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性猝死与icd防治课件_第1页
心脏性猝死与icd防治课件_第2页
心脏性猝死与icd防治课件_第3页
心脏性猝死与icd防治课件_第4页
心脏性猝死与icd防治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心脏性猝死及心脏性猝死及ICDICD防治防治 *2 一、心脏性猝死的新概念 *3 1 National Vital Statistics Report, Vol 49 (11), Oct. 12, 2001 2 MMWR. State-specific mortality from sudden cardiac death US 1999.Feb 15, 2002;51:123-126. 1.5% 19.1% 心性猝死 23% 肿瘤 20.2% 其他 11.2% 心脏病 猝死定义:各种原因引发的急性症状 出现1h内的死亡。 心脏性猝死占总死亡的15% 20% 根据该定义,猝死的生还者很难界定,也很 难与心源性晕厥相区别 引起死亡的疾病分布 心脏性猝死 (传统) *4 心脏性猝死的新概念: (2006年ACC/AHA/ESC) l有效血流的突然丧失,导致的意识 立即丧失,若不被治疗就会立即死 亡 l根据这一定义,可以推出: (1)经治疗生命获救者,称为猝死 生还者, 成为有心脏性猝死病史 者; (2)意识自行恢复者称为晕厥或心 源性晕厥 心脏性猝死的新概念 *5 心性晕厥:是指意识突然暂短丧失,全身 肌张力消失,不经治疗短时间内意识自 行回复者 心性猝死与心性晕厥的比较: n相同点:均有意识丧失,均与心脏有关 n不同点: 意识丧失 + 抢救 意识丧失 + 自行恢复(晕厥) 不成功:猝死者 成功: 生还者 心脏性猝死与晕厥的区别 *6 心脏骤停和猝死的临床分型 1.原发性:不管潜在疾病的临 床程度如何,从来未发生过 心脏骤停患者,发生为无急 性疾病时(AMI)触发时, 也称原发性心律失常性猝死 2.继发性:先前发生过心脏骤 停或等同事件的生还者 *7 二、猝死的流行病学 *8 1.发生率: 欧美35岁者,年发生率0.1%0.2% 根据这一发生率:中国总数130260万/年 美国每年45万,每分钟1人猝死 中国每年130万,每分钟3人猝死 猝死的流行病学 *9 1 National Vital Statistics Report, Vol 49 (11), Oct. 12, 2001 2 MMWR. State-specific mortality from sudden cardiac death US 1999.Feb 15, 2002;51:123-126. 1.5% 19.1% 心性猝死 23% 肿瘤 20.2% 其他 11.2% 心脏病 2.猝死与心脏性猝死 猝死是医学面临的最严峻挑战 猝死占总死亡的15%20%, 严重 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 引起死亡的疾病分布 猝死的流行病学 *10 心性猝死是人类猝死的主要原因 Framingham长达26年的前瞻性研究结果表明,猝死中 75%为心性猝死。说明心性猝死是人类生命的直接杀手美 国每年猝死人数近35万,平均存活率仅5 猝死的流行病学 *11 Albert CM. Circulation. 2003;107:2096-2101. 心性猝死绝大多数为心律失常性猝死 88心律失常 12其他心脏病 心性猝死的原因 83%恶性室性 心律失常 17%缓慢性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性猝死 猝死的流行病学 *12 心脏性猝死是美国死亡的主要原因 0 50,000 100,000 150,000 200,000 250,000 300,000 I 乳腺癌卒中心脏性猝死艾滋病 肺癌 猝死流行病学 3、猝死发生率有增高趋势 *13 美国猝死的发病情况 1 U.S. Census Bureau, Statistical Abstract of the United States: 2001. 2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Inc., Surveillance Research, Cancer Facts and Figures 2001. 3 2002 Heart and Stroke Statistical Updat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4 Zheng Z. Circulation. 2001;104:2158-2163. AIDS1 乳腺癌2 肺癌2 中风3 猝死 450,000 167,366 157,400 40,600 42,156 猝死流行病学 *14 猝死的流行病学 遗传性心律失常猝死的特征 1.发病率增高:占猝死10%15% 20%25% 30% 例:Brugada综合征在东南亚国家 除交通事故外,是男性青壮年 猝死的第二位病因 2.猝死年龄低:多数小于40岁,社会影响大 3.反复发生:基础病因持续存在,或进行性加重 4.家族聚集性:易造成恐慌 5.药物治疗效果差 猝死发生率有增高趋势 *15 Brugada猝死家系谱 猝死者 提供家族资料者 心电图可见I型Brugada波 1991年Brugada兄弟在AHA年会 上首次报告了Brugada综合征 *16 n在美国,所有心脏原因引起的死亡中,SCA大约占63%1 n在发达国家中,SCA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 1 MMWR. Vol 51(6) Feb. 15, 2002. 2 Myerberg RJ, Catellanos A. Cardiac Arrest and Sudden Cardiac Death. In: Braunwald E, ed. Heart Disease: A Textbook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5th Ed. New York: WB Saunders. 1997: 742-779. 3 Circulation. 2001;104:2158-2163. 4 Vreede-Swagemakers JJ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1997; 30: 1500-1505. 地区发病人数生存率 全球3,000,0002 10 PVBs/h 0.86 A 0.88 0.90 0.92 0.94 0.96 0.98 1.00 0306090120150180 Days Survival p log-rank 0.002 0.88 0.90 0.92 0.94 0.96 0.98 1.00 0306090120150180 Days Survival B p log-rank 0.0001 0.86 No PVBs 1-10 PVBs/h 有多源性室早的患者是否有更高的风险呢? 左心室功能 不全的患者 MADIT-II MI 4 周, LVEF 40天) 2. MI 40天) 3. MI 40% ( EP诱发VF+VT ) B (+NSVT) 4. 非缺血性 35% 、 B 扩心病 类 2008年心脏节律异常器械治疗指南:ICD一级预防适应证 目前ICD的一级预防人群 SCD-HeFT (新增) MADIT II(升级 ) DEFINITE MUSTT *37 分类疾病SCD危险因素证据水平 a 类肥厚性心肌病 ARVC LQTS CPVT Brugada综合征 1项 1项 正在服用受体阻滞剂剂 还还有晕晕厥 晕厥 C C B C C b类非缺血性扩心病 左室致密化不全 35%,NYHA I级C C 2008年心脏节律异常器械治疗指南:ICD一级预防适应证 目前ICD的一级预防人群 *38 2008 ACC/AHA/HRS指南ICD亮点 1. ICD一级预防指征接受SCD-HeFT标准( LVEF35%,NYHA IIIII) 2. 新增列出遗传性心律失常和某些非缺血性心肌病 的ICD适应证 3. MADIT II适应证(缺血性心肌病,LVEF 30% ,NYHA I)从IIa升为I类 4. 强调ICD一级预防,针对优化药物治疗、且预期 生存1年以上的患者 *39 2008 ACC/AHA/HRS指南ICD亮点 5. 强调在ICD植入前进行独立的危险评估,包括患 者的意愿 6. 鼓励优化程控,以尽可能减少非必要的心室起搏 7. 无症状心动过缓(尤其夜间)不鼓励植入起搏器 8. 新增加了电池耗竭前的起搏器/ICD程控 *40 2006年AHA提出 归类于遗传性原发性心肌病 称为“离子通道病” 囊括5种遗传性心律失常 长QT综合征 短QT综合征 Brugada综合征 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速 不明原因夜间死亡综合征 2006年原发性心肌病分类(AHA) * * * 遗传性心律失常的新分类 4.遗传性心律失常患者是猝死的又一高危人群 猝死的危险因素及高危因素 *41 l2007年国内学者提出 l分为3类: 1.遗传性心电疾病 2.遗传性心脏病伴心律失常 3.其他遗传性心律失常 (1)长QT综合征 (2)Brugada综合征 (3)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速 (4)短QT综合征 (5)婴儿猝死综合征 (1)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 (2)肥厚型心肌病 (3)扩张型心肌病 (4)致密化不全心肌病 (1)预激综合征 (2)Lenegre病 (3)家族性病窦 (4)家族性房颤 非致命性 遗传性心律失常的新分类 1 2 3 猝死的危险因素及高危因素 *42 心肌梗死 冠心病心功能不全 非缺血性心衰 遗传性心律失常 猝死 心脏性猝死的高危人群 有心性猝死病史者 猝死的危险因素及高危因素 仅有8 % 的临床适应证患者最终接受ICD治疗 Source: Guidant estimates Guidant Services Europe 2005 需要植入ICD的人群 OREGON SUD研究 CP1201806-4 Stecker and Chugh: 42:446A JACC, 2005 % *45 猝死流行病学最新资料表明,猝死人群中高危患者占1/3 33% *46 自主神 经系统 心脏 基质 心电 易损性 心脏性猝死 SCD无创预测方法的分类及关系 无创预测指标的分类 u冠心病、心梗(80%) u心衰(6-9倍) u猝死病史(4-6倍) u心肌病(HCM、DCM) 心脏基质测定指标: LVEF值 40%(+),30%(+) (器质性心脏病) 心电易损性测定指标: TWA QTd QTc QRS VLP Tp-Te 器质性心 脏病 (中、高 危) 遗传性心 律失常 获得性心 电疾病 低血钾 心动过缓 ANS功能测定指标: HRT HRV DC BRS 运动后心率恢复 等 CPVT 交感风暴 迷走风暴 器质性心脏病 (中、高危) 首发症状猝死者 (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