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设计)钢结构屋盖设计计算书_第1页
毕业论文(设计)钢结构屋盖设计计算书_第2页
毕业论文(设计)钢结构屋盖设计计算书_第3页
毕业论文(设计)钢结构屋盖设计计算书_第4页
毕业论文(设计)钢结构屋盖设计计算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钢结构屋盖课程设计计算书 姓 名: 班 级:土木工程 学 号: 指导老师: 2011年6月11日一、 设计说明1、 设计某一检修厂房屋盖,跨度为27m,长度为80m,柱距为6m,三角形屋架,钢材为Q235B,焊条采用E43型,屋面为压型钢板,屋面坡度i=1:2.5,屋架铰接于钢筋混凝土柱顶,无吊车,外檐口采用自由排水,采用槽钢檩条,檩条间距为2827.25mm。2、 基本风压为0.4KN/m,屋面离地面高度为12 m,不上人屋面。雪荷载0.6KN/m二、 檩条设计1、 檩条采用轻型槽钢檩条2、 屋面材料为压型钢板,屋面坡度为1:2.5(=21.80)檩条跨度为6m,于跨中设置一道拉条,水平檩距2396.4cos21.80=2396.40.93=222865mm,坡向斜距2396.4mm3、 荷载标准值(对水平投影面)永久荷载:压型钢板(不保温)自重为0.1 KN/m,檩条(包括拉条和支撑)自重设为0.11 KN/m可变荷载:屋面雪荷载=0.6KN/m,基本风压o=0.40 KN/m4、 内力计算永久荷载于屋面活荷载组合 檩条线荷载pK=(0.21+0.6)2.229=1.805 KN/m p=(1.20.21+1.40.6)2.229=2.434 KN/mpX=psin21.80=2.4340.37=0.901 KN/mpY=pcos21.80=2.4340.93=2.264 KN/m弯矩设计值: MX= pY l2/8=2.26462/8=10.188KNm My= pX l2/32=0.90162/32=1.014KNm永久荷载和风荷载的吸力组合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房屋高度为12m 取z=1.0按门式钢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02:2002附录A,风荷载体型系数为:1.5A-2.9=-1.211 A=2.22865m6m=13.72m2垂直于屋面的风荷载标准值k=Sz0=-1.2111.0(1.050.4)=-0.509 KN/m檩条线荷载 pXY=(0.509-0.21cos21.80)2.22865=0.3142.22865=0.070KN/m pX =0.212.229sin21.8o=0.174 KN/m pY =1.41.2112.229-0.212.229cos21.80=3.344 KN/m弯矩设计值 MX= pYl2/8=3.34462/8=15.048KN/m My= pXl2/8=0.17462/8=0.783KN/m截面选择选用 选用轻型槽钢【20 W=152.2 cm3 Wynmax=54.9 cm3 Wynmin=20.5 cm3IX=152.20 cm4 ix=8.07 cm iy=2.20 cm计算截面有孔洞削弱,考虑0.9的折减系数,则净截面模量为:WNX=0.9152.2=136.98cm3Wynmax=0.954.9=49.41 cm3Wynmin=0.920.5=18.45 cm3屋面能阻止檩条失稳和扭转,截面的塑性发展系数x=1.05 y=1.20,按公式计算截面a、b点的强度为(见图) x = Mx/(x WNX)+My/(y Wynmin)=15.048106/(1.05136.98103)+0. 783106/(1.218.45103)=139.99215N/mm2y = Mx/(x WNX)+My/(y Wynmax)=15.048106/(1.05136.98103)+0.783106/(1.249.41103)=117.83215N/mm2挠度计算 因为支撑压型钢板金属板,有积灰的瓦楞铁和石棉等金属面者,容许挠度为L/200 当设置拉条时,只须计算垂直于屋面方向的最大挠度 vy=(5/384)(3.344cos21.8060004)/(2061031522104)=16.7mmL/200=30mm 构造要求 x=600/8.07=74.35200y=300/2.20=136.36200故此檩条在平面内外均满足要求三、 屋架设计屋架结构的几何尺寸如图檩条支撑于屋架上弦节点。屋架坡角(上弦与下弦之间的夹角)为 =21.80檩距=2.229m 支撑布置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支撑布置见图,上弦横向水平支撑设置在房屋两端和伸缩缝处第一开内,并在相应开间屋架跨中设置垂直支撑,其余在开间,屋架下弦跨中设置一通长水平柔性系杆,上弦横向水平支撑在交叉点处与檩条相连,故上弦杆在 屋架平面外的计算长度等于其节间几何长度,下弦杆在屋架平面外的计算长度为屋架跨度的一半。荷载标准值 永久荷载(恒荷载)(对水平投影面)压型钢板(不保温) 0.1 KN/m檩条自重(不包括拉条支撑) 0.1 KN/m屋架及支撑自重 0.15 KN/m管道条 0.05 KN/m 合计 0.40 KN/m 可变荷载(活荷载)(对水平投影面)雪荷载基本雪压SO=0.6 KN/m,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表6.2.1考虑积雪全跨均匀分布情况,由于=21.8025所以r=1.0 雪荷载标准值SK=rSO=0.6 KN/m风荷载基本风压0=0.4 KN/m荷载组合 恒荷载+活(或雪)荷载 恒荷载+半跨活(或雪)荷载 恒荷载+风荷载 屋架、檩条自重+半跨(屋面板+0.3 KN/m安装荷载)上弦的集中恒荷载及节点荷载 由檩条传给屋架上限的集中恒荷载和上弦节点恒荷载见图 由檩条传给屋架上限的集中活荷载和上弦节点活荷载见图 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全跨屋面恒荷载作用下,上弦集中恒荷载标准值P1、=0.4062.2293/101/2=5.08KN上弦节点恒荷载P1=P1、=5.08 KN 全跨雪荷载作用下P2、=0.6062.2293/101/2=7.61 KN上弦节点雪荷载:P2= P2、=7.61 KN 假定基本组合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则上弦节点荷载设计值为1.25.08 +1.47.61 KN=16.75 KN 若基本荷载组合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则上弦节点荷载设计值为1.355.08+1.47.61=17.512KN 综上可知,本工程屋面荷载组合效应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 风荷载标准值风荷载体型系数:背风面s=-0.5迎风面s=-0.47-0.5风压高度变化系数z(本设计地面粗糙度为B类)屋架下弦标高12.0m H=12+5.08/2=14.54m坡度i=1/2.5 =21.80风压高度 变化系数z=1.021.0 z=1.0计算主要承重结构:k= zsz0 背风面: k=1.0(-0.5)1.00.4=0.2 KN/m(垂直于屋面)迎风面: k=1.0(-0.5)1.00.4=0.2 KN/m(垂直于屋面)由檩条传给屋架上弦的集中风荷载标准值P3、=1、=-0.22.2296=-2.652 KN 上弦节点风荷载标准值P3=1=P3、=-2.625 KN 内力计算内力组合见表杆件名称杆件编号全跨荷载半跨荷载风荷载内力组合最 不 利 内 力内力系数恒载标准值1 P1K=5.08(计支撑自重)恒载标 准值2 P1K=3.17(不计支撑自重)活载标准值 P2K =7.61内力系数半跨活(或雪)荷载内力标准值SK=7.61内力系数风荷载内力标准值P3K=-2.6751.2恒2+1.4活1.2恒2+1.4半跨活1.0恒2+1.4风上 弦1-2-17.39-88.34-55.13-132.34-12.55-95.5116.50-44.14-251.43-199.87-116.93-251.432-3-16.13-81.94-51.13-122.75-11.35-86.3715.55-41.60-233.21-182.27-109.37-233.213-4-16.76-85.14-53.13-127.54-12.10-92.0816.50-44.14-242.31-192.67-114.93-242.314-5-16.44-83.52-52.11-125.11-11.65-88.6616.50-44.14-237.69-186.66-113.91-237.695-6-15.18-77.11-48.12-115.52-10.40-79.1415.55-41.60-219.47-168.54-106.36-219.476-7-15.8-80.26-50.09-120.24-11.05-84.0916.30-43.60-228.44-177.83-111.13-228.44 下 弦 1-816.5083.8252.31125.5712.0091.32-17.3046.28238.57190.62117.10238.578-913.5068.5842.80102.749.0568.87-14.3038.25195.20147.7896.35195.209-109.0045.7228.5368.494.5534.63-9.4325.23130.1282.7263.85130.12腹 杆2-8-1.34-6.81-4.24-10.20-1.34-10.201.35-3.61-19.37-19.37-9.29-19.373-8-1.34-6.81-4.24-10.20-1.34-10.201.35-3.61-19.37-19.37-9.29-19.374-83.0015.249.5122.833.0022.83-3.118.3243.3743.3721.1643.374-9-2.85-14.48-9.03-21.69-2.85-21.693.05-8.16-41.20-41.20-20.45-41.204-113.0015.249.5122.833.0022.83-3.118.3243.3743.3721.1643.375-11-1.34-6.81-4.24-10.20-1.34-10.201.35-3.61-19.37-19.37-9.29-19.376-11-1.34-6.81-4.24-10.20-1.34-10.201.35-3.61-19.37-19.37-9.29-19.379-114.5022.8614.2734.254.5034.25-4.4211.8265.0765.0730.8265.077-117.5038.123.7857.087.5057.08-7.8521.00108.45108.4553.18108.457-10000000000000屋 架 杆 件 内 力 组 合 表 截面选择 上弦杆截面选择 上弦杆采用相同截面,以节间1-2的最大轴力N1-2来选择,下弦以节间1-8的最大轴力N1-8来选择,腹杆以节间7-11的最大轴力N7-11来选择。 各杆件的截面尺寸选择如下表构件名称杆件号内力(KN)规 格面 积()长细比稳定系数应力f=215N/lx/ix=xly/iy=y上 弦N1-2-251.43100623.86239.6/3.1=77479.2/4.37=110=0.523251.4310/0.52323.8610=207.73下 弦N1-8238.5775823.01387.2/2.28=169.82774.4/3.42=226.43 238.5710/23.0110=103.68腹 杆N7-11108.4570821.33387.2/2.13=181.78774.4/3.22=240.50 108.4510/21.3310=50.84杆件名称杆件编号截面规格()杆件内力()肢背焊脚尺寸hf1()肢背焊缝长度lw()肢尖焊脚尺寸hf2 ()肢尖焊缝长度lw()下弦杆1-8758238.574160475斜 腹 杆2-8708-19.374454453-8708-19.374454454-870843.374454454-9708-41.204454454-1170843.374454455-11708-19.374454456-11708-19.374454457-11708108.454804459-1170865.07455445竖腹杆7-107080445445注:表中焊缝计算长度lw,lw=lw+2hf 上弦接点连接计算 支座节点“1”为了便于施焊下弦杆肢背与支座板顶面的距离取125mm,锚栓用2M20,栓孔位置见图在节点中心线上设置加劲肋,加劲肋高度和节点板高度相同。A、 支座底板计算 支座反力:R=76.14 kn 设a=b=120mm a1=21/2120=169.7mm b1a1/2=84.4mm 支座底板承压面积为: An=240200-202-24050=52300mm2 由公式验算柱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R/An=76.14103/52300=1.46n/mm2cfc=(Ab/ Ac)1/2fc=(240240/52300)1/29.6=10 n/mm2 (C20混凝土fc=9.6 n/mm2) 支座底板的厚度按屋架反力作用下的弯矩计算,有公式得: M=q a12式中 q=R/ An= R/ A0- An=76140/52300=1.46 n/mm2 b1/ a1=84.8/169.7=0.5 查表得 =0.06 M=q a12=0.061.46169.72=2522.71 n/mm2 支座底板厚度由公式得 t=( 6M/f)1/2=( 62522.71/215)1/2=8.39取12mmB、 加劲肋与节点板的连接焊缝假定一块加劲肋承受的屋架支座反力的四分之一,即: 1/476.14=19.035 kn焊缝受剪力 V=19.035 kn 弯矩M=19.035(120-20)/2=952 knmm 设焊缝hf=6 lw =160-40-26=108mm焊缝应力由公式得:v/(20.7hflw)2+6M /(20.7fhflw2)21/2 =19.035103/(20.76108)2+6952103/(20.71.2261082)21/2=(13445.32+2283.51)1/2=125160 n/mm2C、 支座底板的连接焊缝假定焊缝传递全部支座反力 R=76.14 kn设焊缝的hf=8mm,支座底板的连接焊缝长度为lw=2(240-2hf)+4(120-4-10-2hf)=2(240-28)+4(120-4-10-28)=808mm由公式得:f=R/0.7fhflw= 76.14103/0.71.228808=13.8 fwf =0.95160=152 n/mm2 满足要求。D、 上弦杆于节点板的焊缝计算节点板和焊缝的连接计算,节点板于上弦角钢肢背采用槽焊缝连接,假定槽焊缝只承重屋面集中荷载P,P=12.69kn。节点板于上弦角钢肢尖采用双面角焊缝连接,承受上弦的内力差N 节点“1”槽焊缝hf1=0.5t1=4mm 其中t1为节点板厚度。lw=500-2hf=520-24=512mm 由公式得: f=P/(20.7hflw)=12.69103/20.74512=4.43n/mm2fwf=0.95160=152 n/mm2 可见塞焊缝一般不控制,仅需验算肢尖焊缝。上弦采用不等边角钢,短肢相拼,肢尖角焊缝的焊脚尺寸hf2=5mm。则角钢肢尖焊缝的计算长度lw=520-25=510mm上弦内力差N= -251.43 kn 偏心弯矩M=Ne ,e=55mm由公式得:f=6M/(20.7 hf2lw2)=(6251.43103)55/(20.755102)=45.57 n/mm2f=N/(20.7 hf2lw)=251.43103/(20.75510)=70.43 n/mm2 (f/f)2+f21/2=(45.57/1.22)2+70.4321/2=79.72n/mm2fwf=0.95160=152 n/mm2 可见肢尖焊缝安全 上弦节点“2”(见图) 节点板与上弦的连接计算,节点板于上弦角钢肢背采用槽焊缝连接,假定槽焊缝只承重屋面集中荷载P,P=12.96kn。节点板于上弦角钢肢尖采用双面角贴角焊缝连接,承受上弦的内力差N 节点“2”塞不控制只需验算肢尖焊缝。上弦采用等边角钢,肢角焊缝的焊脚对hf2=0.5mm 则角钢肢尖角焊缝的计算长度lw=130-2hf=130-2hf=130-25=120mm :弦杆相邻节间内力差N=-251.43-(-233.21)=-18.22 kn 偏心弯矩M=Ne e=55mm由公式得:f=6M/(20.7 hf2lw2)=(618.22103)55/(20.751202)=59.65 n/mm2f=N/(20.7 hf2lw)=18.22103/(20.75120)=21.69 n/mm2 (f/f)2+f21/2=(59.65/1.22)2+21.6921/2=53.79n/mm2fwf=0.95160=152 n/mm2 可见肢尖焊缝安全 上弦节点“4”(见图)因上弦杆间内力差小,节点板尺寸大,故不需要再验算。 屋脊节点“7”(见图) 上弦杆节点荷载P假定角钢肢背的塞焊缝承受同上,按构造要求考虑,都可满足。 根据公式,上弦杆件与拼接角钢之间在接头一侧的焊缝长度为LW=N/(40.7hffwf)+2hf=228.44103/(40.740.95160)+24=142.2mm,取140mm采用拼接角钢长l=2140+10=290,实际拼接角钢总长可取为300mm。拼接角钢竖肢需切肢,实际切肢=t+hf+5=12+8+5=25mm,切肢后剩余高度h-=110-25=85mm,水平肢上需要设置安装螺栓。上弦杆与节点板的连接焊缝按肢尖焊缝承受上弦杆内力的15%计算,角钢肢尖角焊缝的焊脚尺寸hf2=4mm,则角钢肢尖角焊缝的计算长度lw=2403.16/3-24-10=235mm, N=15%228.44=34.27kn 偏心弯矩M=N.e e=55mm 则由公式得 f=6M/(20.7 hf2lw2)=(634.27103)55/(20.752352)=29.25n/mm2f=N/(20.7 hf2lw)=34.27103/(20.74235)=26.04 n/mm2(f/f)2+f21/2=(29.25/1.22)2+12.9621/2=27.25 n/mm2fwf=0.95160=152 n/mm2 可见肢尖焊缝安全下弦拼接节点“10”拼接角钢与下弦杆用相同规格,选用758,下弦杆与拼接角钢之间角焊缝的焊脚尺寸采用hf=4mm。根据公式得下弦杆件与拼接角钢之间在接头一侧得焊缝长度为:Lw=N/(40.7hffwf)+2hf=Af/(40.7hffwf) +2hf =10.831020.95215/(40.740.95160)+24=137.9mm,取140mm拼接角钢得长度取2Lw+10=290mm,接头的位置视材料得长度而定,最好设在跨中节点处,当接头不在节点视由公式得焊缝长度为:Lw1=0.70.15130.12103/(20.740.95160)+24=24.05取100 mm.设肢尖焊缝得焊脚尺寸hf=4mm.由公式得焊缝长度为Lw1=0.30.15130.12103/(20.740.95160)+24=14.8mm由以上计算可知,下弦角钢与节点板的连接焊缝长度是按构造要求确定的,取100mm。本设计檩条为【20, 拉条为12,撑杆为D322圆钢管,上弦为1006,下弦为758,腹杆为708。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程序要求阶段工作程序及要求完成时间第一阶段(准备阶段)(一)确定题目和指导教师1.学院(系)成立毕业论文(设计)领导小组;2.学院(系)向教师(具有讲师以上职称或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助教)分派指导论文(设计)任务,院(系)公布备选题目一览表;3.学院(系)召开指导教师和学生参加的毕业论文(设计)布置大会;4.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学术特长选定论文题目,确定指导教师,也可与指导教师协商后确定论文题目;5.学院(系)将选题结果汇总成表,报教务处实践教学科备案。每学年第一学期第8周前(二)做好论文开题、写作的准备工作1.指导教师向学生传达毕业论文(设计)要求及有关管理规定,师生沟通交流课题任务,使学生正确理解课题,为开题做准备;2.学生确定论文题目后,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文献检索、实习调研以及实验等论文前期准备工作。每学年第一学期第8周以后第二阶段(开题及写作阶段)(三)做好开题报告教研室组织教师指导学生做好开题报告,院(系)检查开题情况,教务处抽查。每学年第二学期第2周前(四)认真进行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检查工作。1指导教师做好指导工作,定期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和质量,及时解答和处理学生提出的有关问题;2学院(系)要随时了解、检查论文写作进展情况,及时研究协调处理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的有关问题。每学年第二学期(五)毕业论文中期检查教研室组织中期毕业论文检查工作,做好记录,学生须向指导教师汇报工作进度和工作质量,并填写中期检查表。每学年第二学期第8周第三阶段(评审答辩阶段)(六)指导教师评定毕业论文答辩前一周,学生将毕业论文交指导教师,指导教师需认真审阅,写出评语和评分。每学年第二学期第13-14周(七)评阅老师评阅毕业论文学院(系)或教研室安排有关教师,详细评阅每个学生的毕业论文,给出评分。(八)组织答辩学院(系)成立答辩委员会,组织答辩小组对学生进行论文答辩,答辩日程安排通知教务处,并做好答辩记录,给出答辩成绩。每学年第二学期第15周前(九)综合评定成绩学院(系)组织专门人员检查评分标准执行情况,进行成绩汇总和统计;毕业论文成绩及时报送教务处。每学年第二学期第15周前(十)毕业论文归档管理学院(系)收集并整理归档毕业论文有关材料,包括鉴定表(2份)、开题报告(1份)、中期检查表(1份)、评分表(1份)、论文(设计)(1份)及相应电子文档,填写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表,一份交教务处实践教学科。每学年第二学期第16周前(十一)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评选每学年第二学期第17周前注:1.提前或推延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各阶段要求相同,日程自定;2.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三个阶段时间安排,可根据各专业特点适当调整。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一、毕业论文(设计)文本结构毕业论文(设计)主要由8个部分组成:封面;目录;题目;中外文摘要;正文;参考文献;谢辞;附录。二、毕业论文(设计)各部分规范1. 封面封面按学校规定的格式填写,包括论文(设计)题目、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学科专业等内容。2. 目录目录由毕业论文(设计)各部分内容的顺序号、名称和页码组成,目次中的内容一般列出二级标题即可。目录应该用“”连接名称与页码。3. 题目论文(设计)题目要恰当、简明、凝练,能够反映论文的主题及其内容,做到文、题贴切。题目中不使用非规范的缩略词、符号、代号和公式,通常不采用问话的方式。题目所使用的词语应当考虑到有助于选择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题目的中文字数一般不超过20个字,外文题目不超过10个实词,中外文标题应一致,居中编排格式。4. 中外文摘要及关键词摘要是对毕业论文(设计)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摘要主要是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毕业论文(设计)必要的信息,使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摘要中应用第三人称的方法记述论文的性质和主题,不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应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表达方式。排除在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不得重复题目中已有的信息。语句要合乎逻辑关系,尽量同正文的文体保持一致。结构要严谨,表达要简明,语义要确切,一般不再分段落。对某些缩略语、简称、代号等,除了相邻专业的读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现处必须加以说明。摘要中通常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以及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毕业论文(设计)的摘要包含中文摘要和外文摘要。中文摘要字数约为200300字,外文摘要约为200300个实词。关键词(Keywords)是为了文献标引,从汉语主题词表或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的词语或术语。关键词不宜用非通用的代号和分子式。关键词一般为36个。关键词的排序,通常应按研究的对象、性质(问题)和采取的手段排序。中文关键词两词之间应留出一个汉字的空间,不加任何标点符号;外文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5. 正文毕业论文(设计)的正文包括前言(引言)、正文、结论三个部分。外语类专业毕业生必须用所学专业外语撰写。毕业论文(设计)的篇幅一般6000字左右。(1)前言(引言)前言(引言)主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对前人的研究状况进行评述分析,阐明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实验设计、预期结果、成果的意义等。(2)正文正文是对研究工作与研究内容的详细表述,一般由标题、文字、表格或公式等部分组成。该部分要运用选定的研究方法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正文是毕业论文(设计)的核心部分,占据主要篇幅。正文是论文的主体,要求观点清晰、论点正确、论据可靠、论证严密、层次清楚。正文中的图表和计量单位要规范。图须有序号、图题、图例、量和单位,图序号须用阿拉伯数字,与图题空 1 格,写在图下方;表格采用 3线表,表头线和表尾线为粗黑线,表两边不要串写文字,表序号须用阿拉伯数字,与标题空 1格,写在表上方;一律使用法定计量单位。(3)结论结论是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总结。结论应当准确、完整、明确、精练。如不可能导出应有的结论,也可以没有结论而进行必要的讨论,阐述本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开展研究的建议。6. 谢辞(致谢)谢辞(致谢)是对给予各类资助、指导和协助完成科研工作,以及提供各种条件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的感谢。谢辞应实事求是。7. 参考文献文后参考文献,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按顺序和规定的格式列在正文之后。所列出的文献,应当是作者亲自阅读或引用过的,出处要翔实,要进行核实查对。所引用的文献应是公开出版的刊物或著作,内部刊物一般不引用。正文中参考文献的标注方法,是在引用文字(即所引用的词组、句子、段落等)结束处的右上角标出参考文献序号。全文参考文献的序号要按照从小到大的次序排列,某一文献多次引用时,要用同一序号标出。文后参考文献的编写方式,是依正文中参考文献序号的次序排列所有的参考文献,且一个参考文献只能出现一次。8. 附录凡不宜收入正文中而又有价值的内容,可编入毕业论文的附录中。附录内容主要包括:正文中所使用公式的推导与证明过程;使用的主要符号、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其说明等;在正文中无法列出的实验数据;重复性数据图表;调查问卷等。53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格式)格式(理科)(说明:本表供理工科专业学生用,以下所有红色、蓝色文字仅供参考,学生在写作论文时请保留字体、字号,改写或删除掉文字,黑色文字请保留。每一页的上方(天头)和左侧(订口)分别留边25mm,下方(地脚)和右侧(切口)应分别留边20mm,装订线5 mm,页眉和页脚为0。论文题目使用黑体三号字,正文使用宋体小四号字,行距为单倍行距;一级标题段前段后为0.5行,正文段前段后为0,字符间距为标准。为保证打印效果,学生在打印前,请将全文字体的颜色统一设置成黑色。以上说明参阅后请自行删除,包括本文本框!)(顶头空2行)目 录(4号黑体,居中)摘要1关键词1Abstract1Key words1引言(或绪论)11材料与方法Y1.1材料 Y1.2方法 Y1.2.1Y1.2.2Y1.2.3Y1.2.4Y2Y2.1Y3 Y(略)X (正文第X章)Y致谢Y参考文献Y附录A (必要时)Y附录B (必要时)Y图1 (必要时)Y图2 (必要时)Y表1 (必要时)Y表2 (必要时)Y注:1. 目次中的内容一般列出“章”、“节”、“条”三级标题即可;2X、Y表示具体的阿拉伯数字;毕业论文(设计)题目(3号黑体)专业学生 学生姓名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姓名(小四仿宋体)摘要:(200300字,五号宋体)关键词: (3-5个,五号宋体)Title(3号Times New Romar)Student majoring in Name Tutor Name(小四Times New Romar)Abstract: (五号Times New Romar,200300个实词)Key words: ;(3-5实词个,五号Times New Romar)引言(小四宋体)。1 材料与方法 (仿宋体四号)11 (黑体小四号)(小四宋体)。111 (仿宋体小四号) (小四宋体)。112 (仿宋体小四号) (小四宋体)。12 (黑体小四号)2 结果与分析 (仿宋体四号)21 (黑体小四号)(小四宋体)。211 (仿宋体小四号) (小四宋体)。212 (仿宋体小四号) (小四宋体)。22 (黑体小四号)3 讨论 (仿宋体四号)31 (黑体小四号) (小四宋体)。32 (黑体小四号)致谢(小四宋体)参考文献:1 作者姓名,作者姓名.参考文献题目J. 期刊或杂志等名称,年份,卷(期数):页码.2 刘凡丰. 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透视J . 高等教育研究,2003,5(1):18-19.没有卷的就直接写2003(1)(本条为期刊杂志著录格式)3 谭丙煜.怎样撰写科学论文M.2版.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2:5-6.(本条为中文图书著录格式)4 作者姓名. 参考文献题目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2:页码.(本条为硕士、博士论文著录格式)5 作者姓名. 参考文献题目N.人民日报,2005-06-12.(本条为报纸著录格式)6 作者姓名. 参考文献题目C/ 作者姓名.论文集名称.城市:出版单位(社),年代:页码.(本条为论文集著录格式)7 外国作者姓名. 参考文献题目M.译者(名字),译.城市:出版单位,年代:页码.(本条为原著翻译中文的著录格式,多个译者可写为:*,*,*,等译.)外文文献著录格式参照中文的(五号Times New Romar)。注:由于网站资料权威性不确定,且目前中国期刊网和电子图书资源很丰富,故网站资料不得作为毕业论文(设计)的参考文献文献类型标志说明:普通图书 M ,会议记录C,汇编G,报纸N,期刊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论文中图的具体要求为:主线粗于辅线(座标线)图题,小5黑(句末无标点)标值线(座标上的刻度线)一律在图的内侧图例一律在图题的上方或在图中,6宋图注一律在图题的下方,6宋标目(座标的文字说明)及图内文字,6宋图版(照片)说明在图题之下,6宋,文字一般接排,如:A.麦穗形态;B.花原基 论文中表格的具体要求为:表题:小5黑,居中(句末无标点)表内容:6宋数字一般以小数点位数对齐,数值后表示差异显著性的字母右肩上标表注:6宋,各注之间用“;”隔开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格式)格式(文科)(说明:本表供文科专业学生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