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五单元 第14章 生物的命名和分类 第2节 生物检索表课件1 (新版)苏科版_第1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五单元 第14章 生物的命名和分类 第2节 生物检索表课件1 (新版)苏科版_第2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五单元 第14章 生物的命名和分类 第2节 生物检索表课件1 (新版)苏科版_第3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五单元 第14章 生物的命名和分类 第2节 生物检索表课件1 (新版)苏科版_第4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五单元 第14章 生物的命名和分类 第2节 生物检索表课件1 (新版)苏科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1/ 60 植物检索表的编制和使用 一、植物检索表的编制 植物检索表的类型和编制规则 检索表编制举例 二、植物鉴定方法 检索表的使用方法 检索表使用应注意的事项 植物鉴定方法 * 2/6 0 一、植物检索表的编制 植物检索表的类型和编制规则 利用识别特征,以特定格式编制的,用以鉴定、识别和检索植物分类群排 列方式即为植物检索表。 1. 植物检索表的类型 按分类阶层:分为分门检索表、分纲检索表、分目检索表、分科检索表、分属检 索表和分种检索表,其中后三者最为常用。 按编排方式:常用的为定距检索表和二歧检索表,植物分类常用前者。也可根据 植物区域编制区域植物检索表(如伏牛山植物检索表)。 2. 植物检索表编制规则 第一、确定所编检索表的类别和类型。 第二、观察、记录所编植物分类群的识别特征,并列出各分类群相似特征和区别 特征的比较表。 第三、所依据的识别特征应易于观察,最好用肉眼可识别特征,起码是放大镜可 识别特征(微小植物例外)。 第四、识别特征最好是相反特征(如单叶与复叶),或区别明显特征(如羽状复 叶与三出复叶)。忌用似是而非的区别特征(如毛较少与较多)。 * 3/6 0 一、植物检索表的编制 植物检索表的类型和编制规则 2. 植物检索表编制规则 第五、检索表编排号码:同一号码只能出现(也必须出现)2次,出现1次 或多次均为错误。定距式检索表的编制中,下一级的号码要较上一级号码 后退一格。 第六、同一种植物,若因生长环境不同,既有乔木,也有灌木,这种情况 下,在乔木和灌木项中都应编入,这样保证可以查到。 第七、因“第六”所述,允许同一分类群在同一检索表种出现1次以上。 第八、检索表只需区别不同的分类专群,不考虑其亲缘关系。或者说,不 同分类群在检索表中的距离与其亲缘关系无关。 第九、编制完成后,检查特征应用是否准确、编号是否规范,一般情况下 ,所编分类群的数目较检索表中最大号码大1。 第十、为了检验所编检索表的准确性,应将检索表在实践中验证。 4/6 0 一、植物检索表的编制 检索表编制举例 生物分界检索表(五界系统) 1.生物体为原核细胞或为单细胞 2.生物体为原核细胞1.原核生物界 2.生物体为真核的单细胞类型2.原生生物界 1.生物体为多细胞真核生物 3.无光合色素,营异养方式 4.生物体为丝状体,具细胞壁,寄生或腐生,无运动能力 3.真菌界 4.生物体形态多样,不为丝状体,无细胞壁,具运动能 力4.动物界 3.具光合色素,营自养方式5.植物界 * 5/6 0 一、植物检索表的编制 检索表编制举例 菌类、藻类、地衣、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检索表 1. 无开花结果现象,不产生果实和种子,仅以孢子繁殖 2. 具光合色素,营自养 3. 雌性生殖器官为多细胞的颈卵器,合子发育为胚 4. 孢子体发达,具真根和维管组织,独立生 活1.蕨类植物 4. 孢子体不发达,根为假根,无维管组织,不能独立生 活2.苔藓植物 3. 生殖器官为单细胞,合子不发育为胚 5. 为藻菌共生的植物体3.地衣植物 5. 不为共生体4.藻类植物 2. 无光合色素,异养5.菌类植物 1. 具开花结果现象,以种子繁殖 6. 大孢子叶特化为心皮并形成子房,胚珠和种子发育过程完全包被于子房 内6.被子植物 6. 大孢子叶不形成子房,胚珠和种子裸露7.裸子植物 * 6/6 0 一、植物检索表的编制 检索表编制举例 藻类八门:蓝藻、裸藻、绿藻、金藻、轮藻、甲藻、红藻、褐藻。 1. 所含叶绿素为a、b 2. 光合产物为真淀粉 3. 植物体有明显的节和节间分化,生殖器官为多细胞,具不育细胞构成的外 壁 1.轮藻门 3. 植物体无节和节间的分化,生殖器官为单细胞2.绿藻门 2. 光合产物不为真淀粉,而是裸藻淀粉,无细胞壁3.裸藻门 1. 所含叶绿素为a和c、a和d或a 4. 细胞为原核细胞类型,叶绿素为a 4.蓝藻门 4. 细胞真核细胞,具细胞壁 5. 叶绿素为 a和d,多为海产5.红藻门 5. 叶绿素为 a和c,多为海产 6. 细胞壁为两瓣套合或多个板片构成 7. 细胞壁多为两瓣套合构成,富含硅质6.金藻门 7. 细胞壁为多个板片构成,主要成分为纤维素7.甲藻门 6. 细胞壁不为上述情况,主要为海产8.褐藻门 * 7/6 0 一、植物检索表的编制 检索表编制举例 蕨类五亚门:石松亚门、松叶蕨亚门、水韭亚门、楔叶亚门和真蕨亚门。 1. 叶为小型叶类型,孢子囊位于叶近轴面叶腋或近叶腋处,不形成孢子囊群,孢子叶多聚 生茎顶形成孢子叶穗或孢子叶球。 2. 具真根 3. 主要为水生,根状茎短,叶丛生于其上如非菜,孢子囊生于叶基部的凹陷 处 1.水韭亚门 3. 陆生或湿生,具较长而横走的根状茎 4. 具明显的节和节间,不定根生于根状茎节上,孢子叶盾 形 2.楔叶亚门 4. 节和节间不明显,孢子叶不为盾状 3.石松亚门 2. 无真根 4.松叶蕨亚门 1. 叶为大型叶类型孢子囊位于叶背面或边缘,多形成孢子囊群 5.真蕨亚门 * 8/6 0 二、植物鉴定方法 检索表的使用方法 1. 选择适当的检索表类型:根据要检索的植物类群或种类所在地域(如全国、河 南、南阳等)和所检索分类群的阶层(分科、分属、分种等)选择适当的检 索表。 2. 对要检索的植物进行认真观察、描述,主要从形态、结构、繁殖器官、种子果 实等方面进行详细观察。 3. 检索时,要从第一个“1”开始,无论是否与其所描述的特征吻合,都要再与第二 个“1”核对。与哪个最为吻合,就在哪个“1”上进一步检索,其他依此类推,一 直检索到最终的分类群或种。 * 9/6 0 二、植物鉴定方法 检索表使用应注意的事项 1. 标本要完整。除营养体外,要有花、有果。特别对花的各部分特征,一定要观 察清楚。 2. 鉴定时,要根据观察到的特征,从头按次序逐项往下查。在看相对的二项特征 时,看到底哪一项符合要鉴定植物的特征,再顺着符合的一项查下去,直到 查出为止。因此,在鉴定的过程中,不允许跳过一项而去查另一项,否则容 易出现错误。 3. 检索表的结构都是由以两个相对的特征编写的,而两项号码是相同的,排列的 位置也是相对的。故每查一项,相同号码都要查对,最后根据植物特征确定 符合哪一项,否则,极易发生错误。只要查错一项,将会导致整个鉴定工作 的错误。 4. 为了证明鉴定结构是否正确,还应找有关专著、资料、图鉴、及有关文献上的 文字描述等进行核对,以证明鉴定结果是否正确。 * 10/ 60 二、植物鉴定方法 植物鉴定方法 1. 主要工具:植物鉴定主要工具书,常用工具书有高等植物科属词典、中 国高等植物分和检索表、种子植物属种检索表、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5册加2册补编)、中国植物志(约120册)、中国树木志(2册 )等国家级植物分类文献;对于河南来讲,最适宜的是河南植物志(4卷 )、河南树木志等省区重要文献;还有其他各地方的植物分类文献。 2. 植物鉴定程序:采到一份未知标本后,第一步、要认真观察和描述其特征,对 这一标本有一个较清晰的印象;第二步、如果标本特征齐全特征(根、茎、 叶、花、果、种子齐全),可先用适当的分科检索表检索出所属的科,检索 出来后,要与图谱、植物志等文献核对。如果特征不太完整,可借助高等植 物科属词典、植物志或植物图谱等工具书直接查找,做到在不同工具书上得 到相同结果;第三步、再用同样方法检索或查找出所属的属;第四步、再用 分属检索表等鉴定出种。 定距式检索表 1.植物体无根、茎、叶的分化,没有胚胎 2.植物体不为藻类和菌类所组成的共生体 3.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