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塘h5n6流感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ppt课件_第1页
温塘h5n6流感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ppt课件_第2页
温塘h5n6流感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ppt课件_第3页
温塘h5n6流感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ppt课件_第4页
温塘h5n6流感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温塘镇中心卫生院H5N6流感 的感染预防与控制 背 景 人感染H5N6禽流感是由H5N6亚型禽流感 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H5N6禽流 感病毒于2014年12月四川南充市首次发 现。 近日湖南确诊一例人感染H5N6病例。 患者罗某某,女,邵阳市武冈市人,务农, 47岁,发病前有与病死禽密切接触史。患 者于11月18日住院治疗,病情已十分危重 ,经抢救无效于11月20日死亡。 传染源 目前,病毒的来源是禽类,对家禽具有高致病 性,但感染人类属偶发个案,尚无持续的人 传人证据。 。 H5N6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 强,在4 水中可以存活1个月,65 加热30分钟 或100 2分钟以上可灭活。 高危人群 主要是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业从 事人员,以及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人 员。 传播途径 和其它类型的禽流感类似,携带H5N6病毒 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是传染源。人 类通过近距离接触染病的禽鸟(活禽及死 禽)或其分泌物、排泄物而感染,而人与 人之间的传播能力十分低。专家研判认为 ,现阶段该病毒导致人感染和传播的风险 较低 人感染H5N6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人感染H5N6病毒发病后,其症状和其它禽 流感类似,主要是流感样症状,如发热( 38以上,可高达3940)、咳嗽、 咽痛、肌肉痛、鼻塞、流涕等全身症状, 如不及时治疗,还可能出现重症肺炎,进 而呼吸衰竭、多器官衰竭或死亡。 预防措施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尤其是在接触禽类后及时彻底洗手;室内勤通风换气,每周可 用含氯消毒剂来清洁室内环境,禽流感病毒不耐热,100下一分钟即可灭活,对干 燥、紫外线照射及常用消毒液都非常敏感;保证合理的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 勿接触传染源,尽量避免接触活禽(或病死禽)及其分泌物和排泄物,食用禽肉 蛋时要充分煮熟,切勿食用病死的鸡、鸭、鹅等禽类,生熟食物要分开处理,当手部 有破损处理肉类时,建议佩戴手套。 及时就医如出现打喷嚏、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时,要用纸巾、手帕掩盖口鼻, 预防感染他人;出现发热、咳嗽、咽痛、全身不适等症状时,应戴上口罩;如近期有 禽类接触的情况或者病情加重,应佩戴口罩及时到医院发热门诊就医,并告之医生近 期禽类接触 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 医务人员在诊疗工作中遵循 标准预防和额外预防 (飞沫预防+接触预防)相结合 的原则。 根据感染的风险程度采取相 应的防护措施 低感染风险:预计不直接 接触患者或患者的血液、 体液、呕吐物、排泄物及 其污染物品的人员,采取 标准预防措施。 防护装备 :工作服、工 作鞋、一次性工作帽和一 次性外科口罩。 中度感染风险:直接接触 患者或可能接触患者少量 血液、体液、呕吐物、排 泄物及其污染物品的人员 ,采用加强防护措施。 防护装备:一次性工作 帽、防护眼罩或防护面屏 (必要时)、医用防护口 罩(N95及以上)、隔离 衣、一次性手套、 工作 鞋。 高度感染风险:可能接触大量患者血液体 液、呕吐物、排泄物等,或实施侵入性或易 产生大量气溶胶操作的医务人员,采取严密 防护措施。 防护装备:一次性工作帽、防护面屏、防护 口罩(N95及以上)、医用一次性医用防护 服、一次性手套、工作鞋、一次性靴套等。 防护用品穿脱流程 (中度感染风险) 穿戴顺序: 步骤1:手卫生 步骤2:医用防护口罩 步骤3:一次性工作帽 步骤4:隔离衣 步骤5:一次性乳胶手套 步骤6:一次性鞋套(必要时 ) 脱摘顺序: 步骤1:脱鞋套 步骤2:松开腰带 步骤3:脱手套 步骤4:手卫生 步骤5:脱隔离衣,手卫生 步骤6:一次性工作帽 步骤7:医用防护口罩 步骤8:手卫生 医院相关部门 门急诊 建立预检分诊制度。设置隔离区域以满足 疑似或确诊患者就地隔离的需要。诊疗区 域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并配备手卫生设施。 医务人员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进行个人防 护和诊疗环境的管理。 发热门诊 设独立的发热门诊。发热门诊保持通 风良好并配备手卫生设施。 医务人员在诊疗工作中应当遵循标准 预防原则进行个人防护和诊疗环境的 管理。 发现疑似或确诊患者应立即采取隔离 措施、及时报告,并由专人护送到隔 离留观病区观察治疗。 隔离病区 严格划分“三区”、“两通道” 。明确清洁区、潜在 污染区和污染区,医护人员通道、患者通道,标 示要清楚。有条件的可以安置在负压病房。 疑似或确诊患者采取隔离措施,分开安置;疑似 患者单间 隔离,确诊的同类型患者同室安置。 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飞沫隔离和接触隔离 等预防措施。 辅助科室(B超、放射科) 建议进行检查时,先通知有关科室准备隔 离检查室,参与检查的医技人员要参照隔 离病房人员的防护要求进行防护。患者佩 戴一次性外科口罩,由专人护送。检查完 毕后隔离检查室进行终末消毒。 患者的管理 疑似或确诊患者及时进行隔离,并按照指 定路线由专人引导进入病区。 病情允许时,患者应当戴一次性外科口罩 ;并指导患者在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用卫生 纸遮掩口鼻,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进行手 卫生。 物体表面、地面、诊疗物品的消毒 物体表面的消毒 病房的诊疗设施、设备表面以及床栏、床头柜、 门把手等物体表面首选5001000mg/L的含氯消 毒液擦拭消毒。 病人连续使用的不耐腐蚀的呼吸机、监护仪、输 液泵等诊疗器械表面,用75%的乙醇擦拭消毒, 每天12 次,遇污染随时消毒。 物体表面、地面、诊疗物品的消毒 不耐腐蚀诊疗器械、X线投射探头、 CT诊 床、除颤仪电极板等,表面用75%的乙醇 擦拭消毒(两遍),遇污染随时消毒。 检查使用后的B超探头可用消毒凝胶或选用 超声探头专用消毒剂擦拭消毒。 超声探头(经皮肤,黏膜或经食管、阴道、 直肠等体腔 进行超声检查)须做到一人一 用一消毒或隔离膜等。 物体表面、地面、诊疗物品的消毒 地面的消毒 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先使用一次性 吸水材料沾取2000mg/L的含氯消毒 液完全清除污染物后消毒。清理的污 染物可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置。 无明显污染物时可用500-1000mg/L 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或喷洒消毒,每天 12次。遇污染随时消毒。 诊疗物品的消毒 应当尽量选择一次性使用的诊疗用品 或专人专用; 复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可浸 泡消毒的,采用 10002000mg/L 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再按照 常规程序进行处理; 不可浸泡消毒的,按上述物体表面的 消毒方法进行消毒。 终末消毒 房间、转运车辆等密闭场所的终末消毒 可先用2000mg/L 的含氯消毒液喷洒天 花、墙壁等表面,人离开现场,作用 60分钟后再对重点污染部位、物品、 地面等进行消毒处理。 消毒后清水擦拭干净,避免终末消毒后 的场所及各种物品残留病原体。 救护车的消毒 采用四步消毒法:先紫外线照射,然后喷 雾消毒,再擦拭消毒,最后充分通风。 喷雾消毒法: 选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 选用工具小型电动气溶胶喷雾器; 喷雾原则是均匀喷湿而不流水。 方法:关闭车门、车窗、先表面后空间、 从外向里循序渐进,喷湿表面及地面。 医疗废物处理 患者产生的生活垃圾及医疗废物统统按照 感染性废物处理,黄色医疗废物袋双层封 扎,标识清楚,但不需要进行喷洒消毒; 锐器(包括针头、小刀、金属、玻璃等) 应放入硬质塑料锐器盒内。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理 皮肤暴露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或 排泄物时,应立即用清水或皂液彻底清洗 接触部位,再用0.5%碘伏或75%乙醇消毒 ; 粘膜暴露应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或0.05% 碘伏消毒; 发生锐器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