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毕毕 业业 设设 计计 题目 单片机的电子钟设计 系别 电气工程系 专业 应用电子技术 班级 电技 0801 姓名 肖见 学号 08020103 指导教师 苗绍强 日期 2010 年 12 月 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设计题目: 单片机的电子钟设计 设计要求:设计要求: 1.设计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电子钟。该电子钟上电或按键复位后能自动显示系 统提示符“P.” , 进入时钟准备状态;第一次按电子钟启动/调整键,电子钟从 0 时 0 分 0 秒开始运行,进入时钟运行状态;再次按电子钟启动/调整键,则电子钟进 入时钟调整状态,此时可利用各调整键调整时间,调整结束后可按启动/调整键再次 进入时钟运行状态。 2.设计完成上述功能的相应的硬件调试和软件调试。 3.完成焊接和实物电路的调试。 设计进度要求:设计进度要求: 第一周:选定设计题目,查找、搜集相关资料。 第二周:了解各元器件、模块的功能及使用方法。 第三周:硬件电路的设计。 第四周:相应软件设计(程序设计) 。 第五周:利用相关的仿真软件测试并记录相关的数据和错误。 第六周:焊接实物电路,并且在实物电路上调试并且记录相关的数据和问题。 第七周:写毕业论文。 第八周:毕业答辩。 指导教师(签名):指导教师(签名): 摘 要 时钟,自从它发明的那天起,就成为人类的朋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技 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时间计量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应用越来越广。怎样让时钟 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怎样让我们的老朋友焕发青春呢?这就要求人们不断设计出新 型时钟。 数字电子钟的设计方法有多种,其中,利用单片机实现的电子钟具有编程灵活, 便于电子钟功能的扩充,即可用该电子钟发出各种控制信号,精确度高等特点,同 时可以用该电子钟发出各种控制信号。 本设计主要介绍用单片机内部的定时/计数器来实现电子时钟的方法,本设计由 单片机 AT89C52 芯片和 LED 数码管为核心,辅以必要的电路,构成了一个单片机电 子时钟。与传统机械表相比,它具有走时精确,显示直观等特点。它的计时周期为 24 小时,显满刻度为“23 时 59 分 59 秒” ,另外具有校时功能等特点。 关键词关键词:电子钟,单片机,汇编 1 目 录 摘 要III 目 录1 第 1 章总体方案的介绍.2 1.1 电子钟功能介绍 .2 1.2 总体方案介绍 .3 1.3 电子钟电路原理图 .4 1.4 元件清单 .4 第 2 章 硬件系统设计.4 2.1 单片机的选择.5 2.2 复位电路.8 2.3 晶振电路.9 2.4 显示电路.9 2.5 按键电路 .10 第 3 章软件系统设计11 3.1 电子钟主程序流程框图 11 3.2 键扫子程序流程框图 12 3.3 中断服务程序流程框图 13 3.4“P.”点显示子程序流程框图.14 3.5 显示子程序流程框图 15 第 4 章 电子钟的使用说明及调试运行.16 4.1 使用说明书 16 4.2 电子钟运行结果 17 4.4 误差分析21 参考资料.22 致 谢23 2 第 1 章总体方案的介绍 1.1 电子钟功能介绍 可调整运行的电子钟具有三种工作状态:“P.”状态、运行状态、调整状态。 (1) 、 “P.”状态,依靠上电或按复位键进入,在此状态下,按 B、C、D 键均无效, 按 A 键有效,进入运行状态; (2) 、运行状态,按奇数次 A 键进入,在此状态下,按 B、C、D 键均无效,只有 按 A 键有效,按下 A 键后,退出运行状态,进入调整状态; (3) 、调整状态,按偶数次 A 键进入,在此状态下,按 A、B、C、D 键均有效。如 按下 A 键,则退出调整状态,进入运行状态;按下 B、C、D 键,则分别对时、分、 秒加 1,调整结束后必须按 A 键,即可退出调整状态,进入运行状态。 基本功能要求: “P.”稳定地显示在 LED 显示器的最左端数码管(LED5)上,无 A 键按下(在 “P.”状态下,按下 B、C、D 键无效) ,则不进入电子钟的运行状态,继续显示 “P.” 。 按下 A 键后,电子钟以起始时间:00 时 00 分 00 秒开始运行。 再次按下 A 键后,电子钟退出运行状态,进入调整状态,利用 B、C、D 键把电 子钟的显示时间修改为当前实时时间,时间修改正确后可再次按下 A 键,电子钟则 退出调整状态,进入运行状态。 注意:每次按下 B、C、D 键,只允许加一,不允许连加。 (1) 、在调整状态下,按下 B、C、D 键,允许连加,而 A 键无论在何种状态下, 均不允许连击; (2) 、时、分、秒的间隔符“。 ”以一定频率闪烁; (3) 、时间显示以“灭零”方式进行; (4) 、可调整运行的电子钟用两个按键(例如:A 键、B 键)来控制。 3 1.2 总体方案介绍 1.计时方案 利用 AT89C52 单片机内部的定时/计数器进行中断定时,配合软件延时实现时、 分、秒的计时。该方案节省硬件成本,且能使读者在定时/计数器的使用、中断及程 序设计方面得到锻炼与提高,对单片机的指令系统能有更深入的了解。 2.键盘/显示方案 AT89C52 的 P0 口和 P2 口外接由六个 LED 数码管(LED5LED0)构成的显示器, 用 P0 口作 LED 的段码输出口,P2 口作六个 LED 数码管的位控输出线,P1 口外接四 个按键 A、B、C、D 构成键盘电路。 AT89C52 是一种低功耗,高性能的 CMOS 8 位微型计算机。它带有 8K Flash 可 编程和擦除的只读存储器(EPROM) ,该器件采用 ATMEL 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器技 术制造,与工业上标准的 80C52 和 80S52 的指令系统及引脚兼容,片内 Flash 集成 在一个芯片上,可用与解决复杂的问题,且成本较低。简易电子钟的功能不复杂, 采用其现有的 I/O 便可完成,所以本书中采用此的设计方案,结构如图 1.1 如示。 图 1.1 硬件框图 4 1.31.3 电子钟电路原理图电子钟电路原理图 电子钟原理图 (见附录 1) 1.41.4 元件清单元件清单 电子钟元件清单如表 1 所示: 表 1 电子钟元器件清单 元件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个) 单片机AT89C521 8 位一体的共阳 LED 显示器 7SEG-MPX8-CA-BLUE1 晶振12MHz1 电容33pF2 电容22F1 按键BUTTON5 电阻0.2K1 电阻1K1 限流电阻0.1K8 5 第 2 章 硬件系统设计 硬件电路主要包括:单片机、晶振电路、复位电路、显示电路、按键电路以及 电源等几部分。 。 单片机的选择:选用AT89C52单片机,配备11.0592MHz晶振。P1.0P1.3接的是 按键电路,P0和P1口分别接的是位码和断码。 显示电路的选择:采用软件译码器动态显示,共阳极LED数码管。 复位电路的选择:RC复位电路。 。 电源电路的选择:采用直流+5V电源供电。 2.12.1 单片机的选择单片机的选择 单片机实质上是一个芯片,在实际应用中,必须外加各种扩展接口电路、外部 设备等相关硬件和软件,才能构成一个单片机系统。尽管各类单片机很多,但无论 是从世界范围或是从全国范围来看,使用最为广泛的应属 MCS-51 单片机。 单片微型计算机市指集成在一个芯片上的微型计算机,也就是把组成微型计算 机的各种功能部件,包括 CPU、随机存储器 RAM、只读存储器 ROM、基本输入/输出 接口电路、定时器/计数器等部件都制作在一块集成芯片上,构成一个完整的微型计 算机,从而实现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功能。 89C52 单片机是在一块芯片中集成了 CPU、存储器、定时器/计数器和多种功能 的 I/O 现等一台计算机所需的基本功能部件。主要包括 1 个 8 位 CPU、1 个片内振荡 器及时钟电路、128B RAM、4KB ROM、2 个 16 位定时器计数器、32 条可编程的 I/O 线和一个可编程的全双工串行接口、5 个中断源、2 个中断优先级套中断结构。 1、中央处理器 CPU 是单片机的内部核心部件,是一个 8 位二进制数的中央处 理单元,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和寄存器阵列构成。 2、控制器 控制器是单片机内部各部件按一定时序协调工作的控制核心,是分 析和执行指令的部件。控制器主要由程序计数器、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器、振荡 6 和定时控制逻辑电路等构成。 3、寄存器阵列 寄存器阵列式单片机内部的临时存储单元或固定用途单元,包 括通用寄存器组和专用寄存器组。 4、存储器 程序存储器是可读不可写的,用于存放编号的程序和表格常数。 5、数据存储器是即可读也可写的,用于存放运算的中间结果,进行数据暂存及 数据缓冲等。 6、定时器计数器 89C52 内部有 2 个 16 位可编程定时器计数器,简称为定时 器 0(T0)和定时器 1(T1),T0 和 T1 在定时器控制寄存器 TCON 和定时器方式选择寄 存器 TMOD 的控制下,可工作在定时器模式或计数器模式下,每种模式又有不同的工 作方式。89C52 有两个 16 位的可编程定时/计数器,以实现定时或计数产生中断用 于控制程序转向。 7、并行输入输出(I/O)口 89C52 共有 4 组 8 位 I/O 口(P0、 P1、P2 或 P3), 用于对外部数据的传输。 89C52 单片机内部总线是单总线结构,即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是公用的。 89C52 有 40 条引脚, 与其他 51 系列单片机引脚是兼容的。 这 40 条引脚可分为 I/O 接口线、电源线、控制线、外接晶体线 4 部分。 89C52 单片机为双列直插式封 装结构, 如图 3.2 所示。 图 2.1 89C52 引脚分配图 7 Pin40:电源脚。工作电压为+5V Pin20:接地端 P0 口:P0 口为一个 8 位漏极开路的双向 I/O 口,每脚可以吸收 8TTL 门电流。 当 P0 口的管脚第一次写“1”时,被定义为高阻输入,P0 口能够用于外部数据存储 器,它可以被定义为数据/地址的第八位,在 FLASH 编程时,P0 口作为原码输入口, 当 FLASH 进行校验时,P0 口输出原码,此时,P0 外部必须被拉高。 P1 口:P1 口是一个内部提供上拉电阻的 8 位双向 I/O 口,P1 口缓冲器能接收 输出 4TTL 门电流,P1 口管脚写入 1 时,被内部上拉为高,可用作输出,P1 口被外 部下拉为低电平时,将输出电流,这是由于内部上拉的缘故。在 FLASH 编程和校验 时,P1 口作为第八位地址接收。 P2 口:P2 口为一个内部上拉电阻的 8 位双向 I/O 口,P2 口缓冲器可以接收、 输出 4 个 TTL 门电流,当 P2 口被写“1”时,其管脚被内部上拉电阻拉高,且作为 输入。因此作为输入时,P2 口的管脚被外部拉低,将输出电流,这就是内部上拉的 缘故。P2 口当用于外部程序存储器或 16 位地址外部数据存储器进行存取时,P2 口 输出地址的高八位。在给出地址“1”时,它利用内部上拉的优势,当对外部八位地 址数据存储器进行读写时,P2 口输出其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内容。P2 口在 FLASH 编程 和校验时接收八位地址信号和控制信号。 P3 口:P3 口管脚是 8 个带内部上拉电阻的双向 I/O 口,可以接收输出 4 个 TTL 门电流。当 P3 口写入“1”时,它们被内部上拉为高电平,并用作输入。作为输入, 由于外部下拉为低电平;P3 口将输处电流(ILL) ,这就是上拉的缘故。 P3 口也可以作为 AT89C52 的一些特殊功能口,如下所示: P3.0: RXD (串行输入口) P3.1: TXD (串行输出口) P3.2: (外部中断 0) P3.3: (外部中断 1) P3.4:T0 (定时/计数器 0) P3.5: T1 (定时/计数器 1) 8 P3.6: (外部数据存储器写选通线) P3.7: (外部数据存储器读选通线) P3 口同时为闪烁编程和编程校验接收一些控制信号 RST 复位输出:当振荡器复位时,要保持 RST 脚两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时间。 XTAL1:反向振荡器的输入及内部时钟工作电路的输入; XTAL2:来自反向振荡器的输出。 振荡器特性 XTAL1 和 XTAL2 分别为反向放大器的输入和输出,该反向放大器 可以配置为片内振荡器,石英振荡器和陶瓷振荡器均可采用,如果采用外部时钟源 驱动器件,XTAL2 应不连接,有余的输入至内部时钟信号要通过一个二分频触发器, 因此对外部时钟信号的脉冲没有任何严格的要求,但必须保证脉冲的高低电平要求 的宽度。 2.22.2 复位电路复位电路 单片机在开机时或在工作中因干扰而使程序失控,或工作中程序处于某种死循 环状态,在这种情况下都需要复位. 复位的作用是使中央处理器 CPU 以及其他功能 部件都恢复到一个确定的初始状态,并从这个状态重新开始工作. 89C52 单片机的复位靠外部电路实现,信号由 RESET(RST)引脚输入,高电平有效, 在振荡器工作时,只要保持 RST 引脚高电平两个机器周期,单片机即复位. 复位后,PC 程序计数器的内容为 0000H,片内 RAM 中内容不变. 复位电路一般有上电复位、手动 开关复位和自动复位电路 3 种,而本设计中用到的是手动开关复位电路。如图 4.3 所 示. 9 图 2.2 单片机复位电路 2.32.3 晶振电路晶振电路 1晶体振荡器的作用:石英晶体振荡器也称石英晶体谐振器,它用来稳定频率 和选择频率,是一种可以取代 LC 谐振回路的晶体谐振元件。 2本次设计所用的晶体振荡电路如图 4.4 所示: 电图 2.3 晶体振荡电路 路所选用的石英晶振频率为 12MHZ。 时钟此晶振周期就是单片机外接晶振的倒数,例如 12M 的晶振,它的时间周期 就是 1/12us) ,是计算机中最基本的、最小的时间单位。 在一个时钟周期内,CPU 仅完成一个最基本的动作。对于某种单片机,若采用 了 1MHZ 的时钟频率,则时钟周期为 1us;若采用 4MHZ 的时钟频率,则时钟周期为 10 250us。由于时钟脉冲是计算机的基本工作脉冲,它控制着计算机的工作节奏(使计 算机的每一步都统一到它的步调上来) 。显然,对同一种机型的计算机,时钟频率越 高,计算机的工作速度就越快。但是,由于不同的计算机硬件电路和器件的不完全 相同,所以其所需要的时钟周频率范围也不一定相同。我们学习的 51 系列单片机的 时钟范围是 1.2MHz-12MHz。 2.42.4 显示电路显示电路 显示电路中运用到的显示器为 8 为一体的共阳极 LED 显示器,P0 和 P2 分别对 应的是断码和位码,共阳数码管在应用时应将公共极 COM 接到+5V,当某一字段 发光二极管的阴极为低电平时,相应字段就点亮。当某一字段的阴极为高电平时, 相应字段就不亮。共阴数码管是指将所有发光二极管的阴极接到一起形成公共 阴极(COM)的数码管。共阴数码管在应用时应将公共极COM 接到地线 GND 上, 当某一字段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为高电平时,相应字段就点亮。当某一字段的阳极 为低电平时,相应字段就不亮。 如图所示 图 2.4 显示电路 11 2 2. .5 5 按按键键电电路路 电子钟设置 4 个按键通过程序控制来完成电子钟的启、停及时间调整。 A 键控制电子钟的启、停; B 键调整时; C 键调整分; D 键调整秒。 它们所对应的管脚分别为: A 键对应的是 P1.0,B 键对应的是 P1.1,C 键 对应的是 P1.2,D 键对应的是 P1.3。如图所示: 图 2.5 按键电路图 12 第 3 章软件系统设计 3.13.1 电子钟主程序流程框图电子钟主程序流程框图 上电后程序开始系统初始化显示“P.”然后判断 A 键是否按下,若按下,进入 自动计时状态,如果 A 键再次按下则进入时间设置状态,再次按 A 键,则进入时间 调整后的状态,若没按下返回于时间设置状态。 见图 3.1 所示 开始 系统初始化 进入自动计时状态 A键按下否 检测到A键按下 进入时间设置状态 P.显示 检测到A键按下 N Y N N Y Y 图3.1主程序流程框图 13 3.23.2 键扫子程序流程框图键扫子程序流程框图 进入开始后判断是否有键闭合若有,进入调显示子程序,在判断是否有键按下, 若有判断按键是否放开,若没有放开调用显示子程序,若放开保存键值(A 中) 。 见图 3.2 所示 图 3.2 键扫子程序流程框图程框 保存键值(A中) 结束 开始 有键闭合 调显示子程序延时去抖动 有键闭合 Y Y N N 键释放否调显示子程序 Y N 14 3.33.3 中断服务程序流程框图中断服务程序流程框图 中断程序开始后进入现场保护,改变寄存器组组号,重装定时器计数初值, 中断次数减 1,然后判断是否满 8 次,若满 8 次秒值加 1,满 60 秒后,秒缓冲单元 清 0,分值加 1,满 60 分后,分缓冲单元清 0,时值加 1,满 24 时后,时缓冲单元 清 0,恢复寄存器组组号,现场保护。 见图 3.3 所示 开开始始 现场保护(入栈) 改变寄存器组组号 重装定时器计数初值 中断次数减1 满8次 秒值加1 满60秒 秒缓冲单元清0 分值加1 满60分 分缓冲单元清0 2 1 1 1 Y Y Y N N N 15 时值加1 满24小时 时缓冲单元清0 恢复寄存器组组号 现场恢复(出栈) 结 束 1 2 1 Y N 3.3 中断服务程序流程框图 3.4“P.”3.4“P.”点显示子程序流程框图点显示子程序流程框图 开始后堆栈初始化,PSW 初始化,RAM 初始化, “P.”字符序号送显示缓冲区, 然后调显子程序。 见图 3.4 所示 3.53.5 显示子程序流程框图显示子程序流程框图 图 3.4 “P.”点显示子程序流程框 图 开始 堆栈初始化 PSW初始化 RAM初始化 “P.”字符序号送显示缓冲区 调显示子程序 16 开始后,程序进入现场保护,开辟 3 组寄存器,地址指针 R0 初始化、位控寄 存器 R2 初始化,进出查表取段码,段控码送 P0 口,段位码送 P2 口,延时 1 毫秒, 位控码左移,显示缓冲区地址加 1,8 位 LED 显示完否,若显示完恢复现场返回。若 没返回查表取段码。 电子钟的时钟时间在六位数码管上进行显示,因此,在内部 RAM 中设置显示缓 冲区共 8 个单元。 LED8LED7LED6 LED5LED4LED3LED2LED1 37H36H35H 34H33H32H31H30H 时十位时个位分隔分十位分个位分隔秒十位秒个位 见图 3.5 所示 17 图 3.5 显示子程序框图 18 第 4 章 电子钟的使用说明及调试运行 4.14.1 使用说明书使用说明书 1.操作说明 时间显示: 电子钟上电后,8 个数码管显示初始状态即最左边的一个数码管显示 P.。如果未 显示 P.,只需按一下复位键即可使其显示出 P.。按下 A 键后电子钟进入自动计时状 态,电子钟显示 00 时 00 分 00 秒并开始运行。 时间调整: 若要进行时间调整,则需再次按下 A 键,进入时间调整状态,然后分别按下 B 键调时,按下 C 键调分,按下 D 键调秒,按下 B、C、D 键并松开可使电子钟的时, 分,秒分别加一。调整好时间后,按下 A 键就可以回到调整好的时间为基础的自动 计时状态。无论是在自动计时,还是在调整校正时,都可按下复位键使系统回到显 示 P.的初始状态。其中 B 键显示范围为 0-23,0 为 25 点;C,D 键显示范围为 0- 59,0 为 60 分。 19 4.24.2 电子钟运行结果电子钟运行结果 1.待机 (如图 4.1 所示) 图 4.1 待机框图 20 2.启动 (如图 4.2 所示) 图 4.2 启动框图 21 3.运行 (如图 4.3 所示) 图 4.3 运行框图 4.4 误差分析 在调试运行过程中,在所有参数正确的情况下,我的结果仍出现运行缓慢情况。 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我们用软件计时,计时 1 秒是采用定时器的中断服务程序。 当电子钟运行 1 秒,执行中断程序需要一定时间,这个时间就是所产生的误差,这 个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同时,单片机工作也会受到环境的影响,比如温度、湿度,以 及其它电子设备的干扰。 因此,应该让电子钟工作在适度温度、干燥和电子干扰较少的环境下,还有一 种方法就是采用实时时钟芯片,这样可以使误差降低到最少。 22 参考资料 1胡辉,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与训练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9。 2曹巧媛,单片机原理及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7.7。 3赵秀珍,单永磊,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 社,2001.8。 5张毅刚,修林成,胡振江,MCS-51 单片机应用设计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 学出版社,1990.8。 5张洪润,兰清华,单片机应用技术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11。 6李华,MCS-51 系列单片机实用接口技术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1993.8。 23 致 谢 这次的课程设计,所谓是一波三折啊。但终于还是完成了!这个历史性时刻的来 临,要感谢的人太多太多! 首先,感谢我们尊敬的苗老师,有了他的谆谆教诲,处处提点,我才得以成功 的完成。是他在课堂上将电子钟的原理及设计思路详细讲解给我们听,也是苗老师 一次次给我们指出原理图的错误,让我们修改再重新绘制。老师在课堂上严格要求 我们,这是对我们的负责,毕竟严师出高徒。而我自由散漫的性格弱点也说明了我 需要这样的老师来对我进行督促和鞭策,我学到的不仅仅只有书本上的知识,还有 做人的道理。他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 感染和激励着我。在此谨向苗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其次,是我亲爱的寝室兄弟们,如果没有他们的对我的帮助和关照还有鞭策, 我想,我对 KEIL 和 PROTEUS 这些软件根本就不会这么熟练起来的。诚恳感谢我的宿 友,我的同学,谢谢他们给我提供资料,帮我修改图和程序,真的很感谢他们! 最后要感谢徐述,是他在我搞设计感到很郁闷的时候,开导我,让我心情保持 舒畅,我才得以更好的完成这次设计。谢谢他! 24 附录一附录一 25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程序 工作程序及要求完成时间 (一) 确定确定题题目和指目和指导导教教师师 1.学院(系)成立毕业论文(设计)领导小组; 2.学院(系)向教师(具有讲师以上职称或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助教)分派 指导论文(设计)任务,院(系)公布备选题目一览表; 3.学院(系)召开指导教师和学生参加的毕业论文(设计)布置大会; 4.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学术特长选定论文题目,确定指导教师, 也可与指导教师协商后确定论文题目; 5.学院(系)将选题结果汇总成表,报教务处实践教学科备案。 每学年第一学 期第 8 周前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二) 做好做好论论文开文开题题、写作的准、写作的准备备工作工作 1.指导教师向学生传达毕业论文(设计)要求及有关管理规定,师生沟通 交流课题任务,使学生正确理解课题,为开题做准备; 2.学生确定论文题目后,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文献检索、实习调 研以及实验等论文前期准备工作。 每学年第一学 期第 8 周以后 (三) 做好开做好开题报题报告告 教研室组织教师指导学生做好开题报告,院(系)检查开题情况,教务处 抽查。 每学年第二学 期第 2 周前 (四) 认认真真进进行行毕业论毕业论文(文(设计设计)指)指导导、 、检查检查工作。工作。 1指导教师做好指导工作,定期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和质量,及时解 答和处理学生提出的有关问题; 2学院(系)要随时了解、检查论文写作进展情况,及时研究协调处理 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的有关问题。 每学年第二学 期 第二阶段(开题及写作阶段) (五) 毕业论毕业论文中期文中期检查检查 教研室组织中期毕业论文检查工作,做好记录,学生须向指导教师汇报 工作进度和工作质量,并填写中期检查表。 每学年第二学 期第 8 周 (六) 指指导导教教师评师评定定毕业论毕业论文文 答辩前一周,学生将毕业论文交指导教师,指导教师需认真审阅,写出 评语和评分。 (七) 评阅评阅老老师评阅毕业论师评阅毕业论文文 学院(系)或教研室安排有关教师,详细评阅每个学生的毕业论文,给出 评分。 每学年第二 学期第 13-14 周 第三阶段(评审答辩阶段) (八) 组织组织答答辩辩 学院(系)成立答辩委员会,组织答辩小组对学生进行论文答辩,答辩日 程安排通知教务处,并做好答辩记录,给出答辩成绩。 每学年第二学 期第 15 周前 要 求 阶段 26 (九) 综综合合评评定成定成绩绩 学院(系)组织专门人员检查评分标准执行情况,进行成绩汇总和统计; 毕业论文成绩及时报送教务处。 每学年第二学 期第 15 周前 (十) 毕业论毕业论文文归归档管理档管理 学院(系)收集并整理归档毕业论文有关材料,包括鉴定表(2 份)、开题 报告(1 份)、中期检查表(1 份)、评分表(1 份)、论文(设计)(1 份)及相 应电子文档,填写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表,一份交教务处实 践教学科。 每学年第二学 期第 16 周前 (十一)校校级优级优秀秀毕业论毕业论文文评选评选 每学年第二学 期第 17 周前 注:1.提前或推延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各阶段要求相同,日程自定; 2.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三个阶段时间安排,可根据各专业特点适当调整。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 一、毕业论文(设计)文本结构 毕业论文(设计)主要由 8 个部分组成:封面;目录;题目;中外文 摘要;正文;参考文献;谢辞;附录。 二、毕业论文(设计)各部分规范 1. 封面 封面按学校规定的格式填写,包括论文(设计)题目、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 名、学科专业等内容。 2. 目录 目录由毕业论文(设计)各部分内容的顺序号、名称和页码组成,目次中的内 容一般列出二级标题即可。目录应该用“”连接名称与页码。 3. 题目 论文(设计)题目要恰当、简明、凝练,能够反映论文的主题及其内容,做到 文、题贴切。题目中不使用非规范的缩略词、符号、代号和公式,通常不采用问话 的方式。题目所使用的词语应当考虑到有助于选择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 题目的中文字数一般不超过 20 个字,外文题目不超过 10 个实词,中外文标题 应一致,居中编排格式。 4. 中外文摘要及关键词 摘要是对毕业论文(设计)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摘要主要是说明 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全文, 就能获得毕业论文(设计)必要的信息,使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摘要中应 27 用第三人称的方法记述论文的性质和主题,不使用“本文” 、 “作者”等作为主语, 应采用“对进行了研究” 、 “报告了现状” 、 “进行了调查”等表达方式。排除 在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不得重复题目中已有的信息。语句要合乎逻辑关 系,尽量同正文的文体保持一致。结构要严谨,表达要简明,语义要确切,一般不 再分段落。对某些缩略语、简称、代号等,除了相邻专业的读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 外,在首次出现处必须加以说明。摘要中通常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以及非公知公 用的符号和术语。 毕业论文(设计)的摘要包含中文摘要和外文摘要。中文摘要字数约为 200300 字,外文摘要约为 200300 个实词。 关键词(Keywords)是为了文献标引,从汉语主题词表或论文中选取出来, 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的词语或术语。关键词不宜用非通用的代号和分子式。 关键词一般为 36 个。关键词的排序,通常应按研究的对象、性质(问题)和 采取的手段排序。中文关键词两词之间应留出一个汉字的空间,不加任何标点符号; 外文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 5. 正文 毕业论文(设计)的正文包括前言(引言) 、正文、结论三个部分。外语类专业 毕业生必须用所学专业外语撰写。 毕业论文(设计)的篇幅一般 6000 字左右。 (1)前言(引言) 前言(引言)主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对前人的研究状况进行评述分 析,阐明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实验设计、预期结果、成果的意义等。 (2)正文 正文是对研究工作与研究内容的详细表述,一般由标题、文字、表格或公式等 部分组成。该部分要运用选定的研究方法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研究能 力和学术水平。正文是毕业论文(设计)的核心部分,占据主要篇幅。 正文是论文的主体,要求观点清晰、论点正确、论据可靠、论证严密、层次清 楚。 正文中的图表和计量单位要规范。图须有序号、图题、图例、量和单位,图序 号须用阿拉伯数字,与图题空 1 格,写在图下方;表格采用 3 线表,表头线和表 28 尾线为粗黑线,表两边不要串写文字,表序号须用阿拉伯数字,与标题空 1 格,写 在表上方;一律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3)结论 结论是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总结。结论应当准确、完整、明确、精练。 如不可能导出应有的结论,也可以没有结论而进行必要的讨论,阐述本课题研究中 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开展研究的建议。 6. 谢辞(致谢) 谢辞(致谢)是对给予各类资助、指导和协助完成科研工作,以及提供各种条 件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的感谢。谢辞应实事求是。 7. 参考文献 文后参考文献,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按顺序和规定的格式列在正文之后。 所列出的文献,应当是作者亲自阅读或引用过的,出处要翔实,要进行核实查对。 所引用的文献应是公开出版的刊物或著作,内部刊物一般不引用。 正文中参考文献的标注方法,是在引用文字(即所引用的词组、句子、段落等) 结束处的右上角标出参考文献序号。全文参考文献的序号要按照从小到大的次序排 列,某一文献多次引用时,要用同一序号标出。 文后参考文献的编写方式,是依正文中参考文献序号的次序排列所有的参考文 献,且一个参考文献只能出现一次。 8. 附录 凡不宜收入正文中而又有价值的内容,可编入毕业论文的附录中。附录内容主 要包括:正文中所使用公式的推导与证明过程;使用的主要符号、单位、缩写、 程序全文及其说明等;在正文中无法列出的实验数据;重复性数据图表;调 查问卷等。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 29 - (顶头空 2 行)目目 录录(4 号黑体,居中)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Abstract1 KeyKey wordswords1 引言(或绪论)1 1材料与方法Y 1.1材料 Y 1.2方法 Y 1.2.1Y 1.2.2Y 1.2.3Y 1.2.4Y 2Y 2.1Y 3 Y (略) X (正文第 X 章) Y 致谢Y 参考文献Y 附录 A (必要时)Y 附录 B (必要时)Y 图 1 (必要时)Y 图 2 (必要时)Y 表 1 (必要时) Y 表 2 (必要时) Y 注:1. 目次中的内容一般列出“章” 、 “节” 、 “条”三级标题即可;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格式)格式(理科)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格式)格式(理科) (说明说明:本表供理工科专业学生用,以下所有红色、蓝色文字仅供参考,学生在写作论文时请保留字体、字 号,改写或删除掉文字,黑色黑色文字请保留。每一页的上方(天头)和左侧(订口)分别留边 25mm,下方(地脚)和 右侧(切口)应分别留边 20mm,装订线 5 mm,页眉和页脚为 0。论文题目使用黑体三号字,正文使用宋体小 四号字,行距为单倍行距;一级标题段前段后为 0.5 行,正文段前段后为 0,字符间距为标准。为保证打印 效果,学生在打印前,请将全文字体的颜色统一设置成黑色。以上说明参阅后请自行删除,包括本文本框! !) 30 2X、Y 表示具体的阿拉伯数字; 31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3 号黑体) 专业学生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姓名(小四仿宋体) 摘要:(200300 字,五号宋体) 关键词: (3-5 个,五号宋体) Title(3 号 Times New Romar) Student majoring in Name Tutor Name(小四 Times New Romar) Abstract: (五号 Times New Romar,200300 个实词) Key words: ;(3-5 实词个,五号 Times New Romar) 引言(小四宋体) 。 1 材料与方法 (仿宋体四号) 11 (黑体小四号) (小四宋体) 。 111 (仿宋体小四号) (小四宋体) 。 112 (仿宋体小四号) (小四宋体) 32 。 12 (黑体小四号) 2 结果与分析 (仿宋体四号) 21 (黑体小四号) (小四宋体) 。 211 (仿宋体小四号) (小四宋体) 。 212 (仿宋体小四号) (小四宋体) 。 22 (黑体小四号) 3 讨论 (仿宋体四号) 31 (黑体小四号) (小四宋体) 。 32 (黑体小四号) 致谢 (小四宋体) 参考文献: 1 作者姓名,作者姓名.参考文献题目J. 期刊或杂志等名称,年份,卷(期数):页码. 2 刘凡丰. 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透视J . 高等教育研究,2003,5(1):18-19. 没有卷的就直接写 2003(1) (本条为期刊杂志著录格式) 3 谭丙煜.怎样撰写科学论文M.2 版.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2:5-6.(本条为中 文图书著录格式) 4 作者姓名. 参考文献题目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2:页码.(本条为硕士、博士 论文著录格式) 5 作者姓名. 参考文献题目N.人民日报,2005-06-12.(本条为报纸著录格式) 6 作者姓名. 参考文献题目C/ 作者姓名.论文集名称.城市:出版单位(社) ,年代: 页码.(本条为论文集著录格式) 33 7 外国作者姓名. 参考文献题目M.译者(名字) ,译.城市:出版单位,年代:页码. (本条为原著翻译中文的著录格式,多个译者可写为:*,*,*,等译.) 外文文献著录格式参照中文的外文文献著录格式参照中文的( (五号五号 Times New Romar) )。 注:由于网站资料权威性不确定,且目前中国期刊网和电子图书资源很丰富,故网站资料注:由于网站资料权威性不确定,且目前中国期刊网和电子图书资源很丰富,故网站资料 不得作为毕业论文(设计)的参考文献不得作为毕业论文(设计)的参考文献 文献类型标志说明:文献类型标志说明:普通图书 M ,会议记录 C,汇编 G,报纸 N,期刊 J,学位论文 D,报 告 R,标准 S,专利 P,数据库 DB,计算机程序 CP。 论文中图的具体要求为:论文中图的具体要求为: 主线粗于辅线(座标线) 图题,小 5 黑(句末无标点) 标值线(座标上的刻度线)一律在图的内侧 图例一律在图题的上方或在图中,6 宋 图注一律在图题的下方,6 宋 标目(座标的文字说明)及图内文字,6 宋 图版(照片)说明在图题之下,6 宋,文字一般接排,如:A.麦穗形态;B.花原基 论文中表格的具体要求为:论文中表格的具体要求为: 表题:小 5 黑,居中(句末无标点) 表内容:6 宋 数字一般以小数点位数对齐,数值后表示差异显著性的字母右肩上标 表注:6 宋,各注之间用“;”隔开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 34 - (顶头空 2 行)目目 录录(4 号黑体,居中)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Abstract1 KeyKey wordswords1 引言(或绪论)1 一、Y (一)Y 1 Y (1)Y (2)Y (3)Y 2 Y 3Y (二)Y 1 Y 二、Y (略) X (正文第 X 章)Y 致谢Y 参考文献Y 附录 A (必要时)Y 附录 B (必要时)Y 图 1 (必要时)Y 图 2 (必要时)Y 表 1 (必要时) Y 表 2 (必要时) Y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格式)格式(文科)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格式)格式(文科) (说明:说明:本表供文科专业学生用,以下所有红色、蓝色文字仅供参考,学生在写作论文时请保留字体、字号, 改写或删除掉文字,黑色黑色文字请保留。每一页的上方(天头)和左侧(订口)分别留边 25mm,下方(地脚)和右侧 (切口)应分别留边 20mm,装订线 5 mm,页眉和页脚为 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国家民委直属事业单位招聘(48人)模拟试卷有答案详解
- 2025年福建农信春季招聘149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1套
- 2025安徽芜湖经开区招聘3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
- 2025江苏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招聘教师1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呼伦贝尔爱心医院招聘37人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广东深圳大学人文学院王春景教授博士后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易错题)
- 2025年甘肃省平凉华亭市山寨回族乡招聘行政村村文书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2025黑龙江富裕县龙安桥镇人民政府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必刷)
- 2025年4月广东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招聘事务员38人模拟试卷带答案详解
- 2025第十师北屯市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引才(20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全优)
- 2024-2025学年陕西省榆林市高一上册第一次月考数学检测试题(含解析)
- 慢性支气管炎课件
-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管理规范
- 《伟大的抗日战争》课件
- 胸腰椎后路手术配合
- T-GXAS 421-2022 成人急性中毒洗胃操作技术规范
- 进位制完整版本
- 篮球活动策划书模板5篇
- 消防设施验收移交表
- 新型农药纳米制剂的合成与表征
- 【公开课教案】《蹲踞式起跑》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