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儿童少年健康监测与常见病预防ppt课件_第1页
第五章 儿童少年健康监测与常见病预防ppt课件_第2页
第五章 儿童少年健康监测与常见病预防ppt课件_第3页
第五章 儿童少年健康监测与常见病预防ppt课件_第4页
第五章 儿童少年健康监测与常见病预防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 * 1 1 儿童少年健康监测 与常见病预防 n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卫生系 n营养与儿少卫生学教研室 n王维清 健 康 监 测 (Health surveillance) 健康监测的含义和指标 n学生健康监测是指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确 定少量点校或目标人群,按统一技术标准对 学生生长发育和常见病等进行长期的动态观 察。 n主要指标:生长发育状况、患病率、检出率 、死亡率 二、健康监测的实施 n监测对象 n监测时间 n监测项目 生长发育状况、 疾病或异常、 因病缺课状况、 身体素质状况。 四、儿童少年患病率特点和主要死因 n(一)患病率特点 一般规律:年龄越小,患病率越高; 婴幼儿每次病程的时间比年龄大的儿童长; 不同年龄所患疾病不同。 婴儿及婴儿及3 3岁以前:岁以前: 呼吸道、消化道疾病,佝偻病呼吸道、消化道疾病,佝偻病 幼儿期:幼儿期: 急性呼吸道疾病急性呼吸道疾病 消化道疾病消化道疾病 肠寄生虫病、沙眼、龋齿肠寄生虫病、沙眼、龋齿 童年期:童年期: 呼吸道、消化道疾病多;呼吸道、消化道疾病多; 与清洁卫生习惯和生活条件有关疾病与清洁卫生习惯和生活条件有关疾病 与学习有关疾病与学习有关疾病 与发育(异常或缺陷)有关疾病与发育(异常或缺陷)有关疾病 青春期:青春期: 与卫生习惯有关疾病与卫生习惯有关疾病 与学习有关疾病与学习有关疾病 与青春期发育有关疾病与青春期发育有关疾病 (二)主要死因 婴儿 n围产因素(出生窒息、早产、低出生体重) 、先天异常、恶性肿瘤 中小学生 n意外死亡溺水、车祸、跌坠、电击 n因病死亡-呼吸系统疾病、传染病、恶性 肿瘤、先天异常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 * 6 6 第二节 学校常见病的预防 学校常见病 n1990年,国家教委、卫生部颁布的学校卫生 工作条例,第16条规定:学校应积极做好近 视眼、弱视、沙眼、龋齿、寄生虫、营养不 良、贫血、脊柱弯曲异常、神经衰弱等学生 常见病的群体预防和矫治工作。 n儿童期预防:高血压、高血脂、肥胖、心脏 病、精神病等。 我国学生近视发生特点 n年龄特点: 视力低下发生率呈“马鞍”型分布曲线, 但近视随年龄、学级的增加而增加。 n民族、地区特点: 汉族少数民族,城市农村 n性别特点: 女生男生 n年代特点: 逐年上升 儿童少年近视眼的性质 n屈折性近视:眼轴长度正常,晶状体屈 折力过强。 n轴性近视:晶状体屈折力正常,眼轴长 度过长。 发育过程中屈光状态的变化 近点距离使用最大调节时,能看清眼前最近一 点的字体或其他细小物体时的眼物距离。 年龄眼轴长度 出生时 18mm 3岁21mm 青春期 24mm 近视的形成与发展 眼物距离过小,持续长时间近视作业, 读写照明条件差,读写姿势不良 眼睛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的调节状态 睫状肌调节紧张、痉挛 晶状体变凸,屈光度变大 远处物象落在视网膜之前 调节紧张 性近视 轴性近视(真性近视)形成 假性近视继续 眼球充血,眼压增高 眼内淤血,组织变软 眼球壁弹性,眼肌的压迫 眼轴变长 轴性近视(真性近视) 近视眼发生原因及影响因素 (1 1)后天环境因素:)后天环境因素: 视近工作强度和时间 视近工作环境(采光、照明、课桌椅等) 读写姿势不良 (2 2)先天遗传因素:)先天遗传因素: 家族、种族、双生子 高度近视(-6.0D以上)在我国约占总人口的2%, 它基本由遗传决定,大多数病例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3 3)体质、营养、健康因素)体质、营养、健康因素 青春期生长突增 体质孱弱或患重病后抵抗力下降 糖、蛋白质、钙的摄入量 微量元素缺乏(鉻、锌、铜) 近视的预防措施 n合理安排生活制度,限制近距离用眼时间; n注意用眼、书写卫生,做到“二要二不三个一”; n开展体育运动,增加室外活动; n合理饮食,注意营养; n改善学习环境 n做好眼保健操、晶体操等; n定期检查视力,加强卫生教育和管理,培养良好的 用眼习惯。 科学用眼 n读书写字注意“三个一”,即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 拳,手离笔尖一寸。 n走路或坐车时不要看书。 n不要躺着或趴着看书。 n劳逸结合。用眼时间不要过长,应每隔4050分钟休息 10分钟,可以通过远眺、做“晶体操”等活动来解除视 疲劳。 用眼卫生 不要用不洁净的手、毛巾或其它物品揉擦眼睛。不要用不洁净的手、毛巾或其它物品揉擦眼睛。 注意合理的采光照明注意合理的采光照明 用台灯阅读,灯光应为用台灯阅读,灯光应为25W25W普通灯泡或普通灯泡或40W40W白炽白炽 灯泡,台灯应放在左前方一尺左右距离;室内照明灯泡,台灯应放在左前方一尺左右距离;室内照明 40W40W日光灯应距离桌面日光灯应距离桌面1.41.4米。米。 看电视应有节制看电视应有节制 眼睛离屏幕的距离以电视机对角线眼睛离屏幕的距离以电视机对角线5 5倍的距离为宜,倍的距离为宜, 观看时间不宜太长,一般看观看时间不宜太长,一般看4545分钟休息分钟休息1010分钟。分钟。 要控制电子游戏、电脑的操作时间要控制电子游戏、电脑的操作时间 良好饮食习惯 n不偏食、挑食、暴饮暴食,多吃水果、蔬菜 ,少吃糖。 n平时注意补充有利于维持正常视力的营养物 质、多吃含维生素A、钙丰富的饮食,如动物 肝脏、乳及乳制品、蛋黄、鱼虾等;还有植 物性食物如胡萝卜、菠菜、西红柿、豆及豆 制品。 眼保健操 n第一节:挤按精明穴 n第二节:按揉太阳穴和轮刮眼眶 n第三节:按揉刺白穴 n第四节:按揉风池穴 n第五节:干洗脸 近视的矫治 药物疗法药物疗法睫状肌麻痹剂:阿托品、托吡酰胺睫状肌麻痹剂:阿托品、托吡酰胺 云雾法云雾法(雾视法)(雾视法) 配带眼镜配带眼镜 眼保健操、晶体操、望远眼保健操、晶体操、望远等等 其他:针刺、耳针、推拿、电疗、磁疗、手术等。其他:针刺、耳针、推拿、电疗、磁疗、手术等。 弱视 (amblyopia) n凡眼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以功能性因素为主引起的 远视力0.8,且通过屈光矫正仍达不到正常的视力 不良,称为弱视,是常见的儿童眼病。 n我国儿童患病率为3-4。 n弱视仅发生在视觉未发育成熟的小儿。 n弱视儿童不能形成完整的立体视觉,严重者将导致立 体盲等视功能残疾。 n年龄越小,视力可塑性越强,弱视治疗效果越好。最 佳治疗年龄为3-6岁。 沙眼 (trachoma) n是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眼病,传播面广,幼儿期和 学龄期患病率高。 n凡是被沙眼衣原体污染的手、毛巾、手帕、脸盆、水及其他公 共物品都可进行传播。 n预防沙眼主要是防止接触传播。 n健康宣教,培养儿童爱清洁、讲卫生的习惯:勤洗手,使用流 动水洗脸,不共用毛巾和脸盆,使用干净的手帕和毛巾,不用 脏手、衣服和不干净的手帕擦眼睛。 n积极治疗现患者。利福平、四环素族、金霉素眼药膏,酞丁安 滴眼液(3次/日,1-2滴/次,4周/疗程) ,专人专用,不要与人共用, 不要用不干净的手滴眼。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 * 2525 龋 齿 (dental caries) n龋齿是牙齿硬组织的一种慢性疾病 。 龋齿的危害 龋齿 疼痛 食欲、咀嚼、消化功能 生长发育 细菌侵入 牙髓炎、齿槽脓肿 颌骨骨髓炎等 风湿性关节炎、心脏病 肾炎、心内膜炎等 变态反应 流行病学指标 n龋患率=(龋、失、补人数)/某一时间点受检人数 x100% n龋均 = (龋、失、补牙只数)/受检人数 x100% n患者龋均= (龋、失、补牙只数)/龋患人数 x100% 流行病学特点 龋齿患病率特点 n与地区社会经济状况、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等有关。 n发达国家龋患率较高。 n按照WHO标准衡量,我国学生龋病发生仍属较低水平, 但儿童少年龋患率正处在上升趋势。 幼儿园儿童 小学生 中学生 城市 农村 大城市 中小城市 龋齿的好发牙及好发部位 n乳龋的好发牙是第1、2乳磨牙 n恒龋的好发牙是第1、2恒磨牙 n好发部位:牙齿的咬合面 龋齿的致病因素-四联因素学说 n细菌和菌斑根源 致龋细菌变形链球菌,乳酸杆菌 牙菌斑牙面上的细菌丛、有机物、无机物和水等共同组成的 一 种生态环境。是细菌生存和致病的环境。 n食物物质基础 n机体抗龋力(全身和局部)重要条件 全身抗龋力:健康状况、营养不良、疾病 牙齿抗龋力:形态、结构、位置 n时间 由菌斑发展到龋洞平均需要18个月,2-14岁患龋敏感期。 龋齿的预防 加强卫生宣教,注意口腔卫生。加强卫生宣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