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流化床锅炉掺烧氢气技术的安全应用_第1页
循环流化床锅炉掺烧氢气技术的安全应用_第2页
循环流化床锅炉掺烧氢气技术的安全应用_第3页
循环流化床锅炉掺烧氢气技术的安全应用_第4页
循环流化床锅炉掺烧氢气技术的安全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8 余 热 锅 炉2 0 1 4 2 循环流化床锅炉掺烧氢气技术的安全应用 杭州II缶 j工 环保热电有限公司许钦宝 摘要 本文从循环流化床锅炉掺烧氢气的技术方案确定、 组织实施过程、 主 要工艺流程、 运行操作要点、 安 全措施 落实、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等全面阐述 1 3 0 t h高温 高压循 环流化 床锅 炉掺 烧 氢气技 术在 临江 热 电成功应 用 的案例 。 循环 流化 床锅 炉掺 烧 氢 气是 一项 创新 的高效、 节能、 环保 燃烧 技 术, 掺 烧 案例属 国内首 创, 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循 环流化床锅炉掺烧 氢气技术安 全应 用 1 概述 杭州临江环保热电有限公司供热设备建 设规模为 4台型号 NG - 1 3 0 9 8 - M5的高温 高 压循环流化床锅炉 由杭州锅炉集团股份有限 公司制造生产 , 主要为工业园区企业提供动力 和工艺蒸汽。 由于杭州电化集团搬迁至萧 山临江 l 业 园区后进行产业转型升级 , 工艺过程中产生人 量富余高纯度氢气, 排空处理, 浪费很大。 为了 解决这一问题, 杭州临江环保热电有限公司与 杭 电化集团协商采用循环流化床锅炉掺烧氢 气, 以燃煤为主掺烧氢气为辅, 以解决氢气排 空的浪费问题。 通过掺烧氢气有效回收了这一 部分清洁能源, 使其变废为宝。 氢能被誉为 2 1 世纪 的 “ 清洁能源 , 燃 烧后对环境不产生任何污染物, 循环流化床锅 炉掺烧可燃气体技术是一种很好 的能源综合 利用的方式。 但氢气具有易燃易爆特性, 属于 危险品, 国家对氢气使用有严格规定, 同时循 环流化床锅炉掺烧高纯度氢气国内尚无先例。 为了该项氢气掺烧技术的顺利安全实施, 采取 有效措施成功将杭州 电化集团有限公司富余 氢气通过管道输送接入至电厂 、 3 锅炉, 并与另外两台同型号未改造的锅炉进行对 比 试验, 证实了燃用氢气可 以有限提升锅炉热效 率, 减少煤耗和污染物的排放。 2 锅炉本体改造说明 2 1 燃烧器布置位置的合理选取 锅炉整个炉膛从结构上分为上、 下两部 分, 以标高 1 2 9 8 7 IT U T I 、1 2 4 1 0 n l m为界, 下部纵 向剖面 由前、 后墙水冷壁与水平面相交 7 8 。 后 而成为梯形。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磨损很大, 特别是在 炉膛变截面区, 由于颗粒的变向造成局部的磨 损更加的严重, 因此在分界处 ( 1 2 9 8 7 m m)以 下均敷设 5 5 mm的刚玉莫来石耐火耐磨可塑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1 0 余 热 锅 炉 2 0 1 4 2 3 1 掺烧方案 为 了使炉膛 内的温度场更加均匀, 本方 案采用从水冷壁左右两侧墙将氢气送入炉膛 燃烧。 同时, 为了防止炉膛和氢气燃烧器的磨 损, 将燃烧器的位置设在下部耐火浇注料 内。 结合本项 目的实际情况采用 : 在炉膛水冷壁 左右两侧标高为 1 1 8 0 0 m m 的地方, 分别设置 个氢气燃烧器 ( 左、 右墙对称布置。 氢气燃 烧器采用燃氢专用燃烧器轴 向旋流叶片 式稳焰器技术进行充分燃烧 ) 。 氢气在空气当 量燃烧时的火焰温度为 1 4 3 0 C, 由于燃烧器远 离给煤区, 因此有效地避免了煤颗粒的高温烧 结。 氢气燃烧器助燃风 由一 次热风提供, 风 温为 l 3 0 1 5 0 , 每台炉掺烧氢气所 需燃 烧空气量仅为 8 4 4 0 Nm 3 h , 有效地避免 了因调 节负荷引起的助燃风量变化, 并且能够使燃烧 器得到充分的冷却 , 防止该区域 内较高炉膛温 度对燃烧器本体的损坏。 3 2主要工艺流程 从 一 外氢气管网来 的氢气通过隔离阀及 一一 系列调节阀控制后, 将一定压力、 流量的氢 气送入燃烧器, 每台燃烧器的额定设计补燃量 为 8 9 3 N m3 h 。 氢气来自 区的氢气管道, 由母管引出2 路分支管, 分别进入 舵、 f 3锅炉的控制阀组。 氢气经过调节阀组减压至 6 0 k P a 左右进入燃 烧器。 每台燃烧器的点火管路和主燃管路均设 置气动快速切断阀, 用于异常情况下快速切断 燃气。 在母管、 点火管路及主燃管路均设置 自 动排空阀, 在异常情况时将氢气排空, 确保安 全。 每台锅炉的分支母管引出 2路点火管路和 2 路主燃管路, 分别进入左、 右侧燃烧器。 每炉 的分支母管上设置流量计、 气动调节隔膜 阀, 用于调节燃烧器的氢气掺烧量。 此外, 在燃烧 器前设置阻火器, 防止氢气压力低时出现 “ 回 火”危险。 每台燃烧器设有 1 套紫外线火焰检 测器, 实时监测燃烧器的燃烧状态。 从锅炉一 次热风管接入 1 3 O 1 5 O 助燃风的管道上 设置气动调节蝶阀, 根据氢气燃烧情况调整供 风量, 在锅炉运行不掺烧氢气的情况下, 对燃 烧器进行冷却保护。 4 控制系统及操作要点 4 1 控制系统 锅炉按照数据分散 自动采集、 设备分散 自动控制、 信息和管理集 中操作的控制模式。 通过D C S 系统的入机界面操作站及其实时 监控软件, 实现过程控制的操作与监控功能。 技改后每台炉增加配置 l 套 P L C程序控 制柜用于控制两套燃烧器系统, 实现锅炉炉膛 安全监控系统 ( F S S S ) 的功能 ; 并增设 2台就 地控制柜对氢气燃烧器就地点火控制。 根据氢 气掺烧工艺要求及锅炉生产操作特点, 对生产 过程中的重要参数进行 自动调节或集中显示, 采用 P L C程序控制进行监测, 主要对锅炉中 各系统 的温度、 压力、 水位、 阀门开关、 火焰监 测等参数进行监控 , 并对其实行监视及报警, 同时能在操作站上显示流程图、 趋势图、 数据 一 览、 报警一览等画面并打印报表。 4 - 2 氢气系统主要操作步骤 乱管道的吹扫及置换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余 热 锅 炉 2 01 4 2 1 1 为了掺烧时氢气纯度达到要求, 避免出 现混燃爆炸事故, 启动前必须进行管道的吹扫 和置换。 氮气置换空气。 从厂外管道置换 口通入氮 气, 从锅炉前排空阀排放管 内气体, 注意氢气 管道压力变化, 压力稳定后 1 5分钟进行第一 次取样, 如不合格, 每过 5分钟取样, 连续两 次合格后, 停用氮气 并保压。( 氮气纯度大于 9 7 ) 氢气置换氮气。 打开炉前各排空阀, 注意氢 气管道压力变化, 压力稳定后 1 5分钟进行第 1_一 次取样, 如不合格, 每过 1 5分钟取样, 连续 两次合格后, 关闭所有排空阀。( H , 纯度大于 9 9 ) 燃烧器吹扫 : 检查并确认燃气阀门处于关 闭状态 ; 先将燃烧器的风门打至全开位 , 进行 燃烧器吹扫, 吹扫至少 5分钟 : 将燃烧器空气 调节挡板微开 ( 开至约 1 5处)有微风。 b 燃烧器点火 检查 D C S画面点火是否允许, 并再次确认 锅炉是否稳定运行允许投用燃烧器, 炉膛负压 自动调节改为手动调节, 并且负压比正常运行 适当大一些, 检查锅炉 MF T保护投运。 调 整 助 燃 风 风 门 在 点 火 位 置 开 度 5 1 0 之间, 风量 ( 1 0 0 0 1 5 0 0 ) m3 h 。 调整主喷嘴进气气动调节阀在点火位置 ( 阀门开度位置 1 0 0 o - 2 0 ) , 主喷嘴进气气动 调节阀后压力大于 2 5 k P a 。 检查氮气站是否在备用状态, 压力正常 ( 8 0 1 0 0 ) k P a , , 并投运对主喷嘴进气角阀 2后 至炉膛氢气管道置换。 启动点火枪, 开启点火阀 2 , 确认点火是否 成功,D C S画面监视到火焰, 巡检人员现场确 认, 确认点火器是否退出。 画面监视到火焰稳定后, 开启主喷嘴进气 角阀 2 , 同时关 闭氮气置换 阀, 确认燃烧正常 后, 及 时调整主喷嘴进气气动调节阀和助燃 风, 保证氢气燃烧器燃烧正常, 同时调整锅炉 燃烧。 氢气燃烧器第一只运行正常运行后, 在投 运另一侧燃烧器前适当开大主喷嘴进气气动 调节阀, 确保在启动另 一 侧燃烧器时第一只燃 烧器正常运行。 投运正常后炉膛负压 自动投运, 氢气燃烧 器及锅炉参数正常后, 氢气燃烧器 MF T投运。 4 2 _ 3负荷调节 负荷通过燃气 阀门和空气 阀门来调节。 如负荷不够时, 先开大空气 阀门, 再调节燃气 阀门, 观察火熘 I青况, 逐步增大燃烧器热负荷, 直至炉温正常且燃烧效果 良好为止 ; 如负荷 过高时, 应先关小燃气阀门, 再调节空气阀门, 观察火焰情况, 逐步减小燃烧器热负荷, 直至 炉温正常且燃烧效果 良好为止 ; 若采用 自动 调节时, 调节系统的执行机构直接控制调节阀 来完成。 注意 : 急剧增加或减小空气量, 都会 导致燃烧异常, 甚至熄火, 所 以对燃气和空气 的调节量不能过大, 必须分几次反复操作。 通过观察火焰 的颜色来判断燃气和空气 的混合比例是否合适 , 一般火焰颜色以蓝紫色 为好, 或根据燃烧声音来判断, 若空气量过少, 则燃烧声音低 : 相反, 若空气量过多, 则会发 出很高的断连声。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1 2 余 热 锅 炉 2 0 1 4 2 手动或 自动调 节引风机挡板或风机频 率, 以保持正常的炉膛压力。 4 2 4停用 锅炉作必要调整, 保持锅炉燃烧稳定。 适 当降低主喷嘴进气气动调节阀后压力, 调整助 燃风风门。 先关闭一侧主喷嘴进气 角阀 2 , 再 停运点火枪, 调整主喷嘴进气气动调节阀保持 氢气压力稳定, 调整锅炉燃烧稳定后再停用另 一 侧氢气燃烧器, 调整助燃风。 非正常情况 ( 停运时间小于 2小时) , 氢 气管道采用氢气保压压力为 ( 6 0 8 0 ) k P a 。 正 常停运或者停运时间超过 2小时, 停运后进行 氮气置换, 点火管路及主管路排空 阀打开置 换。 氮气置换合格后, 关闭所有排空阀、 紧急切 断阀和点火阀 I 、 角阀 1 , 氢气管道氮气保压压 力为 ( 5 0 8 0 ) k P a 。 5 安全保护措施 因为氢气无色、 无臭、 无味, 氢气 比窄气 轻, 氢气与空气混合容 易形成爆炸性 混合物 等特性。 锅炉掺烧氢气必须完善其安全保护系 统。 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 1 ) 必须在锅炉稳定运行工况, 且炉膛温 度大于 8 5 0 C后再进行氢气掺烧 , 确保送入的 氢气彻底燃烧-T净 ; 2 )燃烧器前设置监控装置, 确保气体流 出速度大于火焰传播速度 , 防止 “ 回火 ” 。 另 外, 每个燃烧器还设置阻火器 , 进一步防止产 生 “ 回火” 。 3 )联锁保护。 在锅炉异常运行 ( T ) 、 火焰检测无信号、 氖气 力过低时, 都必须进 入联锁程序, 紧急切断氢气, 打开放空阀, 开启 氮气置换。 4 )静电消除。 氢气管道所有阀门, 仪表均 进行静 电跨接, 并且接地 , 有效地避免静电摩 擦产牛火花, 防止引起爆炸。 另外, 氢气管道设 置高空放空装置以及防雷设施。 5 )氢气报警装置。 为防止氢气管道、 法兰 等泄漏时造成爆炸火灾事故, 在燃气管道操作 台上安装固定式氢气报警仪, 并将声光报警信 号接入控制室。 同时, 还配备了便携式氢气报 警仪, 方便巡检人员检查设备管道是否有泄漏 情况。 一旦报警仪报警, 及时进行处理。 6 )在氢气燃 烧器 中设有点火枪和丰火 枪, 点火时先点燃点火枪再点燃主火枪, 提高 点火成功率。 如果点火失败 , 必须完成吹扫后 方可进行下次点火。 7 )设有氢气燃烧安全保护系统, 它能在 锅炉正常运行和启动、 停止等运行方式下, 通 过连锁使氢气燃烧系统中有关部件按照既定 的合理程序完成必要的操作或处理未遂事故, 以保证锅炉炉膛及燃烧系统的安全, 它将在防 止 由于运行人员误操作及设备故障时引起的 人身伤害、 设备损坏方面起重要保障作用。 8 ) 锅炉区域侧氢气管道设分析取样 口、 吹扫 口, 置换用惰性气体管道设分析取样 口, 供人工取样分析。 置换气体采用氮气, 其 中氧 气的体积分数不超过 3 。 氢气系统内氧或氢 含量至少连续 2次分析合格, 氨的体积分数小 于或等于 0 4 时罱换结束。 9 ) 氢气主气枪及点火气枪管路均设发散 设施, 当危机状况时, 锅炉区域 内的气动关断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余 热 锅 炉2 0 1 4 2 阀迅速动作, 同时对管内氢气进行发散。 1 o )氢气管道布置架空管, 氢气管道采用 无缝钢管, 管道连接采用焊接 , 架空部分采用 碳钢管道, 碳钢与不锈钢连接部分为法兰连 接。 1 1 )氢气管道施工及检验符合国家相关 规定, 它包括在材料招标、 施工工艺、 及施工结 束强度试验、 气密性试验、 泄漏量试验。 1 2 )厂区管道设置切断阀及放散阀, 传动 方式均为气动, 在危机状况下, 切断外来气源 并将厂区氢气快速放净。 1 3 )氢气管道投运及检修严格按照规范用 氮气进行吹扫和置换, 合格后投入使用和检修。 1 4 )在锅炉爆炸危险性区域内的电气仪 表选用防爆型或隔爆型。 6 效果分析 单 台锅炉掺烧 的氢气 量 为 1 7 8 0 Nm 3 h , 氢气热量 占锅炉总热量比约为 4 8 8 , 掺烧后 燃烧空气量 I士 纯烧煤时的 1 4 3 6 8 4 Nm h减少 为掺烧氢气时的 1 4 2 9 2 6 Nm , 而烟气量由纯 烧煤 时的 1 5 9 3 4 6 Nm h , 减少 为掺烧氢气 时 的 1 5 7 9 2 5 Nm h , 锅 炉空预器 出 口的烟气 温 度 由纯烧煤时的 1 4 3 降低为掺烧氢气 时的 1 4 2 “C, 锅炉效率 由纯烧煤时的 9 0 5 提升为 9 0 7 1 。 此外, 由于氢气是新时期的清洁能源, 氢 气的燃烧产物仅为H : O。 替代部分燃煤可以有 效地降低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和烟尘等污染物 的排放量, 此次改造完成后, 单台锅炉每年可 减少_氧化硫 ( s o : ) 排放 1 1 】 3 6吨 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