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1页
电子商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2页
电子商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3页
电子商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4页
电子商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南师范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院(系)名称经济与管理学院研 究 方 向学科专业电子商务1电子商务战略2网络营销学 制3年3电子商务企业管理4电子商务金融5网络经济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职业道德、国际视野、战略思维和开拓精神的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具有扎实的管理学、经济学、信息技术等学科理论基础,综合素质优异,能够为企业制定和实施电子商务战略的复合型人才。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应能将技术与管理有机地融合;能把握本专业作为新型交叉学科的特点,了解本专业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关注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进程暨电子商务在企业的应用进展;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跟踪本专业的发展前沿。学生毕业后能够在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电子商务的规划、设计和管理工作或在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从事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培养的主要内容(方式、方法和要求):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将根据电子商务专业的特点,通过采取导师个人负责与指导组集体培养相结合、学位课程与学位论文并重、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培养方法,以及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科研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全力提高学生素质与社会竞争力。依托地处东南沿海区位优势,把教学内容、科研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通过三年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技能: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信息技术等专业知识和基础理论,了解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背景和面临的新形势,对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态势有敏锐洞察力和决策应对力。2.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了解本学科及其研究方向的学术成果和发展动态。具有独立的学习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企业电子商务实践的创新能力,能独立从事企业电子商务的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和担任专门管理工作。3.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外文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学术型研究生教学计划院(系)名称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科专业电子商务类别课程名称(中英文)学时学分主讲教师各学期教学安排考查考试一二三四五六公共必修课外国语904政治理论743学科基础课中级微观经济学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543董志强等企业管理理论Theory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543彭璧玉等专业必修课中级计量经济学Intermediate Econometrics5423程振源等创新创业与电子商务战略研究The research on entrepreneurship and e-business543黄楷胤网络营销创新研究E-marketing Innovation Research543何晓兵选修课程商务系统中的信息与创造力Information and Creativity in Business Systems362黄楷胤网络市场研究E-marketing research362何晓兵电子商务专业前沿专题研究Frontier Issues362导师组其他专业选修课或院内选修课Optional Course362各指导组文献综述 1学术报告1科研实践能力训练2学 位 论 文*“各学期教学安排”、“考查”和“考试”栏目里用“”来表示。电子商务专业学术型研究生必读文献主要书目和期刊目录序号文献名称作者或出版社文献类别1电子商务世界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期刊2中国电子商务中国电子企业协会期刊3管理世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期刊4互联网世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期刊5互联网周刊科学出版社期刊6管理科学学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期刊7E-MarketingJudy Strauss, Raymond Frost专著8Marketing ManagementPhilip Kotler, Kevin Lane Keller专著9Electronic commerceGary P. Schneider专著10移动商务基础杨林、陈炜专著11电子商务经济学李莉等专著12世界是平的(美)托马斯弗里德曼专著13长尾理论(美)安德森专著14电子商务管理:课文与案例(美)克里希纳默西专著15B-to-C电子商务斯雷沃斯基专著16企业战略分析、预测、评价模型与案例郭焱等专著17平衡计分卡化战略为行动(美)罗伯特卡普兰, 大卫诺顿专著18妙趣横生博弈论(美)Avinash K. Dixit, Barry J. Nalebuff专著19社会化媒体营销技巧与策略Liana “Li” Evans专著20社交红利徐志斌专著21大数据:互联网大规模数据挖掘与分布式处理(美)AnandRajaraman(美)JeffreyDavidUllman 专著22大数据营销:定位客户(美)麦德奇、保罗B.布朗专著23电子商务模式赵卫东专著24电子商务盈利模式分析陈月波专著25新兴电子商务深度模式分析与不确定性建模陈国青专著26移动电子商务钟元生专著27电子商务战略:通过电子商务和移动电子商务创造价值(法)杰拉希,(德)恩德斯著,李洪心译专著28Web 商务安全设计与开发宝典涵盖电子商务与移动商务(美)纳哈瑞,(美)克鲁兹著,杨金梅译专著29掘金微时代:移动互联下的生存与制胜指南肖震专著30灵捷竞争者与虚拟组织史蒂文L戈德曼等专著31未来时速数字神经系统与商务新思维比尔盖茨专著32信息技术的商业价值托马斯H达文波特等专著33竞争的革命:企业战略联盟本杰明古莫斯卡瑟尔斯专著34第五代管理查尔斯M萨维奇,谢华强等译专著35信息规则:网络经济下的战略指导夏皮罗 瓦里安专著36电子商务经济学David D. Vanhoose专著37范式的转变:信息技术的前景唐泰普斯科特等专著3821世纪的管理挑战(美)彼得杜拉克专著39电子商务商业、技术和社会(美)Kenneth C. Laudon等专著40运营管理(美)威廉 J史蒂文森专著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简明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级微观经济学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课程编号0402a0003课程负责人董志强教学成员王智波、吴明琴学时54学分3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授课方式讲授与讨论教学目的及要求本课程是经济与工商管理类研究生必修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为进一步学习经管类的专业课程及将来从事经济工作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使学生能创造性运用现代经济学知识,即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把这些知识运用于科学研究工作中。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已经预先学习经济学原理、微积分和概率论等课程。学完本课程后,学生应具备进一步学习高级微观经济学的基础,具备运用经济模型分析现实经济现象的能力。课程内容第一章 技术:要求掌握常见生产函数的特性,由CD、CES生产函数求出技术替代率第二章 利润最大化:要求掌握利润函数和要素需求的特性,使用不同方法由利润函数求要素需求函数第三章 利润函数:掌握包络定理、谢泼德引理第四章 成本最小化:掌握条件极值中的包络定理第五章 成本函数第六章 对偶第七章 效用最大化第八章 选择:掌握普通需求函数、补偿需求函数的推导过程第九章 需求:掌握罗伊恒等式、斯勒斯基方程第十章 消费者剩余:掌握计算CV,CS和EV的方法第十一章 不确定性第十三章 竞争市场第十四章 龚断第十六章 寡头垄断第十七章 交换第十八章 生产第二十一章 均衡分析第二十二章 福利:了解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第二定理的基本假设、推导过程与结论第二十三章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考核方式课堂表现(10%)+平时作业(20%)+考试(70%)参考书目范里安:微观经济学: 现代观点。上海三联出版社,2006平新乔:微观经济学十八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沃夫斯岱特:高级微观经济学: 产业组织理论, 拍卖和激励理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3.杰里,瑞尼:高级微观经济学,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企业管理理论课程简明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企业管理理论Theory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课程编号0402a0004课程负责人彭璧玉教学成员彭璧玉学时54学分3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授课方式讲授+讨论教学目的及要求学习和了解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主要流派和演化趋势,并能熟练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与方法分析和解决我国企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课程内容企业管理理论的构架、管理学的研究范式与企业管理理论的研究范式、企业管理的基本假设、现代企业治理结构理论、现代企业的竞争力理论、现代企业组织结构理论、现代企业组织文化理论、现代企业组织效能理论、现代企业组织环境理论、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理论、 现代企业经营制度理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理论。考核方式考试参考书目1.席酉民.管理研究.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罗珉:管理理论的新发展.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3杨浩:现代企业理论教程.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4杨杜.现代管理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5魏杰.企业前沿问题.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1. 6孙健敏.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7美皮特斯.T.第五项修炼.凯歌编译.延边:延边人民出版社2003. 8美亨利.明茨伯格,布鲁斯.阿尔斯特兰德,约瑟夫.兰佩尔著.战略历程:纵览战略管理学派.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9 Stephen P. Robbins & Mary Coulter. Management. Seventh Edition.管理学(第七版).清 华大学出版社2001. 10中级计量经济学课程简明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级计量经济学Intermediate Econometrics课程编号0402b0001课程负责人程振源教学成员程振源等学时54学分3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授课方式面授、上机教学目的及要求1、 使学生掌握计量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步骤;2、 使学生初步掌握统计软件Stata的操作及对实证结果的解读;3、 使学生在课堂教学基础上掌握对现实经济问题建模分析。课程内容n 第一章 计量经济学的性质与经济数据 n 第二章 简单回归模型 n 第三章 多元回归分析:估计 n 第四章 多元回归分析:推断 n 第五章 多元回归分析:OLS的渐近性 n 第六章 多元回归分析:深入专题 n 第七章 含有定性信息的多元回归分析:二值变量 n 第八章 异方差性 n 第九章 模型设定和数据问题的深入探讨 n 第十章 时间序列数据的基本回归分析 n 第十一章 OLS用于时间序列数据的其他问题 n 第十二章 时间序列回归中的序列相关和异方差n 第十三章 跨时横截面的混合:简单面板数据方法n 第十四章 高深的面板数据方法n 第十五章 工具变量估计与两阶段最小二乘法n 第十六章 联立方程模型n 第十七章 限值因变量模型和样本选择纠正n 第十八章 时间序列高深专题n 第十九章 一个经验项目的实施考核方式闭卷考试、上机考试参考书目伍德里奇,计量经济学导论:现代的观点(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创新创业与电子商务战略研究课程简明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创新创业与电子商务战略研究The research on entrepreneurship and e-business课程编号0402b0012课程负责人黄楷胤教学成员黄楷胤学时54学分3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授课方式讲授、讨论、实践教学目的及要求介绍讲解电子商务战略及其应用培养学生对电子商务知识以及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组织能力、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以及创业创新意识课程内容该课程内容分为五部分:1、介绍电子商务的关键术语及演变过程;2、介绍“电子商务战略框架”,从企业环境、价值创造、市场开发,以及企业的边界和内部组织等不同的角度,来论述电子商务战略框架的所有内容,并且将提出的概念与框架通过具体的案例来说明,将理论思考与现实案例联系起来;3、介绍一个电子商务战略发展的路线图;4、介绍2个电子商务案例,集中了近年来引起广泛注意的各种类型的电子商务企业;5、由学生分组完成电子商务战略案例分析,并与讲师讨论。考核方式考查参考书目电子商务战略: 通过电子商务和移动电子商务创造价值概念与案例,(法)塔菲克杰拉希、(法)艾布里特恩德斯著, 李洪心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2.电子商务战略,杨兴凯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电子商务战略管理(第2版),(澳)斯蒂芬陈 著,王刊良 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网络营销创新研究课程简明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网络营销创新研究E-marketing Innovation Research课程编号0402b0013课程负责人何晓兵教学成员何晓兵学时54学分3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授课方式讲授、讨论、实践教学目的及要求:网络营销创新研究是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它高度结合了市场营销、法律、管理、计算机等多种学科知识。在当今的技术发展背景下,任何组织都将越来越多地需要借助网络完成其营销方式的变革和创新,同时它也成为越来越多的人们研究的一门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通过上网实习,掌握网络市场调研的技巧和方法,掌握制定网络营销策略的方法和实施网络营销的程序,具备从事专门网络营销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能力:1、掌握基本的网络营销方法,熟悉最新的营销方法;2、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专业知识解决有关网络营销问题;3、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内容:1、网络营销战略:包括网络营销战略规划、选择、实施及评估等。2、网络市场研究:包括网络市场环境分析、网络数据搜集、网络市场调研与数据分析、网民行为分析等。3、网络营销工具与方法:视频、博客、微博、微信、QQ、搜索引擎、E-mail等各种网络营销工具及其营销方法。 4、网络营销策略:包括网络广告策略、病毒式营销策略、网络事件营销策略等。5、网络营销策划:包括网络营销策划的原则与方法、网络营销策划的内容、网络营销策略实务等。考核方式考查参考书目网络营销 拉菲.默罕默德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E-marketing Judy Strauss, Raymond Frost Pearson网络营销基础与实践 冯英健 清华大学出版社商务系统中的信息与创造力课程简明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商务系统中的信息与创造力Information and Creativity in Business Systems课程编号0402c0023课程负责人黄楷胤教学成员黄楷胤学时36学分2课程类别选修课程授课方式讲授、讨论教学目的及要求本课程通过介绍著名电子商务网站与系统实例,分析各类电子商务系统的目的、战略构思、定位、系统结构、发展过程、技术特点、运作特色、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等,力图使学生进一步深入掌握电子商务的基本原理、开发技巧、运作过程,特别强调组织管理与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电子商务系统对组织结构与运作方式及效率、市场结构与竞争、社会等各方面的影响。本课程进行中,要求学生结合实际背景,分组开发一个电子商务模拟网站或一个实用网站的子系统。使学生具备分析、设计、实现、维护和运作与实际电子商务系统的基本技能。课程内容本课程内容分三个部分:1、商务信息化的经济与管理基础理论知识,电子商务的基础理论知识;2、商务信息化相关知识。信息化技术基础知识,包括互联网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信息安全技术等;电子支付与网络银行; EDI商务信息化管理;网络营销的相关知识;物流的相关知识以及商务信息化战略管理的理论与实践。3、通过不同商业行业的实际案例介绍信息化管理(电子商务)的具体应用。考核方式考查参考书目管理信息系统:解决商务问题的信息方案(第3版),(美)普斯特,(美)安徳森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商务信息化管理电子商务,李蛟主编。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1.网络市场研究课程简明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网络市场研究 E-marketing research课程编号0402c0024课程负责人何晓兵教学成员何晓兵学时36学分2课程类别选修课程授课方式讲授、讨论、实践教学目的及要求网络市场研究是企业开拓网络市场、提供决策依据、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本课程通过网络市场研究的教学,使学生比较全面掌握进行网络市场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并能将所学市场研究方法运用于实践之中,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研究和运用能力。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能力:1、掌握网络市场研究基本方法和基础理论;2、能学以致用,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对特定网络市场进行分析研究,为企业开拓网络市场提供决策依据。3、能参与相关课题研究。课程内容1、 网络市场研究方案:包括研究方案的类型、主要內容、可行性评价等。2、 网络消费者研究:包括网络消费者心理、使用习惯和态度等。3、 网络市场机会分析:包括分析产品的渗透水平、评估市场规模和竞争状况等寻找市场机会。4、 网络品牌形象分析:包括网络品牌知名度、渗透率、忠诚度、品牌引力等分析,以及品牌形象测定。5、 网络市场价格研究:包括价格敏感度测试、品牌/价格交替选择分析等。6、 网络广告研究:包括网络广告文案测试、网络广告效果分析等。7、 网络营业推广研究:包括营业推广决策研究、事前测试、效果评估等。8、 网络媒体研究:包括网络媒体的监控、网络媒体传播效果测试等。考核方式考查参考书目Marketing Research Methodological FoundationsGilbert A. Churchill, Jr., Dawn Iacobucci 北京大学出版社市场研究实务郑宗成,陈进 中山大学出版社营销调研:网络调研的应用伯恩斯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网络营销调研技术时启亮,王荣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电子商务前沿专题研究课程简明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电子商务前沿专题研究Frontier Issues 课程编号0402c0025课程负责人黄楷胤教学成员导师组学时36学分2课程类别选修课程授课方式讲授、讨论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课程的目的是要力图站在电子商务领域学术前沿,介绍本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促使研究生在扎实掌握本学科理论基础上,能够紧跟本学科最新研究方向,拓宽研究视野、培养研究兴趣和提高学术研究能力。要求学生能把握学科发展方向,甄别和发现有价值的前沿研究问题。课程内容本课程将结合本专业各导师研究方向,分别讲授各方向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主要内容将集中在以下几个研究方向的热点和前沿问题介绍上:1、电子商务战略研究方向的热点和前沿问题。2、网络营销研究方向的热点和前沿问题。3、电子商务企业管理研究方向的热点和前沿问题。4、电子商务金融研究方向的热点和前沿问题。5、网络经济研究方向的热点和前沿问题。考核方式文献综述、研究选题和计划、课程论文等参考书目将由任课导师授课时根据学科发展情况,提供各研究方向的最新热点和前沿研究文献。 博弈论课程简明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博弈论Game Theory课程编号0402c0004课程负责人董志强教学成员王洁 连洪泉学时36学分2课程类别选修课程(院内选修课)授课方式讲授与课堂讨论教学目的及要求博弈论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工具。本课程旨在帮助研究生掌握博弈论基本理论和经济行为建模技巧,能运用策略思维和博弈模型分析现实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形成对经济行为科学的创新性研究能力。学习本课程要求已经先修过经济学原理、微积分、概率论等课程。课程内容将涉及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以及部分跟踪前沿文献的专题,比如演化博弈、拍卖理论于机制设计、匹配理论、行为与实验等。学生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阅读教材并参与专题文献讨论。课程内容1、完全信息静态博弈2、完全信息动态博弈3、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4、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5、演化博弈6、拍卖与机制设计7、匹配理论与市场设计8、行为与实验考核方式课堂参与(10%)+文献阅读与综述(20%)+课程论文(20%)+考试(50%)参考书目吉本斯,博弈论基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迈尔森,博弈论: 矛盾冲突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1.梯若尔,弗登伯格,博弈论,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出版社,2004.Camerer C. Behavioral game theory: Experiments in strategic interacti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3.Friedman J W. Game theory with applications to economic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Hargreaves-Heap S, Varoufakis Y. Game theory: A critical introduction,Routledge, 2004.Kreps D M. A course in microeconomic theory, New York: Harvester Wheatsheaf, 1990.Kreps D M. Game theory and economic modelling,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90.Morrow J D. Game theory for political scientists,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4.Myerson R B. Game theor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3.Osborne M J, Rubinstein A. A course in game theory, MIT press, 1994.公司财务理论与战略课程简明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公司财务理论与战略The Theory and Strategy of Corporate Finance课程编号0402c0005课程负责人李增福教学成员李增福学时36学分2课程类别选修课程(院内选修课)授课方式讲授与课堂讨论教学目的及要求 公司财务理论与战略是对公司财务理论和微观财务操作行为的学习和研究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方面要求研究生理解和掌握公司财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另一方面,要求研究生能熟练地运用公司财务理论模型去实证分析现实公司财务中的问题和检验公司政策效应,并能够应用理论解决公司财务中的实际问题。本课程的学习和研究重在培养研究生应用前沿的公司财务理论,解决公司财务运营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内容Part Value and Capital Budgeting Part Capital Structure and Dividend PolicyPart Options, Futures, and Corporate FinancePart Special Topics 考核方式课堂参与度(60%)+课程论文(40%)参考书目1.Corporate finance,Stephen A Ross; Randolph Westerfield; Jeffrey F Jaffe,Boston, Mass. : McGraw-Hill/Irwin, 20132.Principles of Corporate Finance.Brealey, Richard; Myers, Stewart; Allen, Franklin,Irwin Professional Pub 2013.3.Corporate finance : principles and practice,Denzil Watson; Antony Head,Harlow, England ; New York : Pearson, 2013.4.Corporate finance : a practical approach,Michelle R Clayman; Martin S Fridson; George H Troughton;Hoboken, N.J. : Wiley, 2012.5.Corporate finance and investment : decisions and strategies,Richard Pike; Bill Neale; Philip Linsley,New York : Pearson Financial Times / Prentice Hall, 2012.货币理论与政策专题课程简明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货币理论与政策专题Topics on Monetary Theory and Policy课程编号0402c0006课程负责人张勇教学成员张勇学时36学分2课程类别选修课程(院内选修课)授课方式教师讲授,课堂讨论,文献阅读指导教学目的及要求货币理论与政策是对货币经济学理论与货币政策操作实践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金融学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方面要求研究生全面深入掌握货币经济学的主要理论模型和研究方法,打下坚实理论基础;另一方面,要求研究生能熟练地运用货币经济学理论模型,分析货币政策操作实践问题,展开深度的货币政策分析,形成独立从事对货币理论与政策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课程主要内容1.货币经济学演化专题 2.后危机时代货币经济学前沿专题3.货币政策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专题4.转型期稳定物价的货币政策专题5.文献阅读和讨论:安排学员阅读和讨论伯南克的货币理论和政策哲学(向松祚,邵智宾)。考核方式课程论文参考书目(1)向松祚,邵智宾:伯南克的货币理论和政策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米什金:货币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瓦什:货币理论与政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人口统计学课程简明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人口统计学Demographic课程编号0402c0007课程负责人张华初教学成员张华初学时36学分2课程类别选修课程(院内选修课)授课方式讲授与上机教学目的及要求人类社会在数千年以前即为了征收税赋和分配劳役等活动而收集人口数据;近代以来随着对人口与社会、经济、政治密切联系认识的不断深化,世界各国愈发重视人口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具有几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收集与整理人口统计数据的国家之一。 然而由于种种历史原因,1982 年第三次人口普查以前的近代中国人口数据相对其他许多国家较为贫乏;而我国人口学在1979年后才获得了迅速发展。 举世瞩目的我国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以其高质量的数据解开了所谓“中国人口数量与结构之谜”。 随后,全国千分之一生育调查,七省二市深入生育调查,全国百分之一人口抽样调查,全国千分之二生育节育抽样调查,全国第四、五、六次人口普查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全国性或地方性调查,已经并正在提供大量的、内容十分丰富的人口数据。然而,有了丰富的人口数据并不等于真正认识了人口现象与人口发展过程的实质。 举两个例子:(1)根据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四号),1990 年7月普查时点前一年上海的人口死亡率为6.36 ,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同期人口死亡率却只有5.07 。 为什么社(2)众所周知,美国黑人的社会、经济地位与医疗保健条件明显比白人差,但许多年以来,人口统计数字反复表明,美国黑人高龄老人死亡率明显低于白人的同年龄死亡率,人们称之为“倒挂”现象。 同时,较低年龄组的黑人死亡率却都比白人高。 如何解释这种美国黑人与白人年龄别死亡率曲线的交叉和高龄“倒挂”的现象? 诸如此类的问题不胜枚举。 人口统计正可以正确理解与解释这些现象,找出形成各种人口现象的要素以及各个要素的贡献成分有多大。要求掌握1种统计分析软件。因为大量使用英文材料,要求英文阅读强。课程内容 人口学有两大分支:规范人口学与人口研究。 规范人口学通常使用特定的人口学概念、测量指标与定量方法,它一般涉及并不很复杂的数学知识,但其分支“数理人口学”除外。 人口研究则关注各种人口变化的影响因素,以及人口变化对社会、经济、健康、环境、政治和文化的影响。 人口研究要运用规范人口学、统计学和其他学科(比如社会学、经济学和生物学)中的相关概念、测量指标与方法。 规范人口学侧重人口系统内的关系,而人口研究则更多关注人口系统与其他体系间的关联。作为一门学科,人口学有以下三大特征:(1)以定量研究为主,相对其他社会科学更为“准确“。(2)注重学科交。(3)应用性很强。课程内容如下第一章 绪论:人口分析的过去和现状概述第一节 引言第二节 人口学的定义与主要特征第三节 与人口增长热点问题密切相关的国际人口理论发展第四节 人口数据资源与新进展第五节 近二三十年来人口分析方法发展的趋势 第二章 队列分析的基本原理第一节 队列分析的基本概念第二节 不考虑其他人口事件影响的队列分析第三节 考虑其他事件影响的队列分析第四节 应用与练习 第三章 时期分析的基本原理第一节 时期分析的基本概念与主要目的第二节 用于时期人口分析的粗人口事件率第三节 时期年龄别频率、发生风险率与概率第四节 假想队列方法第五节 关于队列人口事件发生的提前或推迟如何影响时期总和率的数学证明第六节 标准化分析第七节 人口综合指标分解的更深入分析第八节 应用与练习 第四章 生命表分析第一节 单递减生命表第二节 多递减生命表第三节 去递减原因生命表第四节 多增一减生命表第五节 家庭状态生命表分析的应用案例第六节 应用与练习 第五章 死亡分析第一节 死亡率指标第二节 生命表在死亡分析中的应用第三节 死亡水平的比较:预期寿命差异的分解第四节 死亡率模型第五节 死亡风险的个体异质性第六节 应用与练习 第六章 婚姻分析第一节 利用人口变动统计资料的婚姻分析第二节 利用人口普查或人口调查资料的婚姻分析第三节 婚姻与婚姻解体模型第四节 婚姻生命表分析第五节 婚姻挤压或婚姻市场问题第六节 应用与练习 第七章 生育分析第一节 生育量度第二节 生育的生命表分析:初婚一生育孩次状态生命表第三节 生育的标准化分析第四节 自然生殖能力、自然生育率与避孕效果第五节 生育模型第八章 迁移分析第九章 稳定人口模型及其扩展第十章 人口数据搜集、质量评估与调整第十一章 人口与家庭户预测及其应用第十二章 老年人口分析方法与应用第十三章 生育率与死亡率的间接估计第十四章 人口分析在市场经济与社会管理中的应用第十五章 结束语:人口分析面临的挑战与发展前景考核方式课程论文参考书目1. 陈先淮主编( ),人口统计学,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 黄荣清、秦芳芳和王树新( ),人口分析技术,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3. 刘铮、邬沧萍、传瑞( ),人口统计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4. 蒋正华( ),人口分析与规划,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5. 马瀛通( ),人口统计分析学,北京,红旗出版社。6. 温勇、尹勤主编( ),人口统计学,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7. 翟振武、路磊、罗茂初、曲海波( ),现代人口分析技术,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8. 曾毅主编( ),生命支持系统大百科全书(人口学卷),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9. Ehrlich, Paul R. (1968), The Population Bomb Neo-Malthusianist Pamphlet10. Longman, Phillip (2004), The Empty Cradle: How Falling Birth Rates Threaten Global Prosperity and What to do About it.11. Korotayev Andrey & Daria Khaltourina (2006). Introduction to Social Macrodynamics: Compact Macromodels of the World System Growth. Moscow: URSS ISBN 5-484-00414-4 512. McFalls, Joe (2007), Population: A Lively Introduction, Population Reference Bureau 613. Perry, Marc J. & Mackun, Paul J. Population Change & Distribution: Census 2000 Brief. (2001)14. Preston, Samuel; Heuveline,Patrick; and Guillot Michel. 2000. Demography: Measuring and Modeling Population Processes. Blackwell Publishing.15. Schutt, Russell K. 2006. Investigating the Social World: The Process and Practice of Research. SAGE Publications.16. Siegal, Jacob S. (2002), Applied Demography: Applications to Business, Government, Law, and Public Policy.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17. Wattenberg, Ben J. (2004), How the New Demography of Depopulation Will Shape Our Future. Chicago: R. Dee, ISBN 1-56663-606-X.实验经济学课程简明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实验经济学Experimental Economics课程编号0402c0008课程负责人彭文平教学成员连洪泉学时36学分2课程类别选修课程(院内选修课)授课方式讲授教学目的及要求实验经济学目前已成为主流经济学中非常重要和前沿的一门学科分支,在国外很多高校已把它列为基础性的经济学课程,特别是国际顶级经济学期刊上发表越来越多行为和实验经济学的学术论文,它已逐步发展成为与基础理论、计量实证并列的三大经济学研究范式。国内实验经济学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均刚刚开始起步,拥有非常广阔的研究空间和前景。通过讲授此课程,一方面可培养广大研究生学习和研究实验经济学的兴趣,激发其增强经济学理论基础动力,完善其知识结构,拓展其经济学前沿研究视野;另一方面为有志于从事理论研究的研究生提供新的经济学研究方向,并培养其从事行为和实验研究的能力。教学要求修完该课程,学生能够熟练阅读实验经济学研究文献,参与或设计一两项实验研究,掌握实验经济学研究主题、实验流程和主要分析方法。课程内容第一讲 实验经济学概述第二讲 个体行为特征:实验第三讲 个体行为特征: 理论第四讲 个体公共行为特征: 实验第五讲 个体公共行为特征: 理论第六讲 个体市场行为特征:实验第七讲 个体市场行为特征:理论第八讲 实验流程专题介绍第九讲 实验数据统计回归方法第十讲 前沿实验研究成果报告第十一讲 总述:经济行为和实验方法考核方式实验室决策收益 + 论文报告及译文参考书目道格拉斯D戴维斯,查理斯A霍尔特,实验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10月弗里德曼,实验方法:经济学家入门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凯莫勒,行为博弈:对策略互动的实验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Davis, Douglas D. and Charles A. Holt, Experimental Economic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2. A. E. Roth and J. H. Kagel, The Handbook of Experimental Economics, Princeton Un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