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带领班子成员及全体职工,积极参加县委、政府和农牧局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同时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全面提高了自身素质,增强职工工作积极性,杜绝了纪律松散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精品课件】展示恐龙及恐龙灭绝的一些图片。恐龙原是地球上的庞然大物,曾“统治”地球达一亿七千万年之久,但这种生物消失了。它究竟是怎么灭绝的?(学生交流,激起情趣)恐龙灭绝的原因,可谓是众说纷纭,至今仍然是科学的一个谜。今天我们来学习被压扁的沙子,本文是破解此谜的一个观点,看看能否让人信服。二、整体感知阅读课文,思考回答问题。【精品课件】1对于6500万年前恐龙的灭绝,科学界存在着哪两种对立的说法?各自的依据是什么?2作者在本文中说明恐龙是怎样灭绝的?参考1科学界对于恐龙在6500万年遭遇灭顶之灾,存在着的两种对立的理论是:“撞击说”和“火山说”。“撞击说”的依据:在一个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它的含量异常丰富。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撞击的结果。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内部,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许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火山说”的依据: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2作者意在说明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三、局部探究(一)播放【音频课文】,认真聆听,然后小组合作探究问题。1在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中,作者为什么肯定“撞击说”而否定“火山说”?2你能把作者的思路理清楚吗?思考,交流。参考1在作者看来,有论据验证的理论才能成立。作者对前苏联科学家的实验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1)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这种被压扁的沙子因此被称为“斯石英”。(2)斯石英的原子之间结合得极为致密,在通常条件下,斯石英可以保持数百万年。 (3)在一些地方已经发现了斯石英,而且有证据显示,这些地区曾经受到过巨大陨石的撞击。(4)在进行过原子弹爆炸实验的场地也发现了斯石英,它是由膨胀火球的巨大压力形成的。由(3)(4)两例,作者认为斯石英也应该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5)火山活动地区至今没有发现过斯石英。作者认为,地壳深处的斯石英可以通过火山喷发被携带到地表。然而,喷发温度极高,岩石会被熔化,所以任何由火山携带而来的斯石英都被转化为普通的二氧化硅。由此作者断定: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过撞击。(6)加上科学家又有新的发现:在岩层年龄为6500万年的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中,检验到了斯石英存在的一种原子排列。就这样,作者最后确认,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2作者以科学发现和科学实验的成果为依据,层次清楚地说明了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撞击的结果。行文思路:先提出问题,然后作出假设,经过推理论证之后,作出结论。第二篇短文是提出两个假设,通过论证否定了其中的一个。而前篇短文由一个问题提出另一个问题。3作者在说明事理的过程中,其科学精神体现在哪里?参考:作者始终以科学发现和科学研究的成果为依据,进行科学的推理,层次清楚地说明,充分体现了其以事实为依据,尊重科学的精神。(二)恐龙无处不有和被压扁的沙子比较阅读。本文与前一篇文章有什么异同之处?(可从说明内容、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等方面选择一两个角度进行比较)思考,交流。参考1说明内容:恐龙无处不有是从恐龙化石遍布全球的角度来谈大陆板块的移动;被压扁的沙子是从探寻恐龙灭绝的原因推断是因为地球受到撞击。2说明顺序:两篇文章采用的都是逻辑顺序,重在说明事理,科学发现观点产生科学研究印证观点。这是一种追本求源,由因到果的逻辑说明顺序。3说明方法:都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首先都采用了举例子:恐龙无处不有列举“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举“南极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说明南极不止有恐龙化石,还有别的。被压扁的沙子中举“斯石英与金刚石”,“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石”证明斯石英是由撞击产生的巨大压力形成的,从而得出“恐龙的灭绝是撞击造成的”。其次都采用了作比较:恐龙无处不有中将南极的恐龙的命运与其他大陆的恐龙进行比较。而被压扁的沙子则是运用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的比较方法来说明斯石英与普通沙子的区别。除此以外,还有“打比方”“列数字”“作诠释”等说明方法的运用。4说明语言:准确简练,浅显易懂,幽默风趣。可参考【微教案】比较阅读的策略(三)质疑问难。学生就本节课中产生的疑问及未能解答的问题,向全班提出,师生回答,或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四、总结拓展1播放【影视课文】,认真观看,总结回顾本课所学。参考本文通过探究斯石英的形成原因及其性质,探究了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原因,证明了“撞击说”的正确性。文章逻辑严谨,说理充分,是运用科学发现相互佐证来进行科学探究的又一杰作,表现了作者丰富的科学知识、敏锐的科学眼力以及深入探索的精神。2拓展:你认同作者的观点吗?如果不认同,请说说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学生交流。五、作业设计1搜集有关恐龙的资料,丰富知识。2这几年来,你觉得周围的环境有了哪些变化?原因是什么?以“我周围的环境”为话题,写一篇事理说明文,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六、板书设计被压扁的沙子阿西莫夫科学证明准确表达科学精神撞击说恐龙灭绝的原因火山说斯石英分布情况支持了“撞击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