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荣县中医药事业科学发展_第1页
推动荣县中医药事业科学发展_第2页
推动荣县中医药事业科学发展_第3页
推动荣县中医药事业科学发展_第4页
推动荣县中医药事业科学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推进县域中医药事业科学发展四川省荣县中医医院(邮编:643100)黄 毅、黄福忠 四川省荣县同安诊所(邮编:643100) 黄 俊四川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邮编:646099)黄煜坤四川省荣县人民医院(邮编:643100) 黄福发【提要】本文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推进县域中医药事业科学发展、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更好的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从何谓中医?“废医验药”、中医政策、中医之魂、中医特色、中医优势、目前状况,几点建议等方面,提出一管之见。【关键词】县域 中医药事业 发展巩固在全国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时候,2014年1月16日,召开了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会前作出重要批示,强调“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医药学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为四大国粹之一。习近平主席说“中医药学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给予中医药学高度的评价。为了推进县域中医药事业科学发展,破解“看病难、看病贵”的国计民生问题,发展或巩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所取得的成果,更好的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特撰此文,仅供参考。一、何谓中医?何谓中医?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作出了明确介定:“中医药(民族医药)是我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和疾病做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这无疑是对中医本质属性的最准确的答案。中医是怎么来的?中医是从生活和医疗实践中来的,中医的源头在哪里?中医的源头也在实践之中。史载“神农尝百草,始有医药”。“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生动的记载劳动人民尝药的伟大实践。中医药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学派纷呈。劳动人民,与病斗争,经验总结,升为理论,理论独特,经验丰富,综合复杂,医学科学。民族繁衍,功不可没。生命科学,组成部分。国之精粹,生命力强;文化遗产,宝贵财富。跃居世界,传统医学,主导地位,引领潮流。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发展中医,人类得福。二、“废医验药”但在1929年2月,国民党政府召开第一次中央卫生委员会议,通过余岩等人提出“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这个消灭中医的提案通过后,立即遭到全国人民和中医药界的极大愤怒和强烈反对,虽然未能达到消灭中医的目的,但却使祖国医学受到严重的摧残。时至今日,流毒甚广,前几年,中南大学张功耀教授在网上发起万人签名“废除中医中药”活动,据调查,参与网络签名的全国仅有138人。究其原因,他们认为中医不科学,不讲解剖,讲阴阳五行,是封建迷信的东西,实事真是如此吗?非也。“解剖”一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可解剖而视之”其解剖的效果与近代人体解剖图谱是很接近的。清代医学家王清任亲临刑场观察尸体,荒郊野外解剖小儿尸体,著医林改错,创多首活血化瘀名方,至今用于临床疗效显著。阴阳五行学说是古代哲学的两对范畴,具有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中医学用它来解释医学上的问题。阴阳学说主要讲事物的对一统一规律;五行学说主要讲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规律,不是封建迷信的东西。台湾邝芝人说“从方法论方面说,阴阳五行思想并不是一种迷信,而是一种系统思维之形上结构。”中药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用以防病治病的物质。医药关系密不可分,所谓“验药”只是一个幌子“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毛泽东主席说“什么叫科学?有正确的系统的知识叫科学”。还说“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中医姓“医”,医学是中医学的本质和核心,而医学是防病治病的科学(含具体的防病治病技术)。其主要使命探索生命奥秘,健康要素,养生真谛和疾病防治的医理和方法。它具有真实而丰富的科学内涵,完整系统的学术体系,具体而实际诊疗方法,独特而真实的临床疗效。中医学每一理论的提出,每一种方法的建立都是以临床实践为基础,它有正确的系统的知识,因此,中医是科学的,中医学的科学属性是勿 置疑的。官方明确表态,坚决反对“取消中医”。2006年10月10日,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表示,卫生部坚决反对这样的言论和做法。并指出:“中医药既是国粹,又是我国卫生事业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我们的特色和优势所在。历史上中医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依靠的就是中医药。我们要发扬光大中医药事业”。对待中医药存与废,不是一个单纯的行业问题,应该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从广大人民的利益出发,从中华民族的利益出发,从市场经济出发,是关系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破解“看病难、看病贵”的国计民生问题。三、中医政策早在1928年11月25日,毛泽东主席在井岗上的斗争一文中指出:“ 医院设在山上,用中西两法治疗。”1950年8月,毛泽东主席为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提词:“团结新老中西各部分医药卫生工作人员,组成巩固的统一战线,为开展伟大的人民卫生工作而奋斗!”1958年10月11日,毛泽东主席关于组织西医离职学习中医学习班总结报告批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这一著名论断奠定了党和国家中医药工作方针和政策的理论基础,也充分肯定了中医药学的历史地位和学术价值。1978年9月7日,邓小平同志审阅了卫生部党组关于认真贯彻党的中医政策,解决中医队伍后继乏人问题的报告,并在上面亲笔作了批示“这个问题应该重视,一定要为中医创造良好的发展与提高的物质条件。建议以中央名义加一批语转发下去”同年9月24日,党中央以(78)56号文件,批转各地。并强调要抓紧解决中医队伍后继乏人的问题,要培养一支精通中医理论和有丰富临床经验的高水平的中医队伍,造就一支热心与中医结合工作的西医学习中医的骨干队伍。1982年我国将发展传统医学郑重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代医药和传统医药。”从法律上为发展中医药事业提供了根本保障。1985年中央书记处在关于卫生工作的决定指出,“根据宪法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的规定,要把中医和西医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1986年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研究中医中药问题,提出要把中医摆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决定成立国家中医管理局。1988年更名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1年召开的全国人大十七届四次会议上,将“中西医并重”列为新时期我国卫生工作的五大方针之一。1991年江泽民主席为中医药提词“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振兴中医中药事业。”2001年3月4日,江泽民主席在参加全国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的教育,医药卫生界委员联组会时提出“中医药学是中国医学科学的特色,是中国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不仅为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要正确处理好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推进中医药的现代化。”2003年10月1日又正式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2007年3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国办发200716号)成立国务院中医药工作部级协调小组。2014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荷兰讲到肩负的历史重任时说:“中国五千年没有断流的文化不能丢掉了,要有文化自信;我们业已形成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不能走偏了,要有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同年3月27日,习近平主席访问巴黎,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时又说“中华文明经历了5000多年的历史变迁,但始终一脉相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还说“中医药学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药学是中华传统的瑰宝,为四大国粹之一,在党的中医政策正确指引下,中医药事业犹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四、中医之魂中医学是在实践中诞生并不断发展和完善,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上升到理论反过来指导实践的科学历程,从而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并逐渐分化为门类齐全的不同学科。中医的魂是什么?中医的魂是仁爱精诚,扶危救困。具有重视实践,勤于发现,善于总结的优良传统;不畏艰险,不懈探索,追求真知的科学精神;敢于置疑,勇于探索,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求真务实,不尚空读,与时俱进的开拓精神。中医的根扎在哪里?几千年来,中医的根深深地扎在民间,扎在中医从业者的临床实践和人民大众的就医理念之中,中医能治病,能治好病是绝大数国人的共识。五、中医特色中医特色在哪里?特色是指某一事物所独有的特征,或某一群体独特的认知思维和行为方式,这是与其他事物最显著的区别之处。中医特色就是中医所独有的医学观念,学术体系和临床技术等知识特征。中医强调整体观念,认为“天人合一”,注重宏观调控,更注重微观识病, 关切局部变化。中医学的主要特色:(一)整体观念(二)辨证论治(三)防重于治。防重于治,符合当今“预防为主”的思想。辨证论治,简言之,是根据疾病在各个阶段的本质,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个体化的治疗。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与自然的统一性,机体自身的完整性这种思想,称为整体观念。中医特色:从实用技术层面上讲,中医看病依靠“望、闻、问、切”四诊,俗语说“把把脉、看看舌”,从外行看来十分简单,连外国人见此也倍感惊奇,俗话说“看者容易,做者难”,非学验俱丰的医生是很难做好的。从科学思想领域上讲,中医药学博大精深,整体观念极强。著名科技记者、新华社欧州分社副社长姜岩博士说“中医是东方科学,也是迄今为止最伟大的实践,中医对人与社会的研究,对人与自然的研究是从整体出发的,这恰恰是西方还原论所缺少的”还说“在寻找新的科学思想的过程中,整体论成为科学家的重要目标。”英国彼得柯文尼、罗杰海菲尔德在时间之箭中说“我们已经到了一个转折点。我们已经看到需要把宇宙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并因此采用一种更加综合的观点。很多科学家在寻找新的科学思想的时候,把目标确定到了东方科学思想。”美国物理学家卡普拉把现代物理学与中国传统思想作了对此,认为两者在许多地方极其一致。德国理论物理学家哈肯承认他创立的协同学受到中医等东方思维的启发,与中国古代思想在整体性观念上有着深刻的联系。六、中医优势什么叫优势?优势是指具有明显优先的形势,也可以说是某一方面拥有对方没有的技术或东西。或即使对方有,但比对方更好更强。优势是要在比较中才能证明的。中医药学是在我国农业、手工业生产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受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影响,受各个时期的自然科学知识和技术渗透,在医疗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一门医学科学。中医药学在实践中诞生,在探索中发展,在总结中完善,以疾病防治和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为目的。(一)理论优势传统医学全球领先传统医学是指工业革命以前的医药科技文明,沿传发展至今的民族医学。世界各地一切有人群居住与生活的地方,大都有其传统医药文化,在世界各文化圈中,有各自的传统医学,只是对它的称谓有所不同,如民族医学、民间医学、经验医学等,或冠以地域、国家、民族名称,如中国传统医学、印度吠陀医学、日本汉方医学等,均属于传统医学范畴。在西方一些国家,又将传统医学称之为“替代医学”。追溯人类医学的沿革轨迹,每个国家的民族都有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但是,流传至今走向世界,不被西方医学所取代的唯有中国传统医学,究其原因,就在于她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依此为指导的治疗方案。中医药学,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典籍繁浩,古往今来,名医辈出,在漫长的沧桑岁月中 ,以其精湛的学理与效验实用技术,为我国人民的健康,社会的文明做出了不可磨天的贡献。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医药学仍然以强大的生命力与优势屹立于世界医林,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载着昔日的辉煌,带着时代的风采,面向未来,走向世界,将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贡献。据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记载,中医药书籍,从晋唐至今已多达1950种,是珍贵的文化遗产。目前,全球有170多个国家学习中医药,使用中医药防病治病。中医古籍黄帝内经和本草纲目2011年5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向世界展示了中医药学的伟大。中医药学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向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是在人体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总结出来的,跃居世界传流医学领先地位。(二)药源优势资源丰富天然药库我国地大物博,有着极其丰富的传统药物资源,正在进行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采用包括“3S”技术在内做各种遥感技术,极大地提高普查的科技含量,摸清中药资源的分布、产量,对“珍稀濒危和大宗常用植物”进行调查,为中医药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据第3次全 国中药资源普查,我国有中药资源12000多种,野生药物蕴藏量850万吨,家种药材年产量30多万吨。我省中医人数占全国的1/7,中药品种占全国的2/3,药材产量占全国的1/10,故有“中医之乡,中药之库”之美誉,得天独厚的中药资源和具备特色的传统医学珠联璧合。荣县蜀国古邑、人杰地灵,文风鼎盛,曾为川南之冠。受“不为良相,愿为良医”的影响,历代医家,名医辈出。又地处丘陵,药材资源丰富,县域内可采集到中草药200多个品种,如金银花、栀子、鱼腥草、夏枯草、冬桑叶、枇杷叶、青蒿、柴胡、紫苏、薄荷、山药、茯苓、薏仁、威灵仙、伸筋草、金钱草、海金砂、蒲公英、僵蚕、蝉蜕等,部分品种产量较大,是我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良好条件。(三)临床优势临床实践检验疗效中医在临床上治疗病毒感染性病变,功能失调性病变,原因不明或病因病理复杂的病变,以及身心疾病等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都有明显的临床优势。中医治病是以“人”为本,既要扶正扶邪,更主张对人体正气的扶持,以正压邪。中医针对每一患者年龄、性别、职业、临床表现,病程等情况,采取的是针对性强的个体化治疗,而不像西医那样 千人一法。西医虽然十分发达和非常先进、但它所用化学药品有较强的毒副作用,不良反应多,导致药源性疾病。中医治疗多采用中草药,其不良反应比化学药品小而轻,药效也更持久。中医所应用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主要来源于天然和农业生产。对医学来说,不论技术和学术水平高低,都彰显于临床疗效。著名中医学家、国医大师路志正说:“中医的生命力在什么地方,在于疗效,要想保证疗效,就得用中医的思维。”“有疗效就是硬道理”,疗效是中医药能否生存的关键,中医药卓越的疗效,植根于人民群众心中。它发端于民间,根植于民间,深深烙着我国农耕文明印记,是我国农耕文明的产物。“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医药不仅具有疗效,而且对某些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的治疗还具有很好的疗效。中华医学会会长钟南山院士曾说:中西医治疗肿瘤相比,西医以前是简单地把肿瘤给杀灭了,最后发现瘤没有了,人也死了。中医不是直接把瘤消灭,而是提出“以正攻邪”“人瘤共存”,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现在整个世界对肿瘤的治疗理念也向这方面转变。”著名中医学家、国医大师郭子光说:“中医的发展和发掘潜力是很大的,可以说是战胜很多疑难病的神奇武器。”(四)、养生优势“治未病”防患于未然。怎样才能使人不生病或少生病呢?早在2000多年黄帝内经素问中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手。”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古代具有高度智慧的人,对于疾病,不着重治疗,而是看重于预防疾病的发生,正和治理国家一样,不是国家出了乱子才去整顿,而是在平时即加以很好的防范;假如说已经酿成了疾病未去治疗,国家出了乱才去治理,这样的做法,正好像口渴了才去掘井,已经打战,才去制造兵器,哪里还来得及呢?“治未病”即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的意思。治者,研究也。未病者,没有疾病也。治未病,能够防患于未然。吴仪副总理在2007年全国中医工作会议上,专门提到了要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的养生作用,要求中医医疗机构不仅要提供日常的医疗服务,还要积极开展养生预防疾病的宣传活动。(五)、经济优势简便效廉节约经费中医治病,俗话说:“一根银针、一把草药”,“简、便、效、廉”成为中医一大特色,是真正意义上的平民医学。在现代商品经济社会中,中草药的价格属于农副产品类,比较低廉、价格低廉、盈利必少。但从社会效益来讲,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广大患者来说是件好事,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医疗费用,降低医疗成本,节约卫生经费。虽然我国这些年来国民经济增长在7%以上,但人均收入仍不高。至少在目前还不具备美国等西方国家那种医疗高消费能力,即使将每年GDP的1/3拿来用于医疗保障仍不够,而且在我国这也是不可能的。利用中医药具备的优势,发展中医药事业,一是为人民群众解除疾病的痛苦;二是为国家节约大量医疗卫生经费;三是为社会经济GDP增长多作贡献。七、目前状况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把发展中医药事业放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加强部署和安排,中医药事业正面临历史性机遇。正如著名中医学家、国医大师朱良春说“中医当前的形势非常好,党中央和各级政府都很重视中医中药,中医有它强大的优势和卓越的疗效,可以立于不败之地。”在中共荣县县委和荣县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及相关部门和全县人民的大力支持,荣县人民医院(含中医科)整体搬迁至新城,县中医院新建门诊综合大楼拨地而起,部分乡(镇)卫生院也得到了新修或扩建,加强了村卫生室的基本建设,县、乡、村三级卫生网络已经建成,提高了基层防病治病的能力,改善了病人的就医环境和住院条件,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得到进一步加强。城乡各地民营医院和中医诊所,为方便人民群众就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当前,中医药存在缺陷与不足,“中医思维弱化,中医评价西化,中医学术异化,中医技术退化,中医特色优势淡化。”这些问题,普遍存在,不容忽视。随着医改深入,打破了千百年来以药养医的习惯,实行药品零利润,采取单项服务补贴,医务人员基本工资财政补贴不到位,给医院经济带来一定的困难,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找米下锅、养家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