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一章第一章 X X线诊断学绪论线诊断学绪论 福建中医学院骨伤系 洪振强 2 第一节第一节 X X线诊断学概述线诊断学概述 l 一、X线诊断学概念 l X线诊断学是一门重要的临床辅助检查 诊断学科,它利用X线来建立人体组织结构 的影像图像,然后再通过对影像资料进行观 察、分析,从而获取综合的诊断信息,辅助 对疾病作出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学科。 3 二、影像诊断学发展概况二、影像诊断学发展概况 l 自从1895年德国科学家伦琴报道发现X射 线以后不久,在医学上X线就很快被利用于人 体疾病的诊断(X线诊断学),并且很迅速地 形成了X射线为主的放射诊断学学科,从而奠 定了医学影像诊断学的基础。目前虽然影像 诊断学已有巨大发展,但以X线为主的放射诊 断学仍为医学影像诊断学的核心,应用非常 普通。 4 (一)发展简史(一)发展简史 现代医学影像学发展的主要阶段与主要分支如下: l 1、经典的X线诊断,包括透视、摄片及稍后期发 展起来的造影检查。 l 2、上世纪5060年代开始应用的超声成像诊断 技术(Ultrasonography,USG)与核素扫描诊断技术 (如闪烁成像、I131扫描成像)。 l 3、上世纪70年代起开始应用的计算机辅助X线断 层成像技术(Computed tomography,CT)。 l 4、上世纪70年代开始应用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检查技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 )。 l 5、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应用的发射体层成像技 术(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ECT),如单 光子发射体层成像SPECT,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ECT 。 5 (一)发展简史(一)发展简史 l 6、上世纪7080年代发展起来的单光子 双光子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技术(定量检 测方法)(SPADPADEXA)。 l 7、约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临床应用 的核磁共振成像技术(MRI)。 l 以上多种影像学的诊断分支技术虽然其 成像原理不尽相同,但共同点是都可以在活 体上进行检查,都可使人体内有关的结构成 像,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了解人体的 解剖、生理及病理变化,从而对疾病的准确 诊断起到辅助作用。 6 (二)发展方向(二)发展方向 l 在以上影像诊断发展的基础上,从上世纪 70年代又逐渐兴起了一个学科介入放射 学。这门学科的主要特点是:在影像的监视 下进行体内组织标本的采集及在影像学诊断 及影像监视基础上对一些疾病进行治疗。这 样就使影像诊断学学科发展成医学影像学学 科。介入放射学目前发展很快,如心脏介入 诊断与介入治疗(导管技术)、肿瘤介入治 疗、骨缺血坏死的介入治疗等,应用范围还 在不断地扩大中,很有潜力。 7 (三)概念的延伸(三)概念的延伸 l 由于影像学的不断发展,其概念也在不 断外延,传统的X线室、放射科逐渐被影像室 、影像楼所取代,影像学学科的发展状况也 成为评价一所医疗单位技术及设备力量的重 要内容,许多贵重的仪器设备多集中于影像 学部分。影像诊断与治疗的设备、材料也逐 渐成为医疗设备产业中的重大部分之一。( 可惜我国这块发展薄弱,许多仪器设备及材 料需靠进口)。 8 三、三、X X线诊断学主要学习内容线诊断学主要学习内容 l 前面介绍过影像诊断学的内容包括较广泛,作为我们 骨伤专业本科学生不可能面面俱到,最重要的是掌握目前 临床上最多见、最普及的X线诊断学内容,主要是X线平片 ,其次是造影检查,CT检查、MRI检查等也要有所掌握。大 家以后学习应抓住以下几点: l 1、掌握骨伤科X线诊断中常用的X线平片诊断原理及各 部位投照方法。 l 2、熟悉CT成像原理及人体各部分的CT层面解剖。 l 3、掌握人体骨关节系统常见创伤与疾患的X线表现。 l 4、掌握骨关节X线影像的分析步骤、原则及方法。 l 5、熟悉MRI的成像原理及图像特征、适用范围、优缺 点等,对其适应症要掌握。了解DSA等其它临床影像学诊断 技术。 l 6、了解影像学科的新发展动态,如介入放射诊断与治 疗的新进展等。 9 第二节第二节 X X线诊断的原理线诊断的原理 l 要了解X线诊断的原理,必须先了解X线的产生、 特性及人体组织结构的X线成像特征。 l 一、X线的产生 l X线是1895年德国科学家伦琴在实验中发现的, 当时他发现的这种射线,能量很高,可穿透多种物体 ,并可使荧光物质发光,但当时对其了解尚不透彻, 就以“X”命名,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伦琴,又称X线为伦 琴射线。 l 医学上用的X线是在一个真空管的两端产生一种 高电压,当通电时可以促进成束的高速运行的电子流 在管内流动,撞击一端的钨靶或钼靶而产生。通常X 线的发生器是由X线真空管、变压器及控制电压、电 流的操作台三部分组成。一般产生高速电子流的电压 在45150KV之间。 10 11 二、二、X X线的特性线的特性 l X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一般波长在( 610-4nm50nm之间,可见光的波长在380780nm )。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性。 l 1、穿透性:即X线能穿透一般可见光不能穿透 的物质,并在穿透过程中产生被吸收而衰减现象。X 线的穿透性与产生X线的电压有关,电压越高,产生 X线的波长越短,X线的穿透性越强,反之亦然。故 在人体上,对于肥胖者、厚或实的部位,一般选高 电压。另外,X线的穿透性还与被照物体的密度、质 地等有关,越厚、密度越高,穿透力越弱。X线的穿 透性是X线摄片、透视成像的基础。 l 2、荧光性:即荧光效应。X线能激发荧光物质 产生肉眼可见的荧光,这是透视检查的基础。 12 13 二、二、X X线的特性线的特性 l 3、摄影效应:即X线能使涂有溴化银的胶片 感光,产生出潜影,经过显、定影后可产生黑白 的影像,这是X线摄片成像的基础。 lAgBr 光 Ag+ + Br- 14 二、二、X X线的特性线的特性 l 4、电离效应:即X线能使被其通过的物质产 生电离作用。在空气中,X线通过时也使空气中 成分产生电离作用,并且这种电离程度与X线的 量(强度)成正比,这样可通过测定空气中的电 离程度来计算周围环境的X线量,以作为放射防 护的一项指标。 l X线进入人体也同样使有关成分发生电离作 用,使人体内的组织结构产生生物学的改变,X 线的这种作用又称为X线的生物效应,这是核武 器(原子弹)等发生损伤的基础,也是放射治疗 的基础。如肿瘤的放射治疗。 15 三、三、X X线成像的基本条件线成像的基本条件 l 前面提过,X线的穿透性、荧光效应、摄影效应 等是形成荧光屏上或胶片上图像的基础,而人体内 组织结构密度与厚度的差异则是形成具体黑白灰度 差异图像的重要前提。具体说,X线影像的形成必须 具备: l 1、X线要能穿透被照的物体,即X线有足够能量 能穿透人体的各部位; l 2、被穿过的组织结构应具有密度与厚度差异, 使X线穿过后剩余的X线量有差别; l 3、具有能将穿过人体后剩余X线量表现出来的 设备与材料,如荧光屏、电视屏、X线胶片等。只有 以上三点条件具备,才能获得黑白对比,层次亮暗 差别的X线影像。 16 四、人体不同组织结构的四、人体不同组织结构的X X线影像特征线影像特征 l 人体不同部位、不同组织结构的厚度与密度有差异, 按影像学密度分,大约有三类:第一类,高密度,如骨组 织、钙化灶;第二类,中等密度,如软骨、肌肉、神经、 实质器官、结缔组织及体内液体等;第三类,低密度,如 脂肪组织以及呼吸道、胃肠道、鼻窦、乳突等部位的气体 。 l 当均匀的X线束穿过厚度相等而密度不同的组织时,密 度高的物质X线被吸收多,X线胶片上的影像偏白色,而密 度低的物质X线被吸收少,X线片上的影像偏黑色。 l 如同样是胸部,肋骨、胸骨密度高,X线被吸收多,穿 过的X线量少,X线片上呈白色,而肺组织,含气体多,密 度低,X线被吸收少,通过的X线量多,胶片上呈黑色。对 于病理组织,一般有密度的差异,故可以通过X线摄片检查 而显示出来,如肺TB,在X线片上在原来属于肺组织的低密 度影像区出现一种中等密度的纤维化改变或高密度的钙化 灶影像。 17 18 四、人体不同组织结构的四、人体不同组织结构的X X线影像特征线影像特征 l 对于同一密度的组织结构,由于厚度不同,也可形 成黑白灰度差异的影像,厚的部位吸收X线量多,透过 的X线量少,X线片上呈白色,薄的部位吸收X线量少, 透过的X线量多,X线片上呈黑色。组织厚薄不同的影像 黑白灰度差别表现有多种。 l 以上所说的黑白灰度差异都指X线胶片,即透过的X 线量越多,影像越黑,透过的X线量越少,影像越白。 而在荧光屏上则相反,透过X线量越多,图像越亮,透 过X线量越少,图像越暗。 l 密度与厚度的差异是产生黑白不同灰度对比影像的 基础,是产生层次不同图像的条件,但在实际临床X线 片上产生明暗差异图像究竟由密度差异还是由厚度差异 决定的,还要具体而论。如胸部、肋骨密度高但厚度小 ,而心脏血管虽为中等密度但厚度大,故在X线成像上 心脏的影像要比肋骨处白。 19 慢性化脓性骨 髓炎: 股骨干与远侧 干骺端呈不规 则骨破坏,高 度骨硬化,可 见死骨形成; 骨膜增生显著 ;伴病理性骨 折。 20 21 四、人体不同组织结构的四、人体不同组织结构的X X线影像特征线影像特征 l 一般讲,胶片上白色通常称为高密度,黑色称 为低密度,讲到这里,就产生了关于密度的两个概 念,即组织结构的密度与X线片上影像的密度。二者 有区别又有联系。组织结构上讲的密度是指该组织 结构单位体积内物质的质量,密度高,比重大,则 单位体积物质质量大;反之密度低,比重小,则单 位体积物质质量小,X线胶片上讲的密度高低是指影 像灰度的白与黑,通常用高密度、中密度、低密度 来描述影像中的白影、灰影和黑影,一般讲组织结 构的密度与胶片上的密度呈相互对应关系,即组织 结构密度高,吸收X线多,通过X线少,胶片上金属 银少,呈白色;反之,组织结构密度低,吸收X线量 少,则通过的X线量多,金属银生成多,呈黑色。 22 第三节第三节 X X线成像设备及成像影响因素线成像设备及成像影响因素 l一、X线成像设备 一套完整的X线检查成像设备应包括:(1)X线产生 部件(X线真空球管,变压设备,操作台);(2)检查 床、荧光屏或显示器;(3)胶片及成像的暗室。新型的 X线机通常配上电子控制部件。故一个X光室至少要有三 个以上独立空间,一个是控制台房间,另一个X线产生部 件及检查床等房间,再一个是暗室。 l 对于X光机的种类,有移动式、手提式、固定式、带 电视成像设备等,目前还开发出适用于不同科室应用的X 光机,如摄乳腺组织的钼靶X光机等。 l 一般根据毫安数来定一台X光机的大小规格,如30、 50、100、300、500毫安等,毫安越大越贵重,适用范围 越大。如摄头颅、骨盆片应用300MA以上,太小X线透不 过有关组织。 23 24 25 26 二、二、X X线成像的影响因素线成像的影响因素 l 1、投照部位的影响:X线产生的图像是X线束 穿过被照部位不同密度、不同厚度的组织结构后投 影的总和,对于某一具体部位的影像,则是该穿透 部位路径上各层组织结构影像的叠加,如正位片上 人体有前、中、后三个层次的组织结构,最终的某 一部位的影像是这些前、中、后层次组织结构相互 叠加的影像。由于这种原因,在一张照片上,某些 组织结构的影像会因影像的叠加而增益,得到很好 显示,也使另一些组织结构的影像被掩盖而不能显 示。故为了清晰显示相关的组织结构影像,需要选 择合适的投照部位。 27 28 29 30 二、二、X X线成像的影响因素线成像的影响因素 l 2、放大与伴影:由于X线束从狭窄的X线球 管口向人体投照过程是呈锥形扩大,故可使被照 的组织结构的影像有一定程度的放大并产生周围 的晕影(伴影),伴影的产生会使X线影像的清 晰度下降。 l 3、歪曲失真:由于X线束从球管中射出时呈 锥形放大,故处于X线中心部位的组织结构的影 像会保持其厚度的形态,而处于射线束边缘部位 的组织结构影像由于倾斜投影,产生放大并歪曲 失真。如处于X线边缘部位的圆形结构会由圆形 变成蛋形。 31 第四节第四节 临床常用临床常用X X线检查的方法及其选择线检查的方法及其选择 l一、普通检查 l 普通常用的X线检查包括荧光透视(透视)和X线摄片 (拍片),即平时所说的透视、平片(拍片)。 l 1、荧光透视:让人体站于(卧于)X线球管与荧光屏 之间,让X光束先穿过人体后到达荧光屏,检查者站于荧 光屏前观察。过去该检查均在暗室中进行,现在多采用影 像增强电视系统,不必要在暗室中从荧光屏来观察影像, 且影像的清晰度增加,效果更好。 l 透视检查的优点:可改变体位进行动态观察,可了解 内脏器的动态变化,设备简单,费用低,可立即直接得出 结论。缺点是:荧光亮度低,影像的对比度及清晰度较差 ,难于观察密度与厚度差异较小的组织结构,也难于观察 密度与厚度过大的部位,如头颅、脊柱、骨盆、腹部等, 再者透视系一过性观察,不能留下客观的记录,也是一种 缺陷。 32 33 一、普通检查一、普通检查 l骨伤科临床透视检查常用于: l (1)寻找体内的异物,如火器伤,通过 透视先判断异物的有无并定位; l (2)四肢骨折的确证; l (3)在直视下行手法治疗(如手法整复 骨折,在农村基层常用); l (4)对于复杂的损伤可以在透视观察后 确定进一步摄片的投照体位,以更好地显示 病变。 34 35 36 一、普通检查一、普通检查 l 2、X线摄片:摄片即平时所谓平片检查,是临床 最常用的X线检查方法。其优点是:成像清晰度好, 一般可以使密度与厚度差别较大的组织结构成像,也 可以使密度与厚度差别较小的部位显示出来,还可以 客观记录(胶片),并能进行对照,如发现胸部有一 块状阴影,进行抗炎治疗,以治疗后消失与否来判断 其性质。其缺点是:每一张片子都只是某一体位某一 角度瞬间的影像记录,为了建立一种立体的构像,常 须摄相互垂直或一些特殊体位的X线片;难于对脏器 的功能做动态观察,费用高于透视。 l 骨伤科应用X线摄片非常普遍,几乎全身的骨关 节创伤与疾患都可以用,当然有的有确诊的意义,有 的只作为一种基础检查。 37 38 39 40 髌骨横折(侧位) 41 髌骨纵折(轴位) 42 L2压缩骨折,呈楔状变形,椎体中央有一条前后走 行的白色压缩带,伴椎弓骨折。 43 二、特殊检查二、特殊检查 l 1、体层摄影:又称分层摄影,它是通过特殊的 一种装置来摄片,使人体某一层面的组织结构清晰 显影,而其它层面的影像模糊不清的一种摄片方法 。 l 该种检查的优点:可以显示平片难以显示的重 叠较多且位于深在部位的病变,也可以显示病变的 细微结构的变化及其早期。CT检查普及后,该种检 查方法也逐渐被淘汰而不被使用了。 l 2、软线摄影:采用能够发射软X线的钼靶球管 ,用于检查软组织病变的一种摄影检查方法,如乳 腺检查即用此摄片方法,该方法也可用于小动物骨 骼的摄影,科研上常用。 44 45 二、特殊检查二、特殊检查 3、放大摄影:这是一种通过增加人体与胶片 间距离的方法使X线影像直接放大的摄影技术,放 大的程度取决于球管与胶片间的距离同同球管与 人体间距离的比。 l 如人体位于胶片与X线球管的中间,则所得影 像放大一倍,临床常用的有放大1.5倍或2倍。放 大摄影的图像会变模糊,为使图像能更清晰,必 须使用微焦点X线球管,以0.1mm2或更小的焦点球 管最理想,骨伤科使用X线放大摄影主要用于寻找 并发现一些微细结构的变化,以做出早期诊断。 如甲亢病人早期出现骨膜下的骨吸收,用放大摄 影即可发现,而普通的X线片可能显示不出病变而 忽略病变的存在。 46 二、特殊检查二、特殊检查 l 4、荧光摄影:是在荧光透视成像的基础上 进行缩微摄片,一般多用于记录集体体检的结 果,即将多个人的透视结果记录在一起,以减 少费用。 l 5、记波摄影:即采用一种特殊的装置,以 波形方式记录动态的器官活动或移动的一种摄 片方法。如心脏的跳动、血管的搏动、胃肠道 的濡动与移动等。 47 三、造影检查三、造影检查 l 前述临床常用的常规检查方法是建立在 不同组织器官不同的密度与厚度差异自然对 比的基础上。而人体内总有一部分组织器官 厚度与密度相差不大,或病变组织与正常组 织在密度与厚度上相差无几,只依靠自然的 密度厚度差异还难以用普遍的检查显示出来 ,此时即可将高于或低于该组织结构的物质 引入或导入组织结构内或其周围间隙,使之 产生人工对比,而使有关组织影像得到差异 显示的检查方法,这就叫造影检查。被引入 作对照的物质称造影剂,以下略做介绍。 48 49 50 51 52 53 三、造影检查三、造影检查 l 1、造影剂:按密度高低分为高密度造影剂和低密度 造影剂两类,高密度者有钡剂和碘剂,低密度者有CO2、 O2、空气。 l 钡剂:常用的是硫酸钡混悬液,主要用于食道及胃 肠道造影。 l 碘剂(种类多):有机碘:常用于胆管、胆囊、 肾盂、尿道,从动静脉注射。包括离子型;如泛影葡胺 (70年代前起使用);有非离子型:碘苯六醇、碘必乐 ;非离子型二聚体:碘曲仑。(后两类副作用少,但昂 贵)。无机碘:碘化油,常用于输卵管、瘘管、窦道 、支气管等。脂肪酸碘化物:碘苯酯,椎管内用。 l 气体剂:CO2吸收最快,O2次之,空气吸收最慢。空 气与O2不能注入正在出血的器官,以免发生气栓。低密 度造影剂可用于珠网膜下腔,关节腔、腹腔、胸腔及软 组织间隙的造影检查。 54 55 三、造影检查三、造影检查 l2、造影剂的给法 l (1)直接引入:有口服法、灌注法、注入法。如食 道、胃肠道用口服法;肠道、支气管、胆道逆行、泌尿 路逆行、瘘管、输卵管、脓腔内用灌注法;心血管、关 节内、脊髓可用穿刺法注入。 l (2)间接引入:如吸收性,淋巴透影,通过淋巴的 吸收;排泄性:静脉路的胆道与肾盂造影,口服法的胆 道造影。 l3、注意事项 l (1)做好检查前准备,排除各种造影禁忌症,如心脏 病、肾脏病、碘过敏等。 l (2)做好各种造影剂的过敏试验。 l (3)做好不良反应的抢救措施,如呼吸、循环衰竭的 抢救,气体造影气栓发生的左侧卧位。 56 57 三、造影检查三、造影检查 l4、骨伤科常用的造影检查 l (1)关节造影:一般是将气体或有机碘注入关节腔以 形成人工对比,以了解关节软骨、关节内软组织(十字韧 带、圆韧带)及关节束等病变情况的一种关节检查法。 l (2)血管造影:多用于肢体的动静脉路造影,特别是 观察骨、软骨、软组织的血运循环动力学变化及骨骼系统 肿瘤的血管形态、血供状况、周围血管的移位等,以判断 肿瘤的良恶性、大小等。近年来断肢再植、显微血管外科 手术等也常用血管造影。 l (3)椎管造影:又称脊髓造影。用碘苯酯或阿米培克等 注入椎管内,以了解椎管内先后天变化的一种检查方法。 如先天性椎管狭窄,椎间盘病变,椎管内占位性病变,椎 管内的血管畸形等。特别可以观察椎管在脊柱动态变化时 的内部状况,这是CT与MRI所不及的(我院有好几位研究生 以椎管造影来探讨椎管容积随体位的变化及牵引、手法等 的治疗效应)。 58 59 60 61 四、检查方法的选择依据四、检查方法的选择依据 l 临床上我们可以根据以上各种X线检查特 点来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除以可以根据以 上各种方法的特点、优缺点与运用范围来选 择相应的检查外,临床上还有一些选择的原 则:(1)选择安全、准确、简便而又经济的 方法;(2)对一些有一定副作用及危险性的 检查方法必须严格选择,如造影,尤其是椎 管造影,以免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或后 遗效应;(3)以病为中心,避免动不动就CT 、MRI,以需要为原则,以免造成医疗资源的 浪费及带来患者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62 第五节第五节 X X线影像的分析与诊断线影像的分析与诊断 l 一、对X线影像进行分析与诊断前提条件 l X线诊断是临床重要的辅助诊断方法之一,影像 的分析是其诊断的基础,因此在具体下诊断前需具 备一些条件。 l 1、要非常熟悉各种X线影像所反映出来组织结 构的解剖特点; l 2、要掌握人体组织结构常见生理与病理现象的 X线影像特征; l 3、要密切联系临床实际,在具体对某个X线影 像下诊断时,一定要对该病的病史、症状、体征、 用药情况及其它的临床检查资料进行全面把握; l 4、要遵循X线影像的观察分析原则、步骤,并 养成习惯。 63 二、二、X X线影像分析与诊断的原则与方法线影像分析与诊断的原则与方法 l 1、观察分析X线影像片时,首先应注意其投照 的技术条件(即平时所谓的片的质量)是否符合要 求,包括拍摄的部位、位置是否准确;技术因素如 对比度、清晰度等是否符合要求;片中所要包括的 内容是否符合临床要求等。比如一个骨干为主的片 子,看是否至少包括了一个临近关节,周围的软组 织是否已包括在内,片中的骨、软组织、空气等是 否有清晰对比性,层次是否分明等。 l 2、读片要有系统性,并做到全面。读法应养成 个人的习惯,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如从上到下,从 左到右,从软组织到骨组织等。对于骨骼部分还要 注意骨皮质、骨松质、骨膜、骨髓等变化。 64 65 二、二、X X线影像分析与诊断的原则与方法线影像分析与诊断的原则与方法 l 3、读法最忌只顾及一处或一方面异常而忽略其 它,这是年轻医生常犯错误,如一张脊柱片,不要 只顾及椎体病变而忽略了其中小关节、椎间盘、椎 管内及周围软组织的变化。 l 4、读法时还应注意区别正常的组织结构、正常 组织结构的变异及异常的组织结构的影像,特别是 模棱两可时,更应仔细分析。 l 5、对异常病变的X线影像,还应注意它的部位 、个数、形态、大小、边界、密度、轮廓、均匀程 度等。 l 6、读片时应抓住一些有特殊意义的X线表现, 如袖口征出现对判断恶性肿瘤意义大,LOOSER带出 现是骨质软化的重要征象等。 66 67 68 皮质旁骨肉瘤: 股骨远端可见表 面呈不完整分叶 状生骨性肿瘤, 与皮质骨相联, 于后侧,肿瘤与 骨皮质相联处的 边缘部,可见窄 的透光间隙,骨 皮质有不规则破 坏,肿瘤已向髓 腔浸润。 69 70 二、二、X X线影像分析与诊断的原则与方法线影像分析与诊断的原则与方法 l 7、具体对某一X线征象下诊断时,应注 意参考其它临床检查与诊断的结果,尤其对 于不相符合的现象应再度进行分析,做到尽 量确切地下结论。 l 8、应明确X线影像诊断的局限性,有时 它虽对某些病症有确诊意义,但对于一些病 变早期或病变较小,可能就不会出现X线明显 变化,或一些病变也不适宜用X线影像来作出 诊断,这应注意。 71 72 73 骨软骨瘤: 股骨远端内后 方有一杵状骨 性突起,与关 节呈相反方向 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A级船舶检验专业能力)经典试题及答案二
- 2025年基金从业人员考试考点与试题精讲及答案
- 2025年软件测试自动化框架搭建与实践教程面试题及解析
- 天津市部分区2026届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
- 2025年文物修复专业面试题集锦及参考答案
- 2025年交通运输局公务员招录考试试题集
- 2025年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A级船舶检验法律法规)复习题及答案三
- 2025年陪诊师考试的关键技术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在线考核试题及参考答案
- 完整版公司开户章程模板
- 浆膜腔积液细胞病理学国际报告系统
- 高处作业证理论考试题库附答案(新)
- 硅PU(塑料面层)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 2019年云南三校生高考文学常识必背知识点
- GB/T 762-2002标准电流等级
- GB/T 18710-2002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方法
- 第三章 群速度色散
- 液相色谱柱使用记录
- 直螺纹套筒现场平行检查及记录表
- JJG 856-2015 工作用辐射温度计检定规程-(高清现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