LVEF减低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44 寻找判断舒张功能更具特异性的指标。 引入血流动力学参数,使心功能的评价更准确。 动态监测炎性指标,以发现炎症反应规律。 采用对早期心肌损伤更敏感的指标及时判断心肌损伤。 纳入治疗对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45 心率(次/分) 平均动脉压(mmHg) 平均肺动脉压(mmHg) 中心静脉压(mmHg) 心排血量(L/min) 外周循环阻力 肺循环阻力 血乳酸(mmol/L) 血乳酸 肺循环阻力 心排血量 平均肺动脉压 心率 平均动脉压 中心静脉压 外周循环阻力 1茅尧生,吕铁等. 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的影响.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7,10(10):627-628. 1 全程干预 抑制失控的炎症反应 1韩芳,孙仁华,徐云祥.血必净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评价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6(11):680-681. 1 1李银平,乔佑杰,武子霞,姚咏明,于燕,吴瑶.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大鼠高迁移率族蛋白B1的影响J.中国危重病急 救医学,2007,19(4):239-241. 全程干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