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淋巴瘤靶向治疗临床应用现状课件_第1页
恶性淋巴瘤靶向治疗临床应用现状课件_第2页
恶性淋巴瘤靶向治疗临床应用现状课件_第3页
恶性淋巴瘤靶向治疗临床应用现状课件_第4页
恶性淋巴瘤靶向治疗临床应用现状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爱医生网收集编目/ 恶性淋巴瘤靶向治疗临床应用现状 淋巴肿瘤科 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 北京肿瘤医院 长沙 2007-8-4 朱军 2007CSC0临床肿瘤学新进展学习班 爱医生网收集编目/ 寻靶? 被动趋向治疗 手术 放疗 外照射(常规分割,X刀,3D适型,质子) 内照射(放射粒子植入) 热疗/射频/激光/氩氦刀 传统化疗药物定向输药 介入 磁性微球 脂质体 纳米 爱医生网收集编目/ 找枪! 肿瘤治疗观点的变化 从占位性组织器官靶向 细胞分子靶向 追求高效低毒主动唯一 发挥调节和稳定作用 Today seek and destroy Future target and control _Eschenbach 2003 NCI Chairman Individualized tailored therapy Right therapy for right patient 爱医生网收集编目/ 淋巴瘤靶向治疗产生的背景 FL t(14,18) bcl-2/IgH MCL t(11,14) cyclin-D1 ALCL t(2,5) ALK Bukitt t(8,14) c-myc DLBCL t(3,14) bcl-6 淋巴瘤分类认识的深入,对诊断提出了更高要求。 对疾病本质的认识,为治疗的根本转变带来了希望。 爱医生网收集编目/ 淋巴瘤靶向治疗途径 CD52 CD22 CD30 CD25 CD20 CD80 CD40 HLA-DR 以细胞表面抗原及受体 为靶点的单抗 以细胞间微环境为新靶点 Avastin Thalidomi 以细胞内调节蛋白及信 号通路为新靶点 G3139 CCI-779 爱医生网收集编目/ 治疗性单抗的临床应用 抗CD20单抗:Rituximab (创多项第一) (FDA1998 SDA2000) 抗CD22单抗:Epratzumab 抗CD52单抗:Campath-1H(2001) 抗CD25单抗 Ontak(1999) 抗CD30单抗 5F11 SGN31 抗CD4单抗 Zanolimumab 爱医生网收集编目/ 我院DLBCL138例生存分析19942002年 CR 406% ORR 79% 5-YOS 41.3% IPI 5-YOS 低危组 61.9% 低中危组 44.3% 中高危组 20.2% 高危组 9.2% P60) 2004/2005: 6-8xCHOP+R(60) 6-8xCHOPR (60) 2006/2007: 6-8xCHOP+R 爱医生网收集编目/ 58% 45% 0 1 2 3 4 5年 59% 47% 62% 70% 51% 57% 83% 68% 0 20 40 60 80 100 (%) Coiffier et al. N Engl J Med. 2002;346:235 Feugier et al. JCO 2005 Vol.23;1-10 R- CHOP CHOP GELA98.5-OS 爱医生网收集编目/ 0 1 2 3 4 5年 51% 29% 35% 38% 53% 57% 76% 60% 0 20 40 60 80 100 47% 29% (%) Coiffier et al. N Engl J Med. 2002;346:235 Feugier et al. JCO 2005 Vol.23;1-10 R- CHOP CHOP GELA98.5-EFS 爱医生网收集编目/ 美罗华联合化疗一线治疗FL Outcome OS CHVP R +IFNEFS NR vs 3 yrs p 0.0001 3.5 yr 91% vs 84% p = 0.029 MCP RPFS NR vs 29 mo p 0.0001 4 yr 87% vs 74% p = 0.0096 CHOP R TTF NR vs 31 mo p = 0.0006 2 yr 95% vs 90% p = 0.016 CVP RTTP 34 vs 15 mo p 0.0001 4 yr 83% vs 77% p = 0.0290 2007,4 里斯本 爱医生网收集编目/ Epratuzumab CD22抗原在前B和成熟B淋巴细胞膜表达,参与B细胞成熟活化,90 DLBCL表达。 单药治疗难治复发侵袭性淋巴瘤II期临床试验 52例接受过Rituximab,25接受过ASCT 用法:240600mg/m2 1/周X4 OOR 5例 CR 3例 DLBCL ORR 5/33 15 接受Rituximab后复发进展FL ORR 58 CR28 20例未接受Rituximab复发进展惰性NHL R+ Epratuzumab ORR 63 CRR 56 4例DLBCL OOR 3例 CR 2例 PR 1例 CHOP-R+Epratuzumab一线治疗DLBCL -Leonard 2005 ASH 爱医生网收集编目/ 单抗在T-NHL的临床应用 无一线治疗单抗 Campath-1H仅批准用于二线治疗 其它尚属临床I-II期试验 为什么? B-NHL明显多于T-NHL。市场因素? B细胞表面抗原稳定高表达,T细胞表面抗原易丢失 T-NHL的肿瘤细胞形态复杂多变 T细胞单抗质量不稳定 T细胞单抗毒副反应较大 爱医生网收集编目/ Campath-1H (Alemtuzumab) 2001年美国FDA批准用于烷化剂,福达华和美罗华治疗 失败的CLL二线治疗,有效率33%。 14例III-IV期复发耐药PTCL 1530mg 1/周,最长12周 口服抗病毒药物和磺胺嘧啶预防感染 ORR 36(5/14) CR 3例 PR 2例 发生病毒感染和霉菌感染6例 其中2例发现EBV相关嗜血细胞综合症 美罗华+阿伦单抗+FC(R-FCA)一线治疗临床试验 -瑞典Enblad Leuk lymphoma,2005 爱医生网收集编目/ 5F11 Mox-060-人源化抗CD30单抗 48例难治复发CD30阳性淋巴瘤I-II期临床研究 HL40例 ALCL 6例 其它CD30阳性淋巴瘤 2例 5F11单药10-15mg/kg,1/周,连续4周 ORR 5例 CR 2例 PR 3例 SD 17例 未见严重毒性 Borchmann P 2005 ESMO Ansell ASH 2003 Borchmann P et al.Blood.2003;373 Heuk F et al.Immunother.2004;27(5) 爱医生网收集编目/ Zanolimumab (HuMax-CD4) 治疗难治性CTCL 多中心前瞻开放性期临床 CD4+CTCL接受zanolimumab(280-980mg)单药1/ 周 X17注射治疗 MF:38例 SS: 9例 560-980mg剂量组的反应率 56% 中位缓解时间81周 主要不良事件:轻度感染和湿疹性皮炎 无剂量相关性毒性的发生 Blood, 1 June 2007, Vol. 109, No. 11, pp. 4655-4662. 爱医生网收集编目/ 标记单抗 偶联同位素 90Y Ibritumomab tiuxetan Zevalin 2002-12 131I Tositumab Bexxar 2003-6 FDA批准用于美罗华或化疗后复发CD20阳性低恶NHL 偶联毒素 Ontak(白喉毒素酶-抗CD25单抗, 1999年FDA批准 用于难治CTCL) 单药治疗25例复发难治T-NHL -2005 ASCO ORR 48% CR 20%,中位PFS 6个月 71例既往接受过治疗CTCL -2003 Oslen ORR 21例 CR 2例 爱医生网收集编目/ 131I-美罗华显像的优势 -我们的初步体会 平面断层(2002.42006.4):67例 一次性全身检查可新发病灶 可反映抗原表达异质性和瘤灶血供差异 对深层淋巴结及脏器的阳性检出率高 有助于鉴别良恶性 局限性:皮肤、骨髓、胸腹膜,肠道等部位的弥漫性浸润灶阳 性检出率低 爱医生网收集编目/ Zevalin 临床试验 143例复发难治FL Zevalin VS 美罗华 随机对照 ORR 80% 50% P=0.002 CR 30% 16% P=0.04 -Witzig et al. J Clin Oncol. 2005;20:3262-3269 57例化疗及美罗华治疗后复发 ORR 74% CR 15% 缓解时间 6.8月(1.125.9月) -Knox 2004 ASH CHOPZevalin与R-CHOP的III期临床试验 -美国SWOG和癌症与白血病研究组 R-CHOP4周期后+Zevalin治疗MCL临床研究 -E1499临床试验 R-CHOP4周期后+Zevalin一线治疗DLBCL -E3402临床试验 爱医生网收集编目/ Bexxar 60例难治低度恶性NHL ORR 65% CRR 20% CR 10例 PR 4例 中位随访6.2年15例存活 CHOP6周期CR后 Bexxar 0.75cGy治疗IIIIV期FL 90例入组,86例接受Bexxar 无治疗相关死亡 ORR 91% CRR 69% SD 2% 4Y-PFS 70% 4Y-OS91% -SOWG-S9911;2005ASH 爱医生网收集编目/ 肿瘤细胞信号传导通路 蛋白质酪氨酸的磷酸化作用 TKI的作用靶点 PKC412 期临床试验 8例期BNHL,治疗后70患者外周血和/或骨髓淋巴 细胞中蛋白激酶C的活性下降至治疗前水平的54 安全性及耐受性好 降低肿瘤负 特异性酶抑制剂-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Virchis 爱医生网收集编目/ 蛋白酶体抑制剂 抑制泛素蛋白酶体通路 细胞内80蛋白降解及活化依靠泛素蛋白酶体通路 2000年 基础医学研究奖 2004年 诺贝尔奖化学奖 阿龙西查诺瓦 阿弗拉姆赫尔什科 伊尔温罗斯 Myung et al. Med Res Rev 2001;21:24573 DeMartino et al. J Biol Chem 1999;274:221236 爱医生网收集编目/ Bortezomib-硼替佐米 第一个蛋白酶体抑制剂 可逆性抑制蛋白酶体的催化中心活性 阻断淋巴瘤生物学机制相关的通路 纠正信号传导系统的紊乱 抑制增殖及诱导细胞凋亡 影响瘤细胞生长微环境 爱医生网收集编目/ Summary of the phase results of bortezomib in patients with indolent and MCL based on the MSKCC led multicenter study N CR/CRu PR SD PD ORR% FL 15/18 1/1 7 4 2 60 MCL 26/30 3/2 9 9 3 54 SLL/CLL 5/5 0 1 1 3 20 MZL 6/6 0 3 2 1 50 Total 52/59 4/3 20 16 9 52 Eur J Haematol 2005:75(suppl.66):150-158 我们的尝试? 爱医生网收集编目/ 硼替佐米一线治疗MM Velcade + Dex V-D Velcade + Melphalan Prednisone V-MP Velcade + Melphalan + Dex + Thali V-MDT Velcade + ThaliDex V-TD Velcade + ADM + Thali + Dex VATD 结论治疗MM的新突破! 更高的CR和ORR 显著延长MM生存并提高生活质量 联合用药可提高疗效 不良反应可预见和控制 有推荐的剂量调整方案 爱医生网收集编目/ 万珂单药治疗复发难治MCL II期临床试验 研究 days 1, 4, 8, 11 q3wnCR/CRuPRORR Goy1 1.5 mg/m2296/0641% OConnor2 1.5 mg/m2 100/1450% Strauss3 1.3 mg/m2241/0629% Belch4 1.3 mg/m2 28 0/11246.4% Goy5 1.3 mg/m21419/23633% 1Goy et al. J Clin Oncol 2005;23:66775 2OConnor et al. J Clin Oncol 2005;23:67684 3Strauss et al. JCO 2006;24:210512 4Belch et al. Blood 2004;104:(Abstract 608) 5Goy et al. JCO 2006;24: (Abstract 7512); 爱医生网收集编目/ 万珂单药治疗复发难治FL II期临床试验 1 1 OConnor et al. J Clin Oncol 2005;23:67684 2Goy et al. J Clin Oncol 2005;23:667675 3Strauss et al. JCO 2006;24:210512 18%2011Strauss31.3 mg/m2 停治疗3个月2例 的疾病指标下降 了73% 和 55% 77%51/19 OConnor11.5mg/m2 比MCL显效晚 13%00/18Goy21.5 mg/m2 CRu 病人曾三种 治疗均失败3/8 transformed ORR PRCR/CRun评价 爱医生网收集编目/ 在其它淋巴瘤类型中的应用 研究样本数 CR/CR u PRORR MZL (OConnor, Goy)7(6+1)0342% DLBCL (Strauss, Dunleavy, Goy)38025% WM(OConnor, Chen, Treon, Goy) 51 (2+6+18+25) 01631% HD (Younes)90111% SLL/CLL5/50120% Others: 1 ATL100NA OConnor et al. J Clin Oncol 2005;23:67684 Goy et al. J Clin Oncol 2005;23:667675 Strauss et al. JCO 2006;24:210512 Dunleavy et al. Blood 2004;104 (Abstract 1385) Chen et al. Blood 2004;104 (Abstract 3278) Younes et al. Blood 2004;104 (Abstract 2638 爱医生网收集编目/ 硼替佐米小结 硼替佐米(万珂)用于MM的二线及一线治疗。 硼替佐米(万珂)单药及联合方案对部分惰性及侵 袭性淋巴瘤有效。 NCCN已推荐硼替佐米(万珂)为MCL的二线用药。 现正开展随机对照试验治疗复治FL 我们的经验? 硼替佐米(万珂)有可能对淋巴肿瘤有较广泛的应 用前景。 爱医生网收集编目/ mTOR(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在G1/S 期中起重要作用,抑制mTOR,可诱导细胞凋亡 MCL出现 t(11;14) (q13;q32)易位,细胞周期调节蛋白 D1过度表达,导致细胞增值 CCI-779 II期临床试验:35例复发难治MCL CR 1 (3%) PR 12 (35%) ORR 13 (38%) 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6.8 个月 -Witzig 2006 我们的尝试? 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 爱医生网收集编目/ 血管生成抑制剂-反应停 Ribatti 和Vacca等研究88例NHL发现 淋巴结中的微血管密度增加,血清VEGF增高,随病情进展新生 血管增多 抑制肿瘤血管新生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活性 抑制TN F-合成,减少IL - 6,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直接抑制或杀伤瘤细胞 单药治疗2例化疗后复发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瘤达PR,持续 915个月 -Strupp, Leuk Lymphoma 2002;43: 133-137 单药治疗1例化疗及美罗华治疗后复发MCL达PR,维持6个月。 -Wilson EAIG,Br J Haematol 2002; 119: 128-130. 爱医生网收集编目/ Adapted from Poon RT, et al. J Clin Oncol 2001;19:120725 新生血管生成在肿瘤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所扮演的角色 恶变前期恶性肿瘤肿瘤生长血管侵袭微转移处于 休眠状态 明显的转移 (肿瘤无血管)(血管新生开始)(肿瘤形成血管)(肿瘤细胞进入血管内)(远道种植)(再次形成新生血管) 新生血管生成参与肿瘤形成生长转移的全程 爱医生网收集编目/ 目前世界唯一的血管内皮抑制素 中国的科技创 阻断血管生成 延长患者生命 被推荐为 NCCN 肺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06 年版)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方案 我们的尝试 恩度(endostar ) 爱医生网收集编目/ BCL2抗凋亡与肿瘤耐药,提示预后不良 G3139是一个寡聚核苷酸,诱导BCL2mRNA降解 期临床研究提示对复发难治性MCL有效 Genasense + Thalidomide 期临床试验 0.66.5mg/Kg iv sc 21d 治疗17例 MM CR 3例 PR 5例 ORR 5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