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岗双责落实还不到位。受事务性工作影响,对分管单位一岗双责常常落实在安排部署上、口头要求上,实际督导、检查的少,指导、推进、检查还不到位。第3课 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一】前段分析教学目标: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2、土地改革运动的时间、总政策及其意义3、恢复国民经济的主要措施教学重点:土地改革运动教学难点: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恢复国民经济的措施【二】课堂进行时文本资料:土地改革运动是指新中国建立初期在新解放区开展的土地制度改革斗争。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解放战争过程中,东北、华北等老新解放区(约有1、6亿人口)已经实行了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新中国成立后,广大新解放区则尚未实行土地改革。为了彻底实行土地改革,1950年1月24日,中共中央发出指示,开始在新解放区实行土改运动的准备工作。1950年6月,中共七届三中全会讨论了新区土地制度改革。随后,刘少奇在一届政协全国委员会二次会议上,代表中共中央作了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阐明了土地改革的重大意义和党的方针政策。会议讨论并同意刘少奇的报告和中共中央建议的土地改革法草案。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正式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中共中央决定,从1950年冬季开始,用两年半或三年左右的时间,根据各地区的不同情况,在全国分期分批地完成土地改革。并规定在开展土地改革运动之前,县以上的领导机关要选择少数地区进行典型试验,在做法上采取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分批开展。从1950年冬季开始,一场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在新解放区农村广泛展开。在土地改革运动中,中共中央规定的土地改革的总路线和总政策是: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鉴于解放后的新情况,土地改革法将过去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的政策,改变为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此外,对小土地出租者也采取了保护的政策,不征收其出租的土地。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是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同时,采取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政策。为了深入地发动群众,各地政府都派出土改工作团深入农村,发动农民群众,建立农会,组织农民向封建地主阶级开展斗争,建立了城乡最广泛的反封建统一战线。在土改中,对于地主分子,除个别罪大恶极、民愤极大的予以镇压外,都分给一定数量的土地,让其在劳动中改造成为新人。土地改革运动是有领导地分期分批进行的,每期一般经历了发动群众、划分阶级成分、没收和分配土地、复查总结等阶段。到1952年底,除西藏等少数地区外,土地改革在全国农村胜利完成。加上老解放区土地改革,全国大约有3亿多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分得了大约7亿亩土地和其他一些生产资料。土地改革的胜利,彻底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业生产力,进一步巩固了工农联盟,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条件。阅读课本,完成下列提纲1、新中国成立后,为什么要进行土地改革新中国成立,人民成了国家主人。但是,新解放区的广大农民还受着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束缚,大量土地为地主占有,农民迫切要求得到土地。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是何时颁布的?他规定了怎样的土地改革的基本目的?1950年6月;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阅读课本,完成下列提纲1、新中国的土地改革从何时开始、何时结束?其总政策是什么?1950年冬;1952年底;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2、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其结果怎样?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分配给贫苦农民;到1952年底,3已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大约7亿亩土地和一定的生产资料,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3、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的政权阅读课本,完成下列提纲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怎样的经济形式?为此,人民政府采取了哪些恢复国民经济的措施?收到了怎样的效果?面临的经济形式:工业技术水平低下,农业生产落后,物资紧缺,物价飞涨,市场混乱,人民生活困苦;采取的恢复国民经济的措施: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打击投机倒把,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实现国家财政收支平衡;合理调整现有工商企业;大量节减国家机关所需经费等效果:经过三年努力,到1952年底,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课堂总结: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1、颁布的原因:新中国成立,人民成了国家主人。但是,新解放区的广大农民还受着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束缚,大量土地为地主占有,农民迫切要求得到土地。2、颁布的时间:1950年6月3、土地改革的基本目的: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二、土地改革运动1、时间:1950年东2、土地总政策: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3、土地改革的主要内容: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分配给贫苦农民。4、土地改革的成果:到1952年底,3已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大约7亿亩土地和一定的生产资料,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三、国民经济的恢复1、历史背景:全国解放之前,由于帝国主义的掠夺、国民党反动派的搜刮和长期战乱,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2、人民政府恢复国民经济的重要措施: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打击投机倒把,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实现国家财政收支平衡;合理调整现有工商企业;大量节减国家机关所需经费等。3、国民经济全面恢复和发展:经过三年努力,到1952年底,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三】课时训练1、新中国成立后,为什么要进行土地改革新中国成立,人民成了国家主人。但是,新解放区的广大农民还受着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束缚,大量土地为地主占有,农民迫切要求得到土地。2、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的政权。【四】课后作业1、新中国的土地改革从何时开始、何时结束?其总政策是什么?1950年冬;1952年底;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2、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其结果怎样?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分配给贫苦农民;到1952年底,3已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大约7亿亩土地和一定的生产资料,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3、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标准)景观工程合同协议书
- 2025年船舶物料供应船员聘用与供应链管理合同
- 2025版石材幕墙安装劳务分包与工程进度合同
- 2025版高端人才输送与智力支持服务合作协议
- 2025年绿色建筑项目泥浆及土方外运服务合同
- 2025版烧烤店环保责任履行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军事设施电气设备安装与保密合同
- 2025版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合作协议
- 2025厂区物业管理与员工福利保障合作协议
- 2025年城市居民委员会投票权委托执行协议范本
- YY/T 1851-2022用于增材制造的医用纯钽粉末
- GB/T 21733-2008茶饮料
- GB/T 20858-2007玻璃容器用重量法测定容量试验方法
- 纪委案件审理课件教材
- 生活中的会计课件
- 辽宁大学学生手册
- 湘美版美术一年级上册全册课件
- 酒水购销合同范本(3篇)
- 师说一等奖优秀课件师说优质课一等奖
- 学习罗阳青年队故事PPT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携手拼搏奉献PPT课件(带内容)
- 小学生打扫卫生值日表word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