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杂诗通过描 写游子询问家乡的情 况,表达了作者对家 乡及亲人的思念之情 。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 什么思想感情? 自 由 背 诵 2 分 钟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遍插茱萸少一人。 一、填一填。 _ _n _ 杂 君 绮 _ung _u _i 窗 著 未 二、我会做。 ()()故乡来, ()()故乡事。 来日()()(), 寒梅()()()? 1、你知道下面词语的意思吗? 来日 著花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心情。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知识梳理: 1、熟读诗歌,把握节奏。 2、理解诗歌大意,了解诗歌表 达的感情。 3、赏析诗歌名句“何当共剪西 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等。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 ,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 市)人。在晚唐诗人中,他 的诗歌艺术成就最高,和杜 牧合称为“小李杜”,也是唐 代诗人中的“三李”之一(李 白、李贺)。他擅长律诗, 绝句。所作诗歌典雅华丽, 形象鲜明,工于比兴,深于 寄托,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尤其是他的爱情诗,最为 人传诵,他对后代诗人及词 人的影响很大。主要名篇有 :无题、夜雨寄北 等。 作者简介 作品背景 李商隐的一生是不幸的。他刚刚踏入 仕途,就被卷进了牛、李(牛僧孺、李德 裕)的朋党之争中。852年随柳仲郢 Yng入蜀,实属迫不得已。 李商隐对妻子的爱很真挚,他们结婚 不到12年,妻子便死了。就是在那12年中 ,由于诗人到处飘泊,也不能和妻子经常 团聚。李商隐与妻子的分别却常常是久别 ,因而对夫妻恩爱、相思情长就体会的更 深、更强烈。 仕途多艰,妻子早逝,心境是悲凉的 。几年以前,当他在徐州卢循正幕府时, 他颇为踌躇满志。“且吟王粲从军乐,不 赋渊明归去来。”(赠四同舍)到四 川以后,这种乐观情绪消失了。“三年苦 雾巴江水,不为离人照屋梁。” 夜雨寄北 李商隐 诗人在巴蜀,亲友在长安,因此诗题为“寄北” 。 题 解 夜雨寄北,诗题也作“夜雨寄内”,“内” 即其夫人。现传各本多作“夜雨寄北”,“北” 即北方的人,或为妻子,或为友人。有人认 为该诗是写给长安友人的;但以诗之内容, 按“寄内”来解读,似乎更确切。 自主学习一:朗读并翻译诗句 (自学5分钟) 1、自由朗读,读出节奏。(2分钟) 2、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歌大意。(3分钟) 李商隐 夜雨寄北 君问/ 归期/ 未有期,巴山/ 夜雨/ 涨秋池。 何当/ 共剪/ 西窗烛,却话/ 巴山/ 夜雨时。 品读、停顿、会意 视频 会意 君问归期未有期, 您问我回家的日子,我没定归期日。 巴山夜雨涨秋池 。 今晚巴山下雨,雨水涨满了池子。 何当共剪西窗烛 , 何时能够与您在家中西窗下面一起剪烛 长谈, 却话巴山夜雨时。 再叙我独居巴山旅馆中面对夜雨的情景 。 夜雨寄北(七言绝句) 自主学习二:描绘画面并赏析诗句 (自主学习3分钟,小组合作3分钟) (方法指导:可从炼字、修辞、哲理、用典、 表达感情等方面进行赏析) 1、展开想象,描绘“巴山夜雨涨秋池”的画面。 2、赏析“君问归期未有期” 3、赏析“巴山夜雨涨秋池” 4、赏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描绘画面“巴山夜雨涨秋池” 2、赏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寂静的夜晚,秋雨交织,密密绵绵,淅淅 沥沥,下个不停;窗外,秋雨涨满了池塘 ,微凉和清冷弥漫于整个巴山的夜空。 诗一开始,就摆出了不可解脱的矛盾。 归期的希望与未有期的失望,两相对立 。悲怆沉痛,笼罩全篇。 3、赏析“巴山夜雨涨秋池”: 4、赏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 雨时” 简析:“涨”字,赋予动态形象既写出了巴山 夜雨注入秋池的景象又表现出诗人愁思之绵 绵深重。(从炼字角度赏析) 赏析:诗人从眼前遥想异日重逢,两人剪烛西窗 ,重话巴山夜雨的情景。使诗歌融凄清与温馨、 黯然与神往、寂寥与慰藉为一体。(从构思角度 赏析) 回首页 全诗表达了游子羁旅巴山的孤寂和 思乡之情。 自主学习三:总结诗歌感情 小组合作3分钟 读完诗歌你认为作者在诗中表达了 怎样的思想感情? 主题: 本诗通过写巴山夜雨景象和 诗人对妻子的思念,表达了游子 羁旅巴山的孤寂之感和思乡之情 。 这是一首奇特的抒情诗。诗人以 时空的变换,抒发了羁旅他乡对友人 的思念,作者将写景与抒情、现实与 想象紧密结合起来,情景交融,虚实 结合,耐人寻味。诗中“期”字和“巴山 夜雨”重复出现,造成了回环往复、 缠绵曲折的意思。 -思念友人,期盼重逢! 合作探究 1.本诗是李商隐脍炙人口的抒情短章,是写给远 在北方的妻子的。那么妻子来信问了一个什 么问题?你怎么知道的? 2.诗人是怎么回答的?当时的天气如何? 3、诗中的“秋”字除了交代季节外,还起到什么 作用?诗中两处“巴山夜雨”所描写的场景是 否相同? 4、成语“剪烛西窗”源自本诗,结合诗歌内容, 说说“剪烛西窗”的含义是什么? 5、“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这两 句作者用何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精彩展示 1、妻子来信问了一个什么问题?你怎么知道的? 回家的日期,从“君问归期未有期”句得到。 2.诗人是怎么回答的?当时的天气如何? 未有期,大雨骤至池中涨满了水 还起着烘托人物心情的作用。 不相同。前一 处是实写眼前的场景,后一处是虚写想象中的 和妻子团聚后烛光下共话当日巴山夜雨的情景 。 表达思念朋友,渴望团聚的感情。 3、诗中的“秋”字除了交代季节外,还起到什 么作用?诗中两处“巴山夜雨”所描写的场景 是否相同? 4、成语“剪烛西窗”源自 本诗,结合诗歌内容,说 说“剪烛西窗”的含义是什 么? 剪烛,古代点油灯 ,为使灯明亮,需 要剪去灯芯上的烛 花。这里形容深夜 秉烛长谈。 5、“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两句作者用何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设想来日重逢,夫妻西窗剪烛夜话的欢乐 情景,以此来反衬今夜的孤寂。语浅情深 ,余味无穷。 课后练习 1、李白、杜甫在文学史上有“大李杜”之称 ,而本诗的作者_和杜牧则有“小李 杜”之称。 2、解释下列诗句中加下画线的字的意思 。 何当共剪西窗烛 何当: _ 却话巴山夜雨时 却: _;话:_ 何时能够 再叙 说 李商隐 3、对夜雨寄北的理解不正确的 是( ) A“君问归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无 法尽快与好友相见的无奈。 B“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自己处境的 孤寂凄冷。 C“何当共剪西窗烛”是指对与好友 促膝深谈的深切期盼。 D诗中最后两句是实写自己的经历。 D 4、诗人想像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 中,和妻子一起一边剪去燃尽的烛 芯,一边回味这巴山的绵绵夜雨。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一种怎样的心 情? 答:表达了诗人渴望和妻子团聚的心情。 返回 堂清检测 1、理解默写:夜雨寄北中写思归而不 得的愁苦之情的句_; 写出对未来欢聚的向往之情的句子是: _,_。 2、赏析赏析“巴山夜雨涨秋池”: 3、赏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 时” 堂清检测:自主学习5分钟 1、根据提示默写诗歌中的句子: 夜雨寄北中写思归而不得的愁苦之情的句子是 _;写出对未来欢聚的向往之情的句 子是:_,_。 2、展开想象,描绘“巴山夜雨涨秋池”的画面。 君问归期未有期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寂静的夜晚,秋雨交织,密密绵绵,淅淅沥沥,下个 不停;窗外,秋雨涨满了池塘,微凉和清冷弥漫于整 个巴山的夜空。 李商隐 夜雨寄北 君问/ 归期/ 未有期, 巴山/ 夜雨/ 涨秋池。 何当/ 共剪/ 西窗烛, 却话/ 巴山/ 夜雨时。 背诵默写 视频 会意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一字之师 你你 知知 道道 吗?吗? 成语故事: 唐朝末年,诗人郑谷郑谷回到故乡江西宜春 。 他以文会友,经常和一些文人往来。 当地有 个叫齐已的和尚,对诗文很有兴趣。他早就仰慕郑 谷的才名,就带着自己写的诗稿,前来拜会。齐已 把诗稿一首一首地请郑谷看。郑谷读到早梅这 首诗时,不由得沉思起来。郑谷吟道:“前村深雪 里,昨夜数枝开”郑谷面对齐已说:“梅开数枝 ,就不算早了。”郑谷又沉吟了一会,说:“不如把 数字改为一字贴要。”齐已听了,惊喜地叫道: “改得太好了!”恭恭敬敬地向郑谷拜了一拜。文人 们知道了,就把郑谷称为齐已的“一字之师”。 成 语“一字之师”是指能纠正一个错别字或指出某一字 在文中不妥处的老师。 一字 之师 作家作品: 郑谷(约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诗人 。字守愚,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僖宗 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 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 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 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 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 。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扬子江头/杨柳春, 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 君向/潇湘/我/向秦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品读与节奏 1、标题“淮上与友人别”交代了什么? 明确 : 地点人物告诉我们是一首离别诗 2、为什么不说是送别诗?从诗中的哪一句可以看出来是离别诗? 明确:是“分别+送别”,“君向潇湘我向秦” 一句,这首诗是诗 人在扬州(即题中所称“淮上”)和友人分手时所作。和通常的 送行不同,这是一次各赴前程的握别:友人渡江南往潇湘(今 湖南一带),自己则北向长安。 淮上与友人别 解题 :淮上指扬州,别不是送 别,而是握别。 明确:扬子江、杨柳、杨花、渡江人、风笛、离亭 扬子江:指今江苏仪征、扬州的一段长江。杨花:柳絮风笛 :风中传来的笛声 离亭:驿亭。古人往往在驿亭送别,所以又称“离亭”。 杨柳:“柳”与“留”谐音,表示挽留之意 古时柳树又称小杨或杨柳。离别赠“柳”表示难分难离、 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 3、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扬子江头杨柳春,扬子江头杨柳春, 杨花愁杀渡江人。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数声风笛离亭晚, 君向潇湘我向秦。君向潇湘我向秦。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长江边上杨柳依依, 柳絮乱飞,愁坏了渡江的游人。 晚风阵阵,从驿亭里传来几声笛鸣。 我们就要离别了,你要去潇湘大地,我 却要往长安而去。 “扬子江”,长江的别称,这里点明了“与友人 别”的地点,而“杨柳春”三字则点明了季节。 杨花:飘飞的柳絮。“愁杀”二字,将友人 间依依惜别的思绪写到了极至。 几声风笛,带着凄清怨慕,飘入离亭宴上正要 分别的友人耳中,更是显出千钧愁情。 互道一声珍重,各奔前程 春天里的春天里的 离别离别 依依惜别的依依惜别的 深情深情 扬子江头杨柳春时间,地点,春景 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襄阳东津新区汉水小学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无答案)
- 河南省开封市等2地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 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 智慧供应链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商超货架合作协议书
- 老师考试难题及答案
- 扶贫脱贫政策知识培训会课件
- 打击乐托班课件
- 戎戎变法课件
- 2025年阳泉化学中考试卷及答案
- 林长制知识培训课件
- 高效氯胺酮合成路线研究-深度研究
- 落实临床危急值管理制度
- CNAS-CC02:2013 产品、过程和服务认证机构要求
- 人事行政部每月工作总结
- 现代科技在雕塑工艺中的应用研究
- 《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基础》课件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电子教案
- 绿电制氢氨项目实施计划与进度安排
- 2025年中国造影剂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 2025年湖南省高职单招《语文》高频必练考试题库400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