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粉锅炉富氧燃烧的数值模拟研究_第1页
煤粉锅炉富氧燃烧的数值模拟研究_第2页
煤粉锅炉富氧燃烧的数值模拟研究_第3页
煤粉锅炉富氧燃烧的数值模拟研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3 6卷第 3期 2 O l 3年 7月 煤 炭 转 化 COAL C0NVERS1 0N Vo1 36 No 3 J u 1 2 o 1 3 煤粉锅炉富氧燃烧的数值模拟研究 彭龙飞D 赵 星海 辛 国华。 摘 要 以一 台6 0 0 Mw 四角切 圆煤粉锅 炉为研 究对 象, 通过 Ga mb i t 软件建立炉膛的三维 结构及 网格 生成 , 在 F I UE NT软件 中选择 合 理的数 学模 型 , 进 行 了空气 气氛 和 富氧 气氛 下 炉 内煤 粉燃烧的数值模拟 模拟结果表明: O c o 气氛下, 由于 c o 。 具有较高的比热容, 炉膛 内烟气的蓄 热能 力及 着火热 增加 , 炉膛整 体 温度下 降 , 火焰 中心上移 随 着氧 气浓度 的提 高 , 煤粉 的燃烧 得 到强 化 , 炉内温度升高, 炉 内高温区变大, 火焰中心逐 渐下移 , 有利于煤粉的着火和燃烧 关 键词切 圆燃 烧 , 煤粉 锅 炉 , 0 。 C 0 z , 数值 模拟 中 图分 类号 T K2 2 9 6 3 , TQ O 1 8 0 引 言 煤在 燃烧 过程 中产生 大量 的污 染 物 NO , S Oz , C O 以及粉尘等 , 造 成严重 的环境污染 C O 作为 温 室气 体 的 主 要 成 分 , 对 生 态 环 境 有 着 恶 劣 的 影 响 1_ 1 0 c o 也叫富氧燃烧技术 , 是将 O 与循环 烟气混合代替空气作为介质参 与燃烧 , 使得烟气中 C O 浓 度 升高 至 9 O 以上 , 从 而 可 以有效 且 经 济地 从 电站 锅炉 的烟气 中捕 集 C O , 并 且采 用 这 种 燃烧 方式还能减少 S O 和 NO 的排放, 实现燃煤 污染 物的综合脱除 1 2 在 以某 6 0 0 Mw 四角切圆燃烧锅 炉为研究对象 , 运用 F I UE NT计算流体动力学软 件为基础的条件下 , 选取了合适 的数学物理模型和 几何 结构 模型 , 对不 同工况 下煤 粉锅 炉炉 内的流 动 、 传热与燃烧过程进行 了数值模拟 , 得到了炉膛 内的 速 度场 、 温度 场和气 相组 分浓 度场分 布 富氧燃 烧技 术 在我 国电 厂 中还 没 有 实施 , 本研 究 对 了解 和掌 握 四角切 圆燃烧 煤粉 锅炉 富氧燃 烧方 式下 炉 内过 程及 其规律 , 提高该锅炉的设计、 运行与改造水平提供了 有 益 的参 考 , 对于 老 机组 优 化 改 造及 新 机 组 的设 计 建 立具有 重 要意义 1 研 究对象 某 电 厂 6 0 0 MW 机 组 锅 炉 HG - - 2 0 0 8 1 8 2 - HM3 型为哈尔 滨锅 炉厂 引进 C E技术 生产 的亚 临界 和一次 中间再 热控制循环 固态排 渣汽包 炉 采用 四角 切圆燃烧方式, 1 , 3 号角和 2 , 4号角在炉膛中心分别 形成直径 为 D5 6 5 mm和 D 8 4 5 mm 的假想切 圆 , 双切 圆均 为逆时针方 向旋 转 ( 见 图 1 ) 每一角燃 烧 器分 为 上下 两组 , 底 层 一 次 风 距 炉 底 1 6 8 4 6 ram( 见 图 2 ) 锅 炉设计为平衡通风 , 单炉膛倒u型布置 整个锅炉 图 1 燃烧器切 圆示意图 Fi g 1 I n s c r i b e d c i r c l e di a gr a m o f t he bu r ne r = :! Z J l 捶 : : 吕 I 暑 g 甘 ; 2 2 。 l - l l l i 1 - I Z 睦 Pr i ma r y a i r S e c o n d a r y a i r Pr i ma r v a i r S e c o n d a r y a i r 图 2 燃烧器喷 口布置 Fi g 2 Ar r a n ge me n t vi e w of t he b ur ne r no z z l e 1 )硕士生 ; 2 )副教授 , 东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1 3 2 0 1 2 吉林吉林 ; 3 )教授 , 吉林工业职业技 术学院, 1 3 2 0 1 3 吉林吉林 收稿 日期 : 2 0 1 2 - 1 0 1 4 ; 修回 日期: 2 0 1 2 1 2 一 O 1 一 一 一 一 一 誊 一 (;i 第 3期 彭龙飞等煤粉锅 炉富氧燃烧 的数值模拟研究 高 8 1 m, 炉膛截面尺寸为 2 O 0 5 2 mmX 2 0 1 9 3 mm, 设 计煤种为褐煤 , 煤粉分析见表 1 , 煤 的收到基低位发 热量为 1 3 2 0 7 MJ k g 锅炉最大连续出力 ( B MC R) 和额定 出力分 别 为 2 0 0 8 t h和 1 8 1 5 t h 锅 炉 为 单炉膛 , 四角布置 摆动燃 烧器 , 并 配有 8台 MP S 一 2 5 5中速 磨煤 机 , 每 台磨 煤 机供 给 同一层 4只燃 烧 表 1 煤粉分析 ( , a r ) Ta b l e 1 An a l y s i s o f t h e p u l v e r i z e d c o a l ( w , a r ) 2 网格划分和模型选取及边界条件设定 2 1网格 划分 本研 究按 照该 电厂 锅 炉 实 际 尺 寸在 Ga mb i t 中 建 立模 型 , 从 冷灰 斗 到炉膛 出 口区域作 为计 算 区域 , 对壁 面采 用无 厚度 的 固定 壁 面并 进 行 简 化 在 四 角 切 向燃烧 锅 炉 的炉 内 流动 计 算 中 , 炉膛 的 四个 角上 燃烧 器 的风 口速度 方 向与直 角 坐标 的 网格边 界 的夹 角约为 4 5 。 , 容易产生伪扩散 , 从 而影 响计算 的准确 性 对燃烧器区域横截面采用 P a v i n g方法进行非结 构四边形网格生成 , 以减少伪扩散的影响 考虑到燃 烧器 区域的流动、 传热 、 传质和化学反应 比较剧烈 , 对燃烧器 区域进行 了网格加密 , 以提高计算的精度 燃烧器区域某一截 面上的 网格及 整体炉膛 网格划 分 3 见 图 3 对锅炉炉 内煤粉燃烧进行三维稳态数值计算 基本控 制 方程包 括 连续 性方 程 、 动量 方程 、 能 量方 程 和状态方程 煤粉在炉膛 内的燃烧是一个很复杂 的 物理 、 化学 过程 , 它包 括 挥发 分 的释放 、 焦 炭 的燃烧 、 辐射传热 、 颗粒运动和气相流动及湍流燃烧 , 涉及到 多相流动、 传热传质和燃烧等多个学科 1 4 本文中气 相湍流采用可实现的 肛模 型, 气 固两相采 用随机 轨道模型( s t o c h a s t i c t r a c k i n g mo d e 1 ) , 辐射换 热采 用 P 一 1辐射模型( P - 1 r a d i a t i o n mo d e 1 ) , 挥发分的热 解采用双竞争 反应热解模 型( t wo c o mp e t i n g r a t e s mo d e 1 ) , 挥 发 分 燃 烧 采 用 混 合 分 数 P DF( mi x t u r e f r a c t i o n P D F ) , 焦 炭燃 烧 采 用 动 力一 扩 散 模 型 5 采 用 有限差分 法来离散微 分方程 , 对 控制 方程 的求解 采 用 S I MP L E C算法 , 在 直角 坐标 系下 的非 均 匀交 错 网 格系统中求解 对于近壁面区域采用壁面函数法 c 6 , 7 3 图 3网 格 结 构 Fi g 3 St r uc t ur e of t he g r i d 2 2边界 条 件的 设定 对 于空 气 气 氛 工况 下 的炉 内煤 粉 燃 烧 , 以实 际 锅炉运行数据进行计算 对于富氧气氛工况下的炉 内煤粉燃烧 , 改变其二次风量 , 使其氧煤 比与空气气 氛下相同, 其他参数保持不变 二次风量的送人以炉 膛 折焰 角 处 C O质 量 浓度 不 超 过 0 0 0 2和 O 质 量 浓度不超过 0 0 0 5为依据 , 以保证与空气气氛下折 焰角处 的 C O和 O 质量浓度一致 , 计算选择 5个工 况 , 详 细设 定见 表 2 表 2边界条件的设定 Ta b l e 2 S e t t i n g o f t h e b o u n d a r y c o n d i t i o n P u l v e r i z e d c o a l S p e e d o f t h e p r i ma r y Te mp e r a t u r e o f t h e Te mp e r a t u r e o f t h e S p e e d o f t h e s e c o n d a r y ( k g S ) a i r ( m S 一 )p r i ma r y a i r K s e c o n d a r y a i r K a i r ( m S 一 ) Ai r 2 1 7 9 2 5 7 5 2 9 7 1 3 3 6 7 1 0 0 8 1 0 0 8 1 0 0 8 1 0 0 8 1 O O 8 3 结果 与讨论 工况 1的炉膛中心纵截面温度分布与热负荷分 布见第 5 8页图 4 图 4 a为工 况 1空气 气氛 下炉 膛 中 心纵截面温度场分布, 图 4 b为工况 1空气气氛下炉 膛 的壁面热负荷分布 由图 4 a可知 , 炉膛冷灰斗 区 域温度最低 , 随着炉膛高度的增加 , 炉内温度逐渐升 高 炉内高温区主要集中在燃烧器区域 , 煤粉气流在 炉膛中央形成旋转的漩涡, 炉膛内气流螺旋上升 计 算 得到 的空 气气 氛下 炉 内最高 温 度 为 1 9 0 2 5 O K, 出 口烟 气质 量流 量 为 7 3 4 2 3 k g s , 实 际运行 锅炉约 第 3期 彭龙 飞等煤 粉锅 炉富氧燃烧的数值模拟研究 5 9 内烟气的蓄热量随之减少 , 炉 内总体温度水平提高 图 6为富氧工况下随氧气浓度升高的壁 面平均 热负荷与最大热负荷的变化 由图 6可以看出 , 随着 O x y g e n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o f t h e o x y g e n - r i c h a t o ms p h e r e 图 6 富氧工况下 随氧浓度 升高的壁面热负荷变化 F i g 6 Ch a n g e o f t h e wa l l h e a t f l u x wi t h t h e r i s e o f t h e o xy ge n c onc e nt r a t i o n a t ox yg e n c o nd i t i o n 氧气浓度的提高 , 壁面平均热负荷 与最大热负荷逐 渐增高 工况 1下炉 内壁面平均热负荷为 2 2 5 3 X l O W m , 工况 2下 炉 内壁 面平均热 负荷 为 1 4 2 5 1 O W m , 较 工 况 1有 明显 降 低 这是 由于 工 况 2 下 炉 内温 度水 平较 低 , 炉 内燃烧 不稳 定 , 火焰 中心 上 1 2 3 3 E 4 5 6 7 移 , 使 得 炉 内水 冷壁 换热 面换 热能 力变 差 , 随着 富氧 气氛 下氧 气浓 度 的提高 , 炉 内壁面 平均 热负 荷升 高 , 换热 能力 提高 4 结 论 1 )0 c o 2 体 积 比为 2 1 7 9时 , C o 具 有 较 高 的比热容 , 炉膛内烟气的蓄热能力增加 , 一次风着火 热增加 , 炉膛整体温度下降, 火焰中心上移 2 )O。 c o 气氛下 , 随着氧气浓度的提高, 煤粉 的燃烧 得 到强化 , 炉 内温 度 升 高 , 炉 内高 温 区变 大 , 火 焰 中心逐 渐下 移 , 对 煤 粉 的着 火 和燃烧 有利 3 )炉 内的烟 气 辐 射 与 烟 气 成 分 和 气 象 温度 有 很大关系 , 炉内三原子气体 C O 的增加和炉膛温度 的升高导致辐射能力的加强 4 )O 2 C ( 2 气氛下, C O 2 及水蒸气的浓度较之空 气气氛下增加很多, 在相同的氧煤 比下 , 随着氧气浓 度 的提高 , 烟气 量逐 渐下 降 , 从 而 增加 了烟 气 的密 度 和热容, 锅炉内的对流换热段的换热效率将会增加 参 考 文 献 闫志勇, 张虹 c o2排放导致的地球温升问题及基本技术对 策 J 环境 科学发展 , 1 9 9 9 , 7 ( 6 ) : 1 7 5 1 8 1 杜莹, 王静 , 王 贤华等 富氧气氛下燃煤 污染物排放规律研究 J 煤炭转化 , 2 0 1 1 , 3 4 ( 3 ) : 7 5 7 8 李宽 , 赵星海 , 辛 国华 等 6 0 0 Mw 机组锅炉不同煤质燃烧的数 值研究 E 1 热 力发电 , 2 0 1 1 , 4 0 ( 6 ) : 1 7 2 0 Ea t o n A M S m o o t L D Hi l l S C e t a 1 Co mp o ne n t s , Fo r mu l a t i o n s , S o l u t i o n s , Ev a l u a t i o n a n d Ap p l i c a t i o n o f Co mp r e h e n s i v e C o mb u s t i o n Mo d e l s J P r o g r e s s i n E n e r g y a n d C o mb u s t i o n S c i e n c e , 1 9 9 9 , 2 5 ( 4 ) : 3 8 7 4 3 6 牛胜利 , 路春美 , 赵建立等 02 c o z气氛下煤粉的燃烧规律与动力学特性 E J 动力工程 , 2 0 0 8 , 2 8 ( 5 ) : 7 7 0 7 7 3 Mu r p h y J J , S h a d d i x C R Co mb u s t i o n Ki n e t i e s o f C o a l Ch a r s i n Ox y g e n e n r i c h e d E n v i r 0 n me n t s J C o mb u s t i o n a n d F l a me , 2 0 06 ( 1 44 ) : 7 1 0 7 1 2 阎维平 , 刘亚芝 3 0 0 Mw 四角切圆煤 粉锅炉燃 烧工 况的数值模拟及优化研究 J 锅 炉技术 , 2 0 0 7 , 3 8 ( 6 ) : 1 4 1 9 NUM ERI CAL S TUDY oN CoM BUS TI oN PRoCES S I N A CoAL BoI LERS W I TH oXY FUEL CoM BUS TI oN Pe ng Lo n g f e i Zh a o Xi ng h a i a nd Xi n Gu o hu a ( En e r g y Re s o u r c e a n d Po we r En g i n e e r i n g I n s t i t u t e ,No r t h e a s t Di a n l i Un i v e r s i t y,1 3 2 0 1 2 J i l i n, Ji l i n ;* Ji l i n Vo c a t i o n a l C o l l e g e o f I n d u s t r y a n d Te c h n o l o g y,1 3 2 0 1 3 J i l i n,Ji l i n ) A B S T R A C T Ta k i n g a 6 0 0 MW c o a l - f i r e d b o i l e r i n 8 p o we r p l a n t s e r v i n g a s t h e o b j e c t o f s t u d y。t h r e e d i me n s i o n a l s t r u c t u r e o f t h e f u r n a c e h a s b e e n e s t a b l i s h e d a n d a me s h b e i n g p r o d u c e d t h r ou gh Ga mbi t s o f t wa r e A r e a s o na b l e ma t h e ma t i c mo de l ha s be e n c ho s e n f r o m FLU ENT s of t wa r e a nd t he c o mbus t i o n i n f u r n a c e be i n g nu m e r i c a l l y s i mul a t e d un de r c o n di t i on of bu r ni n g c oa l s wi t h d i f f e r e n t q u a l i t y I n O2 cO2 a t mo s p h e r e ,CO2 h a s a h i g h e r s p e c i f i c h e a t c a p a c i t y t h a 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