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资料14刺灸法灸法拔罐法课件_第1页
医学资料14刺灸法灸法拔罐法课件_第2页
医学资料14刺灸法灸法拔罐法课件_第3页
医学资料14刺灸法灸法拔罐法课件_第4页
医学资料14刺灸法灸法拔罐法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1 针灸教研室 王升旭 刺刺 灸灸 法法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2 一、灸 法 的 概 念 二、灸 法 的 作 用 三、灸 法 的 种 类 v艾 柱 灸 v温 针 灸 v艾 卷 灸 v温针器灸 v其他灸法 四、施灸的注意事项 第二节第二节 灸灸 法法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3 医学入门医学入门:“ “凡病药之不及,针之凡病药之不及,针之 不到,必须灸之。不到,必须灸之。” ” 概念:概念:是以艾为主要施灸材料,点燃是以艾为主要施灸材料,点燃 后借其温热、药物作用于经络腧穴,温后借其温热、药物作用于经络腧穴,温 通气血,扶正祛邪,调整脏腑经络功能通气血,扶正祛邪,调整脏腑经络功能 ,从而起到防治疾病作用的一种方法。,从而起到防治疾病作用的一种方法。 一、灸法的概念一、灸法的概念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4 素问素问 异法方宜论篇异法方宜论篇:“ “北方者,天地北方者,天地 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 ,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 火芮。火芮。” ” vv 适应症:适应症:临床上治疗寒湿痹痛和寒邪临床上治疗寒湿痹痛和寒邪 为患之胃脘痛、腹痛、泄泻、痢疾等。为患之胃脘痛、腹痛、泄泻、痢疾等。 二、灸法的作用及适应症二、灸法的作用及适应症 (一)温经散寒(一)温经散寒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5 (二)扶阳固脱(二)扶阳固脱 vv 扁鹊心书扁鹊心书:“ “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 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 ” vv 灸火的热力能深透肌层,温经行气,艾叶为灸火的热力能深透肌层,温经行气,艾叶为 一种中药,有温经气,逐寒湿的功效,故温热一种中药,有温经气,逐寒湿的功效,故温热 与药物相结合,加强了温经散寒的作用。与药物相结合,加强了温经散寒的作用。 vv适应症:适应症:临床上多用于脱证和中气不足、阳气临床上多用于脱证和中气不足、阳气 下陷而引起的遗尿、脱肛、阴挺、崩漏、带下下陷而引起的遗尿、脱肛、阴挺、崩漏、带下 、痰饮等。、痰饮等。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6 (三)消淤散结(三)消淤散结 vv灵枢灵枢 刺节真邪刺节真邪:“ “脉中之血,凝而留止,脉中之血,凝而留止, 弗之火调,弗能取之。弗之火调,弗能取之。” ” vv 气为血帅,血随气行,气得温则行,气行则气为血帅,血随气行,气得温则行,气行则 血亦行。灸能使气机通调,营卫和畅,故瘀结血亦行。灸能使气机通调,营卫和畅,故瘀结 自散。自散。 vv 适应症:适应症:临床上常用于气血凝滞之疾,如乳临床上常用于气血凝滞之疾,如乳 痈初起、癭瘤等。痈初起、癭瘤等。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7 (四)防病保健(四)防病保健 vv 扁鹊心书扁鹊心书:“ “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 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 年寿矣。年寿矣。” ” vv 灸法温补阳气,激发人体正气,增强抗病能灸法温补阳气,激发人体正气,增强抗病能 力,预防疾病发生,并使人精力充沛、健康长力,预防疾病发生,并使人精力充沛、健康长 寿。寿。 vv常用于灸法的保健腧穴还有足三里、三阴交、常用于灸法的保健腧穴还有足三里、三阴交、 膏肓、脾俞、肾俞等。膏肓、脾俞、肾俞等。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8 艾炷炷灸 艾卷灸 温针灸 温灸器灸 直接灸无瘢痕灸 瘢痕灸 间接灸 隔姜灸 隔盐灸 隔蒜灸 隔附子饼灸 悬 灸 温和灸 回旋灸 雀啄灸 实按灸 太乙神针 雷火神针 三、灸法的分类和操作三、灸法的分类和操作 艾艾 灸灸 其它灸法其它灸法 灯火灸灯火灸 天天 灸灸 蒜泥灸蒜泥灸 细辛灸细辛灸 天南星灸天南星灸 常用灸法常用灸法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9 (一)(一) 艾艾 炷炷 灸灸 艾炷灸艾炷灸:是将艾绒作成圆锥形艾炷,置于腧穴上是将艾绒作成圆锥形艾炷,置于腧穴上 点燃施灸。点燃施灸。 直接灸:将艾炷直接放在腧穴皮肤上施灸;直接灸:将艾炷直接放在腧穴皮肤上施灸; 间接灸:在腧穴皮肤上加垫药物后再放艾炷施灸间接灸:在腧穴皮肤上加垫药物后再放艾炷施灸 艾炷灸每燃烧一个艾炷灸每燃烧一个 艾炷叫做艾炷叫做灸一壮灸一壮。 分大、中、小三种 分大、中、小三种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10 方法:方法:在腧穴皮肤涂凡士林,将麦粒大小的艾在腧穴皮肤涂凡士林,将麦粒大小的艾 炷放置腧穴上施灸,至患者略感灼痛即移去或按炷放置腧穴上施灸,至患者略感灼痛即移去或按 灭艾炷,灸灭艾炷,灸3 37 7壮,以皮肤出现轻度红晕为度。壮,以皮肤出现轻度红晕为度。 适应症:适应症:慢性虚寒性疾病,如哮喘、眩晕、慢慢性虚寒性疾病,如哮喘、眩晕、慢 性腹泻、风寒湿痹和皮肤疣等。性腹泻、风寒湿痹和皮肤疣等。 无瘢痕灸(非化脓灸)无瘢痕灸(非化脓灸) 1 1、直接灸(无瘢痕灸、瘢痕灸)、直接灸(无瘢痕灸、瘢痕灸)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11 瘢痕灸(化脓灸)瘢痕灸(化脓灸) 方法:方法:在腧穴皮肤涂上在腧穴皮肤涂上 大蒜液,放置艾炷点大蒜液,放置艾炷点 燃施灸,燃尽后方可燃施灸,燃尽后方可 换炷,每换一壮即涂换炷,每换一壮即涂 大蒜液一次,可灸大蒜液一次,可灸7 7 9 9壮。壮。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12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13 处理:处理:灸后在腧穴敷上灸疮膏药(灸后在腧穴敷上灸疮膏药(淡水膏淡水膏) ),大,大 约约1 1周化脓,化脓后每日换膏药一次,保持局周化脓,化脓后每日换膏药一次,保持局 部清洁,部清洁,4545天左右愈合,留有疤痕。天左右愈合,留有疤痕。 适应症:适应症:哮喘、慢性胃肠炎、瘰疠等。哮喘、慢性胃肠炎、瘰疠等。 注意注意: : 灸疮化脓期间局部注意清洁,避免感染灸疮化脓期间局部注意清洁,避免感染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14 操作:操作:将新鲜的生姜切成直径将新鲜的生姜切成直径 2 23cm3cm,厚度,厚度cm0.3cm的薄的薄 片,用针在中间刺数孔便于热片,用针在中间刺数孔便于热 力传导,把姜片置于腧穴上,力传导,把姜片置于腧穴上, 再在上面放置蚕豆大或黄豆大再在上面放置蚕豆大或黄豆大 的艾炷,点燃施灸至感到灼热的艾炷,点燃施灸至感到灼热 时,换炷再灸一般可灸时,换炷再灸一般可灸5 51010 壮,至腧穴皮肤潮红湿润为度壮,至腧穴皮肤潮红湿润为度 隔姜灸隔姜灸 2 2、间接灸、间接灸(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15 生姜功效:具有解表散寒、温中行气的功效 隔姜灸适应症:外感风寒和脾胃虚寒的呕吐、 胃脘痛、腹痛、泄泻以及风湿痹痛等病症。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16 隔蒜灸隔蒜灸 操作:操作:把大蒜切成厚度约把大蒜切成厚度约0.20.2 0.30.3厘米的薄片,中间刺数孔,厘米的薄片,中间刺数孔, 上置艾炷后,置于腧穴或患处上置艾炷后,置于腧穴或患处 ,点燃至感到灼热时,易炷再,点燃至感到灼热时,易炷再 灸,一般灸灸,一般灸5 57 7壮。壮。 功效:功效:消肿散结、拔毒止痛的消肿散结、拔毒止痛的 功效,适用于肺结核、腹中积功效,适用于肺结核、腹中积 块及未溃疮疡等证。块及未溃疮疡等证。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17 铺灸法(长蛇灸)铺灸法(长蛇灸) n n 概念:概念:是一种自大椎穴起至腰兪穴铺敷蒜是一种自大椎穴起至腰兪穴铺敷蒜 泥一层的铺灸法,又叫长蛇灸。泥一层的铺灸法,又叫长蛇灸。 n n 适应症:适应症:治疗虚劳、顽痹等证。治疗虚劳、顽痹等证。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18 隔盐灸隔盐灸 操作:操作:在神阙穴上填满细食盐,在神阙穴上填满细食盐, 上置艾炷施灸,稍感灼痛即更换上置艾炷施灸,稍感灼痛即更换 艾炷。艾炷。 功效:功效:有回阳、救逆、固脱之功有回阳、救逆、固脱之功 效,用于急性寒性腹痛、吐泻、效,用于急性寒性腹痛、吐泻、 中风脱证等。一般不拘壮数,灸中风脱证等。一般不拘壮数,灸 至汗止脉起、四肢温暖为止。至汗止脉起、四肢温暖为止。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19 (4 4)隔附子饼灸)隔附子饼灸 方法:方法:附子研细末,黄酒调附子研细末,黄酒调 和做成饼,直径和做成饼,直径2 23cm3cm,厚,厚 度度cm0.8cm,中间刺数孔,中间刺数孔 ,上置艾炷,放在应灸腧穴,上置艾炷,放在应灸腧穴 或患处,点燃施灸。或患处,点燃施灸。 功效:功效:附子辛温大热,有温附子辛温大热,有温 肾补阳的作用。本法常用于肾补阳的作用。本法常用于 各种阳虚证,如阳痿、早泄各种阳虚证,如阳痿、早泄 、遗精或外科阴疽、疮疡久、遗精或外科阴疽、疮疡久 溃不敛的病证。溃不敛的病证。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20 概念:概念:又称艾条灸,即用桑皮纸包裹卷成又称艾条灸,即用桑皮纸包裹卷成 圆筒形的艾卷,也称艾条,将其一端点燃,圆筒形的艾卷,也称艾条,将其一端点燃, 对准穴位或患处施灸的一种方法。对准穴位或患处施灸的一种方法。 (二)艾卷灸(二)艾卷灸(悬灸、实按灸)(悬灸、实按灸) 分类:分类: 悬悬 灸灸 温和灸温和灸 雀啄灸雀啄灸 回旋灸回旋灸 实按灸实按灸 温温 针针 灸灸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21 1 1、悬灸、悬灸 概念:概念:悬灸是将艾条悬于腧穴皮肤上方 一定高度上进行熏烤,艾条点燃端不接 触皮肤。 按操作方法分类按操作方法分类 雀啄灸雀啄灸 回旋灸回旋灸 温和灸温和灸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22 温和灸温和灸 操作:操作: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 准穴位施灸,距离皮肤约准穴位施灸,距离皮肤约2 23 3 厘米进行熏烤,使局部有温热厘米进行熏烤,使局部有温热 感而无灼痛为宜。每穴约灸感而无灼痛为宜。每穴约灸1010 1515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 适应症:适应症:一切虚寒证、肾虚腰一切虚寒证、肾虚腰 痛、胃痛、虚寒性痛经、纠正痛、胃痛、虚寒性痛经、纠正 胎位、崩漏和保健灸等。胎位、崩漏和保健灸等。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23 雀啄灸雀啄灸 操作:操作: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将艾条的一端点燃 ,对准穴位施灸,但艾条,对准穴位施灸,但艾条 点燃的一端与穴位皮肤的点燃的一端与穴位皮肤的 距离不固定,象雀鸟啄食距离不固定,象雀鸟啄食 一样一上一下地移动施灸一样一上一下地移动施灸 适应症:适应症:临床多用于治疗临床多用于治疗 小儿疾病、急症抢救、肩小儿疾病、急症抢救、肩 周炎等。周炎等。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24 回旋灸回旋灸 操作:操作:将点燃的艾条将点燃的艾条 一端接近施灸部位一端接近施灸部位, , 距皮肤距皮肤3cm3cm左右,平左右,平 行往复回旋施灸行往复回旋施灸 适应症:适应症:临床用于治临床用于治 疗风寒湿证、神经麻疗风寒湿证、神经麻 木和广泛性皮肤病等木和广泛性皮肤病等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25 2 2、实按灸、实按灸 操作:操作:在所灸的穴位上,覆盖在所灸的穴位上,覆盖 1010层棉纸或层棉纸或5 57 7层棉布,再将层棉布,再将 药艾条(太乙神针、雷火神针药艾条(太乙神针、雷火神针 )艾火隔着纸或布,紧按在穴)艾火隔着纸或布,紧按在穴 位上,使热力透达深部。若艾位上,使热力透达深部。若艾 火熄灭可重新点燃,如此反覆火熄灭可重新点燃,如此反覆 施灸施灸5 51010次。次。 适应症:适应症:风寒湿痹、痿症、腹风寒湿痹、痿症、腹 痛及泄泻等症。痛及泄泻等症。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26 太乙神针(通用方)太乙神针(通用方):艾绒:艾绒100g100g、硫黄、硫黄6g6g,麝,麝 香、乳香、没药、松香、桂枝、杜仲、枳壳、香、乳香、没药、松香、桂枝、杜仲、枳壳、 皂角、细辛、川芎、独活、穿山甲、雄黄、白皂角、细辛、川芎、独活、穿山甲、雄黄、白 芷、全蝎各芷、全蝎各3g3g组成。组成。 雷火神针(雷火神针(针灸大成针灸大成):沉香、木香、:沉香、木香、 乳香、茵陈、羌活、干姜、穿山甲各乳香、茵陈、羌活、干姜、穿山甲各9g9g,麝香,麝香 少许,艾绒少许,艾绒60g60g组成。组成。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27 (三)温针灸(三)温针灸 操作:操作:针刺得气后,留针于适当针刺得气后,留针于适当 深度,针柄上置长约深度,针柄上置长约1.5cm1.5cm的艾卷的艾卷 (或艾绒)点燃施灸;只待燃尽(或艾绒)点燃施灸;只待燃尽 除去灰烬再将针取出。除去灰烬再将针取出。 适应症:适应症:既要留针又需施灸的疾既要留针又需施灸的疾 病。腰背痛、关节冷痛等疾病病。腰背痛、关节冷痛等疾病 注意:注意:防止灰烬脱落烧伤皮肤。防止灰烬脱落烧伤皮肤。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28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29 (四)温灸器灸(四)温灸器灸 概念:概念:温灸器是一种常用温灸器是一种常用 施灸的器具,临床常用的施灸的器具,临床常用的 是温灸盒、温灸筒。是温灸盒、温灸筒。 操作:施灸时,将艾绒点操作:施灸时,将艾绒点 燃后放入温灸盒或温灸筒燃后放入温灸盒或温灸筒 里的铁网上,然后将温灸里的铁网上,然后将温灸 盒、温灸筒放在施灸部位盒、温灸筒放在施灸部位 151520min20min即可。即可。 适用于:适用于:灸治腹部、腰部灸治腹部、腰部 的一般常见疾病。的一般常见疾病。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30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31 五、热敏灸五、热敏灸 n n 腧穴热敏化悬灸简称热敏灸,指在疾病状态下腧穴热敏化悬灸简称热敏灸,指在疾病状态下 ,相关腧穴对艾热异常敏感,产生一个非局部,相关腧穴对艾热异常敏感,产生一个非局部 和和 或表面的热感,甚至非热感(其他非相关或表面的热感,甚至非热感(其他非相关 腧穴对艾热仅产生局部和表面的热感),这些腧穴对艾热仅产生局部和表面的热感),这些 已热敏化的腧穴称为热敏化腧穴。这里的已热敏化的腧穴称为热敏化腧穴。这里的“ “敏敏” ” 有两种含义,一是施敏部位的敏,表现为热感有两种含义,一是施敏部位的敏,表现为热感 的空间增大或性质转变;二是靶器官的敏,表的空间增大或性质转变;二是靶器官的敏,表 现为产生明显的双向调节作用。现为产生明显的双向调节作用。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32 1 1、热敏化的特点、热敏化的特点 n n 1.11.1热敏化的热传导特点热敏化的热传导特点 n n .1透热,灸热从经穴表面直接向深部组织透热,灸热从经穴表面直接向深部组织 穿透,甚至直达胸腹腔脏器,出现概率为穿透,甚至直达胸腹腔脏器,出现概率为60%60% n n .2扩热,灸热以施救点为中心向周围扩散扩热,灸热以施救点为中心向周围扩散 ,出现概率为,出现概率为75%75% n n .3传热,灸热从施灸点开始沿某一方向传传热,灸热从施灸点开始沿某一方向传 导,出现概率为导,出现概率为65%65%。 n n .4局部不(微)热远部热,施灸部位的皮局部不(微)热远部热,施灸部位的皮 肤不(微)热,而远离施灸部位的病所处甚热肤不(微)热,而远离施灸部位的病所处甚热 ,出现概率为,出现概率为25%25%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33 .5表面不热深部热,施灸部位的皮肤不(微表面不热深部热,施灸部位的皮肤不(微 )热,而皮肤下深部组织甚至胸腹腔脏器甚热)热,而皮肤下深部组织甚至胸腹腔脏器甚热 ,出现概率为,出现概率为35%35% .6非热觉,施灸部位或远离施灸部位产生酸非热觉,施灸部位或远离施灸部位产生酸 、胀、压、重、痛、麻、冷等非热感觉,独立、胀、压、重、痛、麻、冷等非热感觉,独立 出现概率约出现概率约10%10%,相兼出现概率约,相兼出现概率约60%60%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34 2 2、热敏化在人群中的表现差异、热敏化在人群中的表现差异 n n 健康人群热敏化出现率健康人群热敏化出现率5%5%,而对风湿性关节,而对风湿性关节 炎、强直性脊柱炎、骨性关节炎、软组织损伤炎、强直性脊柱炎、骨性关节炎、软组织损伤 、肌筋膜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面瘫、肌筋膜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面瘫 、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等二十余种病的探查、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等二十余种病的探查 ,热敏点出现率,热敏点出现率70%70%,疾病痊愈后热敏化率下,疾病痊愈后热敏化率下 降至降至10%10%左右。左右。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35 3 3、热敏化出现部位与经穴定位不、热敏化出现部位与经穴定位不 完全符合完全符合 n n 陈日新等曾以陈日新等曾以3030例背肌筋膜疼痛综合症例背肌筋膜疼痛综合症 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体表共查出热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体表共查出热 敏化腧穴敏化腧穴121121个,与经穴定位重合率为个,与经穴定位重合率为 48.76%48.76%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36 4 4、热敏化腧穴具有其自身分布规、热敏化腧穴具有其自身分布规 律律 n n 初步研究了初步研究了2020种疾病的腧穴热敏化分布种疾病的腧穴热敏化分布 规律,如面瘫在翳风、感冒在风府和上规律,如面瘫在翳风、感冒在风府和上 印堂,盆腔疾病在三阴交、便秘在次髎印堂,盆腔疾病在三阴交、便秘在次髎 ,眼科疾病在耳垂区耳穴等,眼科疾病在耳垂区耳穴等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37 5 5、气至而有效、气至而有效 n n 艾灸热敏化腧穴极易激发循经感传艾灸热敏化腧穴极易激发循经感传 ,出现率达,出现率达95%95%,疗效显著优于传统,疗效显著优于传统 灸法。灸法。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38 (五)其他灸法(五)其他灸法 n n 概念:概念:又称非艾条灸,是指以艾绒以外又称非艾条灸,是指以艾绒以外 的物品作为施灸材料的灸治方法。的物品作为施灸材料的灸治方法。 n n 常用的有常用的有:灯火灸灯火灸 天天 灸灸 蒜蒜 泥泥 灸灸 细细 辛辛 灸灸 天南星灸天南星灸 白芥子灸白芥子灸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39 1 1、灯火灸、灯火灸 概念:概念:又称灯草焠、灯草灸、油埝灸,也称神灯灸又称灯草焠、灯草灸、油埝灸,也称神灯灸 ,是民间沿用已久的简便灸法。,是民间沿用已久的简便灸法。 操作方法:操作方法:取取10101515灯心草,蘸麻油浸渍入灯心草,蘸麻油浸渍入3 34 4 ,点燃后对准腧穴(如角孙、长强等),猛一接,点燃后对准腧穴(如角孙、长强等),猛一接 触听到触听到“ “叭叭” ”的一声迅速离开,如无爆焠之声可重复的一声迅速离开,如无爆焠之声可重复 一次。一次。 适应症:适应症:灯火灸用于小儿痄腮、喉蛾、吐泻、麻疹灯火灸用于小儿痄腮、喉蛾、吐泻、麻疹 、惊风等病症。、惊风等病症。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40 2 2、天灸、天灸 概念:概念:又称药物灸、发泡灸,是一种不用火的又称药物灸、发泡灸,是一种不用火的 灸法。将一些具有刺激性的药物敷贴于腧穴,灸法。将一些具有刺激性的药物敷贴于腧穴, 贴后腧穴皮肤出现红晕,感到温热犹如施灸,贴后腧穴皮肤出现红晕,感到温热犹如施灸, 甚至局部皮肤可起泡。用于天灸的药物有单味甚至局部皮肤可起泡。用于天灸的药物有单味 中药如白芥子、细辛、天南星、大蒜等,也有中药如白芥子、细辛、天南星、大蒜等,也有 复方制剂如复方白芥子等。复方制剂如复方白芥子等。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41 (1 1)蒜泥灸)蒜泥灸 n n 操作:操作:将大蒜捣烂如泥,取将大蒜捣烂如泥,取3 35g5g贴敷于贴敷于 穴位上,敷灸穴位上,敷灸1 13h3h,以局部皮肤发痒发,以局部皮肤发痒发 红起泡为度。红起泡为度。 n n 治疗:治疗:如敷涌泉穴治疗咯血等,敷合谷如敷涌泉穴治疗咯血等,敷合谷 穴治疗扁桃体炎,敷鱼际穴治疗喉痹等穴治疗扁桃体炎,敷鱼际穴治疗喉痹等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42 (2 2)细辛灸)细辛灸 n n 操作:操作:取细辛适量,研为细末,加醋少取细辛适量,研为细末,加醋少 许调和成糊状,敷于穴位上,外覆油纸许调和成糊状,敷于穴位上,外覆油纸 ,胶布固定。,胶布固定。 n n 治疗:治疗:如敷涌泉穴或神阙穴治疗小儿口如敷涌泉穴或神阙穴治疗小儿口 腔溃疡等。腔溃疡等。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43 (3 3)天南星灸)天南星灸 n n 操作:操作:取天南星适量,研为细末,加生取天南星适量,研为细末,加生 姜汁少许调和成糊状,敷于穴位上,外姜汁少许调和成糊状,敷于穴位上,外 覆油纸,胶布固定。覆油纸,胶布固定。 n n 治疗:治疗:如敷于颊车、颧髎穴治疗面神经如敷于颊车、颧髎穴治疗面神经 麻痹等。麻痹等。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44 (4 4)白芥子灸)白芥子灸 n n 操作:操作:取白芥子适量,研为细末,用水取白芥子适量,研为细末,用水 调和成糊状,敷于腧穴或患处,外覆油调和成糊状,敷于腧穴或患处,外覆油 纸,胶布固定。纸,胶布固定。 n n 治疗:治疗:一般可用于治疗关节痹痛、口眼一般可用于治疗关节痹痛、口眼 喎斜,或配合其他药物治疗哮喘等证。喎斜,或配合其他药物治疗哮喘等证。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45 三、施灸的注意事项三、施灸的注意事项 n n 千金要方千金要方:“ “凡灸当先阳后阴凡灸当先阳后阴先先 上后下。上后下。” ” n n 明堂灸经明堂灸经:“ “先灸上,后灸下,先灸先灸上,后灸下,先灸 少,后灸多。少,后灸多。” ” (一)施灸的先后顺序(一)施灸的先后顺序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46 (二)施灸的补泻方法(二)施灸的补泻方法 n n 艾灸的补泻,始载于艾灸的补泻,始载于内经内经。 n n 辨证施治的原则:虚证用补法,实证用泻法。辨证施治的原则:虚证用补法,实证用泻法。 n n 灵枢灵枢 背兪背兪“ “气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以火气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以火 补者,毋吹其火,须待自灭也。以火泻者,疾补者,毋吹其火,须待自灭也。以火泻者,疾 吹其火,传其艾,须待火灭也。吹其火,传其艾,须待火灭也。 n n 针灸大成针灸大成:“ “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待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待 自灭,即按其穴。以火泻者,速吹其火,开其自灭,即按其穴。以火泻者,速吹其火,开其 穴也。穴也。” ”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47 (三)施灸的禁忌(三)施灸的禁忌 1 1、面部穴位、乳头、大血管等处不宜使用直、面部穴位、乳头、大血管等处不宜使用直 接灸,以免烫伤形成疤痕。关节活动部位接灸,以免烫伤形成疤痕。关节活动部位 亦不宜用化脓灸,以免化脓溃破,不宜愈亦不宜用化脓灸,以免化脓溃破,不宜愈 合,甚至影响功能活动。合,甚至影响功能活动。 2 2、空腹、过饱、极度疲劳等患者,应慎施灸、空腹、过饱、极度疲劳等患者,应慎施灸 。对于体弱患者,刺激量不可过强,以防。对于体弱患者,刺激量不可过强,以防“ “ 晕灸晕灸” ”。 3 3、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48 (四)灸后的处理(四)灸后的处理 n n 局部出现水泡,只要不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局部出现水泡,只要不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 ;如水泡较大,可用消毒毫针刺破放出水液,;如水泡较大,可用消毒毫针刺破放出水液, 再涂以龙胆紫。再涂以龙胆紫。 n n 瘢痕灸者,在灸疮化脓期间,瘢痕灸者,在灸疮化脓期间,1 1个月内慎做重个月内慎做重 体力劳动;疮面局部勿用手搔,以保护痂皮,体力劳动;疮面局部勿用手搔,以保护痂皮, 并保持清洁,防止感染。并保持清洁,防止感染。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49 第三节第三节 拔罐法拔罐法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50 vv 概念:概念:拔罐法又名吸筒、吸杯,古称拔罐法又名吸筒、吸杯,古称“ “角角 法法” ”。这是一种以罐作为工具,借热力排去。这是一种以罐作为工具,借热力排去 其中空气,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腧穴或应其中空气,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腧穴或应 拔部位体表,而产生刺激,使局部充血、瘀拔部位体表,而产生刺激,使局部充血、瘀 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疗法。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疗法。 vv本草纲目拾遗本草纲目拾遗:“ “罐得火气合于肉,即罐得火气合于肉,即 牢不可脱,牢不可脱,肉上起红晕,罐中有气水出肉上起红晕,罐中有气水出 ,风寒尽出。,风寒尽出。” ”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51 一、罐的种类一、罐的种类 优点:优点:取材容易,取材容易, 制作简单,且不易制作简单,且不易 损坏,适于药煮,损坏,适于药煮, 临床多有采用。临床多有采用。 (一)竹罐(一)竹罐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52 (二)陶(二)陶 罐罐 特点:特点:吸力大,但质吸力大,但质 地较重,容易摔坏。地较重,容易摔坏。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53 (三)玻璃罐(三)玻璃罐 优点:优点:质地透明,质地透明, 使用时可直接观察使用时可直接观察 局部皮肤的变化,局部皮肤的变化, 便于掌握时间。临便于掌握时间。临 床应用较广泛。床应用较广泛。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54 (四)抽气罐(四)抽气罐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55 n n 分类:分类:火罐法、水罐法、抽气罐法火罐法、水罐法、抽气罐法 二、拔罐的方法二、拔罐的方法 (一)火罐法(一)火罐法 概念:概念:利用燃烧时火的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利用燃烧时火的热力排出罐内空气, 形成负压,将罐吸在皮肤上。形成负压,将罐吸在皮肤上。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56 操作:操作:用镊子夹用镊子夹95%95%的乙醇棉的乙醇棉 球,点燃后在罐内绕球,点燃后在罐内绕1 13 3圈圈 再抽出,并迅速将罐子叩在再抽出,并迅速将罐子叩在 应拔的部位上,即可吸住。应拔的部位上,即可吸住。 优点:优点:比较安全,不受体位比较安全,不受体位 限制,是最常用的方法限制,是最常用的方法 注意:点燃的乙醇棉球切勿注意:点燃的乙醇棉球切勿 将罐口烧热,以免烫伤皮肤将罐口烧热,以免烫伤皮肤 1 1、闪火法、闪火法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57 2 2、投火法、投火法 操作:操作:用乙醇棉球或纸片用乙醇棉球或纸片 ,点燃后投入罐内,乘火,点燃后投入罐内,乘火 最旺时,迅速将罐扣在应最旺时,迅速将罐扣在应 拔的部位上即可吸住。拔的部位上即可吸住。 优点:这种方法吸附力强优点:这种方法吸附力强 注意:注意:由于罐内有燃烧物由于罐内有燃烧物 质,火球落下很容易烫伤质,火球落下很容易烫伤 皮肤,故宜在侧面横拔。皮肤,故宜在侧面横拔。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58 3 3、贴棉法、贴棉法 v操作:用棉花一小方块,略浸酒精,压平贴 在罐内壁的中、下段或罐底,用火柴点燃后, 将罐迅速扣在选定的部位上,即可拔住。 v注意:棉花浸酒精不宜过多,否则燃烧的酒 精滴下时,容易烫伤皮肤。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59 5 5、滴酒法、滴酒法 操作:操作:在火罐内滴入在火罐内滴入9595的酒精的酒精3 3滴,翻滴,翻 倒之使其均匀地布于罐壁,然后点火燃着倒之使其均匀地布于罐壁,然后点火燃着, ,迅迅 速将罐子扣在应拔的部位上。速将罐子扣在应拔的部位上。 4 4、架火法、架火法 操作:用一不易燃烧和传热的物体,如小瓶 盖等,放在应拔的部位上,上置小块酒精棉 球,点燃后将火罐扣上,可产生较强吸力。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60 (二)煮罐法(二)煮罐法 一般适于用竹罐。一般适于用竹罐。 操作:操作:先将罐子放在锅内加水煮沸,使用时罐先将罐子放在锅内加水煮沸,使用时罐 子倾倒用镊子夹出,甩去水液或用折迭的毛巾子倾倒用镊子夹出,甩去水液或用折迭的毛巾 紧扪罐口,乘热按在皮肤上,即能吸住。紧扪罐口,乘热按在皮肤上,即能吸住。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61 (三)抽气法(三)抽气法 操作:操作:将抽气罐紧将抽气罐紧 扣在穴位上,用抽扣在穴位上,用抽 气筒将罐中的空气气筒将罐中的空气 抽出,使其产生负抽出,使其产生负 压,即能吸住。压,即能吸住。 优点:优点:此法适用于此法适用于 任何部位的拔罐。任何部位的拔罐。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62 n n 注意:注意:以上各种方法,一般留罐以上各种方法,一般留罐1010 15min15min,待施术部位的皮肤充血,待施术部位的皮肤充血 、瘀血时,将罐取下。若罐大吸拔、瘀血时,将罐取下。若罐大吸拔 力强时,可适当缩短留罐的时间,力强时,可适当缩短留罐的时间, 以免起泡。以免起泡。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63 三、拔罐法的应用三、拔罐法的应用 操作:操作:又称坐罐法,即又称坐罐法,即 拔罐后将罐子吸拔留置拔罐后将罐子吸拔留置 于施术部位于施术部位101015min15min ,然后将罐取下。,然后将罐取下。 优点:优点:此法是临床上最此法是临床上最 常用的一种,一般疾病常用的一种,一般疾病 均可运用。均可运用。 (一)留罐法(一)留罐法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64 (二)走罐法(二)走罐法 操作:操作:又称推罐法,用口径较大的玻璃罐又称推罐法,用口径较大的玻璃罐 ,罐口要求平滑厚实,先在罐口涂一些凡,罐口要求平滑厚实,先在罐口涂一些凡 士林油膏等润滑油,将罐吸拔好后,以手士林油膏等润滑油,将罐吸拔好后,以手 握住罐底,上下往返推移,至所拔皮肤潮握住罐底,上下往返推移,至所拔皮肤潮 红、充血甚或瘀血时,将罐起下。红、充血甚或瘀血时,将罐起下。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65 适用:适用:面积较大、肌肉丰厚的部位,如腰面积较大、肌肉丰厚的部位,如腰 背、大腿等部。背、大腿等部。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66 (三)闪罐法(三)闪罐法 操作:操作:将罐拔住后,又将罐拔住后,又 立即取下,再迅速拔上立即取下,再迅速拔上 ,如此反复吸拔多次,如此反复吸拔多次, 至皮肤潮红为度。至皮肤潮红为度。 适用:适用:肌肉比较松弛,肌肉比较松弛, 吸拔不紧或留罐有困难吸拔不紧或留罐有困难 处;局部皮肤麻木或机处;局部皮肤麻木或机 能减退的虚证患者也适能减退的虚证患者也适 用此。用此。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67 (四)留针拔罐法(四)留针拔罐法 操作:操作:此法是将针刺和此法是将针刺和 拔罐相结合的一种方法拔罐相结合的一种方法 。操作时先针刺,待得。操作时先针刺,待得 气后留针,将罐拔上,气后留针,将罐拔上, 留置留置101015min15min,然后,然后 起罐、出针。起罐、出针。 适用:适用:多用于风湿病。多用于风湿病。 A Free sample back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