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4 物理性有害因素 2.4物理性有害因素 2.4.1生产环境中的物理因素 气象条件 气温、气湿、气流、气压 噪声 振动 电离辐射 射线、射线等 非电离辐射 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激光、微波和射频 辐射等 其它 超声、次声、工频电磁场、超高压直流电场、 超重和失重等 2.4.2物理因素的特点 1.作用区段性 适宜范围有益 超出有害 2.特定物理参数决定了对机体作用强度和危害程 度 3.来源明确 危害因子与发生装置同步 4.强度衰减 以发生装置为中心向四周传播,随距离增加呈 指数衰减 现场作业及评价时应加以注意,采取保护措施 时充分利用这一特点 5.相同物理因素不同传播形式,危害程度可不同 噪声、微波的连续波和脉冲波等 分别制订卫生标准 6.作用区段不同,影响部位和表现可能完全不同 高温中暑 低温冻伤 高气压减压病 低气压高原病 7.多从外部侵入(特例:放射性内照射) 8.脱离接触后有害因素无残留,但损害作用有累积 9.针对损害特点和程度进行治疗,无需排毒解毒 10.预防措施 不是消除、降低,而是将其控制在适宜范围(技术措 施、个人防护)或缩短接触时间 在测定、评价、防护物理因素以及制定和执行卫生标准 时应充分注意和利用这些特点 2.4.1高温 一、什么是高温 高温:日最高气温达到 35以上,就是高温天气。 当气温达35时,皮肤的血 管开始扩张,心跳开始加快 ,血液循环也随之加速,导 致皮肤的血流量增加,以增 加体表的散热量,此时必须 采取降温措施。 二、高温的致病机理 人的体温的相对恒定的, 机体的产热量与散热量达到 动态平衡,这是是维持机体 内环境稳定,保证新陈代谢等 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 件。 既然人具有体温调节的能力,那为何还会有人 中暑呢? 原因: 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是有限的。 l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产热多而散热困难,引 起体温升高. 1. 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高温作业时,皮肤血管扩张,大量出汗使血液 浓缩,造成心脏活动增加、心跳加快、血压升 高、心血管负担增加。 2.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高温对唾液分泌有抑制作用。使胃液分泌减少 ,胃蠕动减慢,造成食欲不振;大量出汗和氯化 物的丧失,使胃液酸度降低,易造成消化不良。 此外,高温可使小肠的运动减慢,形成其他胃肠 道疾病。 3. 对泌尿系统的影响。 高温下,人体的大部分体液由汗腺排出,经肾 脏排出的水盐量大大减少,使尿液浓缩,肾脏负 担加重。 4.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在高温及热辐射作用下,肌肉的工作能力、动 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大脑反应速度及注意力降 低。 2013年至2015年工伤情况 70%发生在夏季,高温天气可能也是发生工伤的 间接原因之一。 中暑是在高温作业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或 )水盐代谢紊乱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 )心血管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由于起病 急骤,严重时可能危及患者生命。根据临床表现 的轻重,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 中暑,而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渐进的。 先兆中暑 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 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 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如及时转移到阴凉通 风处,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 轻症中暑 重症中暑 中暑中情况最严重的一种,如不及时救 治将会危急生命。这类中暑又可分为四种类 型: 热痉挛 多发生于大量出汗及口渴,饮水多而盐分补 充不足致血中氯化钠浓度急速明显降低时。这类 中暑发生时肌肉会突然出现阵发性的痉挛的疼 痛。 热衰竭 这种中暑常常发生于老年人及一时未能适应高 温的人。主要症状为头晕、头痛、心慌、口渴、 恶心、呕吐、皮肤湿冷、血压下降、晕厥或神志 模糊。此时的体温正常或稍微偏高。 日射病 这类中暑的原因正像它的名字一样,是因为 直接在烈日的曝晒下,强烈的日光穿透头部皮肤 及颅骨引起脑细胞受损,进而造成脑组织的充 血、水肿;由于受到伤害的主要是头部,所以, 最开始出现的不适就是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烦 躁不安,继而可出现昏迷及抽搐。 热射病 在高温环境中从事体力劳动的时间较长,身体 产热过多,而散热不足,导致体温急剧升高。发 病早期有大量冷汗,继而无汗、呼吸浅快、脉搏 细速、躁动不安、神志模糊、血压下降,逐渐向 昏迷伴四肢抽搐发展;严重者可产生脑水肿、肺 水肿、心力衰竭等。 情绪“中暑” 大暑时节高温酷热,人们易动“肝火”,会 产生心烦意乱、无精打采、思维紊乱、食欲不 振、急躁焦虑等异常行为。这是“情绪中暑”所 引起的。“气温超过35,人会处于易激怒状 态。 情绪“中暑” 第一,要“静心”养生第二,要保证睡眠 第三,调剂好饮食 中暑的救治措施:搬移、降温、补水、促 醒、转送 搬移 迅速将患者抬到通风、阴凉、干爽的地方,使 其平卧并解开衣扣,松开或脱去衣服,如衣服被汗 水湿透应更换衣服。 降温 可用冷水毛巾敷病人头部、腋窝、大腿根部等 处;也可用冷水全身擦拭,加速散热。 补水 患者仍有意识时,可给一些清凉饮料,在补充 水分时,可加入少量盐或小苏打水。但千万不可急 于补充大量水分,否则,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 等症状。 促醒 病人若已失去知觉,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 使其苏醒。若呼吸停止,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 转送 对于重症中暑病人,必须立即送医院诊治。不 可使患者步行,尽可能的用冷毛巾敷于病人额头、 枕后、胸口、肘窝及大腿根部,积极进行物理降温 ,以保护大脑、心肺等重要脏器。 中暑急救的误区 u 自行服食退烧药(如阿司匹林等)中暑使身 体处于消耗过度的状态,此时如果用退烧药来降 温,身体对药物的代谢对加重身体的负担,药物 的副作用更大。 u 体表擦拭酒精可能过度刺激皮肤,使用过 量也可能导致酒精中毒。 u 敷冰块、冰袋过冷反而导致血管收缩而无 法顺利散热。 u 浸泡在冷水里体表血管遇冷急速收缩后, 可能诱发脑血管及心脏血管病变。 三.高温作业对机体的影响 1.体温调节 正常热平衡:热蓄积为零,热平衡维持,中心体温保 持在37左右很窄的范围内 37 热负荷散热量 下丘脑 高温作业热负荷 产热(代谢) (劳动) 受热(气温) (辐射) 高温作业散热反应 对流皮肤血管扩张,深部热量至体表,空气流动散热 传导皮肤血管扩张,体表热量直接传递至低温物体 蒸发汗腺分泌增加,水分蒸发散热 辐射机体热量直接向温度低的环境辐射 体温调节中枢 下丘脑 调节能力有限度,中心体温(常用直肠温度表示)38是高 温作业工人生理应激体温上限值 应激热平衡: (皮肤血管扩张/出汗蒸发 ) 散热量 下丘脑 38 (产热、受热) 热负荷 高温作业对散热反应的影响 环境气温 35 对流、传导 相对湿度 80% 蒸发 强热辐射 辐射 高温作业热负荷增加,散热受阻热量蓄 积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中暑 高温天气的预防措施 喝水 u夏季车间温度较高,要 勤喝水,且坚持少量多饮 的原则; u不要等到口渴再去喝水 ,那时你的机体已经缺水 了; u要喝烧开的水,不要喝 生水; 保持通风 u 打开窗户,保持车间内通风; u 夏季使用风扇前,要清洗扇叶、网罩油污, 紧固网罩圈后使用; 车间环境 u 车间地面有油污时,要及时用木屑清理,避 免员工滑到; u 二楼开启空调时,要关闭门窗,同时也要适 当打开门窗换气; 电解质饮料 u喝一些清凉饮料,如盐水或苏打水,远离酒精、 香烟、咖啡因。 盐水清肠 l 有利于养胃 l 有助于缓解消化不良、便秘 l 抗氧化作用,美容 及时散热 u 当过于炎热的时候应 该用冷水冲淋头部及颈部 ,让水分蒸发帮助散热。 体重变化 u 中暑有可能导致身体在连续几天内逐渐虚脱,所 以如果出现体重在数天内直线下降的情况,应加以 留意。 外出防护 u 夏天外出要戴帽子减缓头颈吸热的速度,特别是 秃头或发量不多的人;同时手臂等裸露部位也应做 好防护。 饮食 u 多吃各种瓜类:冬瓜利尿消炎、清热解毒;丝 瓜解暑祛风、化痰凉血;苦瓜祛暑清心;黄瓜中 的纤维素可以排出肠道中腐败的食物,降低胆固 醇;南瓜补中益气,消炎止痛。 u 多吃凉性蔬菜:像番茄、茄子、生菜、芦笋等 等。 u 多吃苦味菜,有利于泄暑热和燥暑湿,苦瓜、 苦菜、苦丁茶、苦笋都是夏季防暑的上乘食品。 防暑降温药 常用的防暑降温药有藿香正气水、十滴水、 仁丹、风油精等, 【功能主治】藿香正气水可以解表 化湿、理气和中,可用于治疗因中 暑引起的头晕昏重、恶心呕吐等症 状。服用时要注意禁食生冷油腻食 品。 【功能主治】 口服,每次一支,每支10ml,用时摇 匀。 【功能主治】十滴水可以 治疗头晕、恶心、腹痛等 胃肠不适中暑症状。另外 它还可以外用防治痱子, 成人可直接用它搽在痱子 处,婴幼儿则可在水中加 十滴水数滴后洗澡。 防暑降温药 【功能主治】清暑开窍,辟秽排浊。用于中暑呕吐 ,烦闷恶心,胸中满闷,头晕目眩,水土不服。 【用法用量】含化或用温开水送服,一次10-20粒 防暑降温药 低温作业低温作业 低温作业是指生产劳动过程中,工作 地点平均气温等于或低于5的作业。按照 工作地点的温度和低温作业时间率,可将 低温作业分为4级,级数越高冷强度越大。 湿度影响,等于或大于80%时,提高 一级分级标准。 低温作业主要包括寒冷季节从事室外 或室内无采暖设备的作业,以及工作场所 有冷源装置的作业 冻 伤 的 概 述 发 病 原 因 临 床 表 现 诊 断 治 疗 预 防 职 业 病 诊 断 冻 伤 的 概 述 冻伤是低温寒冷侵袭所引起的 损伤,有两类:一类称非冻结 性冻伤(non-frost cold injury) ,由10以下至冰点以上的低 温加以潮湿条件所造成,如冻 疮、战壕足、水浸足、水浸手 、防空壕足等。另一类称冻结 性冻伤(frost cold injury) ,由 冰点以下的低温(一般在- 50以下)所造成,分局部冻 伤(又称冻伤)和全身冻伤( 又称冻僵)。全身性冻伤,一 般情况下极少发生。 冻伤 的概念 好发部位: 身体暴露部位, 手、足、耳、鼻 、面部最多,小 腿冻伤、会阴冻 伤也时有发生。 冻伤的破坏 由两方面造成: 一是:体液结冰 破坏细胞,二是 冻伤的组织阻碍 局部血液循环造 成血液淤积,最 终导致大范围组 织坏死。 1.冻结性损伤 2.非冻结性损 伤 依损伤的性质, 冻伤可分为: 1.全身性损伤 (包括冻僵 、冻亡) 2.局部性损伤 (冻伤、冻疮 、浸泡手) 冻结 性与非冻结 性的损伤 的区别,主要在于 受损伤时环 境的温度是否达到组织 冰点以下和 局部组织 有无冻结 史而定。在实际 遇到的伤员 中,以局部冻伤 最为常见,临床上通常所说的 冻伤 ,即指此类损伤 。有时轻 微的局部冻伤 与 冻疮 往往不易区别。此外,也有以损伤进 行分 类的,即分为全身性损伤 (包括冻僵与冻亡) 和局部性损伤 (包括冻伤 ,冻疮 ,占壕足,浸 泡足(手)等)。 局部性损伤 多发生于身体暴露部位,如足 ,手,耳和颜面等。其中以足部尤为多见,据 统计约 占冻伤总 数的半数以上。例如抗美援朝 期间我志愿军某部统计 的后送冻伤伤员 中,下 肢冻伤 占973,上肢占27,但平时与战 时也略有不同,据某寒区部队近年冻伤 的统计 ,足占528,手占365颜面占117( 耳鼻)。 复温后皮肤充血,肤色 发红或紫红,或带有紫 斑纹,皮肤热而干燥。 局部肿胀,但不出现水 疱。常有剧烈的痒感和 灼感或麻木感、刺痛。 若充分休息,通常在5 天内水肿消退,伤后 510天开始脱屑。部分 病例在伤后23周可能 出现深部酸痛、皮肤感 觉异常、紫绀、多汗或 局部皮肤温度较低等, 并可能持续数月。 度 冻伤 局部冻伤分类局部冻伤分类 由于伤达真皮层,复温 后早期表现为充血、水 肿和烧灼感。肤色深红 或暗红,并带有斑纹的 紫绀,触之有灼热及干 燥感。典型的症状为出 现水疱。疱壁较薄,疱 液为透明浆液性,橙黄 色,疱底呈鲜红色。水 疱多能分布到趾、指端 ,包括在足背或手背形 成较大的疱,但手掌及 脚底较少见。如无并发 感染,在45天后水肿减 轻,疱液逐渐干燥,约2 周可完全吸收,23周形 成痂皮,脱痂后痊愈, 无组织丢失。后遗症与 度相似。 度冻伤 度冻伤 复温后肢体可明显水肿,肤色紫红、青蓝,皮肤温度较低,甚至接 近于室温。伤部皮肤感觉迟钝,甚至消失。自觉疼痛较度强烈。 多数有水疱出现,疱较小,且常不分布到足趾、手指端。疱壁较厚 ,疱液为血性,早期呈红色,疱底呈灰白或污秽色,随后疱液转为 褐色甚至黑色。出现血性水疱是与度冻伤的重要区别。 由于伤及皮下甚至其下的组织,伤部逐渐形成厚而硬的黑色痂皮,较难脱落。 对于肢体某部深段均已坏死的患部,该部炎症反应可能不很明显,肿胀较轻, 不生水疱或仅有少数小水疱,感觉消失。随着坏死组织水分不断蒸发,冻后26 周该部变干、变黑,终将脱落。冻死部的分界线在复温后约2周既有可能出现, 但残端的自动脱落要迁延较长时间,甚至需2个月或更久。重度冻伤的肢体中, 通常是各度冻伤并存,由近端向远端逐渐加重。 度冻伤 损伤深达皮肤全层、皮下、 肌肉及骨骼等组织。感觉丧 失,肌体痛。复温融化后, 皮肤呈紫蓝色或青灰色,皮 温低,中度水肿。可有厚壁 血性小水疱,疱液咖啡色, 疱底污秽,严重时无水疱。 2.4.3-2.4.4异常 气压所致职业病 一.高气压与减压病 1.高气压下作业 潜水作业 水下施工、打捞沉船、海底救护 绝对压附加压大气压 附加压 每下潜10.3m,增加101.33kPa(1个大气压 ) 潜水员水下作业时,需穿特制潜水服,通过一条导 管将压缩空气送入潜水服内,其压力等于该作业点 的绝对压 下潜和上升时,需要不断调节压缩空气的阀门 潜函作业 在地下水位以下深处的潜函内进行的作业 建桥墩 潜函内通入高压空气,水不至于进入 潜函内 其它 加压治疗舱、高压氧舱、高气压研究舱等 2.高气压对机体的影响 健康人能耐受303.98405.30kPa 外耳道 鼓膜向内凹陷 内耳充塞感、耳鸣和头晕等 症状,甚至可压破鼓膜 循环系统 709.28kPa,氮刺激血管运动中枢,心脏活 动增强、血压升高和血流加快 神经系统 709.28kPa,氮的麻醉作用,呈酒醉样、意 识模糊、幻觉等 3.减压病 概念 在高气压下工作一定时间后,在转向正常气 压时,因减压过速所致的气体栓塞,致血液循 环障碍和组织损伤 二.低气压与高原病 1.接触机会 低气压环境 高空、高山与高原 低氧环境 海拔3000m 气压70.66kPa,氧分压14.67kPa 海拔8000m 气压35.99 kPa,氧分压7.47 kPa 高海拔 低氧环境 强烈紫外、红外照射,日温差 大,温湿度低,气候多变等 低气压作业 高原考察、地质勘探、登山等 2.低气压对机体的影响 习服 高原低氧环境下细胞、组织和器官发生功能适 应性变化,逐渐过渡到稳定适应状态,约需13 个月 海拔3000m,能较快适应 30005330m,部分人需较长时间适应 5330m为人适应高原环境的临界高度 适应反应: 肺通气量增加,心率增加,心输出量增加,血压 正常 RBC和HB增多,RBC压积均值、血液比重和血 液粘滞性增加 右心室肥大 毛细血管更丰富和肌红蛋白增加促进氧的弥散 线粒体密度和多种呼吸酶(细胞色素氧化酶)活 力 身体活动和工作的效率提高 高海拔低氧环境对各系统的影响 海平面时动脉血氧分压90mmHg 海拔5500m 34mmHg 呼吸 肺通气量 呼吸性碱中毒 (氧分压低 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 肺动脉高压 肺水肿 右心肥大 (低氧 小、微动脉收缩 毛细血管床减少 ) 循环 初接触心率,血压,血、尿中儿茶酚 胺 长时间心率降至海平面时水平,最大心率 明显低于 海平面时水平 血液 RBC和Hb 红细胞压积、血液比重和血粘滞 性 消化 腹胀、腹泻、上腹疼痛等 神经 兴奋性,反射,海拔继续升高,反应性则 逐步 3.高原病 病因高海拔低气压性缺氧(高山病或高原适应不全 症) 急性高原病AMS 包括HAPE 、HACE 急性高原反应 类同职业中毒诊断的“观察对象“ 短时间内进入3000m以上高原 缺氧症状 头痛(3050m 35% 4000m 90%)较突出 恶心呕吐、心悸气短、呼吸困难、发绀、面部浮肿 一般情况下登山时多尿 急性高原反应却少尿(特点 ) 神经系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临沂兰陵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权属企业面向社会招聘戏曲演员和讲解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年邵东市招聘社区工作者(10人)笔试备考试题附答案详解(培优a卷)
- 重庆市永川九中2026届中考考前最后一卷语文试卷含解析
- 2026届校级联考山东省滨州市五校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 软件研发合作协议概要书
- 202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自主招聘高层次人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我的偶像1000字11篇
- 入团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5年山东潍坊高密市事业单位招聘初级综合类岗位53人笔试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
- 我的老师900字14篇
- 电力技能培训课件开发
- 2026上海高考数学试卷试题真题及答案详解(精校打印)
- 专利代理师资格考试考点梳理2025
- 数据保护与安全策略实施指南
- 中药前处理培训课件
- 人教版五升六数学暑假作业每日一练60天(含答案)
- 小学语文教师专题讲座
- 公司适用法律法规标准清单2025年08月更新
- 2025年云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及答案
- 2025年中国商务赠品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医院信息化建设中长期规划(十五五规划2025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