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认 知神经 科学 概论 罗跃嘉 讲授内容 一、概念与背 景 二、研究机构 三、研究进展 n情绪与情绪障碍 n道德 n自我意识 n经济行为与决策 社会认知神经科学 n社会认知神经科学是一门采用认知神经 科学技术研究社会认知现象的交叉学科。 n通过整合认知神经科学和社会心理学的 理论和方法,旨在从社会、认知和神经三个 水平研究纷繁复杂的社会情绪现象( Ochsner, 2007) n认知神经科学技术主要指功能性脑成像 (fMRI, EEG/ERP, MEG, PET)、神经心理 学病人的临床分析 n社会认知现象包括情绪调控、态度改变 、刻板印象、经济决策、道德、自我意识, 以及情感障碍、行为异常和各种社会认知障 碍等 脑成像的概念脑成像的概念 u采用现代物理学与生物化学原理呈现大脑结构 和功能活动的多种技术手段 p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fMRI) p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PET) p脑电图 (EEG) p事件相关电位 (ERP) p脑磁图 (MEG) p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 (SPECT) p光学成像 p也包括传统的X光放射影像和超声影像技术 脑成像发展的意义脑成像发展的意义 n脑成像作为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最为主要的技术 手段,使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能直接观察到大脑的 心理过程和认知活动,有如研究脑功能的“显微镜” 和“望远镜”。 n在国际著名的大学,神经科学、脑科学、认知 科学、以及心理学研究机构,无一例外地拥有脑成 像研究中心或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北师大、华东 师大也建立了中国的3T fMRI与128导ERP系统的大 型脑成像研究基地 信息载体 信息源 信息提取与加工 信息获取 磁磁 共共 振振 波波 谱谱 功功 能能 像像 扩扩 散散 张张 量量 成成 像像 偶极子定位偶极子定位 光光 学学 成成 像像 事件相关电位事件相关电位 分分 子子 像像 脑脑 磁磁 图图 磁磁 共共 振振 结结 构构 像像 “社会脑”与情 绪 n腹内侧前额叶 n杏仁核 n右侧体感皮质区 n脑岛 n另外还有扣带回 、视觉联合皮层、下丘 脑、丘脑、脑干等 (Adolphs, 1999) 社会脑的概念 社会情绪研究机构 n麻省理工学院:认知与情感神经科学实验 室 n哥伦比亚大学:社会认知情感神经科学所 n哈佛大学:情感神经科学实验室 n耶鲁大学:社会认知与情感神经科学实验 室 nNIMH:情感认知神经科学所 n芝加哥大学:认知与社会神经科学中心 nUCSD:认知发展与社会神经科学实验室 Social Cognitive Neuroscience Laboratory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Columbia University New York City, NY 10027 集社会/认知/情感/神 经科学于一体,为有志 于从事社会、认知和情 感过程的研究者们提供 研究和培训环境。 研究课题 1 情绪的产生、评价的本质 2 情绪调控 3 共情 4 自我意识 n简称CCSN,主张使用多学科研究方法 ,揭示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神经机制,被 评为美国最有影响力的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研 究机构之一 英国研究理事会 认知与脑科学所 n主要研究唤起和调节情绪的基本神经过 程的性质,以及人类社会的语言和交流现象 n强调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与神经生物学 三大领域的合作 Society of Psychophysiological Research 2007 Symposium(10/16) nThe Role of the Amygdala in Social/Emotional Cognition Across Development nDeception Detection: New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 for the 21st Century nSpotting Danger: Stimulus Properties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Underlying Threat Detection nStress Sensitization and Fear Learning in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nNeurophysiological Correlates of Emotion Regulation in Adults and Children nPersonality, Affect, and Cardiovascular Response nAn Integrative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How Cultural Stereotypes Affect Performance, Learning, and Retention SPR2007-Symposium( 10/16) nThe Defense Cascade: The Dynamics of Fear Reaction nImplicit Processes of Motivation: Evidence from Neuroimaging, Neuroendocrinology, and ERP Research nWilliam James Legacy: The Present State of Autonomic Response Specificity of Emotion n Presidential Address: The Way of Our Errors: Theme and Variations n Award for Distinguished Early Career Contribution to Psychophysiology: Investigating Mechanisms of Social Cognition with Event-Related Brain Potentials 杏仁核 扣带前回 心理健康 情绪回路 神经模型 道德、欺骗 、决策、冲 突等社会行 为 自我意识 人际互动 北师大的社会认知研究方向 研究队伍 n包括实验室和心理学院的研究人员12人 ,研究生60人 n专业背景:认知神经科学、人格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健康、神 经生物学、神经影像学等 n教授7人、副教授2人、讲师4人 研究内容 n情绪与认知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脑机制 n情绪调控及其情绪障碍干预 n人格与社会性发展 n自我意识与人际互动等社会认知问题 n动物的社会认知模型 n儿童说谎与道德评价的情景与文化差异 n青少年的异常社会行为问题 n社会行为的神经基础 研究目标 n国内领先的、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社会 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中心 n社会行为评估、技术训练和应用中心 情绪/情绪障碍研究计划 n阐明情绪活动中的自动加工与控制性加工 的认知过程,建立其神经模型 n脑成像确定 “情绪脑区”和“认知脑区” ;功能联结“情绪脑”与“认知脑”的信息传 递、调控、加工程序。建立神经网络模型 n探索心境障碍相关认知偏向的神经基础和 认知过程,建立与个体情绪易感性有关的认知 加工理论模型解释临床心境障碍的发生和 发展创建新的诊疗方案 情绪的脑定位 n恐惧:海马-杏仁核-前额皮层,恐惧刺激激活了海马和杏 仁核,然后在前额皮层中同时表征、相互整合而产生 n厌恶:激活的脑区有脑岛,基底神经节,纹状体。 n惊奇:负性激活杏仁核右腹侧, 正性激活腹内侧前额叶皮 质。 n悲伤:在悲伤情绪中,前额叶皮层中部,额下回,颞上回 ,楔前叶,杏仁核,丘脑活动增强。 n愉快:下丘脑、前额叶、杏仁核、腹侧纹状体 n愤怒:与杏仁核有密切关系,但目前多把愤怒和恐惧联系 在一起研究,单纯研究愤怒脑机制少,也不成熟,有人认为与 额叶、扣带前回有关 n有认知任务的情绪性活动导致脑岛和扣带前回的活动 (Hennenlotter & Schroeder. In: Anders et al. Understanding Emotions. Elservier. 2006, 443- 456) 青少年情绪障碍 n青少年情绪障碍: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表现出以下一种 或以上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会在相当程度上对个体在学校的 表现造成负面的影响: 、学习障碍,且不能归因于智力、感知觉或健康 因素。 、不能和同学及老师建立并维持满意的人际关系 。 、在正常状况下的不恰当的行为或感觉模式。 、经常性的不快乐或抑郁的心境。 、发展出与个人或学校问题相关的躯体症状或恐 惧心理。 ( 美国“个体障碍教育法令”,Individual Disability Education Act, IDEA) 该定义未涉及行为障碍与情绪障碍之间的关系,实 际上很多行为障碍和情绪障碍有关,如注意缺失多动障碍、阅 读障碍等。 关注要点 n青少年情绪障碍与其他障碍的关系 生理(神经) 学业 行为 认知 n青少年情绪障碍的干预与治疗 药物 认知-行为 n研究针对的主要情绪障碍:抑郁,焦虑 Science nSex Differences in the Brain: Implications for Explaining Autism (4 November 2005) nSex and the Suffering Brain (10 June 2005) nNew Hints Into the Biological Basis of Autism (2005) nVolatile Chemistry: Children and Antidepressants (23 July 2004) nFuture Brightening for Depression Treatments (31 October 2003) nThe Medication Merry-Go-Round (14 March 2003) Nature nFocus on emotion and disorders of emotion (September 2007) nIntermediate phenotypes and genetic mechanisms of psychiatric disorders(2006) nThe emotional brain (2004) 1、没有专门针对青少年情绪问题的文 章。 2、重点关注情绪障碍的脑机制和基因 ,以及药物治疗的作用和副作用。 其他 n青少年情绪障碍和年龄、性别、学业、行为、 社交、语言障碍、神经障碍等的关系 1、Academic, Social, and Behavioral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Emotional Disturbances or Learning Disabilities. (J Emotion. Behav. Disord.,2006) 2、Age and gender differences in social anxiety symptoms during adolescence: The Social Phobia Inventory (SPIN) as a measure (Psychiatry Res, 2006.) 3、Inferring emotional reactions in social situations: Differences in children with language impairment (J Speech, Lang, Hear Res, Feb 2003) 其他 4、Reading problems and depressed mood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 Apr 2003) 5、Emotional symptoms of neurological disorders in children (Mankind Quarterly, Summer 2001) 6、Sleep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Behavioral and Emotional Disorders (Sleep Medicine, 2007.5) 7、Somatic symptom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referred for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disorders(Psychiatry, Summer 2000) 其他 n青少年情绪障碍的干预与治疗 1、Risk and Protective Factors of Emotional and/or Behavioral Disorder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 Mega-Analytic Synthesis (Behav Disord, 2007.2) 2、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screen for child anxiety related emotional disorders (SCARED) in Chinese children (J Anxiety Disorder, 2007.5) 3、School-Based Prevention and Intervention Programs for Children with Emotional Disturbance (Education & Treatment of Children, 2006.5) 其他 4. Programs 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Disord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A Historical Overview, Current Perspectives, and Future Directions (Preventing School Failure, Winter 2006) 5. Reading Instruction for Youth With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Disorders in a Juvenile Correctional Facility (Behavioral Disorders, Nov 2006) 6. Cognitive factors related to suicidal ideation and resolution in psychiatrically hospitalized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The Am J Psychiatry, Dec 2000) 孤独症 n特征:人际交往的巨大障碍,往往存在语言问题,不会撒 谎,语言单调;言行举止低龄化,60%智力落后、20%智商低 于35,能感知细节和理解事实,但不能感知整体和理解概念, 不能知觉面部表情。 n极端男性脑(Extreme Male Brain, EMB)理论(Hans Asperger, 1950) nfMRI研究证实,孤独症儿童的大脑皮层较正常儿童大 ,而且其扩张部分是由于灰质、而不是灰质的增多,他们的杏仁 核也增长较快支持EMB (Baron-Cohen, Sci, 2005) nEMB是否和出生前的雄激素异常有关?目前还在研究中 。孤独症患者的脑区中,支持高级认知功能的连接较少;在尸检 和脑扫描中发现,孤独症患者脑部的杏仁核、海马区域较小,但 研究结果并不完全一致。 n双生子研究已经证实孤独症与遗传有关,研究估计有5- 20个基因与之有关,现结果表明第7对染色体上的基因与孤独症 相连(已公认和语言有关),研究进行中 (Stokstad, Sci, 2001) 脑的性别差异 (Holden, Sci, 2005) n女性易患抑郁症,男性易患精神分裂症 n女性有更多的焦虑,男性表现出更多的反社会行为 n男性易成嗜酒和吸毒,女性有更多的进食障碍 n自杀:女性更多地尝试,男性自杀成功率高 n动物、人的实验均证明应急反应和性激素有关,其中 ,一定水平的睾丸素对于应急反应有重要作用 n脑成像研究发现,当呈现恐惧面孔时,女性比男性更 多地激活了杏仁核 n处于应激状态时,女性的前额叶皮层区有更强烈的反 应,而该区域是产生焦虑、抑郁的一个关键。此外,性激素 和攻击性有关,在认知方面两性脑也有差别 n脑的性别差异所导致的两性情绪障碍差异是目前研究 重点,有助于了解不同情绪障碍的脑区域定位、神经递质等 道德认知研究 n研究问题 n道德判断是理性过程还是本能 n情绪在道德判断过程中的作用 n心理理论能力与道德判断的关系 理性与感性 n个例研究发现,幼年时期前额叶损伤者 在社会行为和道德行为上表现异常,且对社 会信息的情绪反应也损害提示情绪信息 加工过程可对道德判断过程产生影响 n发现腹内侧前额叶损伤者在一个道德两 难任务中倾向于选择具有功利主义倾向的决 策证明了腹内侧前额叶的情绪信息加工 过程可以影响具体的道德判断过程 Koenigs et al. Nature, 2007, 446: 908-911 An fMRI Investigation of Emotional Engagement in Moral Judgment nMoral-impersonal:一个有轨电车正在飞 驰而来,但是轨道上还有五个工人在施工并 对即将到来的危险浑然不觉。 n拯救这5个人的唯一办法就是你要按 下一个按钮让电车改变到另一个轨道,但是 这样会撞死另一个轨道上的一个人。 n为了拯救五个工人而把按下这个按钮 合适吗? nMoral-personal: 一个有轨电车正在飞驰 而来,但是轨道上还有五个工人在施工并对 即将到来的危险浑然不觉。这时你正站在轨 道上的天桥上,天桥处在飞驰的电车和工人 之间。你身边有个陌生人壮汉。 n拯救这五个工人的唯一办法就是把这 个壮汉推到轨道上促使电车及时刹车,如果 你这样做壮汉肯定会被轧死但是五个工人会 得救。 n为了拯救五个工人而把这个壮汉推下 去送死合适吗? n你和你的丈夫孩子在返程途中要翻越一 个山头。你们无意中在一个部落神圣的墓地 上宿营了。 n这个部落的首领说根据当地的法律你 和你的家庭都要处以死刑,但如果你愿意亲 手杀死你的长子,那么他们会释放你和丈夫 还有剩下的三个孩子离开。 n为了拯救你和丈夫还有其他三个孩子 你愿意亲手杀死你的长子吗? n根据道德问题与个人相关,将道德两难 问题区分为两种类型. n为什么同样是牺牲一个人来挽救五个人 ,人们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回答? n作者认为之所以不同是因为被试在两种 情况下情绪参与的程度不同:直接把一个人 置于死地要比仅仅的按一个按钮夺有更强烈 的情绪反应。 fMRI研究证实了这个假设。 n上图是Moral-personal问题、 Moral-impersonal问题和non-moral问题 三种条件的对比。 n很明显的可以看出,Moral-personal条件下负责情绪加工的区域有较强 的激活,主要包括内侧额回、扣带后回和角回 n反应时模式 Damage to the prefrontal cortex increases utilitarian moral Judgments n利用六个vmPFC病人来研究道德两难, 使用的材料与上一个实验相同 n发现vmPFC病人具有更明显的功利主义倾向,也就是说病人与正 常人相比更倾向于同意牺牲一个人的生命来换取五个人的生命 利他主义 n利他主义就是某个体在特定时空条件下,以牺牲自己 的适应性来增加、促进和提高另一个个体适应性的表现。 nTankersley(Nat Neurosci, 2007) 发现右半球颞上回后 部的激活程度可以预测被试的利他主义倾向表明对他人 心理状态的推理过程对利他主义的产生非常关键。 nde Quervain等(Science, 2004 )发现尾核在利他惩罚中 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尾核的激活强度与惩罚意愿呈正相关, 激活的程度反映了惩罚背叛者的预期满意程度;尾核也参与 了在预期收益激励下的决策和行为。 n也有研究发现捐赠行为与人类的奖赏系统密切相关。 捐赠行为与社会依恋程度有关,而拒绝捐赠行为则与捐赠对 象的社会排斥和厌恶有关(Moll, PNAS, 2006)。 道德认知研究NATURE nImpairment of social and moral behavior related to early damage in human prefrontal cortex. Nature Neuroscience, 1999(2), 10321037. nFrom neural “is“ to moral “ought“: what are the moral implications of neuroscientific moral psychology?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2003 (4), 847-850. nPerceptions of moral character modulate the neural systems of reward during the trust game. Nature Neuroscience 8, 1611 - 1618 (2005) nThe neural basis of human moral cognition.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2005,799- 810 nDamage to the prefrontal cortex increases utilitarian moral judgments. Nature, 2007, nAltruism is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neural response to agency. Nature Neuroscience, 2007, 150-151 道德认知研究SCIENCE nAn fMRI investigation of emotional engagement in moral judgment. Science 2001, 293, 2105-2108. nThe Neural Basis of Altruistic Punishment. Science, 2004, 305, 1254 -1258 nNeural Responses to Taxation and Voluntary Giving Reveal Motives for Charitable Donations. Science. 2007, 316,1622-1624 nThe New Synthesis in Moral Psychology,Science. 2007, 316, 998-1003 NEURON AND PNAS nBrain Responses to the Acquired Moral Status of Faces. Neuron 2004, 41, 653662. nThe Neural Bases of Cognitive Conflict and Control in Moral Judgment Neuron, 2004(44): 389-400. nHuman fronto-mesolimbic networks guide decisions about charitable donation. PNAS, 2006 , 1562315628 nThe neural basis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ory of mind and moral judgment. PNAS, 2007, 82358240 PSYCHOLOGICAL SCIENCE nManipulations of Emotional Context Shape Moral Judgment.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6 nThe Role of Conscious Reasoning and Intuition in Moral Judgment: Testing Three Principles of Harm.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6 nAre Morally Motivated Decision Makers Insensitive to the Consequences of Their Choices?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7 nMoral Outrage Mediates the Dampening Effect of System Justification on Support for Redistributive Social Policies.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7 nThrowing a Bomb on a Person Versus Throwing a Person on a Bomb: Intervention Myopia in Moral Intuitions.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7 NeuroImage nAffective response to ones own moral violations. NeuroImage 2006 , 31: 945- 950 nNeural correlates of regulating negative emotions related to moral violations. NeuroImage, 2006, 30: 313-324 nThe neural basis of implicit moral attitudeAn IAT study using event-related fMRI. NeuroImage, 2006, 30: 1449-1457 自我概念的认知神经科学研 究 n在社会心理学中,“自我概念(self- concept)”指的是个人认知中与自己本身有 关的内容,是自我知觉的组织系统和个人看 待自身的方式(Rogers,1951,1959)。 n一般认为,自我概念包括了自我体验、 自我评价、自我意象、自我效能感等心理内 容。 近年研究热点 n自我概念产生的脑区定位 n灵长类的自我意象(self-image) n精神疾病患者的自我概念变化 (一)自我概念产生的脑区定位 nLou等人(PNAS, 2004)使用PET与TMS技术, 研究与自我评价有关的脑区。 他们要求被试判断一系列形容词是否适 于形容(1)被试自己;(2)被试的好朋友;(3 )荷兰女王。5分钟后向被试再次呈现这些词,要求 被试回忆自己刚才的判断。 结果发现,做出的判断与被试自身密切 程度越高(自己好友女王),在回忆时,顶叶皮 层内侧的激活程度就越高。 nFriederich等人(NeuroImage,2007)向 年轻女性被试呈现杂志上的模特儿照片,要求被 试比较自己与照片人物的体形。 与基线任务相比,在比较体形时,被 试的梭状回外侧、右顶叶内侧、内侧额回、以及 扣带前回被显著激活。 (二)灵长类的自我意象 nIriki等人(Neuroscience Research, 2001)设计出下页所示的装置,要求狐猴 必须通过实时视频观察自己的动作,以取 得食物。 他们在狐猴脑部植入电极,监测 到了顶叶内侧脑区的体觉和视觉神经元的 激活。 (三)精神疾病患者的自我概念变 化 n疾病会使人的自我概念发生很大的变化 nStafstorm等人请105位患癫痫症的儿童 ,以图画形式表达他们对癫痫症的感受。他 们的作品表现出了自我概念的受损,低自尊 水平,无助感和脆弱感(Epilepsy & Behavior, 2003)。 n注意图片A,人物的右手和右足出现扭曲, 呈波浪形。作者是一位8岁的男孩,他身上的对 应部位饱受局部癫痫症的困扰。 nHolmqvist (Psychiatry Research, 2004)对84名精神病患者(其中52名为精神 分裂症)的调查发现,病人的自我评价越高 ,医护人员对他的合作性和情绪稳定性的评 价越差,表明精神病患者的自我概念是扭曲 的。 n一般认为,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生理成因 是多巴胺功能亢进。这方面的生理变化是否 也造成了自我概念的扭曲? 决策的神经机制研究 经济学 心理学 神经科学 神经经济学 介绍内容 (一) 情感还是理性的决策 (二) 不确定条件下的风险决策 (三) 短期和长期利益 介绍内容 (一) 情感还是理性的决策 (二) 不确定条件下的风险决策 (三) 短期和长期利益 Sanfey et al., 2003 最后通牒游戏 Ultimatum game 利他惩罚 de Quervain et al., 2004 Caudate nucleus 1、四种惩罚决策:IC是“有意且高 成本”,这用来权衡惩罚成本和满足 ;IS是“有意但象征性”,这表示不 能满足惩罚需求; IF是“有意但免 费”,这表示强惩罚需要;NC是“无 意却有代价”, 这表示没有惩罚需 要的情况。 2、六组数据对比:IF-IS对比; 在IF中强化区域最显著兴奋的个体 应该也是在IC条件下更愿意承担高 惩罚成本的个体;IC-IS;IF-NC 和IC-NC对比;(IC+IF)-( IS+NC);IC-IF对比。 实验逻辑 altruistic punishment 介绍内容 (一) 情感还是理性的决策 (二) 不确定条件下的风险决策 (三) 短期和长期利益 风险决策的神经基础 Knutson, et al, Neuron, 2005 1、两种决策困难:不确 定最大(迷惑错误 confusion mistake), 冲突最大(风险选择错误 或者风险规避错误)。 2、nucleus accumbens 表征收益预期,前脑岛表 征损失预期。 3、投资失误与nucleus accumbens与前脑岛的活 动过强有关。 对风险和模糊偏好的神经信号 实验结果 Huettel et al, Neuron, 2006实验设计 不确定条件下的风险决策(1) Ellsberg D, 1961 不确定条件下的风险决策(2) n研究方向:决策者在概率型决策和不定 型决策情境下的神经机制 n研究结果: n在风险条件和模糊条件下的决策存在 不同的神经机制; n风险条件和模糊条件是两种不同的不 确定情境。 Huettel et al, Neuron, 2006, 49:765775 不确定条件下的风险决策(2) Hsu, Bhatt, Adolphs, et al. Science, 2005, 310: 16803 研究结果:发现在“风险”条件和“模糊”条件下,对不确定程度的神经反应存在 不同的神经回路。“模糊”条件下的不确定程度与与杏仁核和眶额正相关,与纹体系统 负相关;且纹体活动与期望的奖赏正相关。眶额皮层有病灶的患者则对模糊和风险水平 不敏感,不会作出适应性决策。 理论意义:对经典的决策理论提出了挑战 风险决策: 结果/反馈评价 (1) n研究结果: 1、Holroyd等(Psychol. Gen.2005;Brain Research,2006)众多研究普遍支持被命名为FN的ERP 成分具有评价功能; 2、来自Adolphs 等(PNAS, 2005)前额深度电 极记录发现事件相关电位的频谱反映了期望的结 果和实际的结果不一致; 3、Cohen等(Neuroscience,2007)认为人们按 照预期/非预期的纬度对于行为决策结果进行评价; 4、Nieuwenhuis等人(Neuroimage, 2005)的脑 成像研究也表明FN与预期相关。 风险决策: 结果/反馈评价 (2) n研究方向:决策结果所引发的情绪 n研究结果:发现后悔情绪与内侧眶额、扣带前 回、海马的活动有关;对后悔的厌恶情绪与内侧眶 额、杏仁核的活动有关。而且从时间上来看,与对 后悔的厌恶情绪有关的神经活动发生在决策前,表 明这种厌恶情绪会影响决策后的后悔体验和对结果 的预期。 Coricelli(Nature Neuroscience, 2005) 风险决策: 框架效应 (1) 研究结果:发现被试的决策会受框架解 释的影响。fMRI数据显示,在收益框架中选 择确定收益,和在损失框架中选择赌博,更 激活杏仁核;在收益框架中选择赌博,和在 损失框架中选择确定,更激活ACC。 De Martino et al, Science, 2006 框架效应决策偏差和理性决策 Martino et al, Science, 2006 1、在收益框架中,被 试回避冒险;在损失 框架中,更多选择冒 险。这种选择更激活 杏仁核;反之,更激 活ACC。 2、框架效应更少的不 稳定与眶额和内侧前 额的激活相关,尤其是 右侧眶额回和腹内侧 前回。 研究结果:发现被试的决策会受框架解释的影响。fMRI数据显示,在收 益框架中选择确定收益,和在损失框架中选择赌博,更激活杏仁核;在收 益框架中选择赌博,和在损失框架中选择确定,更激活ACC。 风险决策: 框架效应 (2) 研究发现:当可能的收益值增加时,大 部分的脑区活动会增强;而当可能的损失值 增加时,部分脑区的活动会下降,例如纹体 、腹内侧前额叶、扣带前回腹侧。而且神经 信号的强弱可以预测对损失回避的个体行为 差异。 Tom et al, Science, 2007 风险决策: 备择方案 (1) n发现阿肯伯氏核 (NAcc)的活动伴随在风险 选择之后,前脑岛的活动 伴随在无风险选择之后。 这说明与情感有关的脑区 活动会影响投资方式,而 且这些脑区的过量活动会 导致投资失误。 Knutson, Neuron, 2005 n发现ACC损伤的猴子 ,错误后的即时表现没有 问题,但是在强化指引的 选择任务中不能维持能获 得奖赏的反应,不能整合 风险和赔偿。进一步证明 ACC在理性决策中起基于 行为和结果来指导主动选 择的重要作用 Kennerley, Nat Neurosci, 2006 (三)短期和长期利益 n跨期选择与心理贴现 n指数贴现函数 d(t)=1/(1+r)t 双曲线贴现函数 n强互惠合作 跨期选择 n研究意义:对新古 典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 对跨期选择的理论模型 进行了验证 Kalenscher, Current Biology, 2005 n发现ACC损伤影响 为奖赏投资的努力程度 ,OFC损伤影响对奖赏 的等待,证明延迟和努 力会对决策产生不同的 影响 Rudebeck, Nat Neurosci, 2006 品牌决策 n研究结果:发现前额叶(内侧)在品牌识别中 起重要作用(Schaefer, Neuroimage, 2006) n在模拟消费者选择产品的情境任务中,发现只 有被试偏好的品牌才能激发明显的决策模式,腹内 侧前额的活动增强 (Deppe, Neuroimage, 2005) n采用fMRI扫描被试在模拟购买实验中做决策 时的神经活动,发现当被试面对喜欢的商品时激活 NAcc;当商品价格太贵时脑岛激活,同时腹内侧前 额叶的活动水平下降 (Knutson, Neuron., 2007) 两人互惠合作 McCabe & Smith PNAS. 2001 行为数据显示七个实验对象一 直尝试与其人类对手合作。研 究表明,与人类对象合作激活 前额叶皮层,这可能是合作者 要求把共同注意力集中在共同 利益上的活跃会聚区,充分抑 制即刻奖赏满足,从而使合作 决策有可能 实验范式:信任游戏 (trust game) 强互惠合作: 信任研究 研究结果:发现尾核活动的峰值出现的的时间会随着游戏的进程发生改变。当决策者双 方在游戏初期没有任何了解时,尾核活动的峰值出现于当对家作出信任自己的决策时;而 当对家的声望逐渐建立,尾核活动的峰值提前到预期对家会给出信任自己的决策时。 理论意义:支持了对社会偏好理论的拓展,并对期望效用理论提出质疑作出贡献。 强互惠合作: 信任研究 n研究结果:发现尾核活动的峰值出现的 的时间会随着游戏的进程发生改变。 n理论意义:支持了对社会偏好理论的拓 展,并对期望效用理论提出质疑作出贡献。 King-Casas et al, Science, 2005, 308: 78-83 总结和未来展望 决策是自主系统和自控系统交互作用的结果 。 情感在模糊背景和策略交互时较大激活。情 感对决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n从正性结果来看,情感有利于维持社会公 正,建立社会道德体系。 n从负性结果来看,过量的情感活动是导致 决策失误的重要原因。 跨期选择的结果与要控制的欲望有关,“头 脑发热”行为往往是因为当前的欲望太强。 这些脑活动证据证明标准的经济假设是苍白 的。 近年决策的神经机制研 究 Author yearissueMethdProblem Breiter et al. 2001NeuronfMRI Neural responses to expectancy and experience of monetary gains and losses McCabe et al. 2001PANSfMRI Neural correlates of cooperative behavior Erk et al. 2002NeuroreportfMRI Neural correlates of social rewards Smith et al. 2002Manag. Sci.PET Neural correlates of attitudes about monetary gains or losses and risk or ambiguous Sanfey et al. 2003SciencefMRI Neural correlates of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during the Ultimatum Game Ambler et al. 2004Psy.Market.MEG Neural correlates of product choices Knutson Peterson 2004Games Econ.Behav fMRINeural correlates of monetary rewards, review of several studies de Quervain et al.2004SciencePET Neural bases of “altruistic punishment” McClure et a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细胞免疫阶段
- 细胞凋亡步骤
- 药房药品摆放规范
- 小学三年级口算专项训练题库
- 幼儿园危险品管理制度
- 基于机器学习的渭河流域重点监测断面水质预测模型研究
- (2025年标准)仓库承包 协议书
- 代谢工程改造-洞察及研究
- (2025年标准)彩礼赠予房产协议书
- (2025年标准)不能停水停电协议书
- 班组质量管理
- 2025年四川省建筑施工企业安管人员考试(企业主要负责人·A类)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
- 2025版金属材料买卖合同终止及废旧材料回收利用协议
- 智慧监狱AI大模型数字化平台规划设计方案
- 危大工程安全智能化管理措施
- 内能的利用单元练习 2025-2026学年物理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一册
- 铁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 数字经济与市场结构-洞察及研究
- 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培训
- DB42T 1496-2019 公路边坡监测技术规程
- 2025驾驶员交通安全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