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技术规范讲解 目录 n第一章 概述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n第二章 外电的防护 n第三章 接地与接零、防雷保护系统 n第四章 配电箱、开关箱和漏电保护 n第五章 照明 n第六章 配电线路 n第七章 变配电 n第八章 安全用电档案 n第九章 触电急救 第一章 概述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 nJ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n实施日期:2005年7月1日 n内容:为了贯彻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保障施工现场用电安全,防止触电事故的 发生,促进建设事业单位发展,特制定本规范。 n规范中三项技术原则: n 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工程专用的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220/380V三相四线制低压电力 系统,必须符合: n1、采用三级配电系统 n2、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 n3、采用二级漏电保护系统 第二章 外电的防护 n外电线路:不为施工现场专用的原来已经存在的高压或低压配电线路,一般是指 架空线路,也有个别现场是地下电缆(满足埋设深度不小于0.6m,并在电缆上下 各均匀铺设不小于50mm厚的细沙,地面做好覆盖砖等硬质保护层)。由于外外 电线路是固定的,我们在施工现场要和其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在实在是受现场 条件的限制达不到安全距离时,必须采取屏护措施,防止触电。 n规范规定:在架空线路下不得施工,不得建造临时建筑设施,不得堆放材料 、构件等。当在架空线路一侧作业时,必须保持安全操作距离。 n安全距离:考虑到尤其是高压线路,在其周围存在强电场的电感应,会使附近的导体产生电 感应,附近的空气也在电场中被极化,而且随电压等级越高极化越强,所有要保持安全距离 。 n安全操作距离:考虑到施工现场属动态管理,在施工作业过程中,特别像搭设脚手架,一般 的立杆、大横杆钢管长6.5m,如果距离太小,操作中安全无法保障,这里的“安全距离”在施工 现场变成了“安全操作距离”,在制定规范时,考虑作业条件因素,距离又加大了。 n 在建筑工程(含脚手架具)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的最小安全操作距离 n 外电线路电压1KV110KV35110KV154220KV330500KV 最小安全操作距离(m)4681015 n当条件所限不能满足最小安全操作距离时,应设置防护性遮拦、栅栏并悬挂警告牌 n在施工现场一般采取搭设防护架,材料应使用木质等绝缘材料,如果使用金属材料时,要做好良好的接地。 防护架距线路一般不小于1m,必须停电搭设(拆除也要停电)。防护架距作业区较近时,应用硬质绝缘材 料封严,防止脚手架、钢筋误穿越触电。 n当架空线路在塔吊等起重机的作业半径范围内时,其线路的上方应有防护措施,搭设成门型,其顶部可用 5cm厚木板或相当于5cm木板强度的材料盖严。为了警示起重机作业,可在防护架上端间断设置小彩旗,夜 间施工应有彩色灯泡(红色灯泡),其电源电压应为36V. n 带电体至遮拦、栅栏的安全距离(cm) 外电线路的额定电压(kv)136103560110220j330j500j 线路边线至栅栏的安全距离 屋内 屋外 82.5 95 85 95 87.5 95 105 115 130 135 170 175 265450 线路边线至网状遮拦的安全距 离 屋内 屋外 17.5 30 20 30 22.5 30 40 50 65 70 105 110 190270500 n施工现场机动车道与外电架空线路交叉时,架空线路的最低点与路面的最小垂直距离符合下列要求: n起重机严禁越过无防护设施的外电架空线路作业。在外电架空线路附近作业时,起重机的任何部分后吊物边 缘在最大偏斜时与架空线路边线的最小安全距离: 外电线 路电 压等级(KV ) 11-1035 最小垂直距离 (米) 6.07.07.0 电压 (kv) 安全距离米 11035110220330500 沿垂直方向1.53.04.05.06.07.08.5 沿水平方向1.52.03.54.06.07.08.5 第三章 接地与接零保护系统 名词: 接地:电气设备用接地线与接地体连接。 工作接地:将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阻值应小于4。有了这种接地可用稳定系统的电压,防止高压侧电源直接窜 入低压侧,造成低压系统的电气设备被摧毁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发生。 保护接地:将电气设备外壳与大地连接,阻值小于4。有了这种接地可以保护人体接触设备漏电时的安全,防止发 生触电事故。 保护接零:将电气设备外壳与电网的零线连接,保护接零是将设备的碰壳故障改变为单相短路故障,保护接零与保 护切断相配合,由于单相短路电流很大,所以能迅速切断保险或自动开关跳闸,使设备与电源脱离,可以避免 事故的发生。 重复接地:在保护零线上再作的接地叫重复接地,其阻值不应小于10。重复接地可以起到保护零线断线后的补充 保护作用,也可以降低漏电设备的对地电压和缩短故障持续时间。在一个施工现场中重复接地不能 少于三处 (始端、中间、末端) 第一节 临时用电的基本保护系统 n保护方式: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供电系统中,按照国际IEC/TC64(国际电工委员会/电气装置(安装)和 电击防护)标准,分为两种保护系统 n1、TT系统: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作接地的保护系统; n2、TN系统:电气设备金属外壳作接零保护的保护系统;TN系统又分为TN-C、TN-S两种系统。 nTT:第一个字母T,表示工作接地,第二个T表示保护接地 nTN:第一个字母T,表示工作接地,第二个N表示保护接零 nTN-C:保护零线PE与工作零线N合一的系统(三相四线制) nTN-S:保护零线PE与工作零线N分开的系统(三相五线制) n规范4.1.1条施工现场专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线路中必须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 n为什么不采用TN-C系统呢?首先分析各自的优缺点: nTT系统:中性线虽不与金属外壳连接,三相不平衡时不会造成外壳带电,但是单个设备形成单相短路时、接 地线接地阻值较大时,不易使漏电开关跳闸,大数量的短路电流会使人触电死亡。 nTN-C有缺陷:如果三相负载不平衡时,零线带电;零线断线时,单相设备的工作电流会导致电气设备外壳带 电,对接装漏电保护器带来困难(漏电保护器检测零线是否带电,而采取保护措施跳闸),TN-S由于有专 用保护零线,正常工作时不通过工作电流,三相不平衡时也不会使保护零线带电,工作零线和保护零线分开 的,所以可以装设漏电保护器,提高了安全。 n在低压变压器出来是三相四线制,而施工现场普遍采用三相五线制,其正确的转换为 第二节 保护接零与保护接地使用情况 n在低压电网已经作了工作接地时,应采用保护接零,不应采用保护接地。 n原因为:1、电路发生碰壳故障,采用保护接地时,故障点电流太小,对1.5kw以上的动力设备不能使熔断器 快速熔断,设备外壳长时间有110V危险电压; n2、采用保护接零能获得大的短路电流,保证熔断器快速的熔断,避免触电事故发生。 n3、如果每次每台设备采用保护接地,使其阻值达到4,会要一定数量的钢材打入地下,费用增大,还有触 电危险。 n4、采用保护接零敷设的零线可以多次周转使用,安全经济。 n规范:4.1.3条讲在 同一电网中,不允许一部分用电设备采用保护接地,而另一部分采用保护接零。( 就是不能混接保护接地线和保护接零线) n原因:首先保护接零与保护接地的区别 n保护原理不同: n保护接地是限制设备漏电后的对地电压使之不超过安全电压。(已经存在漏电电压) n保护接零是借助PE线使漏电设备形式单相短路,经保护开关后跳闸。 n使用范围不同: n保护接地即适用于电源中性点不接地的高、低压电网,也适用于采取其它安全措施的低压电网。 n保护接零只适用于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网。 n线路结构不同: n采取保护接地的电网有些可以没有工作零线N,只设保护接地线 n保护接零必须有工作零线N和保护零线PE。 n以上可知:规范中4.3.1规定所知,混接相当危险,如果采用保护接地的设备发生漏电碰壳时,将会导致采用 保护接零的设备外壳同时带电。 第三节 工作零线和保护零线分设 工作零线与保护接零必须严格分开(采用TN-S系统,若发生工作零线与保护接零线错接,将导致 设备外壳带电)。 规范中:4.1.8,4.1.10,4.1.12 1、保护零线严禁穿过漏电保护器,工作零线必须穿过漏电保护器 2、保护零线必须作重复接地,工作零线禁止作重复接地。 3、保护零线的统一标志为绿/黄双色线,任何情况不准使用绿/黄双色线作负荷线。 4、与电气设备相连接的保护零线截面不小于2.5mm2的绝缘多股铜线。手持式电动工具的PE线应 为截面不小于1.5mm2的绝缘多股铜线。 PE线截面与相线截面的关系相线芯截面S(mm2)PE线最小截面S(mm2) S16S 16S3516 S35S/2 接地体装置要求: 接地体埋入土壤深度不小于0.6米,盖土式要压实。 当很多根接地体时,接地体之间会产生屏蔽作用,会使接地装置的利用率降低,为了减少屏蔽作 用,垂直接地体间距不小于接地体总长度h的2倍。水平接地体间距,不应小于5m。 第四节 施工现场的防雷 n雷电:大气中饱和水蒸汽(云)在上、下气流的强烈摩擦和碰撞下,形成带电的正、负电荷的雷云。 n雷电最大电场强度:2530KV/cm,主放电时间为:50100微秒,电流达到:千安数百千安,温度达: 20000C,会使周围空气的绝缘击穿,破坏性极强,危害性极大。 n防雷:建筑物和施工现场装设避雷针。绝大数雷云距离地面都在300m以上。 n规范中附图全国平均雷暴日数图可知: n上海:27.5日/年;北京:35.7日/年;天津:27.5日/年;沈阳:26.4日/天;广州:80.3日/年 n武汉:36.9日/年;重庆:36.5日/年; n规范中防雷接地的电阻不得大于30 n施工现场内机械设备安装防雷装置的规定;规范4.4.2条规定。机械设备避雷针长度应为12米 n防雷计算实例 n华敏帝豪避雷系统.doc 地区平均雷暴日(天)机械设备 高度(米) 1550 154032 409020 90及雷害特别严 重的地区12 第四章 配电箱、开关箱和漏电保护器 n施工现场的配电箱是电源与用电设备的中枢环节,开关箱是配系统的末端,是用电设备的直接控制 装置,设置和使用直接影响施工现场的用电安全。 n一、规范中:“三级配电两级保护”。 n1、三级配电 n总配电箱下设分配电箱下设开关箱,形成三级配电。这样层清楚便于查找故障和管理;同时照 明配电与动力配电分别设置,动力停电不会影响照明(安全考虑)。 n2、两级保护 n主要采用漏电保护措施,除在末级开关箱内加装漏电保护器外,还要在上一级分配电箱中或总配电 箱中在加装一级漏电保护器,总体上形成两级保护。 n二、电箱的安装位置 n规范:总配电箱应设在靠近电源的地区。 n分配电箱应装设在用电设备或负荷相对集中的地区,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超过30m,开关 箱控制固定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宜超过3m.主要考虑发生故障时能迅速的切断电源,减少事故持 续时间。 n三、配电箱加装漏电保护器 n现场采用TN-S系统后,提高了供电安全,依然存在保护灵敏度有限问题,对大设备容量碰壳故障 不能迅速切断保险,对小电流的漏电故障又不能切断保险,这两种漏电电流对作业人员仍然有触电 危险,所以要加装漏电保护器进行保护。 第一节 漏电保护器分级保护: n总配电箱300mA-1000mA 选择中灵敏度的保护器 n分配电箱50mA -200mA 高灵敏度,快速动作型,动作时间小于0.1s n开关箱15mA-30mA 高灵敏度,快速动作型,动作时间小于0.1s, 在潮湿 、腐蚀介质场所漏电动作 电流不大于15mA,防溅型产品。 n 国际上同意在1966年德国克彭提出在工频下通过人体的电流(mA)与在人体中持续时 间(0.1s)的乘积为50,作为安全界限,考虑安全系数,最后定在30mA。 n 当人体发生触电事故时,30mA*0.1s=3mA.S小于人体的摆脱电流,也小于一个心博周 期,而不会大致心室颤动。由于发生触电时与人体电阻大小有关系,一般人体电阻为110万 ,当出汗或在潮湿的情况下,电阻会降低,只有1000以下,这样通过人体的电流迅速增大 。 n 所以特殊场所中,规范中规定,潮湿、腐蚀场所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15mA. 第二节 人体对触电的承受能力 n 感觉电 流(mA) 触电的承受能力 交流60Hz 男 女 最小感觉电 流,少许有些针刺感觉1.100.7 感觉振颤,但没有痛苦,肌肉能自由动作1.81.2 感觉振颤,且有痛苦,但肌肉能自由动作9.06.0 感觉振颤,且有有痛苦,达到能脱离的临界值16.010.5 严重振颤,且有有痛苦,肌肉僵直,呼吸困难23.015.0 感觉 电流 (mA) 触电的承受能力 交流50Hz 刚有感觉1 感到相当痛5 痛得不能忍受10 肌肉会产生激烈收缩,并且不能自行摆脱20 相当危险50 会引起致命后果100 第三节 现场漏电保护器跳闸原因 n1、当大型电动机启动时 n2、线路漏电及周围存在高次谐波(电流整流设备,这些用电设备都产生高次谐波污染电网) n3、三相五相制未在同一方向穿过 n4、受保护线路与未受保护线路混接 n5、有人触电 n6、N线接地或相线接地短路 n7、用电设备在两条分支回路跨接 n8、超负荷 n9、高压侧过电压串入低压侧 n10、雷电过电压 n11、合闸不同步(触头不同步) n12、控制电子滤波电路 n13、三相负荷严重不平衡 n14、零线不适当的重复接地(干线一般50米作重复接地) n15、变压器或发电机并联运行(一般是变压器启动,发电机线路断开,他们不同步) n16、漏电保护器本身故障 第五章 照明 n规范照明灯具金属外壳必须作保护接零 照明线路同动力线路一样有触电危险,也需要加装漏电保护器。 n照明装置一般情况下电源电压为220V,但在下列情况下应使用安全电压的电源: n1、室外灯具距地面低于3米,室内灯具距地面低于2.4米时,应采用36V; n2、使用行灯电源电压不超过36V; n3、隧道、人防工程电源电压应不大于36V; n4、在潮湿和易触及带电体的场所电源电压不得大于24V; n5、在特别在特别潮湿的场所和金属容器内工作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12V n安全电压: n1、安全电压的等级:42V、36V、24V、12V、6V n2、36V安全电压是有安全条件的 n我们国家在1983年前一直都没有 安全电压标准,习惯沿用行灯上的电压36V作为对人体没有 危害的安全电压的,其实对于36V安全是有条件的:允许持续时间310s,而不是长时间的 接触也没有危险,规定在超过了24V的安全电压时必须有相应的绝缘措施。 n所以我们要正确的理解安全电压。 碘钨灯的使用: 碘钨灯体积小,使用时间长,光效高的特点,经常被施工现场作为照明灯具使用。 使用注意事项: 有220V、36V两种,其中220V只适用作固定式灯具,安装高度不低于3m。倾斜不大于4 ,外壳作保护接零,距易燃物30cm(应为温度达到1200c)。当移动不是很频繁时,可采 用,但是按 36V时使用在移动式照明 第六章 配电线路 n一、架空线路必须采用绝缘铜线或绝缘铝线。施工现场的危险性,禁止用裸线。线缆是配电线 路的主体,绝缘必须良好,接头(伞型接头或T型接头)、包扎都必须符合规定。 n架空线路严禁架设在树木、脚手架上。 n架空线路中,单相线路的零线面积与相线截面相同,五线制的工作零线截面和保护零线截面 不小于相线截面的50。 n架空线路中,绝缘铝线截面不小于16mm2,绝缘铜线截面不小于10mm2 n二、规范:架空线路相序排列规定: n1、五线导线相序排列:面向负荷从左侧起为L1、N、L2、L3、PE; n2、动力线与照明线在两个横担分别架设时,上层横担:面向负荷测左起为L1、L2、L3; n下层横担:面向负荷侧左起为L1、(L2、L3)、N、PE n三、施工现场应采用五芯线缆 n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由TNC改为TNS系统后,多增加一根专用保护零线,此根专用保护零线 在任何时候不允许有断线情况发生,否则失去保护。 n目前很多施工现场中将改过后遗留下的四芯线加以利用,外加一根PE线替代五芯线使用,能 吗?有些人问,我这使用的也是五芯线啊,其实是不准这样使用的。因为两种线的绝缘程度 、机械强度、抗腐蚀能力以及载流量不匹配,导致使用不合理,容易引发事故。 n我们可以将四芯线使用动力与照明分别设置的配电方式,三相电路可采用四芯线,单线设备 和照明采用三芯线。 n电缆线路: n1、使用地方: n成本高、投资大、敷设不易、维修困难、不易发现和排除故障等缺点,但是运行可靠、不手 外界影响、不架设电杆、不占地面空间、使环境整齐美观,还用于易腐蚀性气体和易燃易爆 场所。 n油浸纸绝缘(铠装、非铠装)电缆:不用于较大高差的场所 n塑料绝缘及护套电缆:用于酸碱、腐蚀、高度差加大的场所 n干绝缘不滴流电缆:很大高差及垂直、倾斜线路 n2、规范: n直埋电缆必须是铠装的电缆,埋设深度不小于60cm,并在电缆上下铺5cm厚的细沙,防止不 均匀沉降,最上覆盖硬质防护层,防止损坏电缆 n橡皮电缆架空敷设,严禁使用金属裸线作为绑线。 n对高层、多层建筑施工用电,不允许由室外地面电箱用橡皮电缆从地面直接引入各楼层使用 。因为:电缆直接受拉容易造成导线截面变细过热;控制箱过远遇到故障不能及时处理;线 路乱不好固定容易出事故。 第七章 变配电 n规范规定配电室符合下列要求: n1、配电室天棚距离地面不低于3m n2、地面配电室配电屏正面通道单列不小于1.5m,双列不小于2m,两侧不小于1m,屏后不小 于0.8m n3、配电室的门向外开,配锁,并做到“四通”,通防火、防雷、防潮、防小动物及通风良好 n4、发电设备必须作保护接零 n5、线路有编号、有停电标志、有负责人 ,有警示语等 n6、发电机室严禁存放储油桶 n7、发电机电源与外电源连锁,严禁并列运行 n8、发电机应装设短路、过载保护 n9、发电机要设置独立的接地系统 n10、配电室内地面采取绝缘保护措施 n11、配绝缘灭火器 n 灭火器的用途范围 名称型号 有效射程 (米) 喷射时 间(S) 用途特点 泡沫灭火器 MP6 MP8 MP10 6 10 10 40 50 60 用于扑灭油类、可燃液体(不容于水)及普通物质 起初火灾。不能扑灭电 气及珍贵物品火灾 酸碱灭火器 MS8 MS10 10 10 40 50 用于扑灭竹、木、纸张 、毛、革等可燃物质的起初 火灾但不能扑灭油类、忌水和忌酸物质及电气火 灾 二氧化碳灭 火器 MT2 MT3 MT5 MT7 1.5 1.5 2 2.2 8 8 10 10 用于扑救电器、精密仪器、机器设备 、珍贵文物、 图书 档案及忌水物质的起初火灾。不能扑救钠、钾 、铝、镁、铝镁 合金等火灾 干粉灭火器 MF1 MF2 MF3 MF4 MF5 MF8 2.5 2.5 2.5 4 4 5 6 8 8 9 9 12 用于扑救油类、可燃气体、电器和遇水燃烧的物质 起初火灾。 但不宜扑救竹、木、棉等固体物质火灾 第八章 用电档案 n规范规定,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必须建立安全技术档案: n1、临时施工组织设计 n包括:临电施工组织设计的全部资料和修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picc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 电缆网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电线电缆生产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电线外贸知识培训课件
- 电站安全知识教育培训课件
- 高级生化课件
- JAK3-IN-17-生命科学试剂-MCE
- 保定普高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 高校艾滋病防治知识课件
- 电火花培训知识课件
- GB/T 18983-2017淬火-回火弹簧钢丝
- GB/T 15972.1-1998光纤总规范第1部分:总则
- 《夯实法治基石》设计 省赛一等奖
- 中国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治共识解读专家版
- 工伤保险风险控制及操作指引课件
- 膜性肾病治疗指南课件
-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课件-002
- 简介肾移植课件
- 遗传改造微生物制造食品和饲料的监管要求及欧盟授权案例分析
- 发展社会学课件
- 【完整版】锁骨骨折护理查房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