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负性情绪干扰行为抑制控制: 一 项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辛 勇 李 红 袁 加 锦 心理学1001班 1090080134 李慧 负性情绪干扰行为抑制控制: 一项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摘要 一、引言 二、试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摘要 以往研究提示, 行为抑制控制与视觉情绪加 工的神经活动存在交互作用, 而视觉材料诱发的正、负情 绪如何影响行为控制加工过程尚不清楚。 采用双选择情绪oddball范式与事件相关电位(ERP) 技 术, 本研究假设视觉情绪刺激的呈现对个体的行为控制能 力具有显著影响。实验要求被试对标准刺激与偏差刺激 (85% vs.15%)分别做不同的按键反应。偏差刺激由正、 负、中三种来自中国情绪图片系统的情绪图片组成。 行为结果发现, 负性条件下的反应时间显著长于中性 与正性条件, 而三类偏差刺激的反应时均显著长于标准刺 激的反应时。 ERP 结果显示, 不论效价, 在240300ms 与 350550ms 两个时间窗口, 偏差刺激与标准刺激诱 发的平均波幅差异显著, 表明本研究条件下行为抑 制控制效应显著。在代表行为控制加工的偏差- 标 准差异波中, 在上述两窗口内分别出现显著的N2与 P3成分。负性条件下N2及P3潜伏期显著长于中性条 件; 而负性条件下N2波幅显著大于而P3波幅显著小 于中性条件。相反, 正性条件下N2波幅显著小于而 P3波幅显著大于中性条件。 因此, 本研究从行为与脑电两个层面揭 示了情绪对行为控制过程的影响: 负性情绪减弱个 体的行为控制能力, 从而导致个体对反应冲突的觉 察变慢及对优势反应的抑制过程更长。相反, 正性 情绪对行为控制过程可能具有促进作用。 一、引言 ( 一)作为执行功能的重要成分, 对不适 当行为模式的监控与抑制在人类的生存适应中起着重要作 用。 采用Go/Nogo 及双选 择oddball范式的研究 显示, 额中央区N2 、中央顶区P3成分 是与行为抑制控制过 程密切相关的两个 ERP 成分 行为控制相关N2成分 被认为主要与冲突觉 察与监控有关; 而行为 控制相关 P3 的出现则 是行为抑制加工过程 的直接指标, 比如, Go/Nogo 任务中P3峰值 的出现往往代表着行 为抑制加工的完成。 (二)本研究采用高时间分辨率ERP 技术, 及情绪双选择oddball 范式考察情绪对行 为控制加工的影响及其时间特征。 双选择oddball范式要求被试尽快 且准确地对大概率Go刺激( 标准刺激) 与小概率 Nogo刺激( 偏差刺激) 做两类不同的按键反 应。由于标准刺激的呈现概率远大于偏差刺 激, 因此, 实验中被试对标准刺激的反应频率 远高于对偏差刺激的反应频率。由此, 个体对 标准刺激的反应将成为优势反应。当偏差刺激 呈现时, 被试需抑制对标准刺激的优势反应, 从而确保对偏差刺激做出正确的行为反应。 GO刺激诱发的ERP NOGO刺激诱发的ERP 偏差刺激反应时 标准刺激反应时 抑制控制 的行为 指标 刺激的早期视觉加工、刺 早期视觉加工、刺激辨 别、 反应决策与运动准备等过 程。 早期视觉加工、刺激辨 别、反应决策与运动准 备、反应抑制等过程。 此外, 由于被试对标准刺激与 偏差刺激均需做行为反应, 且反应手被试间 平衡, 研究者便可通过相减技术获得纯粹反 映行为控制效应的ERP 活动(Yuan et al., 2008b)。由此, 通过操纵偏差刺激的情绪效 价并记录各偏差条件与标准条件诱发的脑 活动, 便可考察情绪对行为控制过程的 影 响。 二、试验方法 2.1 被试 13名在校大学生、研究生作为有偿被 试, 6 名男性, 7 名女性, 年龄范围在1825 岁, 平均年龄约为22岁, 所有被试身心健 康, 均为右利手, 视力正常或矫正后正常, 均签署了实验知情同意书。 2.2 刺激材料 采用双选择oddball分类实验模式。在 实验中, 刺激材料均分为标准刺激和偏差刺激( 其比 例为85%vs15%)两类。标准刺激为一张凳子的自然 景物图片, 偏差刺激为负性, 中性与正性情绪图片 各25张, 各效价条件刺激图片在实验中呈现概率均 为5%。所有刺激图片均来自中国情绪图片库系统 。 各条件刺激图片唤醒度保持一致( 负性M=6.08, 中性 M=5.86, 正性M=5.88; F (2, 87)=1.55, p =0.22) 而效 价两两差异十分显著( 负性M= 1.85, 中性M= 5.46, 正性M=7.01; F (2, 87)=486.2, p 0.001)。图片分辨率 均为100 像素/ 英寸, 大小统一为15cm10cm。被试 双眼与屏幕距离约1.5m, 因此水平与垂直视角均小 于6 。 2.3 ERP 记录 实验仪器为Brain Product 脑电 记录系统, 参考电极置于双侧乳突连线, 前 额接地, 采用64导电极帽记录脑电, 同时记 录水平眼电和垂直眼电, 滤波带通为DC-100 Hz, 采样频率为 500Hz/ 导, 头皮电阻降至 5k 以下。进行离线分析(off-line analysis), 分析时程(epoch)为1000ms, 含基线 200ms, 自动矫正眨眼等伪迹, 波幅大于80V 者在 叠加中被自动剔除。 2.4 程序和任务 实验共有5 个block, 每个block 包括200 个刺激试次(trial) 。各效价条件刺 激图片呈现顺序完全随机。在实验开始之 前, 告知被试本实验考察个体进行反应选择 及对优势反应进行抑制的能力。 首先在电脑屏幕中央出现小十 字注视点, 持续300ms 。 然后, 呈现时距在5001500ms 之间随机的空屏, 随后呈现刺激图片。 被试的任务是当标准刺激出现时用左( 右) 手食 指按F 键反应; 而当偏差刺激出现, 用右( 左) 手食 指按J 键反应。反应手进行被试间平衡。刺激呈现 时间上限1000ms, 刺激呈现随被试按键终止。 因此, 当刺激呈现之后, 被试需要1000ms 之 内尽可能准确而快速的做按键反应, 在每个block 结束之后, 均提供被试对两类刺激图片的反应正确 率作为反馈。随后是1000ms 的等待时间, 然后出 现小十字, 以此循环。正式实验之前被试先进行20 个试次(trial) 的练习, 所有被试都必须在练习阶段 反应正确率达到100%再进入正式实验。记录标准 刺激及各效价偏差刺激诱发的EEG活动。实验结束 后, 对各个被试进行有关实验情况的访谈。 2.5 ERP 数据分析和统计 分析时程为1000ms, 其中刺激呈现前 200ms作为基线。对各效价偏差刺激及标准刺激诱 发的ERP 分别进行叠加和平均。由图1 与图2 可知, 情绪效价效应主要出现在头皮中央及额- 中央记录 区域, 而偏差- 标准差异波活动广泛分布在额- 中央- 后顶部记录区域。因此, 本研究选择以下的13个电 极位置记录的ERP 波形用于统计分析: FZ, FCZ, CZ, CPZ, PZ, F3,FC3, C3, CP3, F4, FC4, C4, CP4进行统计分 析。由图1 可知, 偏差刺激与标准刺激诱发的ERP 从 大约150ms 开始分离, 该差异一直延续到大约 700ms 结束。这些差异在差异波上集中表现为早期 N1 (130180ms)及P2 (190240ms) 成分, 及晚期抑制 控制相关N2(240300ms)及P3 (350550ms)成分。 因此, 本研究首先通过平均波 幅分析在240300ms 及350550ms 两窗口检验 行为控制ERP效应的显著性。分析因素为刺激 类别( 标准刺激, 偏差刺激) 与电极点(13 个记 录点) 。在行为控制效应显著的基础上, 通过 测量各效价条件下N1, P2、N2及P3 的潜伏期( 刺激呈现到波峰之间的时间距) 和波幅( 基线到 波峰), 进一步分析情绪效价对行为控制过程的 影响。对上述各成分的波幅与潜伏期进行两因 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ANOVA)。重复测量因素 为效价( 正, 中, 负) 及电极点(13 个电极点) 。 采用Greenhouse-Geisser 法矫正自由度以及P 值。 三、实验结果 3.1 行为结果 被试对标准刺激及偏差刺激的反应正确 率均超过96%, 反应正确率的效价及刺激类型( 标准vs.偏 差) 主效应均不显著。对反应时间的统计分析表明, 无 论效价, 被试对偏差刺激的反应时间显著长于对标准刺 激的反应时间, F (1,12)=8.29, p 0.05。此外, 反应时间 的效价主效应显著, F (2,24)=4.45, p 0.05, 负性条件下 的反应时间显著长于中性及正性条件下的反应时间。被 试在标准刺激, 负性偏差刺激, 中性偏差刺激, 正性偏 差刺激条件下的反应时间分别为: 452ms, 523ms, 504ms, 497ms。 由此可知,本实验条件下, 由于反应抑制的需要, 被试在各偏差刺激条件下均出现显著的反应时间延迟效 应, 该效应在负性情绪条件下尤为突出。 3.2 ERP 成分与统计分析 3.2.1 行为控制效应检验( 原始波形) 对240 300ms 区间平均波幅的重复测 量方差分析显示出显著的刺激类别 F (1, 12)=6.12; p 0.05 及电极点主效应 F (12,144)=3.65; p 0.01 。无论记录位置, 偏 差刺激诱发出相比标准刺激显著更大的负 偏向, 该偏向在差异波中集中表现为显著的 额中央区N2活动。平均波幅在中前部记录 点显著大于后部记录点。此外, 刺激类别与 电极点交互效应边缘显著, F(12,144)=1.75, p 0.1, 见图2 。 对 350550ms 区间平均波幅统计 分析表现出显著的刺激类别 F (1, 12)=7.03, p 0.05 及电极点 F (12,144)=2.61, p 0.01主效 应, 以及显著的刺激类别与电极点交互效应, F (12,144)=3.02, p 0.01。中央 - 顶区的波幅显 著大于前部记录区域的波幅。偏差刺激, 尤其 在中央区及后顶区, 诱发出相比标准刺激显著 更大的正偏向, 该偏向在差异波中表现为明显 的P3活动( 图2) 。 由此可知, 本实验条件下, 偏差刺激诱发 出显著的行为抑制效应, 该效应集中表现为额 中央区的差异N2及中央顶区差异P3活动( 图2) 。 3.2.3 情绪对行为控制过程的影响( 偏差- 标准差 异波分析) N1-P2 效应: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表明, 差 异N1 波幅的效价主效应显著, F (2,24)=7.14, p 0.01)。负性刺激诱发的 N1波幅显著大于中 性刺激, 而正性条件的波幅显著小于中性条 件。此外, 差异P2 波幅的效价 F (2,24)=9.96, p 0.05 及电极点 F (12,144)=2.08, p 0.05 主 效应显著。P2波幅主要分布在额- 中央区, 且 负性条件P2波幅相比中性与正性条件显著更 负。P2 潜伏期的效价效应显著, F (2,24)=3.72, p 0.05, 负性条件下峰潜伏期显著早于正性与 中性条件。上述两成分的其余效应均不 显 著。 N2效应: 差异N2波幅的效价 F (2,24)=11.28, p 0.01 及电极点 F (12,144)=10.71, p 0.001主效应显著。负性 刺激诱发的N2波幅显著大于中性刺激, F (1, 12)=15.02, p 0.01; 中性条件诱发的波幅显 著大于正性条件, F (1, 12)=14.51, p 0.01。 N2波幅主要分布在额- 中央区域。此外, N2 潜伏期的效价主效应显著, F (2,24)=4.10, p 0.05。负性条件下N2潜伏期显著长于中性 及正性条件。其余效应均不 显著。 P3 效应: 差异P3 波幅的效价 F (2,24)=15.26, p 0.001 及电极点 F (12,144)=8.86, p 0.001主效应显著。 此外, 效价与电极点交互效应显著, F (24,288)=2.71, p 0.01。负性刺激诱发的P3波幅显 著小于中性刺激, F (1, 12)=26.38, p 0.001; 而中 性条件诱发的波幅显著小于正性条件, F (1, 12)=8.29, p 0.05。中央顶区的P3活动显著大于前 部区域, 而效价条件之间的差异主要分布在额中 央区域。对P3的潜伏期分析表现出显著的效价 F (2,24)=4.87, p 0.05 及电极点主效应 F (12,144)=2.98, p 0.01 。负性条件下P3 潜伏期显 著长于中性及正性条件,中央- 顶区记录点的P3 潜 伏期显著长于前部记录点。其余效应皆不显著。 四、讨论 (一)采用双选择oddball 范式, 本研究发现视 情绪对个体的行为控制过程具有显著影响。 在偏差- 标准差异波中, 情绪对行为控制 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负性情绪下人脑抑制加工的增 强及加工时间的延长。另一方面, 无论是在早期 对反应冲突的觉察还是在晚期的抑制控制阶段, 正性情绪下人脑行为控制加工脑活动相比中性更 弱, 提示正性情绪对行为控制过程可能具有促进 作用。 (二)由于N1-P2复合成分是偏差相关脑活动, 因此显著N1-P2 成分的出现标志着人脑对与背 景偏离的刺激物的觉察 。 以往研究显示, N1 活动是早期视 觉选择性注意的标志, 而前部P200 的出现跟知 觉加工中注意的卷入有关。因此, 个体在 150200ms 左右已经觉察到偏差刺激的呈现, 并引起相比标准刺激更多的注意分配, 从而为 随后的反应冲突觉察及行为控制做准备。负性 刺激诱发的N1-P2 成分相比中性刺激显著更负, 且负性条件下P2 潜伏期更早, 这反映了人脑对 负性事件的注意偏向 。由于注意资源的有限 性, N1-P2 阶段对负情绪内容的优先加工, 可 能导致随后任务相关的行为控制过程受到干 扰。 (三)、 1、以往研究发现, 行为抑制任务中N2与反应冲突 检测有关。有反应冲突的任务诱发的N2显著大于 无反应冲突的任务。 由于N2波幅是冲突监控中注意分配 的直接指标, 而其潜伏期代表着反应冲突觉察的 速度, 统计结果提示负性条件下的反应冲突监控 需消耗个体更多注意资源, 而觉察反应冲突的速 度相比中性与正性条件更慢。由于负情绪事件的 重要生存适应价值, 人脑对该类事件存在加工偏 向; 该偏向很可能导致任务相关维度加工的不 足。因此 , 负性条件下, 个体需要克服对情绪维 度的加工偏向, 以有效监控反应冲突并完成行为 抑制控制。 2、近期, Yuan 等人的系列研究显示, 随着效 价强度的增强, 负性情绪对任务相关维度加 工的影响也越大。 与上述结果一致, 本研究中双加工过 程的存在导致负性条件下N2波幅最大, 而 情绪对冲突监控的干扰很可能是负性条件 N2潜伏期延长的原因。相反, 正性条件诱 发的N2的波幅显著小于中性条件, 而两者 峰潜伏期无显著差异。这表明, 正性情绪下 个体消耗较少的注意资源便能有效监控反 应冲突的出现, 这可能与正性情绪增加注意 广度有关 。 (四)以往研究显示, 对任务无关干扰信息的认知控制导致 P3 波幅的降低, 认知控制条件下的P3 波幅低于无认知控 制条件下 。 人脑对负性事件的加工具有优先性。因此, 负性条件下, 个体需动用认知控制, 排除无关负性情绪的 干扰, 以确保行为抑制过程的有效完成, 从而导致了负性 条件下P3波幅的降低。这一观点得到了P3潜伏期效应的支 持。负性条件下更长的潜伏期, 标志着个体需要更长时间 完成行为抑制控制过程, 这也与负性条件下反应时的延迟 相一致。 另一方面, 正性刺激诱发了相比中性条件更大的P3波 幅, 而两者并无P3潜伏期及反应时间的差异。这提示正性 条件下并无显著认知控制过程的参与。以往研究显示, 正 性情绪增加注意的广度, 显著激活联想系统, 对认知灵活 性与执行功能具有促进作用。 因此, 更好的分配性注意与广泛联想性皮层区域的激 活可能促进行为控制过程的完成, 由此导致正性条件下P3 波幅的增大。有关正性情绪与行为控制的具体关系有待进 一步研究的解决。 五、结论 采用双选择oddball 范式, 本研 究发现视觉情绪对行为抑制控制过程具有 显著影响。 1)该影响主要表现为负性情绪对行为控制过 程的干扰。相比中性条件, 负性情绪下个体 的行为反应显著延迟; 2)并且个体的反应冲突监控和随后的行为抑 制脑活动增强, 而加工过程变慢。正性情绪 对行为抑制过程可能具有促进作用。 参 考 文 献 Baume, K. H., Goldstein, et al., 2007). However, how visual induced emotion influences behavioral inhibitory control remains unknown. Specifically, whether emotion of different valences influences behavioral inhibitory control similarly or positive and negative emotions impact this control in different ways remains undetermined. Based on previous studies reporting different effects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emotions on cognitive processes (Rowe, Hirsh and Anderson, 2007), the present study hypothesize that the inducement of negative emotion may impair behavioral control while that of positive emotion promotes the achievement of the control. Using a two-choice oddball task (standard vs. deviant ratio: 85%:15%) an d event-related potential measures (ERPs), t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emotion on behavioral inhibitory control. ERPs were recorded for standard stimuli, positive, neutral and negative deviant stimuli while subjects classify deviant and standard stimuli by pressing different keys, irrespective of the emotionality of deviants. All stimuli were emotionally evocative scenes taken from Chinese Affective Picture System Response times for negative deviant stimuli were longer than those for neutral and positive deviants. ERP data showed significant amplitude differences betwee n deviant and standard conditions during 240-300ms and 350-550ms intervals, suggesting that the present task is valid in inducing processes of behavioral inhibitory control. In the deviant-standard difference ERPs that pure ly index effect of this control, there were pronounced deviant-related N2 and P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承包开荒地建房合同范本
- 押车过户协议咋签订合同
- 2025版森林生态补偿机制承包合同模板
- 2025年度石材产品知识产权保护与许可合同
- 2025版跨境贸易税务筹划与政策咨询合同
- 2025版教育培训机构借款合同模板下载
- 2025版高品质商品砂浆供货及技术服务合同
- 教师合同解除协议书范本
- 无抵押个人贷款合同范本
- 未签合同双倍工资协议书
- JG/T 155-2014电动平开、推拉围墙大门
- T/YNIA 003.1-2021面膜护肤用非织造布第1部分:水刺法
- T/CASTEM 1013-2023高校人才代表性科技成果评价指南
- GB/T 18867-2025电子气体六氟化硫
- 军队文职管理学备考指南
- 病历质量定期检查评估与反馈制度
- 胖东来考试试题及答案
- 乐天地产(成都)有限公司乐天广场四期项目环评报告
- 人教版初二地理上册课件: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 疆域
- 初中生叛逆期教育主题班会
- 小学国家领土与主权教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