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脱位护理和查房ppt课件_第1页
颈椎脱位护理和查房ppt课件_第2页
颈椎脱位护理和查房ppt课件_第3页
颈椎脱位护理和查房ppt课件_第4页
颈椎脱位护理和查房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急性颈椎脱位急性颈椎脱位 外二科护理查房 病例简介 患者:杨正亚,男,45岁。患者因工作时 ,仰头过度,致颈部疼痛,双手麻木半小时于 08年4月2日7PM入院。 门诊X片示C4-5颈椎脱位,入院时神志清 楚,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生命 体征正常。 颈软,颈后明显压痛,颈部活动 受限,双上肢感觉麻木以双手明显,肌力减退 。双下肢感觉、运动正常。 病例简介 紧急在局麻下行颈椎脱位颅骨牵引术, 首次牵引重量为12kg,术后,给予抗炎止血 脱水治疗。入院第二天患者诉双手麻木感减 退,复查X线和CT均提示脱位锥体部分复位 ,持续牵引重量改为7kg。 病例简介 于四月十九日在全麻下行C4.5椎间盘切除,取髂骨 植入,椎骨钢板内固定术。术后安返病房,神志清楚 ,四肢感觉运动正常。颈部及右髂部伤口敷料干燥, 无渗血、渗液,尿管引流通畅。持续低流量吸氧 2L/Min,多功能监护无异常。给于抗炎,止血,补液 等治疗。术后无并发症发生。 受伤机制、临床表现 受伤机制 1 行走时不慎跌倒,头面部撞击物体或地面受伤,多系夜 间行路不稳所致 2 高处坠落,头面部撞击物体 3 交通事故伤 4 体育运动伤 以上原因可致颈椎受伤或颈椎脱位,颈椎受伤或 颈椎脱位常伴有脊髓损伤。 受伤机制、临床表现 根据脊髓损伤的水平不同其临床表现也不同: 颈椎有7个椎体,称为C1-C7,发生在C1-C2的损伤通 常是致命的,如果病人在意外发生后还幸存,他们的余生 将需要呼吸机来辅助呼吸,因为如此高水平的损伤已影 响到了支配膈肌的神经,病人无法自主呼吸。 支配膈肌的神经来自C3-C4和C5的神经根,此水平的 损伤通常会给肺部带来远期问题,引起复发性肺炎和其 它感染。 受伤机制、临床表现 C5 以上节段的脊髓损伤通常发生四肢瘫痪。C5 以下节段损伤,手臂的功能可能有部分保留,损伤节 段越往下,则残疾程度就越小。 例如 C6 损伤这意味着病人能够将手抬到面部, C7损伤病人能自如的使用轮椅,能将自己从椅上挪到 床上,还能使用刀叉.如果损伤部位在颈椎以下,则通 常手臂和手的功能正常,病人的生活相对可自理。 受伤机制、临床表现 颈部症状: 颈颈部疼痛,压压痛明显显,活动动受限,尤 其以转颈时转颈时 明显显,伴头晕头晕。 受伤机制、临床表现 神经功能症状: 1 致伤后发生一过性短暂肢体或躯干失去感觉和运动功能。 2 典型脊髓中央综合征,既上肢运动功能较下肢重,膀胱功能障碍 ,如排尿困难。 3 单侧上肢运动功能丧失并以手部运动障碍为主,下肢运动功能 不同程度障碍。 4 双侧上肢运动感觉功能障碍而以腕以下肌力下降为主,分为对 称性和不对称性,如双手麻木,无力。 受伤机制、临床表现 挥鞭样损伤 过度屈曲过度伸展联合损伤挥鞭 损伤(whiplash injury) 其受伤机制为高速行驶的汽车突然 减速或撞车,或突然高速开动时乘客头颈 后没有支撑,头部因惯性作用将继续向前 屈摆动后,又弹回原位或再继续向后,遂 使颈部产生过屈过伸往返动作,形成伸 屈联合损伤“挥鞭”损伤。颈下部(颈 6、7)和躯干连在一起如同鞭柄,而头部 和上颈部犹如鞭梢前后甩动。 临床诊断及治疗 临床诊断 临床表现 X线检查 CT、核磁检查 治疗 非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非手术(保守)治疗 立即给予颅骨持续牵引术。术毕安置抢救室 ,持续多功能监护,持续吸氧。严密观察生命体 征,观察肢体运动、感觉情况。 为了防止牵引处伤口感染及缓解脊髓神经压迫 症状,行抗炎、止血、脱水等对症治疗。加强基 础护理及颅骨牵引术后护理,防治并发症的发生 。 手术治疗 经过颅骨牵引脱位锥体复位或半复位后,为防止椎体再滑 脱,我们建议行手术治疗。今患者同意后定于4月19日,在全 麻下行颈前路C45椎间盘切除,取髂骨植骨+钢板内固定术。 术后拆除颅骨弓牵引,持续颈托外固顶。给于术后常规抗 炎、止血、脱水、维持电解质平衡等补液治疗。必要时给于止 痛药解除患者疼痛。并给于雾化吸入,每日两次,防治呼吸道 感染。 术后患者未诉头晕头痛不适,双手麻木无力感明显减轻 ,伤口无感染,愈合良好,也无其它并发症的发生。 颈椎牵引术 . 牵引的目的和作用: 1. 增大椎间隙和椎间孔,解除血管 神经受压,改善神经根袖内血液循 环,消除淤血、水肿。 2. 使椎动脉伸展,变通畅。 3. 放松痉挛肌肉,减少颈椎应力。 4. 改善颈椎曲度,解除后关节处可 能存在的滑膜嵌顿。 颈椎牵引术 牵引的适应证 颈椎牵引常作为首选疗法,广泛应用于各 种类型的颈椎病,但对脊髓型颈椎病,脊 髓受压较明显者和有明显脊椎节段性不稳 定者不宜采用。 颈椎牵引术 颈椎牵引的方法: 枕颌带牵引 头环牵引 颅骨弓牵引 枕颌带牵引 用颌枕带托住下颌和后枕部,用牵引钩钩入颌 枕带远端孔内,使两侧牵引带保持比头稍宽的距离 。于牵引钩中央系一牵引绳,置于床头滑轮上加重 量牵引。适用于轻度颈椎骨折或脱位、颈椎间盘突 出症及根性颈椎病等。 有两种牵引方法 一为卧床持续牵引,牵引重量一般为2.5 3kg,其目的是利用牵引维持头颈固定休息,松 驰颈部肌肉,使颈椎间隙松弛或骨质增生造成的 水肿尽快吸收,使其症状缓解; 二为坐位牵引,每日1次,每次2030min ,间断牵引,重量根据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可 增加到10kg左右,但须注意如颈椎有松动不稳者 ,不宜进行重量较大的牵引,以免加重症状。 头环牵引 头环牵引加背心带支架外固定 头环牵引加手术治疗 头环牵引外固定架可改善复位 功能,对颈椎的牵引固定作用 较颅骨牵引更为坚强稳定,使 用安全方便。 颅骨弓牵引 常用于颈椎压缩骨折、齿状突骨折、环枢关节 脱位、颈椎脱位、颈椎结核并脱位等的牵引治 疗。 颅骨弓牵引的护理 术前护理 术前的一般护理 做好术前的皮肤准备(剃光头发), 并告知病人颅骨牵引的目的、方法、效果、注意事项及如 何配合治疗,指导病人练习床上大、小便。 术前心理护理 针对患者损伤后紧张、焦虑、恐惧等多 种情绪反应,有的放矢的进行心理疏导;尤其是对患者的 恐惧心理予以详细、耐心地开导,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时 ,要研究语言艺术,即实事求是,又恰如其分,使患者明 白良好的情绪对手术所起的巨大作用。 颅骨弓牵引的护理 术后护理 病情观察 并发症的预防 功能锻炼 颅骨弓牵引的护理 病情观察: 1. 生命体征及神经功能症状 观察病人是否有头痛加重、恶心、心悸等症 状,瞳孔大小、灵敏度及对光反射情况。定 时测量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或报告 医生。观察患者上肢运动、感觉及肌力是否 正常,有无麻木不适感。 颅骨弓牵引的护理 病情观察: 2. 牵引弓 每天检查颅骨牵引螺丝有无松动,每隔1-2天 将牵引弓上之螺丝紧半圈,以防滑出,但勿过于 用力,3周后可终止,因头皮血供丰富,不易感 染,故牵引针孔酒精滴注,每日2次,适当换药 即可。翻身过程中亦要防止冰钳滑脱,如不慎滑 脱,应用沙袋固定颈部两侧制动,重新消毒冰钳 后现插入。 颅骨弓牵引的护理 病情观察: 3. 牵引力 经常观察颈部小枕的高度是否在15CM左右,保 持颈部正常的生理弧度,保证病人舒适且能达到牵 引的目的,牵引重量依病情而定,对颈椎患者5- 10KG即可,床头应抬高10CM,作为反牵引力,但 临床上因人而异。以X线片显示颈椎骨折复位为宜, 重量过大会引起病人头痛、恶心、心悸等。 颅骨弓牵引的护理 防止并发症 钳钩滑脱 切口感染 硬膜外血肿 颅骨弓牵引的护理 病房管理: 鉴于患者卧床,活动受限,易诱发各 种并发症,病房应清洁、舒适、干燥、 空气流通,并行空气紫外线照射消毒, 每日2次,每次20-30分钟。严格限制探 视,以减少并发症感染。 颅骨弓牵引的护理 病人管理: 1. 经常检查头颈部等骨突处皮肤血运情况,采用50% 红花油定时按摩骨突处,尤其头枕部;还可以给枕部 垫棉垫以防褥疮的发生。枕骨粗隆重处放中心海绵垫 或纱布圈,减轻骨突部的压迫,每日定时按摩骨突部 ,预防褥疮的发生。 2. 嘱病人做深呼吸,每组15-20次,每日4-6组,以防 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3. 防止泌尿系感染:留置导尿的护理。 4. 饮食护理:饮食、饮水等。 前路颈椎融合术 颈椎前路手术目的 1. 去除侵入椎管的骨碎片和椎间盘组织。恢复和重建颈椎管的 有效容积,防止脊髓可能出现的进一步损害。 2. 更精确的复位和切实的固定,从而减少畸形。 3. 对不稳的节段早期固定以防止后期的颈椎不稳,以及对颈脊 髓的继发性损害。 4. 早期恢复和重建颈椎的稳定性,利于病人早期活动,最大限 度的降低并发症。 前路颈椎融合术 手术步骤: 1. 患者头后仰,充 分显露颈前部,采用右 侧横切口或经胸锁乳突 肌内缘的斜形切口。 手术步骤 2. 暴露和切除椎间盘 用牵开器将脂肪和肌肉拉 到一边,暴露病变椎间盘, 清除部分椎间盘。 手术步骤 3. 手术钻扩大椎间 隙, 清空椎间隙及骨 刺,彻底解除颈髓 压迫。 手术步骤 4. 植骨 从病人的髂嵴上取一小 块骨, 在颈椎牵引状态下, 取出修整好的带三面皮质骨 的髂骨块镶嵌于椎间隙内。 (促进椎体间的融合) 手术步骤 5. 融合( 增强稳定性 ) 选用合适的钛钢板安放 于椎体前方正中,用螺丝固 定于临近的椎体上,C型臂 透视或摄X线片核实固定牢 靠。 手术步骤 6. 切口缝合 彻底止血,留置橡 胶引流管一根,逐层缝 合切口,术毕。 颈椎前路手术的护理 术前护理 心理护理 注重呼吸道的护理 指导患者做食管气管的推移训练 术前体位等必要的训练 术前准备 颈椎前路手术的护理 术后护理 呼吸道护理 造成呼吸道不通畅的原因有切口内出血压迫气管;喉 头水肿;术中损伤脊髓;植骨块松动、脱落压迫气管。 体位护理 严格限制颈部活动,避免颈部的过伸活动、过早起床,头两侧 置沙袋、翻身时保持头、颈、肩、躯干成一条直线,至少2人 翻身,1人扶头、肩,另一人扶躯干、四肢,翻身同步进行, 侧卧时身体与床成45,并在肩、背、臀、双下肢垫枕,使患 者舒适。 术 后 护 理 注意观察伤口敷料及引流液的变化 术后切口内常规留置负压引流管2472 h,认真观察引 流液的量、色、质并做记录。术后24 h内切口引流液量 应少于100 ml,若引流液过多,色鲜红,切口敷料渗血 多,周围局部隆起,颈部增粗,患者自觉呼吸费力,提 示有活动性出血,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抢救。 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如褥疮、坠积性肺炎、废用性肺萎缩、深静脉血栓、泌 尿系感染等的发生。 术 后 护 理 感觉及运动功能的观察 详细观察肢体感觉及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肢体有 无抽搐及麻痹平面的变化;牵拉尿管检查膀胱感觉 ,尿管间断开放。每个班次都检查并行书面交班, 对瘫痪患者,记录截瘫平面。 术 后 护 理 功能锻炼康复护理 为防止肌肉挛缩和关节僵硬,术后早期在生命体征稳定后立即给上、下肢肌 肉按摩和关节的被动活动,肌肉按摩56次/d,2030 min/次,关节的被 动运动只需少量即可,但每一单次被动活动范围应达到最大生理范围,但不 可超越,以免拉伤肌肉和韧带。 上肢主要锻炼手的握与捏功能,恢复肌肉力量。下肢主要加强屈髋、屈膝及 踝关节的肌肉锻炼,以保证下肢负重与行走的功能。锻炼以主动活动为主, 被动活动为辅。四肢置于功能位。 对不全瘫、全瘫患者还应训练定期排便、排尿,以期尽早拔除导尿管控制排 尿。 术 后 护 理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不仅增长患者对疾病的康复知识,而且 增进了护患之间沟通,将健康教育贯穿于护理全 过程,使患者了解每项治疗、护理措施的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