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肌电图和脑诱发电位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肌电图肌电图 第一节 肌电图(第一节 肌电图(EMGEMG) 第二节第二节 神经传导速度(神经传导速度(NCVNCV) 第三节第三节 重复神经电刺激(重复神经电刺激(RNSRNS) 第一节第一节 肌电图(肌电图(EMGEMG) 一、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 记录肌肉安静和随意收缩状态下及周围神记录肌肉安静和随意收缩状态下及周围神 经受刺激时各种电生理特性的一门技术。经受刺激时各种电生理特性的一门技术。 nn狭义狭义EMGEMG:常规:常规EMGEMG或同心针或同心针EMGEMG nn广义广义EMGEMG:神经传导速度、重复神经电:神经传导速度、重复神经电 刺激、运动电位计数、单纤维肌电图等刺激、运动电位计数、单纤维肌电图等 二运动单位(MU) nn概念:一个运动单位是指由一个前角细胞概念:一个运动单位是指由一个前角细胞 及其轴突所支配的肌纤维,是肌肉收缩的及其轴突所支配的肌纤维,是肌肉收缩的 最小功能单位最小功能单位 nn运动单位大小(神经支配比例):与肌肉运动单位大小(神经支配比例):与肌肉 的精细活动有关。的精细活动有关。 三. EMG检查的临床意义和适应症 nn发现临床下病灶或易被忽略的病变发现临床下病灶或易被忽略的病变 nn鉴别诊断鉴别诊断 nn病变的节段定位病变的节段定位 nn适应症:前角细胞以下病变适应症:前角细胞以下病变 四. EMG检查的步骤 1. 1. 肌肉安静状态下:自发电位(终板电位肌肉安静状态下:自发电位(终板电位 和终板噪音)和终板噪音) 2. 2. 肌肉轻度自主收缩:肌肉轻度自主收缩:MUAPMUAP 3. 3. 肌肉大力收缩:募集电位肌肉大力收缩:募集电位 五五. . 异常异常EMGEMG所见所见 1. 1. 异常自发电位异常自发电位 nn纤颤电位:神经源性和肌源性损害纤颤电位:神经源性和肌源性损害 nn正锐波:同纤颤电位正锐波:同纤颤电位 nn束颤:神经源性损害束颤:神经源性损害 nn复合重复放电(复合重复放电(CRDCRD)复合重复放电:见于复合重复放电:见于 神经源性和肌源性损害神经源性和肌源性损害 2. 2. 肌强直放电肌强直放电 n肌肉受到机械刺激时产生的异常放电 n特点:频率、波幅、声音 n意义:萎缩性肌强直最常见,及其他肌强直 3. 运动单位电位(肌肉轻收缩状态) n测定指标:时限、波幅和多相波百分比 异常MUAPs(1) nn神经源性损害神经源性损害 nn时限增宽时限增宽20%20% nn高波幅高波幅 nn多相波百分比多相波百分比 增高增高 n肌源性损害 n时限缩短 20% n低波幅 n多相波百分 比增高 上图:正常MUAP 下图:肌源性损害 异常MUAPs(1) n运动单位小结:正常、神经源性损害和肌源性损害 神经源性损神经源性损 害波幅高害波幅高 肌源性损害肌源性损害 波幅低波幅低 4. 肌肉大力收缩 观察募集电位的相型和波幅观察募集电位的相型和波幅 nn正常:干扰相或混合相正常:干扰相或混合相 nn神经源性损害:单纯相神经源性损害:单纯相 nn肌源性损害:病理干扰相肌源性损害:病理干扰相 正常 单纯相 病理干扰相 六六. . 异常异常EMGEMG的意义的意义 1. 1. 神经源性损害 n自发电位(进行性失神经或病变早期) nMAUP时限增宽、波幅升高和多相波百 分比增高 n大力收缩单纯相(运动单位丢失) 2. 2. 肌肌源性损害 nn自发电位(肌炎活动的标志)自发电位(肌炎活动的标志) nnMAUPMAUP时限短、波幅降低和多相波百分时限短、波幅降低和多相波百分 比增高比增高 nn大力收缩病理干扰相大力收缩病理干扰相 第二节 神经传导速度(第二节 神经传导速度(NCVNCV) 一. NCV测定 1. MCV:波幅称为 复合肌肉动作电 位(CMAPs) CMAP波幅 2. SCV:波幅称为 感觉神经动作电 位(SNAPs) 3. 异常NCV的特点 nnNCVNCV :髓鞘损害:髓鞘损害 nn波幅波幅 :轴索损害:轴索损害 4. 临床意义 nn诊断周围神经病诊断周围神经病 nn鉴别髓鞘或轴索损害鉴别髓鞘或轴索损害 nn了解病变的程度了解病变的程度 二. F波 nnF F波概念:超强电刺激神经干在波后的晚成分,波概念:超强电刺激神经干在波后的晚成分, 是是运动神经回返放电引起的运动神经回返放电引起的 nn首先在足部小肌肉记录故称为波首先在足部小肌肉记录故称为波 nn波潜伏期主要反波潜伏期主要反 映映运动神经近端的运动神经近端的 传导功能,补充传导功能,补充 MCVMCV的不足,有助的不足,有助 于诊断于诊断神经根病变 第三节 重复神经电刺激(RNS) 超强重复刺激周围神经在相应肌肉上记录超强重复刺激周围神经在相应肌肉上记录 动作电位的一种技术。主要用于检测动作电位的一种技术。主要用于检测NMJNMJ 的功能。常用神经:面的功能。常用神经:面N N、腋、腋N N、尺、尺N N、副、副 N N。根据刺激频率分为低频和高频。根据刺激频率分为低频和高频RNSRNS。 一低频RNS正常值计算及临床意义 n刺激频率: 5c/s n计算:第4,5波比第1波下降 的百分比 n正常值:10c/s n计算:最后波比第1波上升的 百分比 n正常值: 56为 可疑;100为异常 n 意义:诊断突触前膜病变 Lambert-Eaton综合征 第二部分 脑诱发电位 一诱发电位的定义一诱发电位的定义 指中枢神经系统在感觉外在或内在刺激过指中枢神经系统在感觉外在或内在刺激过 程中产生的生物电活动。代表中枢神经系程中产生的生物电活动。代表中枢神经系 统特定功能状态下的生物电活动。诱发一统特定功能状态下的生物电活动。诱发一 词对自发而言。词对自发而言。EEGEEG为自发电位。为自发电位。 第一节第一节 视觉诱发电位(视觉诱发电位(VEPVEP) 第二节第二节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BAEP) 第三节第三节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SEPSSEP) 第四节第四节 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MEP) 诱发电位的记录部位诱发电位的记录部位 诱发电位的极性和命名 1. 1. 向上向上-N-N波,向下波,向下-P-P波波 2. 2. 电位的命名电位的命名 nn电位出现的顺序:电位出现的顺序:BAEPBAEP的的IVIV波波 nn极性极性+ +出现的顺序:出现的顺序:P1P1、N1N1、P2P2、N2N2; nn极性极性+ +平均潜伏期:平均潜伏期:N75N75、P100P100、N145N145 ;P14P14、N20N20等等 第一节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 一上肢正中神经一上肢正中神经SEPSEP 1. 1. 方法方法 nn刺激:腕部正中神经刺激:腕部正中神经 nn记录:对侧顶点记录:对侧顶点(C3(C3或或C4)C4) 7 7、同侧、同侧ErbsErbs点点 (Cz(Cz:CzCz后后2-2.5cm2-2.5cm,C3C3:CzCz旁开旁开7cm)7cm) 2. 波形辨认 nnErbsErbs:9 9(臂丛电位)(臂丛电位) nnC7C71111,1212(颈髓后索,颈髓后角突触后电位)(颈髓后索,颈髓后角突触后电位) nn顶(头参考):顶(头参考):14, 14, 20, 20, 25, 25, 3535 3. 各波起源 nnN9N9:臂丛电位,属感觉神经动作电位:臂丛电位,属感觉神经动作电位 nnN11N11:周围神经到脊髓的神经入口处:周围神经到脊髓的神经入口处 nnP14P14:脑干内侧丘系,高颈髓或延髓处:脑干内侧丘系,高颈髓或延髓处 nnN18N18:丘脑:丘脑 nnN20N20、P25P25:顶叶后中央回:顶叶后中央回 nnP22P22: 额叶区;额叶区;N30N30:辅助运动区:辅助运动区 二下肢胫后神经刺激SEP 1. 1. 方法方法 nn刺激:踝部胫后神经刺激:踝部胫后神经 nn记录:记录:CzCz、1212、GlutGlut、帼窝、帼窝 nn参考电极:耳垂,髂前上棘参考电极:耳垂,髂前上棘 2. 波形辨认 nn臀点:臀点:1616 nn1212:2424 nnCzCz:N33N33,P40P40 N48 N48,P55P55 3 3各波起源各波起源 nn帼窝和帼窝和GlutGlut:周围神经:周围神经 nnT12T12:腰髓后角突触后电位:腰髓后角突触后电位 nn3333:对侧头皮中央后回:对侧头皮中央后回 nn4040:同侧头皮中央后回:同侧头皮中央后回 nn4848:顶叶后方:顶叶后方 nn5555:顶叶?:顶叶? 三. SEP的临床应用(感觉通路病变) nn周围神经病周围神经病 nn脊髓后索病变脊髓后索病变 nn脊髓监护脊髓监护 nn:发现临床下病灶:发现临床下病灶 nn脑死亡脑死亡 第二节 听觉脑干诱发电位 一一. . 方法方法 nn刺激强度:主观听阈刺激强度:主观听阈+70dB+70dB nn短声短声(click)(click);频率:;频率:1010 30c/s30c/s nn刺激方式:单耳,对侧白噪音掩盖;每刺激方式:单耳,对侧白噪音掩盖;每 侧重复测定次。侧重复测定次。 nn记录电极:记录电极:CzCz,参考:乳突或耳垂,参考:乳突或耳垂 二. 正常BAEP波性辨认及正常值 nn波形辨认:由个波组成;波形辨认:由个波组成;IVIV和和V V波的变异较波的变异较 大:融和骑跨分叉大:融和骑跨分叉 nn 正常值:正常值:I I波:波:1.5ms1.5ms左右;左右;V V波:波:5.5ms5.5ms左右左右 ;IIIIII波:波:I I和和V V波之间波之间 nn 异常的判断:潜伏期异常的判断:潜伏期 ,波间期,波间期 ,I IV V(波(波 幅比)幅比)200200 正常人BAEP结果 I I II II IIIIII IV+VIV+V 三. 各波的起源 I I:听神经的颅外段:听神经的颅外段 IIII:A.A.耳蜗核;耳蜗核;B.B.听神经颅内段;听神经颅内段;C.C. IIIIII:上橄榄核:上橄榄核 IVIV:外侧丘系腹侧核群:外侧丘系腹侧核群 V V:与外丘系及下丘的中央核有关:与外丘系及下丘的中央核有关 四. 临床应用 1. 1. 听觉功能的评价听觉功能的评价 nn听力检查不能合作者:歇斯底里和婴儿听力障碍听力检查不能合作者:歇斯底里和婴儿听力障碍 的程度的程度 nn对重症、意识障碍及药对重症、意识障碍及药 物所致的早期听力损害物所致的早期听力损害 2. MS2. MS的诊断的诊断 3. 3. 昏迷和脑死亡的判断:昏迷和脑死亡的判断: nn昏迷:通常昏迷:通常BAEPBAEP是正常的,脑干结构破是正常的,脑干结构破 坏时坏时BAEPBAEP才有变化才有变化 nn脑死亡:脑死亡:BAEPBAEP消失,早期可能有消失,早期可能有I I 4. 4. 手术监护:桥脑小脑角肿瘤手术避免听手术监护:桥脑小脑角肿瘤手术避免听 神经不必要损害神经不必要损害 F,32岁,多发性硬化,双侧中枢性损害 双侧中枢性损害,脑干病变 第三节 视觉诱发电位(VEP) nn常用方法为棋盘格翻转常用方法为棋盘格翻转VEPVEP nn优点:优点:重复性好、异常率高、波形简重复性好、异常率高、波形简 单易分析和解释单易分析和解释 一方法学 1. 1. 电极种类和放置电极种类和放置 nn记录记录 O1O1、OzOz、O2O2 nn参考参考 CzCz;地线 ;地线 FPzFPz 2. 2. 视力测定及校正:视力测定及校正:1.01.0 3. 3. 刺激方式:全视野、半视野刺激方式:全视野、半视野 4. 4. 重复测定重复测定 二波性辨认及正常值 nn波形命名:极性波形命名:极性+ +潜伏期(潜伏期(N75N75、P100P100、N145N145) nn波形辨认及正常值:由三相复合波组成波形辨认及正常值:由三相复合波组成 nn异常:潜伏期异常:潜伏期MMSDSD;波幅;波幅 V V 四临床应用 视通路的损害,特别是对视通路的损害,特别是对MSMS的诊断和的诊断和 发现临床下病灶更有意义发现临床下病灶更有意义 P100=145ms MS病人 第四节 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 指经颅磁极大脑皮层运动区、脊神经根在指经颅磁极大脑皮层运动区、脊神经根在 相应的肌肉上记录获得的动作电位,可计相应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