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肝损害_2课件_第1页
药物性肝损害_2课件_第2页
药物性肝损害_2课件_第3页
药物性肝损害_2课件_第4页
药物性肝损害_2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LOGO 药物性肝损伤诊治进展 干扰素诱发重度慢性肝炎 一起由“乌发丸”引发的医疗纠纷 “龙胆泄肝丸”中毒事件引发的思考 一片思诺斯(唑吡坦)导致ALT升高超过1000U 对药物性肝损害认识上存在的误区 药物性肝损害一定出现在用药后不久 药物的毒性作用是可以预测的 药物可以损害肝脏,但并不严重 有毒的药物才会损害肝脏 中、草药没有毒性作用 主要内容 口服吸收率极高,约l2h血药浓度达到高峰 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机制 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常见药物 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断及进展 药物性肝损伤的流行病学 药物性肝损伤的治疗 药物性肝损害的流行病学 定义 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 DILI)是指由各类处方或非处方的化学药物、生物制剂 、传统中药( TCM)、天然药( NM)、保健品( HP) 、膳食补充剂( DS)及其代谢产物乃至辅料等所诱发的 肝损伤。DILI 是最常见和最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 ADR )之一,重者可致急性肝衰竭( ALF)甚至死亡。 药物性肝病的发生率 老年人黄疸中,20% 由药物引起。在爆 发性肝衰竭患者中 ,25%由于药物所致 占住院肝病患者的 1%-5% 占急性肝炎患者10% 占爆发性肝炎患者 12.2% 全球所有药物不良反应中,药物性肝损害的总发生率达到10 -15% 美国中国 我国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率 急性药物肝损伤:1541例 重症药物性肝损伤80例 死亡17例 抗结核药物 21.9% 抗生素 13.5% 中药制剂 20.6% 极可能14.3%,很可能39.6%,可能40.9%,可 能无关3.8%,无关1.3% 全国13个地区16个中心回顾性调查, 2000年-2005年6月成年住院病例 药源性肝损 国外报导药源性肝损害的发生率占所有药物反 应病例的1015%,仅次于皮肤粘膜损害和药物热 其它肝炎 90 其它肝炎 60 一般人群中10的肝炎为药物性肝损害 老年人群中40的肝炎为药物性肝损害 50% 死亡 药物性 25 美国15%-25%的暴发性肝功能衰竭由药物不良反应引起 ,病死率高达50 因素影响举例 年龄60岁易患,病情重 儿童多见 异烟肼、呋喃妥因、氟烷、曲格列酮、丙戊 酸、水杨酸类 性别女性多见 男性多见 氟烷、双氯芬酸、呋喃妥因、右丙氧芬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对乙酰氨基酚、硫唑 嘌呤 剂量血浓度与剂量有关 部分与剂量有关 增加肝脏纤维化 某些草药 抗癌药、哌克昔林、他克林、氧青霉素、丹 曲林 甲氨喋呤、维生素A 遗传家族史 与HLA明显有关 线粒体缺陷、家族史 氟烷、苯妥英钠、磺胺类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丙戊酸 其他反应交叉过敏反应异氟烷、氟烷、恩氟烷、红霉素、布洛芬 药物性肝病的易患因素 因素影响举例 酗酒肝毒性阈值降低,发 生率增加,预后差 对乙酰氨基酚、异烟肼、甲氨喋呤 肥胖增加发生率氟烷、曲格列酮、他莫昔芬、甲氨喋呤 饥饿增加发生率对乙酰氨基酚 肝脏病增加肝损伤海恩酮、培美林、抗结核药、布洛芬 糖尿病增加肝纤维化甲氨喋呤 HIV/艾滋 病 过敏反应增加磺胺药 肾功能减退增加肝毒性、纤维化四环素、甲氨喋呤 合并用药异烟肼、磺胺对乙酰氨基酚 肝移植增加血管毒性硫唑嘌呤、硫鸟嘌呤、白消安 药物性肝病的易患因素 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机制 FI相反应 (转化) CYP450 氧化,还原,水解反应,药物被转 化为极性(亲水性)代谢产物 可能极化完全,利于从胆汁、尿液 排出体外 FII 相反应(结合) 结合反应 酶 葡萄糖醛酸转移酶 药物与葡萄糖醛酸、甲基,硫基结 合 形成极性更强的物质,通过胆汁和 尿液排出体外 药物的代谢转化 发生机制 造成膜的损害,钙-ATP的自稳 性受到破坏,使线粒体损伤, 肝细胞坏死. 但过量服用或遗传性 药物代谢异常时,亲电 子基,自由基等活性代 谢产物大量生成,耗竭 了肝内的GSH 正常情况 药物经过CYP代谢产生 的亲电子基,自由基等 活性代谢产物,通常与 谷胱甘肽(GSH)结合而 解毒,并不产生肝损伤 肝损害发生机制 药物及其中间代谢物产物对肝脏的直接毒性作用: 机体对药物的特异质反应 v 药物或其代谢产物作为半抗原,与内源性蛋白质结合形成具 有免疫原性自身抗体,可诱导肝细胞死亡或破坏 v 个体药物代谢酶遗传多态性,出现对药物代谢能力降低,使 药物原型或中间代谢产物蓄积,产生对肝细胞的毒性 2012 2012 美国美国 2014 2014 中国中国 LiverTox 网站 HepaTox网站 LiverTox 和 HepaTox 网站分别记录了近 700 种 和 400 余种常见药物的肝损伤信息,为临床医生 慎重处方具有潜在肝毒性的药物及评估其风险和 收益提供了重要依据。 /Tamoxifen.htm 肝损伤药物 非甾体抗炎药 抗结核药 抗肿瘤药 代谢性疾病用药 TCM-NM-HP-DS 引起肝损伤的常见药物 R 中国 欧美国家 相关药物涉及 TCM的DILI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对乙酰氨基酚( APAP)是引起 ALF 最主要的原因 美国 DILIN数据显示 HDS 占 DILI 病因的 20%以上。 NSAIDS 抗感染药 膳食补充剂 v 在传统的观念中,中草药无毒、无副作用。但近年来发 现中草药引起肝脏损伤已不可忽视,占临床药物性肝损 伤的4.8%-32.6%。药物性肝损伤病例中,服用治疗皮肤 病、骨关节病及养发乌发中药的患者多见。 TCM湿疹 痤疮 银屑病 关节炎 骨质疏松 白癜风 雷公藤,五倍子 何首乌,青黛 黄药子,防已 苍耳子,大黄 土三七. 白及 v已有报道导致肝损害的单味中药有: 主要表现 不良反应的报道大量增加 主要用于抗衰老 、黑发养颜 , 其主要成分为蒽醌衍生物 引起肝损害的表现主要是 轻度或中度的黄疸 生首乌可致急性肝损伤 生何首乌 制何首乌 中成药 保健品 何首乌 报道1例 Shou Wu Pian 导致肝损害 英国发布何首乌肝损害警告信息, 报道了 ShouWuPian导致肝损害7例 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发布的 LiverTox 数据库中收录700余种具 有肝毒性的西药和中草药,其中何 首乌作为一个专题被收录 何首乌 香港 1996 英国 2006 美国 2012 雷公藤 v 清热解毒、祛风除湿、通经活络、消肿止痛。 v 具有抗炎、镇痛、抗肿瘤、免疫抑制功能。 v 多用于治疗各种免疫性疾病如风湿关节炎、肾病综合 征肾小球肾炎等。 v 引起肝损害的表现主要转氨酶升高,少数发生黄疸。 黄药子 v 味苦性寒 , 具有凉血降火 ,解毒的作用。 v 常用来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甲状腺肿大。 v 主要症状表现为:纳差、乏力、上腹部饱胀、恶心及肝脾 肿大和黄疽。 湿毒清 青黛丸 防风通圣丸 除风丸 麻杏石甘汤 大黄牡丹皮 汤 防风通圣散 十味拜毒汤 龙蛇追风胶 囊 小柴胡汤 疏风定痛丸 葛根汤 复方 、 中成药所致肝损害 对乙酰氨基酚(APAP ) v 治疗剂量的APAP疗效确切用药安全 v 但滥用或使用不当导致的APAP可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 v 当最大日剂量超过4g时可致肝损害 v 大于10-15g可致急性肝衰竭甚至死亡 误以为较大剂量可以缓解疼痛 不了解感冒药中含有APAP,同时服用含APAP的2-3种感冒药 急性肝衰竭病例中,APAP诱导的急性肝衰竭比例很 高(2003年51%) 克感敏、感康、泰诺、白加黑、快克、速效伤风胶 囊、999感冒灵、维C银翘片、感冒清胶囊等 美国 无意识的滥用是引起APAP肝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 含有APAP的感冒药 APAP的肝损伤机制 氧化损伤理论 氧自由基和H2O 反应生成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作用下,过氧化氢 产生活泼的氢氧自由基,从而激发自由基链反应,加快细胞脂质 过氧化水平 超氧阴离子(O2-)与NO 反应生成具有更强氧化作用的过氧亚 硝基阴离子( ONOO- ),ONOO-氧化或硝化细胞内重要功能性 蛋白的氨基酸残基 这两方面作用均可引起线粒体膜电位消失和膜流动性降低,肝 细胞供能不足,最终导致细胞内钙紊乱、线粒体功能障碍伴随 ATP 耗竭、DNA 损伤和胞内蛋白修饰等细胞毒性反应 影响APAP毒性和代谢相关因素 l 年龄 -儿童肝损伤易感性更高 l 基因缺陷 -Gilbert 综合征(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l 药物相互作用 -降低或抑制UGT活性药物 (苯巴比妥、苯妥英) APAP过量治疗 停用可疑药物特异解毒剂NAC常规支持治疗 一项循证医学回顾显示除乙酰半胱氨酸外,APAP中毒绝大部分 干预措施疗效微乎其微,活性中间代谢产物毒性的解除仍是最 有效和被接受的疗法 NAC对于中毒急性早期有效而对急性后期的效果并不理想 前瞻性研究不支持在过量服用APAP24h后使用NAC 药物治疗 ThemeGallery is a Design Digital Content & Contents mall developed by Guild Design Inc. FDA NAC 可清除多种自由基 ,临床越早应 用效果越好。 TIME 成人一般用法: 50150 mg/(kgd ),总疗程不低于 3 d。 DOSE NAC 是 2004 年被美国 FDA 批准用来治 疗 APAP 引起的DILI 的唯一解毒药物。 异烟肼和利福平肝毒性 异烟肼的体内代谢 异烟肼 乙酰异烟肼 N-乙酰基 转移酶 异烟酸 乙酰肼 水解 肼 水解 二乙酰肼 乙酰化 活性中间体 CYP 肝内大分子 肝细胞毒性 水解水解 肝损伤 乙酰化 解毒过程 v 异烟肼毒性代谢产物主要通过共价键结合肝细胞大分子 物质引起肝细胞坏死和脂肪变性导致DILI。 v 肼做为异烟肼毒性代谢物之一,可以引起肝细胞脂肪变 性、空泡形成和谷胱甘肽的消耗,多位于门静脉周围和 小叶中心区。 利福平肝毒性 利福平主要经胆汁排泄,在肝细胞中干扰胆红素和 葡萄糖醛酸的结合,并竞争性抑制胆红素的排泄, 使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进而引起肝小叶中心坏死 和胆汁郁积相混合的肝炎,表现为局限或弥漫肝细 胞坏死与程度不等的胆汁淤积并存。 异烟肼和利福平合用肝毒性增强 利福平在肝中去乙酰化,为异烟肼的乙酰化提 供乙酰基加速异烟肼的代谢 利福平诱发肝药酶活性,使乙酰肼代谢的活性 中间体和肼的生成量明显增加 美国一项多中心的前瞻性研究显示,感染引起 的炎症反应可增加患者对DILI的易感性,单用 异烟肼或其他抗结核药联用导致DILI易感性增 加的发生率最高 DILI分类 肝细胞损伤型 胆汁淤积型 混合型 肝血管损伤型 ALT 3 ULN,且 R5 ALP 2 ULN,且 R2 ALT3 ULN, ALP2 ULN,且 2R5 若 ALT 和 ALP 达不到上述标准,则称为 “肝脏生化学检查异常”。 DILI 相对少见,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R( ALT 实测值/ALT ULN) /( ALP 实测值/ALP ULN) 诊断及进展 v DILI发病时间差异很大,与用药的关联常较隐蔽,缺乏特 异性诊断标志物。因此全面细致地追溯可疑药物应用史和 除外其他肝损伤病因,对于建立 DILI 诊断至关重要。 v 完整的 DILI 诊断应包括诊断命名、临床类型、病程、 RUCAM 评分结果、严重程度分级。 确诊:1+2+3 或 前三项中任意2项 ,加上第4项 诊断 排他诊断 确诊:3 且 1和2中任意1项 ,可排除 DILI 1.病程和生化指标 变化的关系 2.危险因素:酒精 、怀孕、年龄 3.伴随用药 4.除外肝炎、病毒 感染、胆道梗阻 、酗酒、急性低 血压或休克尤其 是严重心脏病。 5.服药至发病时间 的关系 6.药物既往肝损的 报告 7.再用药反应 因果关系评估法RUCAM RUCAM 量表因果相关性分为 5 级 0 分 12 分 35 分 68 分 8 分 极可能 很可能 可排除 不太可能 可能 进展 v 药源性肝损害(DILI) 的诊断一直是困扰临床医生和检 验人员的难题,目前尚无特异性诊断标志物,其诊断模 式仍主要依 靠“排除法” v UCAM 评分法的准确性和特异性较低,且由于多年来 标准改进不大严重影响了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 目的 发现药物临 床毒副作用 预测生物标 志物 组学技术 glutamate dehydrogenase apolipoprotein Epentraxin- 3 生物标志物为 临床早期发现 和确诊药物肝 损害提供了重 要的客观指标 方法已发现 发展趋势 转化毒理学研究 治疗 DILI 的基本治疗原则是: 及时停用可疑肝损伤药物,尽量避免再次使用可疑或同类药 物 应充分权衡停药引起原发病进展和继续用药导致肝损伤加重 的风险 根据 DILI 的临床类型选用适当的药物治疗 ALF/SALF 等重症患者必要时可考虑紧急肝移植 肝细胞损伤型和混 合型: 炎症较重者可试用 双环醇和甘草酸制 剂 炎症较轻者可试用 水飞蓟素 保肝 胆汁淤积型: 熊去氧胆酸( UDCA) 腺苷蛋氨酸( SAMe) v 目前无证据显示 2 种或以上抗炎保肝药物对 DILI 有更好 的疗效,因此尚不推荐2种或以上抗炎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