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课件_第1页
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课件_第2页
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课件_第3页
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课件_第4页
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一、一、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监测发展史简介发展史简介 二、二、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及表现产生的原因及表现 三、医院开展三、医院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意义及优势意义及优势 四、四、不良反应工作与促进合理用药相结合不良反应工作与促进合理用药相结合 一、药品不良反应概念及发展史 简介 一、药品不良反应概念及发展史简介 概念: 我国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及监测管理办 法 中将药品不良反应( ADR)定义为: 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 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消除了报告人的顾虑,排除了ADR引起的责任 性或刑事性事件。便于ADR监测工作的开展。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 是指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现、报 告、评价和控制的过程 是指药物治疗过程中所发生的任何 不幸的医疗卫生事件,而这种事件不一 定与药物治疗有因果关系。此反应不能 肯定是由某药引起的,尚需进一步评 估。 与ADR含义不同,一般来说,ADR是 指因果关系已确定的反应。 基本概念 药品不良事件(ADE ) 药药品群体不良事件: 是指同一药药品在使用过过程中,在相对对集中的 时间时间 、区域内,对对一定数量人群的身体健康或者 生命安全造成损损害或者威胁胁,需要予以紧紧急处处置 的事件。 同一药药品: 云南红河州的刺五加事件 同一生产企业 同一剂型 同一药品名称 同一规格 一、药品不良反应概念及发展史简介 发展背景 起初,人类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认识很少,在开展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之前,人类曾为之付出过惨重 的代价。 上世纪60年代全世界范围内发生的“反应停” 事件,这是每次讲到不良反应都会被人提起的一 起药害事件, 美国躲过了这一灾难,FDA也因 此得到了国会的重用。这一悲剧增强了人们对药 物毒副作用的警觉。 发展背景 在“反应停事件”发生之后,各国 政府开始对药品安全性高度重视,现代意义上的 ADR监测报告制度在各国相继建立。 “反应停事件”可以被视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史上的分水岭,由此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跨出了其 历史性的一步。 一、药品不良反应概念及发展史简介 国际发展: 美国在1954年建立ADR报告制度 反应停事件后,ADR报告制度在一些国家先后建 立: 英国1964年 瑞典1965年 日本1965年 法国1973年建立了ADR报告制度 较早建立ADR报告制度的还有澳大利亚、加拿 大、荷兰、新西兰、德国等国家。 一、药品不良反应概念及发展史简介 我国ADR监测的发展历史 我国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始于80年代。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卫生部药 政 局和医政司先后在北京、上海等地区共 十四 个医疗单位进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 作试点。 一、 药品不良反应概念及发展史简介 我国ADR监测的发展历史 2003年8月18日,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 正式面向社会公开发布 2003年11月,在5个地区测试成功的基础 上,国家药品不良反应远程信息网络开通 2004年3月4日,修订后的药品不良反应 报 告和监测管理办法正式颁布实施 。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 卫生部部长令 第81号 2010年12月13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 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 一、药品不良反应概念及发展史简介 我国ADR监测的发展历史 二、二、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及产生的原因及 表现表现 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及临床表现 原因:多种多样 药物、机体、药品使用、 食物等等 药物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 (一)药品方面药品方面 药理作用 药物杂质 药物的 污染 剂 型 剂 量 地高辛 引起心缓 糖皮质激素 青霉素 过敏 刺五加 注射液事件 药物方面药物方面 药物质量 不同生产企业生 产的同一品种 药 物 敏感性 种 族 药物代 谢 酶 性 别 药物皮炎 男女 (32) 年龄 个体差异 药效学 药动学 药物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 (二) 机体方面原因原因 病理状态 血 型 血栓症 A型O型 腹泻影响 口服药吸收 保泰松、氯霉 素引起粒细胞 缺乏: 男女(13) 机体因素 药物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 (三) 用药方面 药物相互作用:为药物不良反应产生的重要 因素,用药种类越多发生率越高。 合用5种药物 4.2% 610种 7.4% 11 15种 24.2% 16 20种 40.0% 21种以上 45.0% 药物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 (三) 用药方面 使用不当:因用药不当引发的不良反应在上报的 ADR 病 例中占有一定比例。 例1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引起注射部位静脉炎 , 临床表现为 :红 肿 、疼痛 、瘙痒、可触及痛性索状硬条或串珠样结节。 按照左氧氟沙星药品说明书注意事项要求:滴速时间为每 100ml 至少 60 分钟 , 过快易引起静脉刺激症状 。即认真按 照药品说明书的要求, 可以避免类似不良反应的发生, 从而 防范和降低此类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例2 中药注射剂溶媒选择不当 即使在PH 、外观、含量均无明显变化时,输液中微粒 大量增加。 药物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 (三) 用药方面 药物选择、用法用量不适宜:剂量偏大或偏 小、滴速过快、光敏性药物使用时未避光、 肝肾功能不良、老年人和儿童、孕妇、哺乳 期妇女未选择适宜的药物等。 (1)饮酒 A.降低药效 B.增加不良反应几率(双硫仑样反应) (2)喝茶 四环素、大环内酯类可增加茶碱的毒性,鞣酸 与含重金属药品及蛋白质类药品发生沉淀。 (3)烟 (4)醋 醋酸可与碱性药物发生作用,亦可改变体液pH 。 (5)食盐、蛋白质、脂肪等 药物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 (四)其他因素的影响 药物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 上市前临床试验的局限性 1、观察对象样本量有限(期:2030例, 期:100例,期:300例,期:1000例) 2、观察时间短 3、病种单一 4、受试对象的局限:多为1850岁,病种单 一,全身情况较好,多不并用其他药物。 u一些发生率低于1%的不良反应、需要较长时间 应用才发现或迟发的ADR可能未能被发现。 药物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 由于上述原因,即使经过严格审批的药品 ,在质量检验合格、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 ,仍有可能在一部分人身上出现不良反应 ,甚至是严重的不良反应。这样的不良反 应不能认为是药品审批不严、质量有问题 或者医疗事故。所以需要开展药物上市后 对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再评价。 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与分类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与分类 ADR 涉及人体的各个系 统、器官、组织,其临床表现与常见 病、多发病的表现很相似。 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及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1、皮肤及附件损害报告约占 44 .44 %, 主要 临床表现为局部或全身皮肤红肿 、斑丘 疹、荨麻疹、瘙痒 、口腔粘膜等各型皮疹 2、 全身损害:主要表现为全身不适、发 热 、寒战等。 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及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3、消化系统:主要临床表现口腔炎;胃肠功能紊乱 如恶心、呕吐、胃部不适、烧灼、食欲减退、腹泻或 便秘、腹胀或腹痛等;吸收不良;胃肠炎症如胃肠 炎、溃疡、出血、穿孔;甚至出现胰腺炎、肠梗阻、 伪膜性肠炎等。 4、 泌尿系统:肾脏损害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少尿、肉 眼血尿、结晶尿、钙化性肾功能不全或结石等,严重 者甚至出现肾病综合症或肾功能衰竭。 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及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5、呼吸系统: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气促、咳 嗽 、双肺布 满干湿 啰音等。 药源性过敏性肺炎症状如咳嗽、乏力、头痛、上 呼吸道卡他性炎症等; 药源性类脂性肺炎症状如咳嗽、咳痰、低热、气 短等;严重者还可出现肺气肿、支气管阻塞、药源性 红斑狼疮肺炎及呼吸抑制等。 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及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6、循 环系统, 循环系统的损害在药品的不良 反应中主要表现为用药后引起心律失常、室性 早搏、心动过缓、血压下降或休克、窦性心动 过速或心绞痛等。 心律失常是循环系统药品不良反应最常见的 症状之一。 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及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7、 肝胆系统:肝脏是人体内药物浓集、 转化和代谢的主要器官,也最容易遭受药 物或毒物的损害而致病。在药品不良反应 的损害中,有10%15%为肝脏损害。 类似病毒性肝炎或梗阻性黄疸的症状,如发热、乏力 等全身症状,以及胃纳差、恶心呕吐、腹胀、肝区 痛、黄疸等消化系统症状,或者不同程度的肝脏肿 大、血清胆红素和转氨酶升高等,严重者甚至出现进 行性黄疸、出血倾向等症状。 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及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8、血液系统:造血系统的损害在药品不良反 应中所占的比例也是比较大的。最常见的主要 为引起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 贫血等。 可以引起造血系统损害的药物很多,如化疗用药,某些抗菌药 物。 保泰松、羟保泰松、氯霉素最为常见。 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及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9、 神经系统:主要表现为头晕 、头痛、 烦躁不安、癫痫样发作、精神分裂症样反 应、精神忧郁、躁狂或激越反应、过度镇 静等。 10、肌肉及骨骼系统:主要临床表现为关 节剧痛 、肌肉酸痛、活动困难等。 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及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11、药物的变态反应:是与药物的药理作用和剂 量无关的一种免疫反应。临床表现主要为鼻炎、 荨麻疹、血管性水肿、支气管哮喘、血小板减少 症、溶血性贫血、白细胞减少症、发热、关节 炎、淋巴结肿大等,严重者甚至可以导致过敏性 休克。 12、药源性三致作用,致突变、致癌、致畸作 用。抗癌药物、氯丙嗪致突变、糖皮质激素可引 起腭裂等 三、医院开展医院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 意义及优势意义及优势 医院开展不良反应监测的积极意义 有积极的社会效益 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水平 有助于一些医疗纠纷的妥善解决 有助于推动医疗单位的科研工作 有助于医、药、护专业人员加强合作 有助于降低经费支出 医院开展不良反应监测的积极意义 社会效益: 及时发现药害事件 防止药害事件的蔓延和扩大 保障公众健康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减少资源浪费 为上市药品再评价,遴选、整顿、淘汰 药品,实施新药上市后风险管理提供技术 支持 美国住院病人严重ADR占6.7%,致死ADR占 0.32% ;药源性死亡高居美国人口死亡的第4- 6位,仅次于心脏病(743460)、癌症( 529904)、中风(150108)和肺部疾病( 101077) 我国是药品不良反应的重灾区,资料统计住院 病人ADR发生率10-30%,每年约有500-1000万 住院病人发生ADR,其中严重的ADR可达25- 50万件,约有20万人死于ADR(儿童肾损害病例) 对于医疗机构的积极意义-积极的社会效益 36 管理部门 头孢曲松钠 新生儿 死亡 含钙溶液/药物 合合 用用 肺、肾中出现钙 -头孢曲松 沉淀物 生产企业 联合发布消息联合发布消息 修改药修改药 品说明品说明 书书 对于医疗机构的积极意义-积极的社会效益 警示、降低用药风险警示、降低用药风险 提 出 风 险 警 示 37 收收 集集 ADR/ADEADR/ADE 报报 告告 分析分析 评价评价 研究研究 发布信息发布信息 采取措施采取措施 避免重复发生避免重复发生 齐二药事件齐二药事件 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发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发 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药品不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药品不 良反应报告制度的重大意义良反应报告制度的重大意义 对于医疗机构的积极意义-积极的社会意义 及时发现重大药害事件,防止药害事件的蔓 延和扩大,保障公众健康 医院开展不良反应监测的积极意义 -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水平 通过开展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有助于提高医、 药、护各专业人员对不良反应的警惕性和识别能 力,提高合理用药和安全用药的自觉性,避免或 减少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提高病人的治愈率, 降低死亡率,缩短住院天数,提高临床的利用率 和周转率,从而提高医疗单位的医疗质量和医疗 水平,同时提高医院的声誉 医院开展不良反应监测的积极意义 有助于一些医疗纠纷的妥善解决 医疗纠纷,有不少是由于药物ADR引起的。 许多病人和病人家属甚至不少医务人员对此缺乏认识,许 多司法机关的人员对此也缺乏正确的认识,造成一些医疗 纠纷久久不能解决,甚至造成误判、误罚。通过开展不良 反应监测工作,许多人对这个问题提高了认识,使不少医 疗纠纷能顺利解决 对于医务人员,通过开展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提高认知程 度,减少和防止药品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从而也达到减 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因此是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自我保护的一个重要手段 ( 抗菌药物-继发性感染诉讼案例) 医院开展不良反应监测的积极意义- 有助于推动医疗单位的科研工作 临床上用药品种很多,ADR的发病机理和影响因 素非常复杂,许多ADR的发病规律人类目前还没 有掌握,绝大多数药物国内外还没有深入、系统 地进行研究。这方面的科研容易选题,不需要花 费大量经费去购买大型仪器设备 医院开展不良反应监测的积极意义- 有助于推动医疗单位的科研工作 机理没有条件研究,可以从总结ADR发生情况去 做:对于用量很大、发生过严重不良反应、易发 生不良反应的药品等,进行监测,用药环境、用 药时机、用药方法、溶媒选择、并用药品、ADR 发生时机、转归、用药人群特点,总结、对比。 有助于医、药、护各专业人员的考核、晋升 医院开展不良反应监测的积极意义- 有助于医、药、护专业人员加强合作 在不良反应的识别鉴别、诊断治疗和因果关系 分析评价等工作中,需要医、药、护不同专业 的人员协同配合,而不良反应的监测报告工作 本身又能进一步促进这种协作配合,互相看到 对方的长处和自己的不足 医院开展不良反应监测的积极意义- 有助于降低经费支出 药物不良事件代价昂贵且致命 现时段,由于社会公众对ADR缺乏正确认识,许 多患者将ADR等同于伪劣药、用药差错、医疗事 故,从而引起纠纷、诉讼,甚至要求巨额赔偿 绝大部分会找医院赔偿 研究表明,追加住院、诉讼费用、收入损失、残 疾和医疗补偿费用在一些国家,每年导致60至290 亿美元的代价 医院开展不良反应监测的积极意义- 有助于降低经费支出 通过开展ADR的监测工作,可以- 教育患者正确认识药品不良反应-减少纠纷、诉讼 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更好和更经济地用药-降低 费用 避免或减少ADR的重复发生-减少ADR治疗费用 提高病人的治愈率、降低住院率-降低了患者医疗 费用 结果:总体实际上是降低了医疗机构费用支出 医院开展不良反应监测的优势条件 医院是患者疾病的救治场所,通常也是发现药品 不良反应的第一场所,在不良反应监测中发挥重 要作用。我国ADR报告数据80%来源于医疗卫生机 构,医院在报告、分析、评价及救治药品不良反 应中的重要作用是任何机构和人员无法取代的。 医院开展不良反应监测的优势条件 医院常常是发现不良反应的第一个地点 医院是药品的使用场所,多数患者从就医到用药 均在医院进行,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出现药品不良 反应也会首先向医护人员反映,因此医务人员常 常是不良反应的最早发现者和报告者。 医院开展不良反应监测的优势条件 医务人员是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 主要救治者 在使用药品的过程中,医务人员会密切观察患者 用药后的各种异常变化,一旦出现了不良反应, 医务人员就成为 ADR 的主要救治者。 医院开展不良反应监测的优势条件 药品不良反应的深入研究离不开医院 医院是集医学、药学等相关学科为一体的 综合机构,拥有大批医药学专家,在分析 评价及深入研究药品不良反应等方面具有 天然优势。 四、通过不良反应工作促进 合理用药 四、通过不良反应工作促进理用药 促进合理用药的意义在于纠正不合理用药 其经济效益不仅体现在降低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控制 药费等直接效益上,还包括减少因药物不合理使用所导致 的院内感染“ 细菌耐药、不良反应、 药害、以及药品资 源浪费等” 这些间接经济效益是巨大且不容忽视的。 如耐 药性结核杆菌的治疗成本是普通结核杆菌治疗成本的倍, 而耐药性结核杆菌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不合理用药 四、通过不良反应工作促进理用药 美国相关资料分析 在致死的ADR中有67是可以防止的,其中57 可以通过临床药师的工作防治 在致残的ADR中有84是可以防止的,其中41 可以通过临床药师的工作防止 在危及生命的ADR中有28.4是可以防止的,其中 23.8可以通过临床药师工作防止。 文献报道药师参与药物治疗使药物不良事件发生 率由10.4下降至3.5,下降率达66.3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