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第一书记优秀事迹材料_第1页
村第一书记优秀事迹材料_第2页
村第一书记优秀事迹材料_第3页
村第一书记优秀事迹材料_第4页
村第一书记优秀事迹材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6 村第一书记优秀事迹材料 村第一书记优秀事迹材料 陈 志是市交委路政支队下派到沐川县凤村乡建国村驻村帮扶第一书记, 2015 年 8 月开始驻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自他到建国村驻村以来,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工作在农村第一线。驻村工作中,他走遍建国村的山山水水、家家户户、林区茶园,认真履行驻村干部工作职责,静心想事、耐心谋事、细心干事、真心为民,是村民心中的 “ 好干部、好书记 ” 。 走访摸底,他是社情民意的 “ 调查员 ” 驻村后,为了准确掌握第一手资料,摸清建国村的基本情况,他采取多 种形式,自行编制了贫困户基本情况调查表、贫困村基本情况调查表、村民住房照片信息表,深入实地开展调查工作。 精准识别 “ 贫困户 ” 。他与村干部一起,起早贪黑、爬山涉水,利用近一个月的时间,走遍全村每一家农户,了解掌握贫困户贫困原因。听取群众对全村脱贫致富的意见和建议,有选择地重点访问老党员,种植养殖能手,困难户等村民代表,了解村民真正想什么、盼什么,需要为他们解决哪些问题,真实地了解村民生活现状和实情。通过深入实地调查了解,精准识别清退出 48 户贫困户,现有 11 户建卡贫困户 35 人。 2 / 6 多种形式摸 “ 村情 ” 。 驻村工作生活中,主动与村组干部拉家常,了解掌握村情民意,会同村书记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详细听取党员干部、群众对村 “ 两委 ” 干部的评价,了解当地民情风俗,经济发展情况、村发展规划、村组急需解决的问题等。了解到因修建库区农田被淹,村民无地可耕、村干部思想守旧、村民文化水平低,等靠要思想突出、因学因病因残等主要致贫原因,掌握了基本村情、弄清了建国村的贫困现状及原因、摸清了村民脱贫致富的主要愿望。 制定规划谋发展。他走访农家户,踏遍村里的一山一水一角。爬荒山钻林地看养殖、进茶园查种植、进农户话脱贫,掌握了村里基础建设与 产业发展状况,找准了驻村帮扶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明晰了工作思路,有针对性地拟制了建国村 2015 2017 年扶贫攻坚发展规划一户一策脱贫计划。 真抓实干,他是困难群众的 “ 贴心人 ” 驻村工作以来,他始终把村民放心上,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积极开展亲民、便民、爱民工作。 践行群众路线。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上,坚持和群众 “ 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 ” ,获得了建国村村民的一致好评。在村委会宿舍里,每天都有村民前来唠家常问政策,村民谁家有事,不管大小都愿意来和他反映商量,时常一聊就聊到十一二点。自己也不免感慨:通 过驻村这几个月工作经3 / 6 历,我看只要心里始终揣着群众, “ 忧 ”“ 喜 ” 关乎百姓,带着感情真正走到群众中去,老百姓就会把你当自己人。 做小事办实事。当村民正为养鸡技术犯愁时,他会同村干部商量,请县养殖技术人才到建国村进行养鸡专业技术培训;当村里贫困户养鸡正值销售时期,正苦于无销路时,他利用周末假日为村民找销路卖土鸡;当得知特困户学生王燕因家庭困难每天走学十几公里时,他主动联系爱心人士结对认亲,解决了上学生活上的困难。驻村以来,村民不管是看病购药,还是到乡上赶集充电话费等小事,都会找到第一书记,因为他不怕艰辛、不畏劳苦 。 化矛盾调纠纷。在一次走访调查中,村民陈宇春反映 20年前因分家而引发亲兄弟之间的土地纠纷问题,多次找村委会调解,但至今未得到解决。由于是兄弟纠纷,如何进行调解?面对陈宇春的期盼目光,面对广大村民的怀疑不信任的目光,面对村干部的质疑目光,他却显得格外坚毅,通过走访周边村民,反复调查取证分析,组织村调解组与当事人进行了 2 个小时的会议调解,实地进行了 3 个小时现场确认定界,最终达成圆满共识,消除了亲兄弟 20 年的隔阂。通过调解这次纠纷,增加了村民的信任,村民们不管大事小事总喜欢与陈书记谈。 全心帮扶,他是脱贫致富的 “ 引领者 ” 驻村帮扶,怎样才能带领群众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是4 / 6 陈书记考虑得最多的一件事。 转思想换观念。村民都想过上好日子、住上好房子,都想家里有存款、出行有车子,但是村里没有更多的人去想脱贫致富的方法路子,主体意识不够强, “ 等、靠、要 ” 思想严重,大多仅满足于政府能发几头猪、几只鸡,习惯于现有生活生产方式。假如思想观念不转换,扶贫工作就会形成越扶越贫、越扶越懒的怪圈。作为扶贫 “ 第一书记 ” ,他坚持从解决村干部的思想 “ 贫困 ” 和转换村民思想观念着手,通过组织召开村委会和村民代表大会、逐个找村干部谈心谈话、进村入户走 进山间地头等多种形式进行政策宣传,引导村民走出思想贫困的误区,真正更新观念,形成真扶贫、人人能脱贫的局面。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村民费定福对他说:“ 陈书记,你们不要把我定为贫困户,不要坏了我们家的门风,想要富还得要靠自己 ” 。 帮销售强技术。为解决村民养殖销售难、获取信息难等的问题,积极与市级餐饮酒店对接,推荐销售特色乌骨鸡,去年 11 月至今年 2 月,帮助贫困户销售 1300 余只乌骨鸡,贫困户增收 1500 元以上。当了解到村民急需对老茶园进行修枝改园,以利于来年茶叶的生长,但又苦于缺少技术与劳动力的情况。他多方协调,开展 技术帮扶,赠送 4 台单人茶园修剪采拾机,请销售技术人员来村里开展技术培训,实地组织村干部及贫困群众实践学习使用技巧与注意事项。村民5 / 6 陈文元高兴地说到: “ 还是科技好,机器使用方便,省时又省力,陈书记真的是实实在在为我们办事,感谢陈书记 ” 。 用政策谋出路。 “ 要想富,先修路 ” 。今年,修建林区公路需采取村民 “ 一事一议 ” 委托施工方修建。按国家帮扶政策,村里 “ 连户路 ” 的修建是难题,如何使用好政策资金,各种矛盾与困难摆在村两委干部面前难以决策。村中有不少人心存疑虑,都想乘机捞取政府一把,个别村民不支持也不愿意在村组会议决议上 签字,思想上难以得到统一。针对这一情况,他深入走访,认真宣传,耐心细致地做村民的思想工作,合情合理考虑村民土地被占的利益补偿,向群众反复讲解连户路补助政策,利用近一个月的时间拟定了村 109 户连户路修建政策、修建规格、补助标准、所需建筑材料、需要修建资金计划表。由于政策法规宣传到位,思想工作深入人心,村组群众打消了疑虑,都在决议上签了字、按了手印,为村组道路的修建奠定了坚定基础。 2015 年成功争取乌蒙山连片开发项目资金 200 万元,硬化通组路 里,新建林区路 里,改良茶叶种植 48 亩,改造贫困 户房屋14 户、新建 2 户,发放仔猪 260 头、乌骨鸡 3200 只。 建组织强堡垒。 “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支部。驻村工作每天同村民打交道,如果不注意自身形象,不树正气,很难取得群众的信任,老百姓就会戳我们的脊梁骨 ” 。第一书记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面对村 “ 两委 ”6 / 6 班子坐班制度落实不好,会议议事制度不经常,特别是在涉及民生、关联村民切身利益的敏感事务上政策宣传不够、透明度不高,存在推、拖、回避、躲等问题。他适时改进驻村工作方法,积极协调处理好与村 “ 两委 ” 工作关系,帮助村“ 两委 ” 党员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