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耳源性颅内外并发症 otogenic complication 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喉科 王洪增 樊忠-河泽60-70 本院 定义 由于中耳、乳突的急、慢性化 脓性炎症向周围扩散而引致的多种 颅内外并发症,简称耳源性颅内外 并发症。 病因 并发症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 1. 中耳炎类型 (骨质破坏严重) 胆脂瘤型多见 其次骨疡 型 急性者少见 2. 致病菌毒力 致病菌毒力强 耐药 3. 病人抵抗力 差者易发病 4. 局部因素(无) 脓液引流 不畅 传播途径: 1.循破坏、缺损骨壁 最常见 2.血行途径 3.经解剖途径或未闭合的骨缝 内耳感染入颅 分类: 颅内并发症 1.硬脑膜外脓肿(extradural abscess) 2.硬脑膜下脓肿 (subdural sbscess) 3.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thrombphlebitis of sigmoid sinus) 4.化脓性脑膜炎 (suppurative meningitis ) 5.脑脓肿 (brain abscess) 6. 耳源性脑积水(otogenichydrocephalus) 7.脑疝 (brain hernia) 诊断(无,有CT) 病史 有中耳炎流脓病史。慢性者长期 流臭脓突然出现脓液引流不畅。急性发 作者,耳内疼痛 , 脓液突然减少或增 多。 耳部检查:1.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乳突 炎胆脂瘤型或骨疡型的体征。 2.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乳突 炎的体征。 诊断 出现颅内外某种并发症的相应症状 。 乳突X光片或CT显示中耳乳突有骨 质破坏区。 腰穿 眼底检查 颅脑CT、MRI对耳 源性颅内并发症的确诊有重要意义 。 以下情况可能造成诊断困难: 多种并发症同时发生,各种症状相互重叠, 掩盖,使病情复杂化. 病变部位不同,症状不典型. 大量抗生素和激素的应用,使症状若隐若 现很不典型. 颅内并发症的发生有许多特征应 加以注意: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乳突炎,经常流臭脓,急性期 脓液突然减少或突然增多,伴耳痛,持续头痛及 全身不适,发热等. 乳突区红肿压痛,颈部呈硬条索状,鼓膜松弛部 穿孔,有胆脂瘤样物,脓液搏动. 畏寒,发热,衰竭以及精神萎靡 脑膜炎刺激症状,颅内压增高表现,脑神经麻痹 表现以及中枢局灶定位体征. 眼底改变,腰穿及脑脊液改变. X线或CT检查见有乳突空洞,骨质破坏. 超声波大脑中线移位,脑室扩大. 血管造影术对血栓性静脉炎诊断意义较 大. MRI增强扫描,对血栓性静脉炎和脑脓肿 诊断率较高,尤其对多房性脑脓肿诊断率 可达95%以上. 治疗: 手术治疗 清除病灶 通畅引流 乳突根治术 面神经减压术 脑脓肿穿刺术 抗生素 参照细菌学检查结果 及时应用足量有效抗生素 对症治疗 颅内压高者要脱水降颅压 , 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 支持疗法 增加身体抵抗力 输 血浆 白蛋白等 类固醇激素 地塞米松1020mg/日静滴 可减轻脑水肿 生命体征的观察 耳源性颅内并发症 一.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 thrombophlebitis of the sigmoid sinus 定义: 伴有血栓形成的乙状窦静脉炎, 为常见的耳源性颅内并发症,右侧较 多见. 感染途径: 中耳乳突化脓性病变 经骨质破坏或血行 途径致乙状窦周围 炎或脓肿静脉窦壁 受累乙状窦血栓性 静脉炎 乳突部感染扩散途径 病理 乙状窦壁感染窦壁内膜粗糙 血流变慢纤维素血小板粘附 血栓形成细菌入侵脓血栓乙状 窦脓肿邻近组织扩散脑膜炎小 脑脓肿。 血栓脱落远隔脏器的化脓性疾 病及脓毒败血症。 临床表现 全身 脓毒败血症:寒战、高热 、头痛。脑静脉血液回流受阻 、颅内压升高、血栓扩展症状 。 临床表现 局部 1.患侧耳后、枕后及颈部疼痛。 2.患侧颈部可扪及条索状肿块。 实验室检查:WBC 血培养可(+) 脑脊液常规(-) 临床表现 Tobey-Ayer(动力试验)阳性 。 眼底检查:患侧视乳头可有 水肿、视网膜静脉扩张 。 Growe试验 阴性 二.耳源性脑脓肿 定义: 由化脓性中耳炎乳突炎并发脑组织白质内局限 性积脓。 有以下特点: 1.以颞叶脓肿多见,其次为小脑脓肿。 2.常为单侧,可为多房性. 3.占各种脓肿的80%. 4.致病菌以杆菌如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等为主. 感染途径: 如前所述三种。 骨破坏途径: 鼓室天盖破坏颞叶脑脓肿 乙状窦骨质破坏小脑脓肿 乳突部感染扩散途径 病理: 脑脓肿形成三阶段: 局限性脑炎期 化脓期 包膜形成期 脑脓肿可引起以下颅内继发性病变: 脑脓肿体积逐渐增大后,向临近的脑室或蛛网膜 下腔溃破,引起脑室炎和严重的脑膜炎. 靠近脑表面的或脑室的脓肿,可并发脑膜炎. 脓肿周围可并发脑水肿 脑脓肿如压迫正中孔或外侧孔或大脑导水管,脑 脊液循环障碍可引起脑积水. 临床表现 1.起病期 为局限性脑膜炎阶段,恶 寒、发热、头痛、呕吐、脑膜刺 激症状。历时数天。 2.潜伏期(隐症期)症状多不明显 。但精神状态改变、易燥或抑郁 。可持续10天至数周不等。 3.显症期 脓肿形成并扩大,颅压增 高 显症期 中毒性症状:体温不恒定,面色苍白, 消瘦 ,无力,表情淡漠,反应迟钝,精神萎靡等。 颅内高压症状:1.头痛多始于病侧,可扩展到全 头,前额或后枕部最著.头痛多为持续性.2.呕吐 为喷射状,与饮食无关.3.不同程度意识障碍.4.脉 搏迟缓,与体温不一致.5.可出现视神经乳头水肿 .6.其他如性格改变等. 定位症状: 定位症状 颞叶脓肿: 对侧肢体偏瘫 对侧中枢性面瘫 失语症:命名性失语 对侧肢体强直痉挛 同侧瞳孔散大 定位症状 小脑脓肿: 同侧肢张力减弱或消失 中枢性眼震 共济平衡失调 昂百试验:不论睁眼或闭眼均向 患侧倾倒 临床表现 4.终末期 因脑疝形成或脓肿破 裂入脑室死亡 耳源性脑膜炎 定义 1是急性或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所并发的 软脑膜和蛛网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按病变范围可分为局限性和弥漫性脑膜 炎 2本病是常见的耳源性颅内并发症之一,应 与流行性脑膜炎鉴别. 临床表现 以高烧,头痛,呕吐为主要表现 精神和神经症状 脑膜刺激症状 锥体束症如浅反射减弱和深反射亢进 脑脊液穿刺可有脑脊液压力增高等 鉴别诊断 流行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 从脑脊液检查,症状和体征,病史等方面鉴别 治疗 足量抗生素 施行扩大的乳突根治术 支持疗法和电解质平衡 可酌情使用激素 颅外的并发症 耳后骨膜下脓肿和瘘管 颈部贝佐尔脓肿 三. 迷路炎 分类: 局限性迷路炎 浆液性迷路炎 化脓性迷路炎 (一)局限性迷路炎 定义: 胆脂瘤或慢性骨炎破坏迷路骨壁, 以致局部产生瘘管,使中耳与迷路骨内 膜或外淋巴隙相通。 病理: 膜迷路无炎症,炎症仅限于外半窥 管的骨迷路及其骨内膜。 迷路瘘管,以 外半规管多见,亦可位于鼓岬。 临床表现 1.眩晕 阵发性或激发性眩晕 自发性眼震,快相向病侧 2.听力减退 3.瘘管试验阳性 4.前庭功能 正常或亢进 治疗 药物治疗 抗生素+激素 镇静 剂 手术治疗 (二)浆液性迷路炎 定义: 中耳炎的细菌性或病毒性 毒素经前庭窗或窝窗入内耳引起 非化脓性炎症。 病理 内耳充血、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外淋巴隙内有浆液或浆液纤维 性渗出物及淋巴细胞浸润,内耳 终器 无损害。 临床表现 1. 眩晕、眼震、恶心、呕吐 2. 耳鸣及听力减退 3. 可有耳深部痛 4. 前庭功能 早期亢进,后减退 5. 瘘管试验 阳性 治疗 1. 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所致者 ,手术; 急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所致者 ,抗感染,必要时手术。 2. 对症治疗 (三)化脓性迷路炎 定义: 化脓菌侵入内耳,引起迷 路弥漫性化脓病变。 内耳终器被破坏,功能全 部丧失,可引起颅内并发症。 病理 先有短暂的浆液性渗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福建电商营销方案设计
- 珍珠奶茶的营销方案策划
- 减肥水果营销策划方案
- 钢筋工程质量管理
- 酒店网站建设方案咨询
- 咨询方案的总结
- 钢箱梁施工方案整改
- 建筑方案设计资源包括哪些
- 跑步健身活动方案策划
- 人工智能技术与AIGC应用 课件全套 第1-8章 认识人工智能 - AIGC 的发展与展望
- 民警培训安全驾驶简报课件
-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报告
- 2025年软工导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 十年(2016-2025)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10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解析版)
- 2025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数学试卷附答案
- 俄罗斯礼俗课件
- 2024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 虚拟服装培训教程课件
- 2025年国防教育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 非车主押车借款合同范本
- T-CES 153-2022 电力巡检无人机边缘智能终端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