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卷学业水平达标)(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基础巩固(30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吾与点也:赞成B吾妻来归 :回娘家C莫不族布而罗生焉 :众D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迎解析:选BB项,归,女子出嫁。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A字而幼孩B莫春者,春服既成C序天伦之乐事 D偃仰啸歌,冥然兀坐解析:选DA项,“而”通“尔”;B项,“莫”通“暮”;C项,“序”通“叙”。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解析:选DA项“且”,连词,而且/副词,将近。B项“何”,疑问代词,什么/疑问副词,怎么。C项“与”,动词,赞成/语气词,吗。D项“尔”,均为第二人称代词,你们。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不抑耗其实而已B为国以礼,其言不让C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D室仅方丈解析:选CA项“其实”,古义:它的果实;今义:副词,承接上文转折,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B项“不让”,古义:不谦让;今义:不允许。D项“方丈”,古义:一丈见方;今义:寺院的住持或佛寺、道观中住持住的房间。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词类活用情况分类正确的一项是()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使不上漏风乎舞雩鼓瑟希驼业种树爪其肤以验其生枯前辟四窗乳二世东犬西吠雨泽下注A/B/C/D/解析:选B为名词作状语,为名词用作动词。6下列句子中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项脊轩,旧南阁子也余自束发读书轩中吾又何能为哉?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点,尔何如?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A/ B/C/ D/解析:选B判断句,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 7.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柳宗元又称柳河东,散文成就巨大,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作有小石潭记捕蛇者说醉翁亭记等。B孔子是我国春秋时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后代尊为“圣人”。他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的精神财富。C李白又号青莲居士,他是盛唐时期的诗人,诗风清新、飘逸。杜甫曾用“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对他作了高度的评价。D归有光,号震川,世称震川先生,是明代古文家,明朝“唐宋派”的代表人物。解析:选A醉翁亭记是欧阳修的作品。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3分)译文:_(2)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4分)译文:_(3)久之,能以足音辨人。(2分)译文:_答案:(1)孔子说:“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但)你们不要认为这样就不敢说了。”(2)有一天,祖母来看我,说:“我的孩子,好久没有见到你的身影了,为什么整天默默地待在这里,这么像个女孩子呀?”(3)时间长了,能够根据脚步声辨别是谁。二、阅读鉴赏(44分)(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3题。(22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尚节亭记明刘基古人植卉木而有取义焉者,岂徒为玩好而已。故兰取其芳,谖草取其忘忧,莲取其出污而不染。不特卉木也,佩以玉,环以象,坐右之器以欹;或以之比德而自励,或以之惩志而自警,进德修业,于是乎有裨焉。会稽黄中立,好植竹,取其节也,故为亭竹间,而名之曰“尚节之亭”,以为读书游艺之所,澹乎无营乎外之心也。予观而喜之。夫竹之为物,柔体而虚中,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以其有节也。至于涉寒暑,蒙霜雪,而柯不改,叶不易,色苍苍而不变,有似乎临大节而不可夺之君子。信乎,有诸中,形于外,为能践其形也。然则以节言竹,复何以尚之哉!世衰道微,能以节立身者鲜矣。中立抱材未用,而早以节立志,是诚有大过人者,吾又安得不喜之哉!夫节之时义大易备矣,无庸外而求也。草木之节实枝叶之所生,气之所聚,筋脉所凑。故得其中和,则畅茂条达,而为美植;反之,则为瞒为液,为瘿肿,为樛屈,而以害其生矣。是故春夏秋冬之分至,谓之节;节者,阴阳寒暑转移之机也。人道有变,其节乃见;节也者,人之所难处也,于是乎有中焉。故让国,大节也,在泰伯则是,在季子则非;守死,大节也,在子思则宜,在曾子则过。必有义焉,不可胶也。择之不精,处之不当,则不为畅茂条达,而为瞒液、瘿肿、樛屈矣,不亦远哉?传曰:“行前定则不困。”平居而讲之,他日处之裕如也。然则中立之取诸竹以名其亭,而又与吾徒游,岂苟然哉?注大易:指易经。传:在此指礼记中庸的注。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诚有大过人者过:超过,胜过B信乎,有诸中,形于外 信:诚信,讲信用C进德修业,于是乎有裨焉 裨:补益,帮助D佩以玉,环以象,坐右之器以欹 欹:倾斜解析:选BB项,信:的确。10下列各项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选AA项“也”,语气词。 B项“而”,连词,表顺承;连词,表递进,并且。C项“以”,介词,凭借;介词,因为。 D项“其”,代词,他;代词,自己。 11.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作者“崇尚节操”的一组是()好植竹,取其节也,故为亭竹间,而名之曰“尚节之亭”。中立抱材未用,而早以节立志,是诚有大过人者,吾又安得不喜之哉!人道有变,其节乃见;节也者,人之所难处也,于是乎有中焉。故让国,大节也,在泰伯则是。然则以节言竹,复何以尚之哉!守死,大节也,在子思则宜,在曾子则过。ABC D解析:选C是黄中立所为;是谈中庸产生的道理;是评论竹子。12下列各项对文意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古代的人种植花草树木都是为了取其所蕴含的精神,并不是只为了好玩喜好。同样别的一些物什也能反映人的精神追求。B会稽的黄中立,就是因为竹子有节而喜欢种植竹子,并在竹林中修了一座“尚节亭”。作者刘基看到了以后很喜欢。C作者认为,花草树木的节,体现出阴阳寒暑的中和之道;而作为人的大节,则体现为极难做到的中庸之道。D在文末,作者引用古语指出:为人做事,只要未雨绸缪,从平时在家就开始讲究,就能做到应对自如。解析:选DD项,“平居”为“平时”而非“平时在家”。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夫竹之为物,柔体而虚中,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以其有节也。(3分)译文:_(2)世衰道微,能以节立身者鲜矣。(3分)译文:_(3)是故春夏秋冬之分至,谓之节;节者,阴阳寒暑转移之机也。(4分)译文:_答案:(1)竹子这种植物,体质柔弱,当中还是空的,柔美却不会被风雨摧残折断,原因是它有节。(2)世风衰败了,道德沦丧了,能够凭借节操立身的人也少了。(3)因此一年中的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就是节气;所谓节,就是阴阳寒暑转移的契机。(二)(湖北高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22分)吴德基传明宋濂吴德基者,名履,婺之兰溪人也。有司举于朝,为南康丞。南康俗悍,其民以为丞儒者也,易之,德基自如。数月皆周知其情伪,有所发擿,一县惊伏。德基乃更以宽化之。民有诉,召使前与语,弗加咄叱;民或援丞裾相尔汝,弗责也。县令周以中初至,召民转输至郡不得,躬至乡召之。一民逸去,命卒笞之。不肯伏,走入山,骂令曰:“官当在县,何以至此为?”令怒,吏卒因以语动令,欲诬一乡民图贿利,获六七人下狱,扃钥甚严。德基计民无罪,自出巡狱,叱卒释之,卒以他辞解。德基槌碎狱门遣之,曰:“若无罪,还告父兄无恐。”乃往告令,令怒,曰:“民无道,众辱我,君乃释之,何轻我至是耶?”德基曰:“犯使君者一匹夫尔,其乡人何罪?且法乃天子法,岂使君解怒具乎?”令意惭,乃已。入朝,擢知莱之潍州事。民畜官驴四十匹,莱守核其孳息状,与籍不合,曰:“驴当岁产驹,今几岁宜得几驹,乃何少也?”欲责欺罔罪而征其偿。诸县皆已勒民买驴,德基独戒民勿偿。守怒,问德基:“潍不偿驴,何辞也?”德基曰:“民实不欺妄,乌可责其偿?国家富极海内,为吏者宜宣布德泽,为民除疾苦,宁少数匹驴耶?”守语塞。德基因画不便者数事,守不敢复言,并诸县已偿者皆罢之。山东民愿以羊牛代秋税者,官从其言。德基与民计,羊牛后有死瘠患,不如纳粟便,独收民粟。他县牛羊送陕西,民驱走二千里,皆破家,郡以潍独完,令役千人部送邻县牛,德基列其不可,曰:“有牛家送牛,虽劳不敢怨。使人代之,脱道中牛死,谁当代偿耶?”力争不奉命。德基为吏,不求威名,以爱民为先,民感之。居潍二年,召还。潍民遮门抱其足泣拜,曰:“自得吾父,潍民肤无笞瘢。今舍我去,愿得只履事之,以慰我思!”德基至京师,遂谢事归。濂为德基交甚狎,时亦致仕将归,呼德基谓曰:“若愿受长者教乎?”德基曰:“唯,何以命之?”濂曰:“慎毋出户,绝世吏勿与交。”德基至家,如濂戒,君子多其能受善言云。(选自宋学士全集,有删改)14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若无罪,还告父兄无恐若:你们B脱道中牛死 脱:逃离C愿得只履事之 事:供奉D君子多其能受善言云 多:称赞解析:选BA项,“若”可以联想“若属皆且为所虏”“若入前为寿”中“若”是“你,你们”的意思,结合语境,推断A项正确。B项,结合语境,“脱道中牛死,谁当代偿耶?”可判断“脱”是“倘若,如果”之意。C项,“事”有“侍奉”之意,宾语是“之”,代“履”,所以推断解释为“供奉”正确。D项,“多”后面是宾语“其能受善言云”,解释为“称赞”正确。15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现吴德基“爱民”的一组是(3分)()德基自如民有诉,召使前与语德基独戒民勿偿不如纳粟便,独收民粟潍民肤无笞瘢德基至家,如濂戒ABC D解析:选C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表现的是吴德基的自信坦然。说的是吴德基能够听从长者的忠言。故排除。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县令周以中征调乡民不成,反遭乡民斥骂,便施以刑罚,并罪及无辜,吴德基劝他不要滥用国法泄愤。B在吴德基看来,百姓未隐瞒官驴的繁殖数量,而莱守强令百姓偿驴,不合情理,违背了为吏之道。C县令役使千人代送邻县牛,吴德基认为其命不可从,因为牛在运送途中折损,会没有人代为赔偿。D作者与吴德基关系亲密,辞去官职的时间相近。作者所言“慎毋出户”等,体现了对朋友的关爱。解析:选CC项,“脱道中牛死,谁当代偿耶”是假设语气,假如牛半途死掉,赔偿的责任不好分配,并不是说“没有人”赔偿。17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民或援丞裾相尔汝,弗责也。(3分)译文:_(2)民无道,众辱我,君乃释之,何轻我至是耶?(4分)译文:_(3)为吏者宜宣布德泽,为民除疾苦,宁少数匹驴耶?(3分)译文:_解析:本题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和省略句。(1)“或”是古今异义词,有的人。“弗责也”,省略了主语吴德基,要补充出来。(2)“道”,道理,放在否定副词“无”的后面,活用为动词,讲道理。“众”,名词作状语,在众人面前,当众。乃,副词,竟然,却。(3)“宣布”是古今异义词,宣扬传布;“宁”是副词,难道。答案:(1)老百姓有人拉着吴德基的衣襟,以你我相称,(吴德基)也不责怪。(2)老百姓不讲道理,当众侮辱我,你竟然释放了他们,为什么轻视我到这般地步呢?(3)做官的人应当宣扬传布恩德,为老百姓解除困苦,(国家)难道还缺少几头驴吗?18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限断6处)(3分)万夫长易俊原独恃骁勇,与麾下数十人遁入山谷保险自固郡邑患苦之江阴侯吴良承诏求寇已移檄旁县兵且集召德基计事。德基曰:“易氏未有反状,奈何激之使生变乎?不若先以计致之。果反,用兵未晚也。”(选自宋濂吴德基传)解析:文言文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首先,通读这篇短文,大致了解整个故事。然后抓住标志词断开比较明显的地方。如文中“遁入山谷”后要断开,“之”后面要断开。这样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答案:与麾下数十人遁入山谷/保险自固/郡邑患苦之/江阴侯吴良承诏求寇/已移檄旁县/兵且集/召德基计事。三、语言运用(16分)19(湖南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9分)夫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礼记曲礼上)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 敬起孝,说则复谏。(礼记内则)注起:更加。简述以上两则材料内容的联系,并就其中一则谈谈你的理解和认识。答:_解析:本题考查对古代文化经典的理解分析和鉴赏评价能力。第一则材料写的是为人子女的具体做法,即外出前要告诉父母,回家后要面见父母,外出交游要有确定的地方,学习要有所成就。第二则材料是说,对于父母的过错,子女要和颜悦色地提出来,如果父母不听,作为子女要更加孝敬父母,然后再进行劝谏,直到父母听从为止。两则材料说的都是子女应如何对待父母。在谈理解和认识时,可以从如今子女与父母的关系的角度入手进行分析。答案:两则材料的内容都是子女侍奉父母的行为规范,都体现了古代的伦理道德及其所蕴含的人文精神。第一则材料告诉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子女应该把对父母的尊重落实于外出道别、回家告知等细节之中,努力使父母宽怀、愉悦。在当代社会,做子女的应该更多关注、理解、尊重父母包括精神情感在内的多方面需求,并以不断完善自我来宽慰父母。或:第二则材料告诉人们,面对父母的过失,子女不应阿顺曲从,而应该和颜悦色地坚持规劝,帮助父母改正。当今社会,人们很有必要从古人的行为规范中汲取智慧,努力构建既明是非、讲原则,又知礼节、重亲情的和谐亲子关系。20著名作家严文井对寓言有如下形象的表述,请你将严文井的话用简明直白的语言表达出来,不超过30个字。(3分)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来时,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走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寓言是一座奇妙的桥梁,走过它,你的行囊里就装满了很多好东西,你也长大了,变得美丽了。答:_答案:寓言内涵丰富(或内容丰富),通过故事表达哲理(或寓哲理于故事中),促进心灵成长(或丰富精神世界)。21仿照下列例句,扩写句子,注意语境,使上下文连贯、得体。(4分)例句:雨总是落在秧青色的南方,落在姑苏寒山寺、徽州西递村,落在秦淮河的灯影里、富春江的柔波上,打湿了白娘子的断桥、李煜的雕栏、唐伯虎的桃花、温庭筠的青衫。雪总是落在赭黄色的北方,覆盖在长安马嵬坡、黄河风陵渡,覆盖在敦煌的阳关古道、八达岭的长城墩口,染白了蔡文姬的斗篷、穆桂英的战袍、苏武的鬓发、霍去病的金戈铁马。四、写作表达(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宁静的山是心灵的绘画,宁静的水是灵魂的诗篇,宁静的夜是精神的书籍。静是一种品德,是三省吾身后的人生独悟;静,是一种修为,是潮起潮落后的生活本真。静是一种享受,是人与人之间心灵默契下的和谐安详。请以“静”为题,立意自定,文体自选,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写作提示命题作文有的直接给出题目,有的前面还有一段提示性的话语。提示语的作用无非两个,一是提示性,一是限制性。我们看这个提示语,主要起什么作用,限制性在哪,提示我们写作的几个角度。从提示语可知:静是一种品德,静是一种修为,静是一种享受。可以找一个自己熟悉有话可说的角度去写。可运用“化大为小”立意。如组词法:围绕“静”,我们可以列出“安静、冷静、宁静、寂静、平静、幽静”等一些常见的词语,写作时就可以围绕其中的一方面或几方面来展开。组词法主要针对概念过于宽泛笼统,化大为小、化虚为实。组词之后再结合现实,把短语扩展成句子。如“宁静”:大自然的宁静、心灵的宁静、宁静也是一种美、学习要有一颗宁静的心,等等。也可运用提问法立意。什么是静,为什么要静,静有什么好处,如何能做到静,可以用分论点的形式,从不同的几个方面加以阐述。如:静能生慧、静水深流、宁静致远、静以修身。人生目标明确,才能静;人生追求专注,才能静;人生淡泊名利,才能静。静心静悟,智慧在静中孕育,思想在静中放飞,生命在静中升华。也可运用对比法立意。可以将静与动结合起来,重点阐明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如静若处子,动如脱兔;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以静制动等。 (B卷能力素养提升)(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文言文阅读及名句默写(4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三槐堂铭(并序)宋苏轼天可必乎?贤者不必贵,仁者不必寿。天不可必乎?仁者必有后。二者将安取衷哉?吾闻之申包胥曰:“人定者胜天,天定亦能胜人。”世之论天者,皆不待其定而求之,故以天为茫茫。善者以怠,恶者以肆。盗跖之寿,孔、颜之厄,此皆天之未定者也。松柏生于山林,其始也,困于蓬蒿,厄于牛羊;而其终也,贯四时,阅千岁而不改者,其天定也。善恶之报,至于子孙,则其定也久矣。吾以所见所闻考之,而其可必也审矣。国之将兴,必有世德之臣,厚施而不食其报,然后其子孙能与守文太平之主共天下之福。故兵部侍郎晋国王公,显于汉、周之际,历事太祖、太宗,文武忠孝,天下望以为相,而公卒以直道不容于时。盖尝手植三槐于庭,曰:“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已而其子魏国文正公,相真宗皇帝于景德、祥符之间,朝廷清明,天下无事之时,享其福禄荣名者十有八年。今夫寓物于人明日而取之有得有否而晋公修德于身责报于天取必于数十年之后如持左契交手相付。吾是以知天之果可必也。吾不及见魏公,而见其子懿敏公,以直谏事仁宗皇帝,出入侍从将帅三十馀年,位不满其德。天将复兴王氏也欤!何其子孙之多贤也?世有以晋公比李栖筠者,其雄才直气,真不相上下。而栖筠之子吉甫,其孙德裕,功名富贵,略与王氏等;而忠恕仁厚,不及魏公父子。由此观之,王氏之福盖未艾也。懿敏公之子巩与吾游,好德而文,以世其家,吾以是铭之。铭曰:呜呼休哉!魏公之业,与槐俱萌;封植之勤,必世乃成。既相真宗,四方砥平。归视其家,槐阴满庭。吾侪小人,朝不及夕,相时射利,皇恤厥德?庶几侥幸,不种而获。不有君子,其何能国?王城之东,晋公所庐;郁郁三槐,惟德之符。呜呼休哉!注必:必然的意志。皇:通“遑”,闲暇。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今夫/寓物于人明/日而取之/有得有否/而晋公修德于身/责报于天/取必于数十年/之后/如持左契/交手相付B今夫寓物于人/明日而取之/有得有否/而晋公修德/于身责报/于天取必于数十年之后/如持左契/交手相付C今夫寓物于人/明日而取之有得/有否/而晋公修德于身/责报于天/取必于数十年之后/如持/左契交手相付D今夫寓物于人/明日而取之/有得有否/而晋公修德于身/责报于天/取必于数十年之后/如持左契/交手相付解析:选D原句为:今夫寓物于人,明日而取之,有得有否;而晋公修德于身,责报于天,取必于数十年之后,如持左契,交手相付。2下列选项中,不能都表现“天可必”这一观点的一组是(3分)()贤者不必贵,仁者不必寿仁者必有后善恶之报,至于子孙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天将复兴王氏也欤归视其家,槐阴满庭ABCD解析:选C是对“天可必”表示疑问;是王公的期盼,为写景句。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的第一段从天命有常这一角度立论,肯定了善善恶恶的因果报应,提出了“仁者必有后”的观点,作为全文的理论基础。B第二段记叙了王佑手植三槐的经过和期待,以及王佑子孙后代多有仁德贤能者的事实,说明王佑仁爱厚施、积善成德,因此才子孙多贤,福祚绵绵不绝。C第四段的铭文歌颂了王佑的品德和功业,同时批评了我们普通人追求名利不加强道德修养,只希望有侥幸的运气,不种植就能收获的错误想法。D文章崇尚仁厚忠恕的德行,认为“善恶之报,至于子孙”,显然带有惩创人心、引为鉴诫的良苦用心。写作上叙议结合,挥洒自如。解析:选BB项,“王佑子孙后代多有仁德贤能者”主要表现在第三段。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吾以所见所闻考之,而其可必也审矣。(5分)译文:_(2)懿敏公之子巩与吾游,好德而文,以世其家,吾以是铭之。(5分)译文:_答案:我根据所见所闻的事实考察,天是有必然的意志,这是明白无疑的。懿敏公的儿子王巩和我有交往,他崇尚道德而又善作文章,来继承他的家风,我因此作铭来记叙这些事。(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9分)伯父墓表宋苏辙公讳涣,始字公群,晚字文父。少颖悟,所与交游,皆一时长老。天圣元年,始就乡试,明年登科,为凤翔宝鸡主簿。未几,移凤州司法。王蒙正为凤州,以章献太后姻家,怙势骄横。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公虽以职事之,而鄙其为人。蒙正尝荐公于朝,复以书抵要官,论公可用。公喻郡邸吏,屏其奏而藏其私书。未几,蒙正败,士以此多公。以太夫人忧去官。起为开封士曹。雍丘民有狱死者,县畏罪,以疾告。府遣吏治之,阅数人不能究。及公往,遂直其冤。夏人犯边,府当市民马以益骑士,尹以诿公,马尽得而民不扰。通判阆州。虽为政极宽,而用法必当,吏民畏而安之。阆人鲜于侁,少而好学笃行,公礼之甚厚,以备乡举,侁以获仕进。其始为吏,公复以循吏许之,侁仕至谏议大夫,号为名臣。选知祥符。乡书手张宗久为奸利,畏公,托疾满百日去,而引其子为代。公曰:“书手法用三等人,汝等第二,不可。”宗素事权贵,诉于府。府为符县,公杖之。已而中贵人至府,传上旨,以宗为书手,公据法不奉诏。复一中贵人至曰:“必于法外与之。”公谓尹李绚曰:“一匹夫能乱法如此,府亦不可为矣,公何不以县不可故争之?”绚愧公言,明日入言之。上称善,命内侍省推之。盖宗以赂请于温成之族,不复穷治,杖矫命者,逐之,一府皆震。包孝肃公拯见公,叹曰:“君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擢提点利州路刑狱,公至逾年,劾城固县令一人妄杀人者,一道震恐,遂以无事。公没二十七年,不危状公遗事,以授辙曰:“先君既没,惟小子仅存,不时记录,久益散灭,则不孝大矣。”辙幼侍伯父,闻其言曰:“予少而读书,少长为文,日有程,不中程不止。出游于途,行中规矩。入居室,无惰容。故当是时,不闻有过行。尔曹才不逮人,姑亦师吾之寡过焉可也。”辙惧子弟之日怠也,故记其所闻以警焉。(选自苏辙集,有删节)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蒙正败,士以此多公多:称赞B府当市民马以益骑士 益:有利C公复以循吏许之 许:期望D杖矫命者,逐之 矫:假传解析:选BB项,益:动词,扩充,增强。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苏涣“为官公正”的一组是(3分)()所与交游,皆一时长老公虽以职事之,而鄙其为人虽为政极宽,而用法必当公礼之甚厚,以备乡举传上旨,以宗为书手,公据法不奉诏劾城固县令一人妄杀人者ABC D解析:选D讲的是苏涣少时的事,还未为官;是说苏涣鄙视王蒙正怙势骄横,体现的是苏涣为人性格,不能体现为官公正;说的是苏涣爱惜人才。都能表现苏涣为官公正。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苏涣担任凤州司法时,知州王蒙正很赏识他,曾经把他推荐给朝廷,又给要官写信,认为他可以担当大任。B雍丘县有百姓死在狱中,县官报告说是因病而死。开封府多次派人处理而没能查明真相,苏涣去后,便洗雪了冤情。C祥符县张宗长期作奸营私,因畏惧苏涣,称病辞职,让儿子来接替自己。苏涣认为他儿子不合书手的要求,加以杖责。D苏涣去世二十七年后,他儿子苏不危记叙了父亲遗事,交给苏辙;苏辙又补充了他所听到的伯父言谈,写成这篇墓表。解析:选CC项,“苏涣认为他儿子不合书手的要求,加以杖责”不对原文是“宗素事权贵,诉于府。府为符县,公杖之”。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5分)译文:_(2)尔曹才不逮人,姑亦师吾之寡过焉可也。(5分)译文:_答案:(1)(王蒙正)了解苏涣的贤能,降低身份以礼相待,把郡里的事务都委托给他。(2)你们的才能赶不上别人,姑且学习我少犯错误也就可以了。(三)名句默写(10分)9补写出空白处的诗句。(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2)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3)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4)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5)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6)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7)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8)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9)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10)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二、现代文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雕 花 烟 斗冯骥才他被这一大盆金光灿灿的凤尾菊迷住了。这菊花从一人多高的花架上喷涌而出,闪着一片辉煌夺目的亮点点儿,活像一扇艳丽动人的凤尾,一道瀑布静止、无声、散着浓香的瀑布。不知不觉间,他掏出一个挺大的核桃木雕花烟斗,插在嘴角,突然意识到花房里不准吸烟,他慌忙四下窥探,忽见身旁几片肥大浓绿的美人蕉叶子中间,有一张黑黑的老汉的脸直对着他。一双灰色的小眼睛牢牢盯着他嘴上的烟斗,他刚要承认过错,那老汉却和气地说:“没关系,到这边来抽吧!”这里便是花房的一角,这老汉是花农老范。老范坐在他对面,“唐先生,您还画画不?”他怔住了。“您怎么知道我姓唐?还知道我画画?”“先前,您带学生到这儿来画过花儿,您画得美,美呀”老范赞美的语气是由衷的,他不禁泛起一阵酸楚和温暖的感动。像他这样一位红极一时的大画家,好比高高悬挂的闪烁辉煌的大吊灯,如今被一棒打落下来,曾经光彩照人的玻璃片片,被人踩在脚下,甚至无人顾惜。难道在这奇花异卉中间,在这五彩缤纷的花的天地里,隐藏着一个知音吗?谁能从这老范身上找到聪慧、美和知识的影子呢?老范身子矮墩墩,微微驼背,穿一身皱巴巴的黑裤褂,沾满污痕;面色黧黑,眼睛小,眸子发灰,动作迟缓而不灵便。发现老范仍不时瞅他嘴上的烟斗。“您来尝尝我的烟斗丝吧?”唐先生诚恳地说。“不!”老范笑眯眯地,“俺是瞧您的烟斗很特别”他的烟斗是特别。上面雕着一只肥胖的猫头鹰,栖息在一段短短的秃枝上,“这烟斗是我自己刻的。”他说。他想起了靠边站之后的整天无所事事,想起了某天灵机一动用木刻刀雕刻烟斗的感觉,想起了把每只烟斗都当作创作的倾尽心血的狂热,想起了家里摆满一个玻璃书柜的绝妙艺术品雕好的烟斗。“美,美呀!”对面灰色的小眼睛流露出真切的钦慕之情,“您要是喜欢这烟斗,就送给您吧!”“不,不,俺要不得!”老范固执地一个劲儿摇脑袋。从此以后,唐先生常来花房坐坐,在饱尝冷淡、受尽歧视的他看来,这一片单纯、温厚、自然而然的人情十分珍贵。秋风一吹,又是赏菊的好时节。可唐先生却没有到小花房去。半年前,他被落实了政策,名画家的桂冠重新戴在头上。求画的、求烟斗的,让他忙得不亦乐乎。一天,家中高朋满座。外边又有人敲门。打开门,不觉双目一亮。面前一大盆光彩照人的凤尾菊,花后是半年多未见的老范。“哟,老范,是您呀!”矮墩墩的老范笑眯眯地站在他面前,额上沁出亮闪闪的汗珠,只频频点头。唐先生请老范坐下后,就顾不上再和他搭腔,老范一声不响地蹲坐在屋角,露出满足的神情。后来他发现了身边陈列烟斗的玻璃柜。一下子见到这么多雕着花、千奇百怪的烟斗,他看呆了,不禁发出一声声很特别的赞叹:“美,美,美呀”没人搭理老范,唐先生感到自己认识这么一位无知的傻里傻气的怪老头很难为情。在又收到老范送的两次花后,唐先生从陈列柜下边一层属于一般水平的烟斗中,选择一只雕工比较简单、刻着五朵牡丹花的,送给老范。“您”老范喜得声音都震颤了,眼睛像一对灰色的小灯泡亮了起来,双手郑重地接过烟斗,激动地吭吭巴巴,“谢谢您,唐先生,真谢谢您”又一阵秋风吹起,唐先生倚坐在皮椅上,疲惫不堪。他的一幅画被莫名其妙地定为黑画,他再一次落魄,无人理睬了。这时,他听见有人轻轻叩门。打开门,一盆特大的金光灿烂的凤尾菊正堵在门口。“老范,快请进,请进!”来人把花放在地上,喘着气,“俺是老范的儿子。俺爹今年夏天得了肺炎,走了。他吩咐俺说,他要是不在了,无论如何也要把花给您送来。”“唐先生,您知道俺爹多喜欢您送给他的烟斗吗?临终时,他叫俺把那只烟斗插在他嘴角上。” “什么?”唐先生惊愕地问,他好像没听清这句话。他感到心上像压了一块沉重的石板,他后悔,没有把雕刻得最精美的一只拿出来,送给老范 (有删改)10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一盆凤尾菊,一只雕花烟斗,几次普通的交往,表现出人性的大美,也显示了人性的缺陷,小说折射出的社会现象,引人深思。 B处在人生低谷中的画家唐先生,在花房邂逅花农老范,老范对他态度和善,对他的画由衷赞美,这使他感受到久违的温暖。C看到装满烟斗的玻璃柜时赞叹“美,美,美呀”,接受雕工简单的烟斗时“谢谢您真谢谢您”等语言描写,刻画出老范淳朴、木讷、无知、傻气的形象。D老范的儿子在老范去世之后,依照叮嘱,把一盆特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如何编写租赁合同
- 5.1 方程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 Unit 3 Sports and Fitness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2023八年级英语下册 Unit 8 Have you read Treasure Island yet Section A 第2课时 (3a~4c)说课稿 (新版)人教新目标版
- 2025年车辆运输与车辆检测认证服务合同模板
- 旅游代收代付服务合作协议
- 高端社区便利店特许经营承包协议
- 《三份教育培训机构加盟合同条件比较与市场布局》
- 个人教育培训机构投资连带责任保证贷款协议
- 南京XX科技公司向南京XX小额贷款公司借款合同
- ISO 22000-2018食品质量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2023-雷泽佳译)
- 卡巴斯基应急响应指南
- 理财规划大赛优秀作品范例(一)
- 2023年四川能投筠连电力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护理管理组织结构与设计
- 静配中心清洁消毒考核试题
- 一级烟草专卖管理师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小学数学《分数除法》50道应用题包含答案
-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课件
- 化工试生产总结报告
- 复句与单句的辨析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