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领导力_清华大学.pdf_第1页
资治通鉴领导力_清华大学.pdf_第2页
资治通鉴领导力_清华大学.pdf_第3页
资治通鉴领导力_清华大学.pdf_第4页
资治通鉴领导力_清华大学.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资治通鉴领导力_清华大学.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统中国的管理智慧传统中国的管理智慧 资治通鉴导读资治通鉴导读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张国刚 博士 1 绪论:国学与资治通鉴 曾国藩:读书有两门曾国藩:读书有两门 径:修身不外读经;径:修身不外读经; 经济不外读史。经济不外读史。 曾国藩:“窃以为先曾国藩:“窃以为先 哲经世之书,莫善于哲经世之书,莫善于 司马温公资治通鉴司马温公资治通鉴 ”。 ”。 2 四 库 全 书 四 库 全 书 经经 史史 子子 集集 易、书、诗、礼、春秋、孝、群总、四书、 乐、小学、石经、汇编等 易、书、诗、礼、春秋、孝、群总、四书、 乐、小学、石经、汇编等12类。类。 儒儒13经 一易一书一诗三礼三春秋,惟两子孝尔? 经 一易一书一诗三礼三春秋,惟两子孝尔? 正、编年、纪事本末、别、杂、诏令奏议 传、史抄、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 目录、史评、汇编等 正、编年、纪事本末、别、杂、诏令奏议 传、史抄、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 目录、史评、汇编等16类类 墨、兵、法、农、医、天算、术数、艺术、 谱录、杂、类书、丛书、汇编、小说家、释 道、耶、回、西学格致等 墨、兵、法、农、医、天算、术数、艺术、 谱录、杂、类书、丛书、汇编、小说家、释 道、耶、回、西学格致等19类类 楚辞、别集、总集、词曲、闺阁等楚辞、别集、总集、词曲、闺阁等5类类 如楚辞全唐诗全宋词乐府诗集 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韩昌黎集等 如楚辞全唐诗全宋词乐府诗集 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韩昌黎集等 3 胡三省论资治通鉴 宋元之际著名学者胡三省(1230-1302)说: “为人君而不治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 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 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 为人子而不知通鉴,则谋身必至于辱先, 做事不足以垂后。” “为人君而不治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 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 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 为人子而不知通鉴,则谋身必至于辱先, 做事不足以垂后。”胡三省资治通鉴注 按:1256年,胡三省与文天祥、陆秀夫、谢枋得 等同登进士第。 4 (一)比较文明的视野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 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中庸) 人类的知识体系: 关于自然的知识 关于人与社会的知识 关于超自然的知识(宗教学与神学) 5 6 国史特点:国家治理结构 封建社会(feudalism):封邦建国(采邑) 部落长老制度(酋长制) 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编户齐民(乡里) 礼乐文化:制度(礼)、教化(乐) 制度建设:选举制度、赋税制度等. 7 8 欧洲封建制度 中国:皇帝最大,可以管理任何阶层 西欧:国王只对他的下一阶层起限制作用(即称为附庸),而对下一阶 层的附庸没有直接的关系(即对国王来说,附庸的附庸,不是他的附庸) 9 国史特点:市场经济 范蠡计然: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 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 ,贱取如珠玉。财币欲其行如流水。 史记卷129货殖列传:是专门记叙 从事“货殖”(经济)活动的杰出人物的类 传。 “货殖”,指利用货物的生产与交换 ,进行商业活动,从中生财求利。还包括各 种手工业,以及农牧渔、矿山、冶炼等行业 的经营在内。(经商不让陶朱富,货殖当属 子贡贤) (经商不让陶朱富,货殖当属 子贡贤) 10 国学与商道:智、勇、仁、强国学与商道:智、勇、仁、强 白圭:从事商业经营,要像伊尹、吕尚那样筹划 谋略,像孙武、吴起那样用兵打仗,像商鞅推行 法令那样果断。如果智不能权变,勇不足以决断 ,仁不善于取舍,强不会守业,就没资格侈谈经 商之术。 白圭:从事商业经营,要像伊尹、吕尚那样筹划 谋略,像孙武、吴起那样用兵打仗,像商鞅推行 法令那样果断。如果智不能权变,勇不足以决断 ,仁不善于取舍,强不会守业,就没资格侈谈经 商之术。(“吾治生产,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 法是也。是故其智不足与权变,勇不足以决断,仁不能以取予,强不 能有所守,虽欲学吾术,终不告之矣。”盖天下言治生祖白圭。) 白圭经商之道:白圭经商之道:智、勇、仁智、勇、仁(取舍)(取舍)、强、强(坚守)(坚守) 白圭经商之术: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知进知守白圭经商之术: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知进知守 宋真宗封白圭为“商圣”。宋真宗封白圭为“商圣”。 11 北宋交子、南宋会子 12 元朝宝钞、明朝宝钞 13 (二)关于资治通鉴 一九五四年,毛泽东在与 吴晗谈话时说:资治通 鉴这部书写得好。叙事 有章法,历代兴衰治乱, 本末毕具,读这部书,可 以熟悉历史事件,从中吸 取经验教训。 两年后,在周恩来安排下, 顾颉刚等十二名著名学者 点校的资治通鉴标点 本,由中华书局出版。 资治通鉴概说 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 编年史,全书共294卷,上起战 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公 元前403年),下迄五代末年宋 太祖赵匡胤灭后周以前(959 年),凡1362年。 作者:司马光(1019-1086) 内容条贯、叙事清晰;其内容与 国家兴衰、民生休戚相关,其目 的是为了借鉴历史上治理国家过 程中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 原名通志,神宗以该书“鉴于 往事,有资于治道”,故赐名 “资治通鉴”。 关于资治通鉴 司马光(1019-1086),北宋陕州 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 东北)人,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 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 “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 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 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 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 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 得活。其后京、洛间画以为图。” (宋史本传) 16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臣光言:先奉敕编集历代君臣事 迹,又奉圣旨赐名资治通鉴, 今已了毕者。伏念臣性识愚鲁, 学术荒疏,凡百事为,皆出人下。 独于前史,粗尝尽心,自幼至老, 嗜之不厌。每患迁、固以来,文 字繁多,自布衣之士,读之不遍, 况于人主,日有万机,何暇周览! 臣常不自揆,欲 臣光言:先奉敕编集历代君臣事 迹,又奉圣旨赐名资治通鉴, 今已了毕者。伏念臣性识愚鲁, 学术荒疏,凡百事为,皆出人下。 独于前史,粗尝尽心,自幼至老, 嗜之不厌。每患迁、固以来,文 字繁多,自布衣之士,读之不遍, 况于人主,日有万机,何暇周览! 臣常不自揆,欲删削冗长,举撮 机要,专取关国家兴衰,系生民 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 为编年一书。 删削冗长,举撮 机要,专取关国家兴衰,系生民 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 为编年一书。 司马光资治通鉴 臣既无他事,得以研精极虑,穷竭所有,日 力不足,继之以夜。 臣既无他事,得以研精极虑,穷竭所有,日 力不足,继之以夜。遍阅旧史,旁采小说, 简牍盈积,浩如烟海,抉擿幽隐,校计豪厘 。 遍阅旧史,旁采小说, 简牍盈积,浩如烟海,抉擿幽隐,校计豪厘 。上起战国,下终五代,凡一千三百六十二 年,修成二百九十四卷。 上起战国,下终五代,凡一千三百六十二 年,修成二百九十四卷。又略举事目,年经 国纬,以备检寻,为目录三十卷。又参考群 书,评其同异,俾归一涂,为考异三十 卷。合三百五十四卷。 又略举事目,年经 国纬,以备检寻,为目录三十卷。又参考群 书,评其同异,俾归一涂,为考异三十 卷。合三百五十四卷。 从1065-1084,前后历时19年。从1065-1084,前后历时19年。 18 资治通鉴残稿 19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臣今骸骨癯瘁,目视昏近,齿牙无几,神 识衰耗,目前所为,旋踵遗忘 臣今骸骨癯瘁,目视昏近,齿牙无几,神 识衰耗,目前所为,旋踵遗忘。臣之精力, 尽于此书。 臣之精力, 尽于此书。伏望陛下宽其妄作之诛,察其 愿忠之意,以清闲之燕,时赐有览, 伏望陛下宽其妄作之诛,察其 愿忠之意,以清闲之燕,时赐有览,监前 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嘉善矜恶,取 得舍非 监前 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嘉善矜恶,取 得舍非,足以懋稽古之盛德,跻无前之至 治。俾四海群生,咸蒙其福,则臣虽委骨 九泉,志愿永毕矣! ,足以懋稽古之盛德,跻无前之至 治。俾四海群生,咸蒙其福,则臣虽委骨 九泉,志愿永毕矣! 曾国藩评通鉴 窃以为先哲经世之书,莫善于司马 温公资治通鉴,其论古皆折衷 至当,开拓心胸;(论事)能窃物 之理,执圣之权;又好叙兵事所以 得失之由,脉络分明;又好详名公 巨卿所以兴家败家之故,使士大夫 怵然知戒, 窃以为先哲经世之书,莫善于司马 温公资治通鉴,其论古皆折衷 至当,开拓心胸;(论事)能窃物 之理,执圣之权;又好叙兵事所以 得失之由,脉络分明;又好详名公 巨卿所以兴家败家之故,使士大夫 怵然知戒,实六经以外实六经以外不刊之典不刊之典也。也。 阁下若能读此书,将来出而任事, 自有所持循而不至失坠。” 阁下若能读此书,将来出而任事, 自有所持循而不至失坠。”(致某 书) (致某 书) 毛泽东读通鉴 毛泽东十七次批注过资治通鉴:“十七遍 。每读都获益匪浅。一部难得的好书噢。恐怕 现在是最后一遍了,不是不想读而是没那个时 间啰通鉴里写战争,真是写得神采飞 扬,传神得很,充满了辩证法。” 资治通鉴着重政治军事方面,后世又称之 为“帝王之书”,至今仍有人钻研资治通鉴 作谋略上研究。如八十年代日本便掀起一股 通鉴热,研究者主要都是借此书作商战之用。 八十年代日本便掀起一股 通鉴热,研究者主要都是借此书作商战之用。 22 读史之境界 胡三省:“通鉴不特记治乱之迹而已, 至于礼乐、历数、天文、地理、尤致其详。 读者如饮河之鼠,各充其量而已。” 胡三省:“通鉴不特记治乱之迹而已, 至于礼乐、历数、天文、地理、尤致其详。 读者如饮河之鼠,各充其量而已。”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末:读者于历代兴 亡、人之贤否之中,“可以自淑,可以诲 人,可以知道而乐。”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末:读者于历代兴 亡、人之贤否之中,“可以自淑,可以诲 人,可以知道而乐。” 读史(本课程)三重境界: 自淑、诲人、知道而乐 (三)资治通鉴的精髓 资治通鉴在总结历代 兴亡实践中,特别强调领 导者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 感,重视人君的才能、素 质和品质对于国家兴衰的 重大影响! 我们常说,“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司马光更强 调“人君”尤其要负主要 历史责任! 司马光:君主分五类 稽古录第1616卷即历年图序中,司 马光把人君分成五类: 创业之君智勇冠群 守成之君中等才能,能够自我约束 陵夷之君中等才能,但不能自修 中兴之君才能过人且善自强 乱亡之君下愚而不可改移者 人君“六事” 司马光上疏宋神宗(1048-1085): 修心之要三,曰仁、曰明、曰武; 治国之要三,曰用人、曰信赏、曰 必罚 “臣尝以此六事献仁宗,其后以献 英宗。今又以献陛下,诚以臣平生 所学所得至精至要者,尽在是矣。” 诚以臣平生 所学所得至精至要者,尽在是矣。” 司马光:治国之要亦有三 治国之要亦有三,一曰官人, 二曰信赏,三曰必罚。”官 人是指干部的任用,赏罚就 是激励机制。如果说 “仁”“明”“武”是领导 人的领导力,那么“官 人”“信赏”“必罚”则是 治理方略。一个共同交集点 就是“用人”。 用人 官人 信赏 必罚 “何谓人君之道一?曰,用人是也。”“何谓人君之道一?曰,用人是也。” 臣光曰:“昔周得微子而革商命,秦得由余 而霸西戎,吴得伍员而克强楚,汉得陈平而汉得陈平而 诛项籍,魏得许攸而破袁绍诛项籍,魏得许攸而破袁绍。彼敌国之材臣 ,来为己用,进取之良资也。”(通鉴卷一 百二)汉得陈平而诛项籍(通鉴卷九、卷十)魏得许攸而破袁绍 (通鉴卷六十三) 28 识人:圣贤所难 用人首先要知人,司马光把选拔人才放在突出的用人首先要知人,司马光把选拔人才放在突出的 位置。位置。他说:“为治之要,莫先于用人,而知人:“为治之要,莫先于用人,而知人 之道,圣贤所难也。”之道,圣贤所难也。”譬如,如果根据名声来选 拔人才,就会出现竞相博取声名而善恶混淆的状 况;如果根据档案上的政绩来选拔干部,则巧诈 横生而真伪相冒。说到底,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在 于领导者“至公至明而已矣至公至明而已矣”。领导者只要出以 公心,明察是非优劣,不以亲疏贵贱或个人喜怒 好恶改变自己的判断,就一定能选拔到合适的人 才。 29 如何知人:“行胜于言” 欲知治经之士,则视其记览博洽,讲论精通,欲知治经之士,则视其记览博洽,讲论精通, 斯为善治经;斯为善治经; 欲知治狱之士,则视其曲尽情伪,无所冤抑,欲知治狱之士,则视其曲尽情伪,无所冤抑, 斯为善治狱;斯为善治狱; 欲知治财之士,则视其仓库盈产,百姓富给,欲知治财之士,则视其仓库盈产,百姓富给, 斯为善治财斯为善治财; 欲知治兵之士,则视其战胜攻取,敌人畏服,欲知治兵之士,则视其战胜攻取,敌人畏服, 斯为善治兵。斯为善治兵。 至于百官,莫不皆然至于百官,莫不皆然。”(通鉴卷七十三) 总之,“行胜于言” 30 (四)资治通鉴选讲 中国历史朝代变迁歌谣: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哪些是通鉴中有记载的? 演讲大纲 绪论 一、仁者境界:领导素质 二、君子风范:领导艺术 三、中庸之道:工作方法 小结 绪论 一、仁者境界:领导素质 二、君子风范:领导艺术 三、中庸之道:工作方法 小结 32 一、仁者境界:领导素质 什么是仁呢?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论语颜渊)颜渊) 孟子谓“居仁由义居仁由义”:“仁,人之安宅也;仁,人之安宅也; 义,人之正路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 不由,哀哉!”(孟子离娄上) 33 1.1“仁”的基础:孝悌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论语学而)学而) “孝,德之本也。”“孝,德之本也。”(孝经)(孝经)“仁者,人也,亲 亲为大”。(中庸) “凡为天下,治国家,必务本而后末。“凡为天下,治国家,必务本而后末。所谓本者, 非耕耘种植之谓,务其人也。务其人,非贫而富之, 寡而众之,务其本也。务本莫贵于孝务本莫贵于孝。”( 吕氏春 秋孝行) 孝经:孝经:“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 身”。身”。“孝慈,则忠。”“孝慈,则忠。”(论语(论语为政)为政) 34 1.2“仁”的主旨:忠恕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也。”(论语里 仁) “吾道一以贯之,其恕乎。己所不 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 上”。(大学)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也。”(论语里 仁) “吾道一以贯之,其恕乎。己所不 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 上”。(大学)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 成就别人成就自己。“君子成人之美,不成 人之恶。” 成就别人成就自己。“君子成人之美,不成 人之恶。”郑板桥:“为人处,即是为己 处。”(先给予的是情,后给予的是债。)先给予的是情,后给予的是债。) 35 臧洪如何救张超 张超在雍丘,曹操围之急,超曰:“惟臧洪 当来救吾。”众曰:“袁、曹方睦,洪为袁 所表用,必不败好以招祸。”超曰:“子源 天下义士,终不背本;但恐见制强力,不相 及耳。”洪时为东郡太守,徒跣号泣,从绍 请兵,将赴其难,绍不与;请自率所领以行 ,亦不许。雍丘遂溃,张超自杀,操夷其三 族。洪由是怨绍,绝不与通。绍兴兵围之, 历年不下。(资治通鉴卷六十一,献帝兴平二年,195年十月) 评点:要达成自己目的,须从别人的利益出发!评点:要达成自己目的,须从别人的利益出发! 36 中华经商古训 人需所及,生意所至。(发现需求,就成功 了一半;满足了需求,就成功了全部) 利薄不赔钱,忠厚不折本。 大丈夫仁中取利,真君子义中求财。 案例:陈寿亭 成就别人成就自己成就别人成就自己:做企业要把眼睛盯着客户做企业要把眼睛盯着客户 。每天要对客户多了解一点,每天要对客户服务 得好一点,每天把自己放在客户的角度去想一想 ,才是企业成功的秘诀。 每天要对客户多了解一点,每天要对客户服务 得好一点,每天把自己放在客户的角度去想一想 ,才是企业成功的秘诀。 37 企业家的启示企业家的启示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 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 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 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 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其民矣 。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 尔也。(孟子离娄上) 评点:企业家的“天下”在哪里,企业家的“民”是什 么? 38 企业的道德和社会责任 企业家最重要的道德和社会责任是在市场和企业家最重要的道德和社会责任是在市场和 竞争中长期保持成功,长期保持企业收益。竞争中长期保持成功,长期保持企业收益。 这样便可以对社会富裕和经济繁荣作出贡献 ,最终让更多的人从中获益。 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致力于企业长期的收 益、发展和优化,而不是短期效益的最大化 。长期性的行为符合企业利益,因为它对企 业形象和员工动力有着显著、积极影响,使 企业在市场和社会中占据优势。 德毛赫尔:管理圣经 39 1.3“仁”的要求:克己复礼仁”的要求:克己复礼 “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 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颜渊) 克己的具体要求:“君子有三戒:少之时, 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 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 得。”(论语季氏) 评点:“礼”就是社会公德和法制规范! 克己的多层意义:克服自己的缺点; 克制自己的欲望;克制自己的冲动。 克己的多层意义:克服自己的缺点; 克制自己的欲望;克制自己的冲动。 40 乾乾 上九:亢龙有悔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初九:潜龙勿用 上九:亢龙有悔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初九:潜龙勿用 元亨利贞元亨利贞 初蒙、二誉、三忧、四惧、五爻成功,上爻知数初蒙、二誉、三忧、四惧、五爻成功,上爻知数 乾卦:成长的模型 41 情绪智力 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的五个维度: 自我意识:体会自我感情的能力体会自我感情的能力 自我管理:管理自己情绪和冲动的能力管理自己情绪和冲动的能力 自我激励:面对挫折和失败依然坚持不懈的能力面对挫折和失败依然坚持不懈的能力 感同身受:体会他人情感的能力体会他人情感的能力 社会技能:处理他人情绪的能力处理他人情绪的能力 小结: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乃大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乃大 智。(要想管理别人,先要能管理自己)智。(要想管理别人,先要能管理自己) 42 二、君子风范:领导艺术 2.1君子不器 2.2用人如器 2.3知人之道 论语中出现“君子”一词达110多次, 与“仁”的出现频率相当。 论语中出现“君子”一词达110多次, 与“仁”的出现频率相当。 43 2.1君子不器:领导艺术 唐太宗与张玄素谈及政道:唐太宗与张玄素谈及政道:“隋主好自专庶务, 不任群臣;群臣恐惧,唯知禀受奉行而已,莫之 敢违。以一人之智决天下之务,借使得失相半, 乖谬已多,下谀上蔽,不亡何待! “隋主好自专庶务, 不任群臣;群臣恐惧,唯知禀受奉行而已,莫之 敢违。以一人之智决天下之务,借使得失相半, 乖谬已多,下谀上蔽,不亡何待!陛下诚能谨择陛下诚能谨择 群臣而分任以事,高拱穆清而考其成败以施刑赏,群臣而分任以事,高拱穆清而考其成败以施刑赏, 何忧不治何忧不治!”!”(通鉴卷(通鉴卷192贞观元年)贞观元年) 君子不器。(论语为政)朱熹:器者,各适其 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体无不具,故用无不 用,非特为一才一艺而已。” 朱熹:器者,各适其 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体无不具,故用无不 用,非特为一才一艺而已。”(论语集注卷一)(论语集注卷一) 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小知 也。(论语卫灵公) 44 君子不器:角色定位 “一日万机,一日听断,虽复忧劳,安能尽 善?” “一日万机,一日听断,虽复忧劳,安能尽 善?”(贞观政要卷二求谏)(贞观政要卷二求谏) 评点:刘邦与项羽的比较。卡内基的墓碑: “这里躺着的是一个能够让比他更聪明的人 围绕在他身旁的人。” 45 领导力修炼三原则领导力修炼三原则 一曰仁,二曰明,三曰武。一曰仁,二曰明,三曰武。 仁者,非妪煦姑息之谓也。修政治,兴教化, 育万物,养百姓,此人君之仁也。 仁者,非妪煦姑息之谓也。修政治,兴教化, 育万物,养百姓,此人君之仁也。 明者,非烦苛伺察之谓也。知道义,识安危, 别贤愚,辨是非,此人君之明也。 明者,非烦苛伺察之谓也。知道义,识安危, 别贤愚,辨是非,此人君之明也。 武者,非彊亢暴戾之谓也。惟道所在,断之 不疑,奸不能惑,佞不能移,此人君之武也。 武者,非彊亢暴戾之谓也。惟道所在,断之 不疑,奸不能惑,佞不能移,此人君之武也。 三者兼备,则国治彊,阙一焉则衰,阙二焉则危, 三者无一焉则亡。(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卷一) 46 领导的层次 下君,尽己之能 中君,尽人之力 上君,尽人之智 下君,尽己之能 中君,尽人之力 上君,尽人之智 韩非子.八经第四十八韩非子.八经第四十八 47 领导的层次 高层:胆识超脱价值领导 中层:沟通协调效率管理 基层:专业勤勉业绩执行 高层:胆识超脱价值领导 中层:沟通协调效率管理 基层:专业勤勉业绩执行 为什么柯林为什么柯林鲍威尔说“指挥官是孤独的”? 原因:高处不胜寒, 职务越高,越会孤独。 鲍威尔说“指挥官是孤独的”? 原因:高处不胜寒, 职务越高,越会孤独。 48 不同层次所需的素质 基层中层高层基层中层高层 胆略人际业务胆略人际业务 49 什么是领导力? 领导力:把握方向、提出愿景,并通过对人 们施加影响施加影响,使人们自觉自愿地为实现目标 而努力奋斗。 (硬的权力与软的影响力) 你可以买到一双手,却买不到他的心,而心才是 忠诚和热情的根源; 你可以买到一个人的身体,可是买不到他的头脑 ,而头脑才是创造力和智慧的源泉。 刘邦为什么赢项羽?刘邦为什么赢项羽? 50 君闲臣忙国必兴君闲臣忙国必兴 君忙臣闲国必衰君忙臣闲国必衰 51 2.3用人如器:用人方法 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 “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 “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 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 世之人!”德彝惭而退。(通鉴贞观元年) 评点:何谓“用人如器”? 尊重人才,用其所长。要用人之长,就要容 人之短: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朋。 疑人要用,用人要疑。(制度约束) 52 明主用人:取长补短 明主之任人,如巧匠之制木:直者以为辕,曲者 以为轮,长者以为栋梁,短者以为栱角。无曲直 长短,各有所施。明主之任人,亦犹是也。智者 取其谋,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 无智、愚、勇、怯,兼而用之。故良匠无弃材, 明主无弃士。 不以一恶忘其善;勿以小瑕掩其功。割政分机,不以一恶忘其善;勿以小瑕掩其功。割政分机, 尽其所有。尽其所有。今人智有短长,能有巨细。今人智有短长,能有巨细。 有轻才者,不可委以重任;有小力者,不可赖以 成职。委任责成,不劳而化,此设官之当也。 (帝范卷二审官) 53 人尽其才 实业部门脚踏实地,不尚空言的推进 公关部门应对敏捷的智多星 合作项目(凝聚)善于协调各方利益 监督者追求完美主义者 财务部门自律甚至刻板的执行者 研发部门善于思考勇于创新者 评论:“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 ,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生才 贵适用,慎无多苛求。” “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 ,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生才 贵适用,慎无多苛求。” 54 如何驾驭特殊人才? 汉武帝下诏:“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 人。人。故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故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 而立功名。而立功名。夫泛驾之马,跅弛之士,亦在御夫泛驾之马,跅弛之士,亦在御 之而已。之而已。”(通鉴卷二十一) 曹操举贤勿拘品行令:负污辱之名,见负污辱之名,见 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 各举所知,勿有所遗各举所知,勿有所遗。 55 司马光:君子与小人 有才有德:圣人 无才无德:愚人 德胜于才:君子 才胜于德:小人 假如不能得到圣人、君子,与其得小人,不 如得愚人。 56 你想录用哪个人? l君:生活不够检点,好色嗜烟酒,有两个 情妇;身体还有残疾。 q君:小学时是最顽皮、最贪吃、成绩最差 的学生之一,经常遭到老师体罚,后来不得 不转学,成绩仍然不佳。生活不严谨,吸毒 嗜睡,贪酒成性。 x君:曾是国家级战斗英雄,一直保持素食 习惯,从不吸烟,偶尔喝点啤酒,年青时没 有做过什么违法的事。 57 “精于择而用适其能” 如何识拔偏材?如何识拔偏材?“五常异禀,百行殊轨,能五常异禀,百行殊轨,能 有兼偏,知有长短。苟随才而任使,则片善 不遗;必求备而后用,则举世莫可。 有兼偏,知有长短。苟随才而任使,则片善 不遗;必求备而后用,则举世莫可。”( 人物志) 评点:不要想人才一步到位,公司发展的各 个阶段需要与之匹配的人才。一事之才、一 时之才、一世之才;创业阶段、守成阶段。 评点:不要想人才一步到位,公司发展的各 个阶段需要与之匹配的人才。一事之才、一 时之才、一世之才;创业阶段、守成阶段。 58 “一味”与“无味” “夫一官之仁,以一味协五味;一国之政, 以无味和五味。 夫一官之仁,以一味协五味;一国之政, 以无味和五味。” 因为:“凡偏材之人,皆一 味之美,故长于办一官,而短于为一国”。 “以一味协五味“以一味协五味”:百官长处不同,短处各异,以 长补短,求同存异。百官各管一面,是偏材。 :百官长处不同,短处各异,以 长补短,求同存异。百官各管一面,是偏材。 “以无味和五味”:君“以无味和五味”:君上主管全面,是全材或兼材 ,是无味而全味。“中和之质必平淡无味,故能调和 五味,变化应节”。荀子王制注:“水以无味 ,故五味得其和,犹君体平淡,则百官施其用。” 59 1 第一级 初做者 第一级 初做者 学习阶段学习阶段 通过按指令做 事而贡献组织 通过按指令做 事而贡献组织 2 第二级 有经验者 第二级 有经验者 应用阶段应用阶段 通过自己能独 立工作而作出 贡献 通过自己能独 立工作而作出 贡献 3 第三级 骨干 第三级 骨干 扩展阶段扩展阶段 通过自己技术 专长而作出贡 献 通过自己技术 专长而作出贡 献 4 第四级 专家 第四级 专家 指导阶段指导阶段 通过指导他人 而作出贡献 通过指导他人 而作出贡献 5 第五级 权威 第五级 权威 领导创新阶段领导创新阶段 通过战略远见 而作出贡献 通过战略远见 而作出贡献 具有系统全 面的知识和 技能 可根据专业 判断制订战 略 推动专业水 平的发展 专业水准为 同行认可 对某领域深刻 而广泛的理解 具有创新思想 和方法 作为资源为他 人提供有效的 指导 为他人提供业 务增长的机会 具有某一领域 的技术专长 为他人提供一 些专业支持 跟踪本行业的 发展动态,娴 熟掌握相关知 识 具有独立完成工 作所需的知识和 技能 开始发展相关领 域的知识 学习本岗位 工作所需的 知识和技能 具有基本的 技术和胜任 力 积极学习相 关的专业经 验和知识 ? 级别定义专业类能力等级区分模型 培养人才:员工能力发展与培养 60 ? 不同人才五级双通道 5级级 4级 级 3级级 2级级 1级级 领导者 管理者 监督者 领导者 管理者 监督者 资深专家 专家 骨干 资深专家 专家 骨干 有经验者 初做者 有经验者 初做者 管理通道管理通道专业通道专业通道 人才考察机制 61 英雄不干活怎么办? 马蝇效应与激励机制 马蝇效应与激励机制:即使是一匹懒惰的马 ,只要身上有马蝇叮咬,它也会精神抖擞, 飞快奔跑。这个“马蝇”就是企业管理中的 激励因素。 启示:若企业管理者能找到合适的激励因素 ,就能让能力突出的员工卖力工作。 62 怎样激励三种不同人才怎样激励三种不同人才 君子轻视财货,不用金钱诱惑,而要让他捐出资财; 壮士轻视危难,不用祸患恐吓,而要让他临危受命; 智者通达事理,不用假意欺骗,而要给他用武之地。 鬼谷子:仁 人轻货,不 可诱以利, 可使出费; 勇士轻难, 不可惧以患, 可使居危; 智者达于数, 明于理,不 可欺以不诚; 可示以道理, 可使立功。 是三才也。 63 需求动机行为 需求 满足 新的需求 激 励 因需激励的运用 64 不同服务期限的离职比例 65 员工流失原因调查 a公司普通员工主动流失的原因调查(2010年): 35.65% 3.48% 12.17% 46.09% 2.61% 个人职业发展个人职业发展 其他 竞争企业挖角 薪酬 直接主管的原因 66 激励的差别化:白领专业人才 流动的原因: 金钱 成就 工作自主 个人成长 5%15%25%35% 知识员工注重的工作回报因子 给予尊重与认可 自我管理团队 多元化的价值分配 提供成长机会 提升文化氛围 给予尊重与认可 自我管理团队 多元化的价值分配 提供成长机会 提升文化氛围 67 影响动力机制的三大因素 条件等 硬环境 文化等 软环境 氛围薪酬 职业 发展 员工 激励 员工 激励 68 薪酬体系薪酬体系 工资:工资: 基本工资 职等工资 奖金:奖金: 绩效奖金 年度奖金 单项奖金 长效激励:长效激励: 股票 期权 累积贡献基金 福利:福利: 法定福利 住房补贴 交通补贴 ? 全面薪酬的基本构成 解决动力机制中的核心问题 69 2.4“知人之道,圣贤所难” 司马光司马光:“为治之要,莫先于用人,而知人之道,:“为治之要,莫先于用人,而知人之道, 圣贤所难也。”圣贤所难也。” 譬如,如果根据名声来选拔人才,就会出现竞相 博取声名而善恶混淆的状况;如果根据档案上的 政绩来选拔干部,则巧诈横生而真伪相冒。说到 底,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在于领导者“至公至明而至公至明而 已矣已矣”。领导者只要出以公心,明察是非优劣, 不以亲疏贵贱或个人喜怒好恶改变自己的判断, 就一定能选拔到合适的人才。 70 魏征知人“六观” 贵则观其所举 富则观其所养 居则观其所好 习则观其所言 穷则观其所不受 贱则观其所不为 (贞观政要) 71 庄子列御寇九征: 远使之而观其忠:张骞,苏武 近使之而观其敬:宦官、卫侯遽伯玉 烦使之而观其能:多重考验、危机关头 卒然问焉而观其知:猝不及防 急与之期而观其信:紧急情况下是否守信 委之以财以观其仁:萧何、陈平 告之以危而观其节:赵氏孤儿 醉之以酒而观其态:克制能力,酒后真言 杂之以处而观其色:柳下惠 72 慧眼识人 德才并重 资质与素质并重 慧眼识人重资质 如何识别人的资质: 行胜于言: 营造环境; 自然流露。 素质 资质 73 如何知人:“行胜于言” 欲知治经之士,则视其记览博洽,讲论精通,欲知治经之士,则视其记览博洽,讲论精通, 斯为善治经;斯为善治经; 欲知治狱之士,则视其曲尽情伪,无所冤抑,欲知治狱之士,则视其曲尽情伪,无所冤抑, 斯为善治狱;斯为善治狱; 欲知治财之士,则视其仓库盈产,百姓富给,欲知治财之士,则视其仓库盈产,百姓富给, 斯为善治财斯为善治财; 欲知治兵之士,则视其战胜攻取,敌人畏服,欲知治兵之士,则视其战胜攻取,敌人畏服, 斯为善治兵。斯为善治兵。 至于百官,莫不皆然至于百官,莫不皆然。”(通鉴卷七十三) 总之,“行胜于言” 74 在世界500强经理人大会上 韦尔奇七问七答 问:韦尔奇先生,你把通用电气公司搞得那 么好,请您用一句话来说出公司成功最重要 的原因是什么? 答:用人成功。 问:请您用一句话概括高层管理者最重要的 职责是什么? 答:我就是把世界各地最优秀的人才招揽到 我的身边。 75 问:请您用一句话概括您最主要的工作。 答:我把50%的时间用来选人和用人。 问:请您用一句话说出自己最大的兴趣。 答:发现、使用、爱护和培养人才是我最 大的兴趣。 问:请您用一句话说出您为公司所做的最 有价值的一件事。 答:在我离开的时候帮助他们选出了我的 接班人。 76 问:请您总结一个用人规律。 答:任何一个团队,您作为一个领导者,要 不断地筛选出这个团队中20%的人,把他们 牢牢地抓在手里面,正确地、准确地实施奖 励。还要筛出最差的10%的人,一定要及时 地把他们剔除出组织。剩下70%的人就知道 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77 全球ceo最关心什么2010, ibm调查 26% 36% 61% 50% 58% 59% 62% 58% 40% 40% 42% 47% 47% 60% 75% 80% 0%10%20%30%40%50%60%70%80%90% 26% 36% 61% 50% 58% 59% 62% 58% 40% 40% 42% 47% 47% 60% 75% 80% 0%10%20%30%40%50%60%70%80%90% 自然资源的稀缺 全球市场和本地市场之间的平衡 信息爆炸 在成熟和快速发展市场间转变 时间周期缩短 可持续发展的压力 行业转型 人才稀缺 自然资源的稀缺 全球市场和本地市场之间的平衡 信息爆炸 在成熟和快速发展市场间转变 时间周期缩短 可持续发展的压力 行业转型 人才稀缺 全球全球中国中国 78 小结:知人、用人、任人 国有三不祥:有贤而不知;知而不用;用而 不任。(晏子春秋) 分别是:识人,任用,授权 79 三、中庸之道:工作方法三、中庸之道:工作方法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哉!” (论语雍也) 3.1 过犹不及:“度”(分寸) 3.2 通权达变:“权”(变通) 3.3 刚柔兼济:“和”(成事) 80 “一个政府体制与一个公司治理的体制的共 同之处就在于:它们的关注都是权力使用的 平衡,以及如何实现权力的平稳交接。” 【英】乔纳森查卡姆公司常青页2 81 3.1过犹不及:“度” “过则失中,不及则未至,故惟中庸之德为至。” 执两用中:“执其两端,用其中 ”。 (中庸) 欹器的道理:欹器的道理: 荀子:“孔子观于鲁桓公(前711年前694年在位)之 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 庙者曰:此盖为宥坐(座右)之器。孔子曰:吾闻 宥坐之器,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孔子顾弟 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果中而正,满 而覆,虚而欹。” 82 孔子喟然而叹曰:“吁,恶有满而不覆者 哉?”子路曰:“敢问持满有道乎?”孔子 曰:“聪明圣知,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 之以让;勇力抚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 守之以谦。” 83 凡事勿过“度” “度”:坚定而不固执,勇敢而不鲁莽,沉着而 不寡断,机智而不诡诈。(分寸:朱元璋画像) 凡事勿过度: 饮酒半酣正好;花开半吐偏妍 帆张半扇免翻颠,马放半缰稳便 点评:激情过热,会把理智烧光。热情中的冷静 让人清醒,冷静中的热情使人执着 。 84 3.2持中用权:“权” 孟子“尽心上”:“杨子为我,拔一毛而利天 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 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 举例:“嫂溺,援之以手”与“男女授受不亲”, 叔嫂不通问。 “权”:在管理实践中要根据企业所处的环境和 内部条件的变化而随机应变。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