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下学期周练试题1承智班_第1页
高二化学下学期周练试题1承智班_第2页
高二化学下学期周练试题1承智班_第3页
高二化学下学期周练试题1承智班_第4页
高二化学下学期周练试题1承智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学生就要走出校门的时候,班级工作仍要坚持德育先行,继续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行为规范等的教育,认真落实学校、学工处的各项工作要求河北定州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承智班化学周练试题(1)一、单项选择题1中小学生经常使用的涂改液中含有挥发性的有毒溶剂,应尽量不使用,以减少对身体的毒害及对环境的污染。该溶剂是( )A乙醇 B乙酸 C三氯乙烯 D甘油2将反应2Fe3+2I-2Fe2+I2设计成如下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盐桥中的K+移向FeCl3溶液B反应开始时,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C电流计读数为零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D电流计读数为零后,在甲中溶入FeCl2固体,乙中石墨电极为负极3在25、101kPa下,1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CH3OH(l)+O2(g)CO2(g)+2H2O(l);H=+725.8 kJ/molB2CH3OH(l)+3O2(g)2CO2(g)+4H2O(l);H=1452 kJ/molC2CH3OH(l)+3O2(g)2CO2(g)+4H2O(l);H=725.8 kJ/molD2CH3OH(l)+3O2(g)2CO2(g)+4H2O(l);H=+1452 kJ/mol4如下图所示,平衡混合物中X的质量分数( )在不同的压强下,随温度(T)变化的情况,在下述的哪个平衡体系中,X可以代表用横线标明的物质(反应中各物质均为气体)( )。A B C D 5当反应L(s)+aG(g)bR(g)达到平衡后,温度和压强对该反应的影响如下图所示,图中压强p1 p2,x轴表示温度,y轴表示平衡混合气中G的体积分数。据此可判断( ) A.上述反应是放热反应 B.上述反不是吸热反应C. ab D. db6根据以下3个热化学方程式2H2S(g)3O2(g)=2SO2(g)2H2O(l) HQ1 kJmol12H2S(g)O2(g)=2S(s)2H2O(l) HQ2 kJmol12H2S(g)O2(g)=2S(s)2H2O(g) HQ3kJmol1判断Q1、Q2、Q3三者关系正确的是( )AQ1Q2Q3 BQ1Q3Q2 CQ3Q2Q1 DQ2Q1Q37设CCO22COH0,反应速率为v1;N23H2NH3H0,反应速率为v2,当温度升高 时,v1和v2的变化情况为( )A同时增大 B同时减小 C发v1增大,v2减小 Dv1减小,v2增大8有一溶液含有盐酸、硫酸、硝酸、硫酸铁、氯化铁、硝酸亚铁六种物质中的某两种,向该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产生的沉淀与所加溶液关系如下图所示。 则该溶液的组成可能是( )酸、硝酸亚铁盐酸、硫酸铁 硫酸、氯化铁 硝酸、氯化铁ABCD9分离和提纯蛋白质的方法是( )A分液 B过滤 C蒸发 D多次盐析10已知A物质的分子结构简式如下: , lmol A与足量的NaOH溶液混合共热,充分反应后最多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 A6mol B7mol C8mo1 D9mo111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操作和现象结论A用石墨作电极电解MgSO4溶液,某电极附近有白色沉淀生成该电极为阳极B向FeCl3和CuCl2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有红色固体析出氧化性:Cu2+Fe3+C处理锅炉水垢中的CaSO4时,依次加入饱和Na2CO3溶液和盐酸,水垢溶解溶解度:S(CaCO3)S(CaSO4)D向某溶液中先滴加硝酸,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溶液中含有Ag+1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molL1 NaHCO3溶液中的Na+数为NAB常温时,2.24LCO2所含的氧原子数为0.2NAC5.6g Fe与足量稀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AD标准状况下,2.24L CCl4所含分子数为0.1NA 13下列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 2CH3CH2OH 2Na 2CH3CH2ONa H2BCD14下列逻辑关系图中正确的是15下列物质间的转化能一步实现的是( )ASiO2 H2SiO3 BS SO3 CN2 NO2 DCl2 FeCl316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Fe(OH)3 溶于氢碘酸:Fe(OH)3+3H+=Fe3+3H2OB向 NaAlO2 溶液中通入过量 CO2:AlO2+CO2+2H2O=Al(OH)3+HCO3C在强碱溶液中次氯酸钠与 Fe(OH)3 反应生成 Na2FeO4 :3ClO+2Fe(OH)3=2FeO42+3Cl+H2O+4H+D向硫化钠溶液中滴入氯化铝溶液:2Al3+3S2=Al2S317锂电池用金属锂和石墨作电极材料,电解质溶液是由四氯铝锂(LiAlCl4)溶解在亚硫酰氯(SOCl2)中形成的,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8Li3SOCl26LiClLi2SO32S,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电解质溶液中混入水,对电池反应无影响B. 金属锂作电池的正极,石墨作电池的负极C. 电池工作过程中,亚硫酰氯(SOCl2)被还原为Li2SO3D. 电池工作过程中,金属锂提供电子的物质的量与析出硫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18下列有关化学反应表达正确的是( )A甲醛溶液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共热:HCHO+4Ag(NH3)2+4OH CO32-+2NH4+4Ag+6NH3+2H2OB服用阿司匹林过量出现水杨酸( )中毒反应,可静脉注射NaHCO3溶液: + 2 HCO3 + 2 CO2 + 2 H2OC向CH2BrCOOH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CH2BrCOOHOHCH2BrCOOH2OD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CO2H2O2C6H5O 2C6H5OH2CO32-19向含 SO32、Fe2、Br、I各 0.1 mol 的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 Cl2,通入 Cl2 的体积和溶液中相关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图正确的是20类比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常用方法之一,可预测许多物质的性质。但类比是相对的,不能违背客观事实。下列各种类比推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已知Fe与S能直接化合生成FeS,推测Cu与S可直接化合生成CuS已知CaCO3与稀硝酸反应生成CO2,推测CaSO3与稀硝酸反应生成SO2已知CO2分子是直线型结构,推测CS2分子也是直线型结构已知Fe与CuSO4溶液反应,推测Fe与AgNO3溶液也能反应已知NaOH是强电解质,其饱和溶液导电能力很强,Ca(OH)2也是强电解质,推测其饱和溶液导电能力也很强A B C D二、综合题21某同学帮助水质检测站配制800mL 1 molL1NaOH溶液备用。(1)该同学应选择的玻璃仪器除了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有 。(2)其操作步骤如下图所示,则如图操作应在下图中的 (填选项字母)之间。A与 B与 C与 D与(3)该同学应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固体 g,用质量为33.1 g的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称取所需NaOH固体时,请在下图中选出能正确表示游码位置的选项 (填选项字母)。(4)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浓度大小有何影响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定容时,仰视读数,浓度会 ;转移溶液过程中,未洗涤玻璃棒和烧杯,浓度会 ;容量瓶未干燥,浓度会 ;定容摇匀后发现溶液凹面低于刻度线,继续加水至刻度线,浓度会 。(5)配制溶液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动作要快,否则由于 ,会使配制的NaOH溶液的浓度比1 molL1 _(填“大”或“小”)。22(10分)一位同学在复习时遇到这样一道习题: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H+、OH-、Na+、NO3-”,加入铝粉后,只产生H2,问该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存在哪几种离子。(1)加入铝粉产生H2,说明铝具有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2)该同学分析:若H+大量存在,则NO3-就不能大量存在。 设计实验证实如下:装 置现 象 . 实验初始,未见明显现象. 过一会儿,出现气泡,液面上方呈浅棕色 . 试管变热,溶液沸腾 实验内容现象实验1将湿润KI淀粉试纸置于空气中未变蓝实验2用湿润KI淀粉试纸检验浅棕色气体试纸变蓝盐酸溶解Al2O3薄膜的离子方程式是_ _。根据现象,推测溶液中产生了NO,为进一步确认,进行如下实验:a.浅棕色气体是_。 b.实验1的目的是_ 。c.实验1、2说明反应生成了NO,将生成NO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3)再假设:若OH-大量存在,NO3-也可能不能大量存在。重新设计实验证实如下:为确认“刺激性气味”气体,进行如下实验:用湿润KI淀粉试纸检验,未变蓝;用湿润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变蓝。 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_。 产生该气体的离子方程式是_ 。(4)在NaOH溶液中加入铝粉,结果只检验出有H2生成,其化学方程式是_ _。(5)实验结果证实:NO3在酸、碱性环境中都有一定的氧化性,能氧化铝单质,产生含氮化合物。习题中的无色溶液一定能大量存在的是Na+和OH-。 配合各任课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他们的学习动力,在学生中培养苦学精神,发扬拼搏精神,形成以勤学为荣的班风;充分利用学校开展的“不比基础比进步,不比聪明比勤奋”以及具有储能特色的“当月之星”的评选活动,积极探索素质教育的新途径参考答案CDBDDAACDCCCCDDBDACC21(1) 1000mL容量瓶 (2) D (3) 40.0 、 C (4) 偏小 偏小无影响 偏小 (5)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和氢氧化钠反应 、小 22(10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