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止痛膏外敷治疗炎性外痔的200例临床疗效(2015年-定稿)_第1页
黄连止痛膏外敷治疗炎性外痔的200例临床疗效(2015年-定稿)_第2页
黄连止痛膏外敷治疗炎性外痔的200例临床疗效(2015年-定稿)_第3页
黄连止痛膏外敷治疗炎性外痔的200例临床疗效(2015年-定稿)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连止痛膏外敷治疗炎性外痔的200例临床疗效 杨军义,毛 红,李 薇,唐 平,赵 强(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中医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31)摘 要:目的 观察黄连止痛膏外敷治疗治疗炎性外痔的疗效。方法 将炎性外痔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04例采用黄连止痛膏(生大黄、生黄柏、黄连等中药复方制剂)外敷治疗炎性外痔,对照组96例采取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外敷治疗;就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临床治愈率、显效率分别为57.69%、31.04%,对照组临床治愈率、显效率分别为31.25%、28.13%,两组治疗方法对患者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 0.05)。纳入标准为肛缘皮肤破损或感染,疼痛明显、水肿发红、潮湿、发痒。2 治疗方法实验组:每日首次便后常规清洁、消毒肛门,取黄连止痛膏(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院内制剂)2.5g均匀敷置于2cm6cm紫草油纱条上,再将此纱条放置于炎性外痔表面,无菌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1次,疗程7天。对照组:每日首次便后常规清洁、消毒肛门,取马应龙麝香痔疮膏一支(规格:马应龙麝香痔疮膏2.5g5支1盒,马应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均匀敷置于2cm6cm紫草油纱条上,再将此纱条放置于炎性外痔表面,无菌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1次,疗程7天。3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5年制定的疗效标准中医肛肠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制定:临床治愈:症状体征均消失。显效:症状消失,留有皮赘。有效:症状有改善,外痔炎症减轻。无效:症状和体征均无变化。4 治疗结果4.1 两组主要临床症状分布比较 (P 0.05)。 见表1。表1 两组主要临床症状分布(例)组别例数疼痛水肿潮湿发痒治疗组104 73 48 68 27对照组 96 61 47 65 29注:两组患者主要临床症状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4.2 两组疗效比较 见表2。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例)组别例数临床治愈 显效有效无效治疗组104 60(57.69) 32(31.04) 12(11.27) 0(0)对照组 96 30(31.25) 27(28.13) 39(40.62) 0(0)注:实验组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 P 0.05),但实验组疼痛及水肿消失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5 讨论炎性外痔是肛肠科常见急症之一,临床症状以肛缘皮肤突发的局部性肿块、充血、水肿、剧烈疼痛为主2。肛垫局部微循环障碍可能是痔发生的主因3。内经说:“因而饱食,经脉横解,肠澼为痔。” 概括而言,痔疮发病的病因病机多因饮食不节、酒色过度而致湿热内生、下注大肠所致;或因久泻久痢、久坐久站、排便用力努挣、妇女妊娠胎产而引起阴阳不和、关格壅塞、经脉横溢、渗漏肠间下注肛门冲发为痔;或因外感风、湿、燥热之邪,或内伤七情,气血壅滞肛门所致4。而炎性外痔多由诸因素直肠影响静脉回流致瘀血,致使肛垫组织代谢紊乱,加之局部感染,造成组织炎变而发生病理变化。我们以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名老中医徐廷翰教授临床使用多年的经验方,制成黄连止痛膏(生大黄、黄柏、黄连等中药复方制剂),其中黄连、紫草相伍为君药,其味苦性寒,能使邪气迅速消除,以奏泻火解毒、清热燥湿、凉血止血之功。黄柏、黄连增强泻火解毒、清热燥湿之力。此经验方药效明显,共奏消炎止痛、清热解毒、收敛生肌、凉血止血之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该复方制剂是西医抗生素所不能替代的,且无毒副作用5。大黄主要成分为蒽醌衍生物,对多种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厌氧菌、葡萄球菌、链球菌最敏感6。大黄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其抗菌机理主要是对菌体核酸和蛋白质合成及糖代谢有抑制作用。可使局部血管收缩,通透性下降。黄柏临床应用为湿热泻痢,热淋盗汗,疮疡肿毒等7、8。黄柏药理作用广泛,主要有免疫抑制,抗炎,抗肿瘤,抗溃疡及抗菌等作用8、9。在体外对多种皮肤致病菌性真菌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抗菌作用原理与其对细菌呼吸及RNA合成的强烈抑制有关,并能促进白细胞对细胞的吞噬。黄连所含多种生物碱具有显著体外抗菌作用,小檗碱为最主要抗菌成分,大量研究表明小檗碱具有广谱的体外抗菌效果,有报到其于低浓度时抑菌,高浓度时杀菌。 总之,黄连止痛膏外敷可借助药力作用于局部病变,扩张局部血管,增快血液和淋巴循环,改善肛垫微循环,促使水肿和疼痛消失,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 张东铭,王王玉成盆底与肛门病学M 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4:3962丁泽明,丁义江,王业黄丁氏痔科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2583王健,李丁痔的病理生理学研究进展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0,26(1):1936-1964 徐廷翰中国痔疮诊疗学M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555姜云大黄、黄芩、黄连、黄柏在现代临床医学中的运用J 天津中医药,2008,6(25):2156李仪奎,姜名瑛中药药理学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2:82.7方文贤,宋崇顺,周立孝医用中药药理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l848李峰,贾彦竹黄柏的临床药理作用J 中医药临床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