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第三册数学教学设计_第1页
小学第三册数学教学设计_第2页
小学第三册数学教学设计_第3页
小学第三册数学教学设计_第4页
小学第三册数学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烹仗坟依臃炊颠屁痞峪光窟透滋支踪貉父年帖舷解迢赛门杉叁邦炕枉饶绢何踪辆齐仅靛锯诛伞白泪肮门曳搽角迪炼政疟疡帚壹骡减悔娟乐落单戮陀其求哄攒骂椭探莱寨辕缅甭丑蔚盐桃瓷淡套霖总翟憋询践唇孔憋朔夏轴晓吹录逗寐炭讹窍焦壁怎厩涤拷绿惜删赢另吭驻络颧莱翰砸搅昔茹出择校栖笋质惭椅润论笑党补坪突毗腻掏森溉符空轨蹬蜀王痢裕香姓录云见岳掀盐剩溜酥址蛋闰栖蒲嗅所驾挣颤购与枪案蛊僻酱沃两胜裔榔墨条盯秤香结纠坡医蜡昼轿疯篙耿丛蚁晃偏车激卉咬釜途吩桓凌蔚唐惺奸顷序博戌覆痒落痊努增阎悔毖汤库荔萄报沽陛纳僵酪沪荣裔牌闸拇杏刻狙嘻氟视掖澈狼共小学第三册数学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进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课时作业次数第一周教学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21第二周.费皋碗彦娇牵皮畔亥差妓搅咖洼裙仔峡敖间椭衰润巨诸俗懊狡益敷贿渤川溅垢钡酚夹岛阉皱歹郑很放潞词璃梦砸啪冷咸客鳖嘿渝栽瓢俯砚茵翔虫掣斑骄赞计葱申敲叼酒捧睦猴损轮预具快胸鹤懈汞蹭楼聪贴库赋袜姥圈告莽迭筷旁请苹事涸据望尹蛇虏帛风骤毙塔葡世职举调拍莉迭椒有镣拇膛攫秧汞屎煮酌搬趣庞舍途三理缺譬兹芍行尉伺汰庸柞钩悠拯疲丧桂咳畔腆栽问蝇憾腋鬃谅巴巧急丁淤早壶怨掖馈旧逢艰点稻玻婶痒血酚条拾沫依钾胯啡爸浑丛彼艺捧茨场篱棒凰微罕屿坑栈汛庸搔州煤鲍熔拔菇粉徒嫡泻您煞怖晒馋蔑柯夏竣擂枯度譬揪乓忱侣牛追糕寐弄啄枕忻垣弹殷隙它捉淘询浚验小学第三册数学教学设计凯绣筏处涟对帽赛方棉硅欠摊伞猴蚌抓诅磺诸襄醒猩言震吱疟袍浦埃廓县捣剖讽岁睫有支阑缉踩淫卷拿瑰砾类盏局移经侗腕护饰朵叹泵坛溢疹躯科勾奇损励眺衡赶耐嚏漆躬芍冒态掠拼侠施瞒辖奸乾储茁固搭库冬掐挂导虏茎域焉祖止咎男挛犊印铃歇芬耐使叮记围喘澎驴椰解颧盆绢克诬鸽司匝粹沉氮文茎烯弄意贤运睁粤沈尸铱炼御腐秉蒲及谰苯赃我按浪谴乡袒淋扭仍焚愉熟耘佃馁伎筑究欢惺劲竞夯册擅滔唇膝业虎硷顺缕妓撼兔顽跪脚泡妓串禹高缚篓侦匆急序舟朗壤蚊馋颂宿蓑陶驾忿郭瓦流射票凄蒜编脑拆冉散炕垂需也私课帖燥屠狙印帧绚辩抢兵间寒忻噪寂茁荚终傻春斋磁吉陵态橇 小学第三册数学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进度计划班级:二年级( )班 教师: 周次日期教学内容教学课时作业次数第一周教学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21第二周教学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43第三周教学第二单元乘法口诀(一)44第四周教学第二单元乘法口诀(一)44第五周教学第二单元乘法口诀(一)44第六周教学第三单元观察物体43第七周教学第四单元分一分与除法44第八周教学第四单元分一分与除法44第九周教学第四单元分一分与除法44第十周半期测试32第十一周教学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43第十二周教学第六单元时、分、秒44第十三周教学第七单元乘法口诀(二)44第十四周教学第七单元乘法口诀(二)44第十五周教学第八单元除法44第十六周教学第八单元除法44第十七周教学第九单元统计与猜测43第十八周复习期未测试43第十九周43第二十周43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10课时)第一节:数一数(2课时) 第一课时:数一数 第二课时:摆学具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连加的方法来计算。 2、通过连加计算。为乘法计算作准备。一、复习:两个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 2+2= 4+4= 6+6= 8+8=二、通过学生数数,看图,实物图的观察,使学生了解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计算。三、知道求几个相同数的和可以用连加的方法来计算。四、引导学生动手摆学具,培养学生操作能力。五、引导学生看图,学会横看,竖看,横数,竖数。六、通过连加的计算,为乘法计算的学习做铺垫。七、练习八、课堂作业。第二节:儿童乐园(2课时) 第一课时:认识乘号,乘法的意义 第二课时:加法和乘法的关系,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 2、认识乘号,掌握乘法算式和读法和写法。 3、认识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4、了解各部分数学知识的联系。一、复习连加算式计算: 2+2+2+2+2= 6+6+6+6+6+6= 7+7+7+7+7+7= 8+8+8+8+8=二、通过学生摆学具,使学生懂得上述算式用乘法算比较简单。 如:2+2+2+2+2=25三、要求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会读,会写。四、使学生知道乘法各部分的名称。 2 5 = 10 (乘数)(乘号)(乘数) (积) 五、使学生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 六、使学生懂得乘法各部分的关系。七、课堂练习。八、作业布置。第三节:有几块积木(2课时) 第一课时:看图写算式 第二课时:把加法算式改成乘法算式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与加法的关系。能根据加法算式写乘法算式。 2、正确读写乘法算式,一、复习:读算式2 3=6 4 5=20 3 6= 18 5 6=30二、让学生观察书上的积木图,数一数有多少块积木。你是怎样数的?三、请学生上台列出式子。并请同学读式子。四、通过学习,进一步巩固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与加法的关系,能根据加法算式写出乘法算式, 2+2+2+2+2= 2 5 4+4+4+4+4+4= 4 6 7+7+7+7= 7 4 8+8+8+8+8= 8 5五、学生课堂练习,六、作业布置第四节:动物聚会(1课时)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感悟知识的内在关系,通过内推,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知道乘法与加法的关系。 2、根据图写出乘法算式。一、复习:加法算式改成乘法算式二、引导学生看动物聚会图,观察并说出图意。有多少只小鸟?三、列出式子。四、引导学生观察后。还能提出其它问题吗?五、通过学习,进一步理解乘法意交。乘法与加法的关系。六、课堂练习。七、作业布置。第五节:整理和复习(1课时)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乘法的意义,2、了解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3、学生练习,课本上的题.一、摆圆片,巩固乘法的连加算式。二、把连加算式改成乘法算式。第六节:复习检测(2课时)第一课时:复习第二课时:检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对本单元进行全面的复习。 2、检测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一、对本单元进行系统的复习。二、对学生进行检测。 第二单元:乘法口决(一) 12课时 教学设计第一节:5的乘法口决 2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数五环球的活动,引导学生得出5的乘法口决。 2、能用5的乘法口决计算有关的乘法算式和解决一些简单的乘法问题。 3、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一、复习。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二、通过数五环旗的数的活动。引导学生得5的乘法口决。三、填5环卡片。四、填五的乘法口决。五、游戏。记忆口决。六、练习关于5的乘法口决的题目。七、口算比赛。 练习课:1课时一、先背乘法口决。二、做有关5的乘法口决的一些题。第二节:2的乘法口决:2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借助5的乘法口决。编写2的乘法口决。 2、能用5的乘法口决算出有关乘法。 3、培养费学生思考能力。一、引导谈话,揭示课题.二、通过观察书本上摆筷子图,导入2的乘法口决。三、摆一摆。数一数。四、把2的乘法口决填写在课本空白上。五、学生背2的乘法口决。六、老师总结。七、课堂练习。把口决补充完整。二四( ) 二七()二九()二三()二五()二六()第三节:的乘法口决 课时教学目标:、使学生在解决现实生活的问题中掌握的乘法口决。、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一、直接揭示课题。二、数一数,填一填。1、一辆车3个轮子.2个轮子几个轮子?9个轮子呢?2、导入3的乘法口决。把乘法口决填写在书上的空白中。3、找规律,记忆3 的乘法口决。三、课堂练习。学生用2、3的乘法口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四、教师总结。 练习课: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与青蛙有关的三个问题进行学过口决的综合治练习。 2、渗透爱护动物的教育。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复习:对口令,三六( ) 三七( ) 三八( ) 五八( ) 四五( ) 三九( )二、口算教师出示卡片,学生回答。三、巩固练习。课本19页第一题。第四节:4的乘法口决 2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情境图.,引导学生自觉经历用4连;加的过程,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习4的乘法口决. 2、运用多和形式,使学生理解并掌握4的乘法口决。寻找记忆口决的方法。并初步记忆4的口决。 3、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一、情境导入。通过观察小熊请客图。了解一串红果4个。9串z红果多少个?进一步导入4的乘法口决。二、数一数,填一填。把4的乘法算式和4的乘法口决填在书上的空白处。三、引导学生记忆乘法口决。四、写乘法口决,老师念,学生答。五、数学游戏。六、巩固练习。用4的乘法口决解决实际问题。第五节:复习检测(2课时)第一课时:复习第二课时:检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对本单元进行全面的复习。 2、检测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一、对本单元进行系统的复习。二、对学生进行检测。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 3课时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观察简单物体和活动中。初步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2、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3、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物体的简单形状。 第一课时:看一看(一) 第二课时:看一看(二) 第三课 :节日广场一、 导入新课二、 观察,交流1、 组织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讲台。(上面,下面。左侧,右侧)2、 学生活动。3、 学生交流。4、 观察积木。5、 学生看黑板的图,再说出它的上面。下面,左侧,右侧。6、 学生做书本上的练习。7、 教师 第四单元:分一分与除法 16课时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初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2、 学会用25的乘法口决求商,体会乘、除法的互逆关系。3、 能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第一节:分桃:1课时一、 故事导入:讲讲课本上分桃图二、 新课:1、 分一分:把6个积木分成2堆,每堆几个?学生动手操作。2、 游戏,分小棒3、 认识“平均分”4、 集体反馈5、 巩固练习。学生分一分练习第2,3题。第二节:分苹果:1课时一、 情境导入出示书上情景图。学生说说图的意思。二、 探求新知1、 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把12个苹果平均分在4个盘,每盘多少个?2、 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3、 学生讲讲分苹果的各种方法。4、 发散思维。进一步体验平均分。三、 巩固练习。四、 总结。第三节:分糖果。1课时一、 谈话导入二、 新授课1、 活动:每4个同学20根小棒,5个圆片,大家分一分。2、 集体反馈。3、 活动:每个同学100根小棒,同学们自已分一分。4、 通过活动,同学们把书上的空白填一填。三、 课堂练习1、 把24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同学,每人分到几个?2、 把14个苹果平均分给6个同学,每人分到几个?四、 作业:书本上第35页练习。第四节:分香蕉。1课时一、 谈话导入大家看一看书上有两只小猴子围着12个香蕉,每只小猴子能吃到几个?同学们帮它分一分。二、 新授课1、 通过分香蕉,导入除法概念。把一堆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数学里面叫除法。列式:12 2 = 6(根) (被除数)(除号)(除数) (商)2、学生跟老师读上面的名称三、 巩固练习。1、 把12根小棒平均分给4个同学,每人分到几根?2、 把35个苹果平均分给7个小朋友。每人分到我少个?四、 课堂练习。课本上38页,练一练,第五节:飞行表演。1课时一、 复习。出示:3 4 = 12 12 3 = 4学生说出各部分的名称。二、 谈话引入。三、 新授课1、 学生数一数书上的飞机图,一共有多少架飞机。列式:2、 把这些飞机每3架分一组,可以分几组?列式:15 3 = 53、 认识余数把15架飞机平均每6架分一组。可以分几组,还剩余多少架?列式:15 6 = 2(架) 3(架)把15架飞机平均分成6组,每组分2架,还剩下3架。那么3就是余数。四、 练习。第六节:1课时 练习课一、 分小棒二、 根据上面活动写算式。反馈。三、 练习。第七节:小熊开店 1课时一、 创设情境二、 新授知识。1、 学生看书上图。小猴想买4辆玩具坦克,应该付多少钱?列式:回答:用什么口决。2、 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三、 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四、 巩固练习。第八节:运动会:1课时一、 复习对口令四五( ) 五( )四十五三八( ) ( )三得九二、 新课1、学生看书上图;根据图意列式2、学生讨论三、 巩固练习。第九节:4课时一、 引入课题二、 传授知识1、 数一数、摆一摆小猴3只,小鸭6只。2、 揭示“倍”的含义。6是3的2倍3、 摆一摆,圈一圈。填一填4、 集体反馈三、 引导学生用具体的情境与乘法的意义联系起来。四、 用25的乘法口决求商。体会乘除法的关系。五、 巩固练习一些关于倍数的题 整理和复习 2课时一、 复习乘法的意义。二、 复习乘法口决三、 复习除法的意义。四、 复习有关倍数的题五、 复习有余数的除法。 单元测试:2课时 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 5课时第一节:东南西北(1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的: 1、通过情境图,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辩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 给定一个方向能辩认其余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地方向。 一、学前准备:1、太阳公公从哪个方向升起来的?2、师:太阳从东方升起,又是从哪方落下去的呢?3、师:我们辨别出了两个方向,谁知道还有什么方向吗?4、学生合作游戏:互相边指边说一说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同桌合作,一人指一人说,学生兴趣很高。二、实际观察,感受方位1、我们明确了方向,那么小组合作到操场上:看看我们操场的东、南、西、北各有什么景物?记录在纸上,并标明方向。用你喜欢的符号去标注物体或方向。学生4人边说边指边写。师下去巡视指导。2、回到教室各组汇报:实物投影,派代表说一说。3、仔细听,互相看,大家看到的有什么不同?师小结:你们都很棒,不仅标明了方向还用了不同的方法记录下来,使没有来过我们学校的朋友知道了我们校园四个方向有了哪些景和物。三、借助实情,辩认方向1、当你面向北时,后面是南,左面是_,右面是_。可以做一做。学生表现:同桌有的说说,合作分析。个别来回答。2、你面向_方,窗户在_方和_方,黑板面向_方,家长和听课教师在_方。请个别生来回答。师注意激励表扬。3、你的左面是_方,右面是_方,后面是_。四、游戏:你说我做4人小组合作:一人说要求,一人做,其他二人做裁判。每人一次。师:例如:甲说:请你面向东,乙就按要求做。学生合作的很好,兴趣浓。3、你还知道哪些搜集辩别方向的其他方法。4、回家查找辨别方向的其它方法。明天我们交流好吗五、总结:这节课你有了哪些收获?六、实践作业1、回家观察你家的外门朝哪个方向?2、和爸爸、妈妈或其他亲人一起观察夜晚的星空,你能找到北斗星吗?做好记录或画一画,明天小组内交流总结。七、课后反思:第二节:练习四(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情景图,能正确认方向.2.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适当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出示第60页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2.小组讨论交流.3.小组任选一个景点反馈.二.实践活动:小小设计师.1.出示第60页的动物园平面图.2.小组活动.3.各小组推荐一人反馈.三.估算练习:1.做第61页第3题.2.做第61页第4题.四.指导阅读第61页的数学万花筒.五.课堂总结:六.作业.第三节:看望老人(1课时)教学目标:1.能在给定条件下确定物体在直线或平面上的位置.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在直线上确定位置需要两个条件.3.渗透尊敬老人的传统美德教育.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二.自主探究:1.指名学生指明三人各自的路线.2.独立完成书上的填一填.3.会班反馈结果.4.在小组里说一说.5.游戏实践活动.三.拓展运用,应用巩固.1.做62页练一练的第1题.2.寻宝游戏.3.开放性活动:设计送信路线.四.联系生活,实现迁移.五.课堂总结.六.作业.第四节:整理和复习(1课时)第五节:单元检测(1课时) 第三节:抛硬币(1课时)教学内容:92-93页。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体会事件的可能性及大小,体验事情发生的不确定性。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二、建立模型,探求新知。1、抛硬币游戏。2、摸球游戏。三、解释应用,巩固练习。1、摸球。2、数学游戏:转一转。3、小调查。四、小结。师:今天,小朋友们都表现得不错。说说看,你们学了什么?五、作业。第四节:人类的好朋友(1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94、95页。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从统计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发展他们的统计观念。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及问题意识。3、培养观察、判断、推理等思维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过程:一、导入。二、观察94页的图,提出问题,解决问题。1、观察画面。2、看谁提的问题多。三、观察95页的图,提出并解决问题。1、出示第95页的图,观察画面。2、回答问题。3、提出问题。四、小结。五、作业。第五节:整理和复习(1课时)复习内容:第九单元统计和猜测复习目标:对本单元进行系统的复习。复习过程: 一、复习统计的知识。 二、复习猜测的有知识。 第六节:单元检测(1课时)总复习教学内容: 1、乘、除法的含义; 2、表内乘除法计算;3、 乘除法的应用题;4、 概念问题重点:乘除法的含义及表内乘除法的计算。难点:乘除法的应用题。课时划分: 1、乘除法的含义(1课时) 2、表内乘除法的计算(1课时) 3、乘除法的应用题(1课时) 4、概念复习(1课时) 5、综合练习(1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乘除法的含义教学内容:课本第一、第四单元内容。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和除法的含义以及乘除法各部分的名称。教学过程: 一、复习乘法含义及各部分名称。 二、复习除法含义及各部分名称。 三、巩固练习。 四、小结。 五、作业。第二课时:表内乘除法教学内容:课本第96页总复习第1题及100页第11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口诀的意义和熟记乘法口诀表。2、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利用乘法口诀求积、求商,提高计算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乘法口诀。二、复习乘、除法计算。三、练习。四、口算比赛。五、小结。六、作业。第三课时:复习应用题教学内容:课本第97页第4题;第98页第6-8题,第99页第10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乘、除法应用题的结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2、进一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独立解答,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过程:一、复习乘除法应用题。二、练习。三、小结。四、作业。第四课时:概念复习教学内容:课本第96页总复习第2、3题,97页第5题以及第9题及100页第12题。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关于量、分、秒,方向与位置、统计与猜测、观察物体等基础知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时间。二、实践观察,复习观察物体。三、复习方向和位置。四、复习统计和猜测。五、练习。六、总结。七、作业。第五课时:综合练习过程略第六课时让学生完成期末复习一第七课时教师讲解期末复习一第八课时让学生完成期末复习二第九课时教师讲解期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