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课后知能检测9 沪科版选修3-4_第1页
高中物理 课后知能检测9 沪科版选修3-4_第2页
高中物理 课后知能检测9 沪科版选修3-4_第3页
高中物理 课后知能检测9 沪科版选修3-4_第4页
高中物理 课后知能检测9 沪科版选修3-4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2013-2014学年高中物理 课后知能检测9 沪科版选修3-41(多选)下列关于两列波相遇时叠加的说法正确的是()A相遇后,振幅小的一列波将减弱,振幅大的一列波将加强B相遇后,两列波的振动情况与相遇前完全相同C在相遇区域,任一点的总位移等于两列波分别引起的位移的矢量和D几个人在同一房间说话,相互间听得清楚,这说明声波在相遇时互不干扰【解析】两列波相遇时,每一列波引起的振动情况都保持不变,而质点的振动则是两列波共同作用的结果,故A选项错误,B、C选项正确几个人在同一房间说话,声带振动发出的声波在空间中相互叠加后,不改变每列波的振幅、频率,所以声波传到人的耳朵后,仍能分辨出不同的人所说的话,故D正确【答案】BCD2(2010上海高考)声波能绕过某一建筑物传播而光波却不能绕过该建筑物,这是因为()A声波是纵波,光波是横波B声波振幅大,光波振幅小C声波波长较长,光波波长很短D声波波速较小,光波波速很大【解析】根据产生明显衍射的条件可知,由于声波的波长较长,所以声波有明显的衍射,而光波的衍射不明显,选项C正确【答案】C3关于波的干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振动减弱的区域,质点不发生振动B在振动减弱的区域,各质点都处于波谷C在振动加强的区域,各质点都处于波峰D振动加强是指合振动的振幅变大,振动质点的能量变大【解析】干涉现象都是指稳定的干涉,加强区减弱区互相间隔,加强区、减弱区里的质点也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做简谐运动不要错误认为,加强区的质点都处在波峰上,而减弱区的质点都处在平衡位置上,除非两列完全相同的波干涉时,在减弱区里的质点振动完全抵消【答案】D4(2013宝鸡检测)一列正在鸣笛的火车,高速通过某火车站站台的过程中,该火车站站台中部的工作人员听到笛声的频率()A变大B变小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解析】火车高速通过站台的过程中,就是先靠近站台,再远离站台所以工作人员听到笛声的频率先变大后变小,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选C.【答案】C5(多选)(2013渭南检测)如图259所示,沿一条直线相向传播的两列波的振幅和波长均相等,当它们相遇时可能出现的波形是()图259【解析】当两列波的前半个波(或后半个波)相遇时,根据波的叠加原理,在前半个波(或后半个波)重叠的区域内所有的质点振动的合位移为零,而两列波的后半个波(或前半个波)的波形保持不变,所以选项B正确当两列波完全相遇时(即重叠在一起),由波的叠加原理可知,所有质点振动的位移均等于每列波单独传播时引起的位移的矢量和,使得所有的质点振动的位移加倍,所以选项C也是正确的【答案】BC图25106(多选)如图2510所示是水波干涉示意图,S1,S2是两波源,A、D、B三点在一条直线上,两波源频率相同,振幅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A一会儿在波峰,一会儿在波谷B质点B一会儿在波峰,一会儿在波谷C质点C一会儿在波峰,一会儿在波谷D质点D一会儿在波峰,一会儿在波谷【解析】在波的干涉中,振动加强区域里的质点总在自己的平衡位置两侧做简谐运动,只是质点的振幅较大,为A1A2.本题中由于A1A2,故振动减弱区的质点并不振动,即质点C不振动,而此时A点是波峰与波峰相遇,是加强点,B点是波谷与波谷相遇,是加强点又A、D、B三点在同一条振动加强线上,这条线上任一点的振动都是加强的,故此三点都为加强点,这样,此三点都是一会儿在波峰,一会儿在波谷【答案】ABD7(多选)(2013三亚检测)水波槽中放一带孔的挡板,一水波通过孔后,宽度基本与孔相等,这是因为()A孔太宽B孔太窄C振源振动太慢 D振源振动太快【解析】没有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孔太宽或波长太小,A、D正确【答案】AD8(2013天津市六校联考)干涉型消声器图2511的结构及气流运行如图2511所示波长为的声波沿水平管道自左向右传播当声波到达a处时,分成两束相干波,它们分别通过r1和r2的路程,再在b处相遇,即可达到消除噪声的目的若rr2r1,则r等于()A波长的整数倍B波长的奇数倍C半波长的奇数倍 D半波长的偶数倍【解析】要想达到消声的目的,应使两相干波的路程差等于半波长的奇数倍,故选项C正确【答案】C9(多选)S1、S2是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两个机械波波源,振幅为A,a、b、c三点分别位于S1、S2连线的中垂线上,且abbc.某时刻a是两列波波峰的相遇点,c是两列波波谷的相遇点,则()图2512Aa处质点的位移始终为2ABc处质点的位移始终为2ACb处质点的振幅为2ADc处质点的振幅为2A【解析】由于a是两列波波峰的相遇点,c是两列波波谷的相遇点,所以a点和c点均为振动加强的点但是,只要a点和c点有振动,位移就有变化a、c两点的振幅为2A,不等于说a、c两点的位移始终为2A或2A,选项A、B错误b点位于S1、S2的中垂线上,S1、S2传到b点的振动同步,所以b点也是振动加强的点,实际上在S1S2连线的中垂线上的任何点都是振动加强的点,选项C、D正确【答案】CD10如图2513所示,表示的是产生机械波的波源O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图中的若干个圆环表示同一时刻的波峰分布,为了使静止的频率传感器能接收到波的频率最高,则应该把传感器放在()图2513AA点BB点CC点 DD点【解析】由图可知,波源上边的波长变大,下边的波长变小,而波速不变,说明上边接收到的频率变小,下边接收到的频率变大,所以在D点接收到的频率最高,故选D.【答案】D11(多选)在同一介质中两列频率相同、振动步调一致的横波互相叠加,则()A波峰与波谷叠加的点振动一定是减弱的B振动最强的点经过T后恰好回到平衡位置,因而该点的振动是先加强,后减弱C振动加强区和减弱区相间隔分布,且加强区和减弱区不随时间变化D加强区的质点某时刻的位移可能是零【解析】由题知两列波满足相干的条件,因此在它们相遇的区域里会产生干涉图样,波峰与波谷叠加的点其振幅等于|A1A2|,为减弱点,选项A正确振动最强的点经T后回到平衡位置,但它还是振动加强点,选项B错误根据干涉图样的特点知选项C正确叠加区域的所有质点都在以自己的平衡位置为中心振动,故质点某时刻的位移可能是零,因此选项D正确【答案】ACD12. (2010新课标全国高考)波源S1和S2振动方向相同,频率均为 4 Hz,分别置于均匀介质中x轴上的O、A两点处,OA2 m,如图2514所示两波源产生的简谐横波沿x轴相向传播,波速为4 m/s.已知两波源振动的初始相位相同求:图2514(1)简谐横波的波长;(2)OA间合振动振幅最小的点的位置【解析】(1)设简谐横波波长为,频率为f,波速为v,则代入已知数据得1 m(2)以O为坐标原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