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水环境污染综合整治_第1页
毕业论文水环境污染综合整治_第2页
毕业论文水环境污染综合整治_第3页
毕业论文水环境污染综合整治_第4页
毕业论文水环境污染综合整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随着工农业生产和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三水区水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矛盾日益突出。环境规划的不完善、城市污水管网收集率低、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性等导致区域的水环境恶化问题日趋严重,已严重影响了三水区的整体城市形象。为改善三水区的水环境状况,一方面要加快污水处理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污水处理率;另一方面也必须对污染严重的河涌水环境进行整治和生态恢复。基于此,本论文依托佛山市三水区环境保护规划,对佛山市三水区水环境保护专项规划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研究,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工作:(1)对三水区水环境现状进行调查评价,预测水环境面临的压力;(2)研究分析三水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和水厂的分布;(3)核算当地水环境容量,研究并提出水环境污染综合整治方案;(4)引入“水空间”、“生态水工学”理念,规划城市内河涌整治和生态恢复。(5)规划相应重点工程建设及提出规划保障措施,突出强化公众参与、区域协调和水资源有偿使用等管理措施。结合目前珠三角已有的环境规划研究成果,论文引入容量与总量协调控制的思想;在内河涌整治、规划的公众参与及水资源的有偿使用等方面提出了改进和优化措施。论文的研究为解决三水区水环境问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可行措施,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重要的指导意义。关键词:三水区,水环境保护,规划,水环境容量Abstract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industrialandagriculturalproductionaswellasurbanconstruction,theunreasonableallocationofwaterresourceinSanShuiDistricthasbecomemoreandmoreseriouswitheachpassingday.Theseverityoftheregionalwaterenvironmentdeteriorationhasbeenincreasedbytheseproblems:faultinessoftheenvironmentalplanning,lowcollectionrateoftheurbanseweragepipenetworkanddelayinconstructingtheinfrastructureforthetreatmentofwastewater,etc,thusdamagingtheurbanimageofSanShui.ToimprovethewaterenvironmentconditionofSanShuiDistrict,weshouldononehandacceleratetheconstructionofwastewatertreatmentinfrastructureinordertoincreasethewastewatertreatmentratio.Ontheother,wemustimprovetheseriously-pollutedchannelwaterenvironmentandcarryoutecologicalrestoration.BasedonEnvironmentalProtectionPlanningforSanShuiDirstrictofFoShan,thispapercarriesoutacomprehensivesystemicstudyonthewaterenvironmentalprotectionspecialplanningforSanShuiDirstrictofFoShan.Thestudyismainlyabout:(1)investigationoverandevaluationofthecurrentwaterenvironmentinSanShuiDistrict,withapredictiononthepressureitswaterenvironmentisconfrontingwith;(2)researchingonandanalyzingthedivisionofdrinkingwaterconservationareaandthedistributionofwaterworks;(3)calculatinglocalwaterenvironmentcapacityandsuggestingthewaystoimproveurbanwaterenvironment;(4)introducingtheconceptof“spaceforwater”and“ecohydraulics”,withaplanningfortheimprovementandecologicalrestorationofurbanchannelwater;(5)implementingcorrespondingconstructionofimportantprojectandproposingsafeguardmeasuresfortheplanning,whilehighlightingandenhancingthemanagementmeasuresofpublicparticipance,regionalcoordinationandcompensableuseofwaterresource.AssociatingitselfwiththeexistingresearchonenvironmentalplanninginthePearlRiverDelta,thispaperintroductstheconceptofcoordinativecontrolforcapacityandtotalquantity;andbringsforthimprovementandoptimizationmethodforsuchaspectasimprovementofinlandriversurge,plannedpublicparticipanceandcompensableuseofwaterresourceandsoon.Toconclude,theresearchmadeinthispaperprovidessometheoreticalbasisandpracticalmeasuresforthesolutionofthewaterenvironmentprobleminSanShuiDistrictandhasgreatoperabilityandsomeguidancesignificance.keywords:Sanshuidistrict,Waterenvironmentprotection,Planning,Waterenvironmentalcapacity目录目录1绪论.11.1研究背景及目的.11.2规划研究动态.21.2.1国内、外环境规划研究动态.21.2.2本区域水环境规划研究进展及实例.31.2.3主要存在的问题.41.3规划研究时段及规划目标.51.3.1规划研究时段.51.3.2规划目标.51.4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线路.61.4.1主要研究内容.61.4.2技术线路.61.5规划方法的改进.71.6本章小结.82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概况.92.1地理位置.92.2自然概况.102.2.1地形地貌.102.2.2河流水系.102.2.3气候概况.112.2.4自然资源.112.3社会经济概况.122.3.1行政分区.122.3.2社会经济.122.4本章小结.123水环境现状调查、评价及污染压力预测.133.1水资源量分析.133.1.1地表水资源量的分析.153.1.2地下水资源量的分析.163.2污染源的现状调查与评价.163.2.1污染源评价方法.163.2.2污染物现状调查及评价.183.3水质现状调查及评价.263.3.1评价标准及方法.263.3.2水质现状评价.303.4社会发展情景及水环境压力分析预测.353.4.1发展情景的设计.353.4.2水环境压力预测.363.5本章小结.40目录4水环境容量计算研究.414.1水环境容量定义.414.2控制单元的划分.414.3三水区水环境容量计算.454.3.1三水区水功能区划.454.3.2天然环境容量的计算.464.3.3可利用环境容量的计算.494.4容量与总量的协调控制.514.5本章小结.535水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工程方案和措施.545.1饮用水源保护规划.545.1.1现状饮用水源保护概况.545.1.2饮用水源保护区调整方案.545.1.3饮用水源保护区综合防护措施.555.1.4水源的安全性保障建议.555.2内河涌整治规划.565.2.1内河涌整治措施与规划的原则.575.2.2内河涌整治工程措施.575.3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规划.585.4本章小结.596重点工程规划与可达性分析.606.1重点工程建设的必要性论证.606.2重点工程建设.626.2.1饮用水重点工程建设.626.2.2重点工业污染源治理工程.636.2.3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工程建设.636.2.4河道环境整治工程建设.646.3可达性分析.666.3.1环境功能可达性分析.666.3.2社会经济效应简要分析.666.3.3环境效应分析.686.3.4水环境保护规划的实施建议.686.4本章小结.687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707.1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的新举措.707.1.1赋予环保部门更多的职能.707.1.2构建可持续的环境科技支持体系.707.1.3水质资源有偿使用.717.1.4跨行政区域的协调管理.727.1.5建立公众参与体系.737.2产业结构调整.73目录7.3规划的滚动实施.747.4本章小结.758总结与展望.768.1论文的总结.768.2论文的展望.77参考文献.78致谢.80附图.80广东工业大学学士论文1绪论1.1研究背景及目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珠江三角洲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政策优势及区位环境资源优势,连续二十多年取得了超常规发展,整个区域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进入工业化中期,奠定了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经济基础。广东省第九次党代会和省委九届二次全会依据党的“十六大”与全国十届人大全面实现小康的总体部署,依照“广东要当排头兵”的要求确定我省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具体奋斗目标。这一奋斗目标相对于过去二十余年来依靠拼环境资源求发展的现状来说,无疑对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条件。环境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身心健康。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就是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改革开放25年来,珠三角的环境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得到不断加强,但经济的迅猛发展给环境保护带来巨大的压力,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环境形势非常严峻。特别是水环境、大气环境污染尤为突出。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珠三角必须走出一条新型的发展道路,不能再走过去那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老路了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明确区域发展主体功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文)以及全国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提出要环境保护工作要实现历史性转变,要从“环境换取经济增长向环境优化经济增长”转变,这给新时期的环境规划带来新的理念、新的思路与新的要求,也加快了环境保护从被动治理阶段向主动引导发展阶段实现历史性转变。佛山市位于中国广东省中南部,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东倚广州,南邻港澳,地理位置优越。三水区作为佛山市的有机组成部分,新的区划及新一轮的产业转移给三水区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极大的挑战。三水区以其良好的地理条件、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土地资源吸引了众多的投资者前来,阿托菲纳等世界500强企业也落户三水,使三水经济驶上高速增长的道路。但同时经济的迅速增长也对三水区生态环境保护带来极大的挑战,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的不合理、土地资源的过度和低值开发、1广东工业大学学士论文“三废”污染物的大量排放、内河涌生态环境恶化等构成了三水区可持续发展的障碍。要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贯彻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纲要、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以及佛山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规划纲要,实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强化保护,环境保护规划则必须先行。在这种背景下,有必要对三水区水环境保护进行规划研究,其目的是要对三水区水环境质量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全面调查分析,正确评估预测三水区未来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和将来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污染防治方案和管理对策等,使三水区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协调好资源开发与水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不断改善区域内水环境质量,使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使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以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本论文依托佛山市三水区环境保护规划课题,将结合三水区当地实际情况,从系统、全局和长远的角度来确定三水区的水环境保护规划。建立全面的水污染控制系统和水环境管理系统,是三水区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迫切需要,对于防治三水区水污染、保护和改善水环境,合理利用水资源,实现建设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社会发展全面进步、人与自然和谐、生态良好和环境优美的绿色三水具有重要的意义。1.2规划研究动态1.2.1国内、外环境规划研究动态世界各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竭问题。环境污染危害了人体健康,特别是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取得经济成就的同时,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从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美、英、日等国家先后发生了闻名世界的“八大公害”事件,导致厂成千上万人的死亡。近几十年来发展中国家因环境污染患癌症而死亡的人与日俱增。资源的耗竭和环境容量的减少,已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影响了人类的文明和进步。近十几年来,这些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各国讨论的热点之一,其中心论题就是如何使济持续的发展。1984年5月召开的“地球的未来”会议,号召人类的活动必须自始至终贯穿可持续佛山市三水区环境保护规划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20062007。2。广东工业大学学士论文发展的思想,即“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同资源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90年代以后,持续发展是经济发展的一种战略,已成为时代的主题。实现这一主题,各国相继作出了不懈的努力,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其中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制定环境保护规划,并取得了不少的成果。在对河流生态修复的研究和工程实践的同时,也完善和发展了河流生态系统恢复的理论及概念2。如欧洲国家对泰晤士河、莱茵河等流域都进行了规划和整治,并取得较好的成效,经过各国20多年的协调整治,莱茵河的47种污染物中有38种已削减50%以上34。国外的不少国家很早就将环境保护规划作为国民经济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而达到协调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关系,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和资源的永续利用,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的目的。我国的环境规划是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开始的,先后经过了一个从单纯的点源治理、局部控制到目前的综合控制,规划工作得到了不断的发展。20多年以来,我国的环境规划从探索到逐渐成成熟,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套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从规划编制到实施的环境规划体系、程序和方法。国内的环境规划的发展历程大体可分为探索、研究、发展和深化这四个阶段5。近几年来,随着国内水资源保护工作的开展和规划工作的深入,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及应用。国内的科研、设计等单位先后完成了区域水环境规划方法研究、苏州河污染综合防治规划研究、黄浦江污染综合防治规划研究方案、南水北调引江东线方案水资源保护可行性研究等6。这些研究从流域或地区社会、经济、环境等实际情况出发,以应用为主坚持治理污染源和河流综合整治并重的原则,结合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提出适合区域或当地的水环境保护措施,为综合整治提供了科学依据。不少的城市在此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整治,如上海苏州河的整治7、泰州市城市河道治理8、以及其他城市的城市河流净化整治,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2.2本区域水环境规划研究进展及实例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是我国第一个通过立法实施的区域性环保规划,它的实施标志着广东省环境保护进入依法治理的新阶段。其战略任务在于实行“三线”控制1在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的基础上,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以保护环境安3广东工业大学学士论文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为核心,提出了“三区控制、一线引导、五域推进、两项支撑”的战略框架;强调以空间布局优化为突破口,以分区控制、产业引导、分类管理为重点,贯彻产业生态化和发展循环经济的主线;实施区域生态保护、水污染综合整治、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以及核安全管理和辐射环境保护5个领域重点建设行动计划,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第一个针对全省范围的、区域性的、综合性的环境保护规划研究。在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及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制订颁布后,根据广东省环境保护局的要求,广东省各地市和区县的环境保护规划陆续得到开展。本论文正是依托佛山市三水区环境保护规划课题,开展“佛山市三水区水环境保护规划”的专项研究。1.2.3主要存在的问题经过几十年来探索,我国的水环境保护规划工作取得了不少的进展和成就,我国的环境规划正逐步规范化、形成的初步的方法论、规划的内容也日趋完善5。但目前环境规划还处于摸索研究阶段,整个体系尚未成熟。总的看来:已开展的环境保护规划还存在着以下问题,亟待完善:1、规划仍停留在总量控制阶段,未较好地引入容量总量控制机制实施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是改善水环境质量的重要措施,我国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先后经历了浓度控制和目标总量控制阶段,现已逐渐进入容量总量控制阶段。浓度控制和目标总量控制制度的实施,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环境管理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随着我国环境管理方式和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原有的浓度控制和目标总量控制制度已不能适应当前的要求。为此,探索、建立、引入容量总量控制机制是当前环保规划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2、规划与管理时有脱节,缺乏有机统一性国外的水环境保护规划不但有保护目标,保护措施,和实施计划等内容,还有各个机构之间的协调。而我国现阶段的规划中,规划与管理缺乏统一性。近年来对区域间环境协调有所加强,但大多数的环境规划与管理仍停留在与行政区为界线,并且没有将节污减排与治污紧密结合。此外我国的环境规划缺乏广泛的公众参与,与美国的流域保护方法(WPA)相比,在公众代表广泛性、范围方面有较大的差异9。3、规划缺乏可行的政策保障性4广东工业大学学士论文虽然国内规划都有相关的政策保障,但不少城市特别是小城市普遍照抄照搬大城市的规划措施,没有很好地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对于跨区域管理时,没有很好地提出协调机制和规划的监督机构,规划的操作性不强,难于顺利实施。4、规划中的整治理念仍停留于工程措施近年来,国内也开始致力于城市河流的整治,如上海的苏州河、天津的海河,但治理的思想均表现为工程治河,缺乏对河流生态、景观、环境的考虑10。同时混凝土工程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作用。目前,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摈弃了“技术河论”和“工程治河论”,引入了“生态水利”的理念,强调运用生态工程方法进行河流回归自然的改造。探索“自然型护岸”如无混凝土护岸技术、钢筋混凝土外覆土植被等。我国虽也推崇“生态工程”治理河流的理念,但总的来说,规划中的治理措施仍缺乏建设“以人为本”的水边舒适空间。1.3规划研究时段及规划目标1.3.1规划研究时段近期20062010年;远期20112020年;1.3.2规划目标近期2010年规划目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80%以上;工业废水100%达标排放;西江三水段、北江三水段水质不低于2005年;西南涌、大棉涌、樵北涌水质达功能区划要求;其余河涌水质应比2005年有所改善。远期2020年规划目标:生活污水处理率大于90%;工业废水100%达标排放;西江三水段、北江三水段水质不低于2010年;城市内河涌全部达功能区划要求。5广东工业大学学士论文1.4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线路1.4.1主要研究内容本论文进行了三水区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利用相应方法并计算三水区各主要河道在近期(2010年)、远期(2020年)的水环境容量值和削减值,进而制订水环境保护规划和相应的整治方案。论文主要内容有:(1)开展污染物现状调查工作,分析评价三水区水环境现状,预测规划期间水环境面临的压力;(2)基于当地饮用水源保护区和供水的存在的问题,经充分研究论证,重新调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区划和水厂的分布;(3)核算三水区区域的水环境容量,提出综合整治方案协调水环境中污染物的容量与总量控制;(4)规划城市内河涌整治和生态恢复;(5)对规划进行可达性分析;提出调整产业结构的建议,改进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1.4.2技术线路论文将收集区域现有的自然、社会、水环境、污染源等方面资料,对区域的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通过现有数据的分析,预测出规划期间不同年限水环境面临的压力,估算出水环境容量和削减量,在此基础上制定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实施相应的重点工程等。本论文的技术路线见图1.1所示。6广东工业大学学士论文自然、社会、经济以及各主要河流水质、水文资料的收集水环境质量现状分析、污染源现状调查区域总体发展规划水环境质量现状分析污染源现状调查分析分析社会经济发展预测与环境预测环境容量估算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水环境保护规划方案重点工程规划可达性分析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图1.1技术路线图1.5规划方法的改进鉴于目前国内对水质水力模型、水环境容量的核定等方面进行了较多的研究,提出了一些适应于区域的水质水力计算模型公式和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本论文将不再对上述进行深入的研究。论文将根据目前水环境保护规划中存在的主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