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5单元测试题 新人教版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5单元测试题 新人教版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5单元测试题 新人教版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5单元测试题 新人教版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5单元测试题 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语文单元检测第五单元本试卷共8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 题号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一二三得分第一部分(15题35分)1下列画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呆滞(zh)伫立(ch) 盘虬(qi) 仙露琼浆(qing)B. 攫住(ju) 翘盼(qio) 沉淀(din) 忍俊不禁(jn)C. 残骸(hi) 旖旎(y) 徘徊(hu) 事与愿违(wi)D. 接踵(zhng) 睥睨(n) 迸溅(bng) 脍炙人口(zh)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A.经调查,“812”天津港爆炸事故原因是瑞海公司违规经营、违规储存危险货物以及安全管理极其混乱造成的。 B.面对叙利亚小难民艾兰伏尸海滩的照片,使欧洲一些国家终于松口,允许更多难民入境。 C.磁州瓷器工艺精湛,具有高雅、时尚、个性的艺术享受,是一种观赏价值极高的艺术品。 D.屠呦呦用青蒿素治疗疟疾的研究,有效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为医学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盛开的紫藤萝花吸引不少人驻足观赏,那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B夕阳像一个巨人被捆缚了手脚,使出浑身解数,憋红了脸,在天边挣扎。C阅读课上,同学们像一只只勤奋的小蜜蜂,扑在书上,呕心沥血地吮吸着知识的营养。D湖边的那棵柳树,依旧舒展着美丽的枝桠,随风轻轻地摇曳着它妖娆的身子。4.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鲁迅先生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B.“嘎”传过来一声水禽被惊动的鸣叫。C.人生在世,最高价值的欣赏是什么?是事物外表的迷人美丽?还是处于自己直觉的驱使?D.飞机在600米高空水平飞行时,只能看到两侧八、九公里和前方一、二十公里范围内的地面。5.下列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两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A )(3分)前几日到乡下看望年迈的父母,赶至老家的村外时,已是黄昏时分了。未进村子,便遥遥地望见了村落上空懒散飘荡的炊烟。浓重的, ;轻淡的, ,萦绕在村子的上空,萦绕在茂密却又稀疏的树冠之间。如浣纱姑娘信手放飞的一缕白纱 如天边姿态万千的晚霞 仿佛缓缓流淌的河流 似丹青妙手随意泼洒的水墨A B C D 6诗词默写。(12分)(1)山园小梅中直接对梅花的姿态和香气进行描写的诗句是“_,_。”(2)春江花月夜借助月来表现亲人间刻骨铭心的思念的句子是“_,_。”(3)春江花月夜中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4) ,粉蝶如知合断魂。(5)春江花月夜中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意境相似的诗句是 (6) 不须檀板共金樽。(7)当一个人身处低谷之时,我们可以用雪莱的诗句 , ?来安慰他。 7根据材料填空。(9分)【材料1】清代著名戏曲家、大文人李渔,在家乡浙江兰溪建了一座亭子,财主李富贵赞助了资金,就要给亭子取名富贵亭。李渔觉得不好,阻拦道:“且停停。”意思是说,你暂且停一下。财主说:“你有更好的名字吗?”李渔笑着说:“我已说出名字了(A )。”后来李渔还为这个亭子拟了一副对联: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来者往者溪山清静 (B ) 。人生路上到底有多少座亭子?也许那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地方,但都可以走进去,体会生命中的一种从容。(选自于丹趣品人生)【材料2】有水的地方就有龙舟 / 有龙舟的竞渡就有人击鼓 / 你恒在鼓声的前方引路非湘水净你,是 (C ) / 你奋身一跃,所有的波涛 / 汀芷浦兰流芳到现今有水的地方就有人想家 / 有岸的地方楚歌就四起 / 你就在歌里,风里,水里(选自余光中漂给屈原)【材料3】甲:水壶传我也爱看。 乙:水壶传您都看过呀? 甲:一百零八个大水壶嘛!乙:哎哟,这得多大一个锅炉房啊! 甲:人都是英雄好汉,什么锅炉房? 乙:英雄好汉有叫水壶的吗? 甲:有那本书啊! 乙: 。 甲: ? 乙:梁山泊 甲:和祝英台嘛! 乙:梁山伯跟祝英台是另一个故事!甲:你刚才说的梁山乙:水泊梁山。甲:宋江有吧?乙:对对对! 甲:扈三娘?乙:有!甲:化蝶了嘛!乙:哎呀! (选自相声满腹经纶)(1)【材料1】讲述了李渔为亭子取名的有趣故事,请你根据文意,在A、B两处各填入恰当的三个字。(2分) (2)于丹欣赏李渔所取的亭名,其实是欣赏李渔的一种人生态度,请用【材料1】中的一个双音节词概括这种人生态度。(2分)。 (3)【材料2】用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对屈原的无限崇敬。请巧妙调换划横线句的语序,将其填在C处,使之意趣顿生。(2分) (4)【材料3】是相声满腹经纶的节选,读之令人捧腹,却又令人深思,请在两处书名号内填写同一部名著的名字,并说说这部相声讽刺了一种怎样的阅读现象?(2分) (5)积累链接:这三则小材料综合性地体现了读书的妙趣。读书是一个奇妙的过程:他人的智慧,可以激起我们心中的波浪,就像屈原离骚中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 ”永远引领着我们不断追求。(1分)第二部分(621题64分)(一)阅读下面的诗词,回答问题。(9分)无题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呤应觉月光夜。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8“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表面写 ,实为写 。(2分)9李商隐写了不少“无题”诗,以“无题”为题等于没有题目,你能够根据诗的内容或情感为本诗拟写一个题目吗?请写下你拟的诗题。(3分) 10请你从内容、情感、语言或写法四个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对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进行品析。(4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23分)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皇后谏曰:“昔齐景公以马死杀人,晏子请数其罪云:尔养马而死,尔罪一也。使公以马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尔罪二也。诸侯闻之,必轻吾国,尔罪三也。公乃释罪。陛下尝读书见此事,岂忘之邪?”太宗意乃解。又谓房玄龄曰:“皇后庶事相启沃,极有利益尔。”1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8分)恒( ) 谏( ) 轻( ) 益( )12、文中有几句话没有标点符号,请用“/”线标示出需要加标点符号的位置。(5分)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使公以马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尔罪二也。 14、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3分) 15、皇后谏言中讲到晏子历数养马人的罪状,晏子的真正用意是什么?(4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16分)三角梅刘成章那年春天,我们陆续给小院栽了一些花木,其中包括一棵三角梅。我们知道三角梅可以开出很繁盛很灿烂的花,所以对它怀着极为美好的憧憬,特意把它栽在房屋山墙边极为显眼的地方,希望无论是谁来到我家门前,一眼就能看见。不料遇到了令人非常沮丧的事情。栽的时候,都一样认真,一样施足了底肥浇足了水,栽好之后,管理也没有偏三向四,可是别的花木都长得欢欢势势,到抽条时抽条,到开花时开花,一年下来,都长得很像个样子了,唯独那棵三角梅老是婴儿似的趴在那儿,停滞在那儿,好像完全忘了自己应该长长了。第二年,那棵三角梅仍然毫无变化。第三年,满院子的花木都长得青春勃发,高大喜人,那棵三角梅的叶片却比当初栽下时还少了好多,病恹恹的,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我和老伴感伤地想,它总有一天会死去的。但自己亲手种下的,还曾怀有那样美好的憧憬,心中仍存那么一丝丝的期盼。去年是栽下它的第四个年头了。春天,当别的花木都在泛绿、发芽时,那三角梅依然毫无生机,一点要拥抱春天的意思都没有。我和老伴多次站在它面前皱眉,叹息,甚至责备。我们说,干脆把它拔了吧,省得它还占着一块地方,还要天天浪费几勺水。我的女儿和女婿,也是这样的观点。至此,全家的意见都一致了,欲除之而后快。然而,事情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就在我们说这话后的不长时间,我们惊喜地看见,三角梅可怜兮兮的枝叶间,居然抽出了一枝表皮有着细致纹路的新条,而且长得很快,不久就长到二尺长了,接着又在那新条上旁逸斜出,生出了好几条侧枝。我们高兴极了。可为什么会突然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也许是我们要挖掉它的议论被它听懂了吧!如果是,对它来说,那可是个性命攸关的大事啊,于是它就拼命一搏,终于把生命的力量给搏出来了。好像每天太阳一出来,它就死盯着周围的花木,与它们比赛着成长。它身上透露出来的生机,非常生动地展现在蓝天之下,是那么醒目耐看。这时候与其他花木相比,它毫无逊色之处。它像沉默了好几年的毛毛虫,蓄满力量,开始向着花蝴蝶的方向蜕变了。又过了一个多月,我出门要干什么去,忽见山墙边露出一段红色的花枝,仔细一看,才发现竟然是三角梅开了一嘟噜火红的花。它静静地趴靠在墙边,正好长了一人高。我急忙叫来老伴,让她也高兴高兴。老伴的眼中闪耀出多年来少见的美丽光彩。又是一个春天来临了,此时的三角梅已长成一棵枝茂花繁的大树,比房檐都高,它的红色花瓣就像红金子捶成的薄片,只要轻轻撞击就能发出动人的声音。太阳照射的时候,它的每朵花都泛溢着红色的光晕;风儿一吹,每朵花都像一只火红的蝴蝶张开了翅膀,扇动着,奋争着,仿佛急欲挣脱枝头,翩翩飞去。生命,在坚韧中真是蕴藏了无法言说的奥秘和潜能的! 16在栽种后的四年里,三角梅的生长经历是怎样的?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梳理。(3分)生长阶段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生长状态(1)(2)(3)由毫无生机到开始抽枝,生长,开花17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章第8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4分)风儿一吹,每朵花都像一只火红的蝴蝶张开了翅膀,扇动着,奋争着,仿佛急欲挣脱枝头,翩翩飞去。答: 18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A这篇文章按照时间线索,记录了三角梅从种植后了无生机到繁华怒放的生长经历。B第自然段交待作者栽种三角梅的原因,只是希望每一个经过他家门前的人,都能香到小院中的花。C第自然段描写三角梅“病恹恹”“要死不活”的样子,凸显了它后面的“枝茂花繁”,前后形成对比。D因为看到三角梅终于长出旁逸斜出的枝杈,老伴眼中闪耀出多年来少见的美丽光彩。E文章采用欲扬先抑的写法,并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19文章第自然段,作者发出了“生命,在坚韧中真是蕴藏了无法言说的奥秘和潜能”的慨叹。请简要分析这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5分)答: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16分)信 胡耕 人言即信。 从字的结构可见,仓颉老祖用意深远。在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理念中,有五个非常重要的字“仁、义、礼、智、信”,可以说这五个字涵盖了中国人理想的人格精神。其中“信”字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其它四个字的基础。“言而无信,不知其可”,很难想象一个不诚实的人能够有仁爱之心,做义气之举,讲礼貌之言。因此可以说,“信”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最推崇和最依赖的精神理念。它是超越了时代和阶级的一种至高人格标准。 中国历史上就不乏“信”的经典。孔子的学生曾子,因为妻子随口答应要杀猪给孩子吃,他不愿言而无信,也不管乡亲笑他迂腐,说服妻子,并一起杀猪,煮了肉分给孩子和乡邻们吃;喻世明言中的汉朝书生范式与张劭约定两年后在他家见面,范式游魂千里迢迢赶来赴约;商鞅在秦国变法时,宣布谁能搬动立在门口的木头就有赏金,后来他果然给搬动木头的人以重赏 言而有信,行而有果。信,必然使人受到人们的信赖和尊重。 古人云,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必衰。当今社会,“信”尤显重要。一个人要时刻对自己的言行负责,说了就要做,做不到就不要说。“言而不信,何以为言。”“一言百系”就须“一诺千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可以说,在人际交往中,“君无戏言”,更不可信口开河,信口雌黄。失信必寡,寸步难行。时下,流行信用卡,有人说,它是一种时尚潮流、个人身份的象征,有人却戏谑:有信不用卡,无信才用卡。信用被卡住了,就需要这张卡片当通行证。 “信”的丧失,常常让人言中的陷阱机关显得太多。现如今,很多时候人言不仅不可信,而且是“人言可畏”。怎样让人言不仅不可畏而且可信呢?前日,与一位诗友谈论信息,他高深莫测地进行了一番剖析,让人醍醐灌顶:“人言”为信,“自心”为息。对信息发布者来讲,若想确保自己的信息算得上可信的“人言”,就要进行一番“自心”的检点。对信息的接受者来说,“人言”是否有诈,是否可信,尚需用“自心”做出冷静清醒的判断。信息能让你发达,也能让你败家破产、身陷囹圄。人言固然不少,鬼言也很多,否则怎么会有“信息垃圾”和“信息战”之说呢? 人言若非信,自心当忏悔。如今懂得“信”的人太少了。许许多多的人一方面在谴责社会种种恶劣行为的同时,自己却偏偏忘了“信”的根本,心外求心,误入歧途。 信,就是一面亮澄澄的镜子,每个人对着照一照,其义早已说得清清楚楚,只是人们在一旁谁也不愿意去揭穿而已。 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我们在召唤“信”的回归时,切莫忘了自己。20下列选项中的“信”,与文章标题“信”的含义最接近的一项是。(3分) A信口开河 B愿陛下亲之信之 C通风报信 D与朋友交而不信乎21第段列举中国历史上“信”的经典事例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答: 22文章通篇围绕“信”展开论述,其中第、段的顺序能否调换?并说明理由。(4分)答: 23当前形势下如何营造“信”的社会风气?细读文本并结合“链接材料”,阐述你的观点。(5分)【链接材料】 近日,上海某白领打车,答应下车后用手机付款,但司机一直未收到36元车费。司机找到该白领所在单位,单位因此将其开除。36元给了白领一个警示,也给大家拉响了“警钟”。(摘自中国剪报2016年第55期) 成都一家卤味店采用自助售卖形式,购买者自行选购,自觉付费。营业两天,顾客的自助付款额还不足商品总价值的百分之三十。人们没有意识到“信”的重要性,而把占便宜当成了自然的事。(摘自作文素材2016年第1期)答: 八年级单元测试卷第五单元答案第一部分1.D 2.D 3.C 4.B 5.A6.(1)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2)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3)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4) 霜禽欲下先偷眼(5)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6)幸有微吟可相狎(7)既然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7.(1) A. 且停亭;B. 且停停(2)从容(3)C.你净湘水(4)水浒(或水浒传);对经典名著阅读很少,张冠李戴,不明所以,似是而非。(意对即可)(5)吾将上下而求索(见错无分)第二部分(一)8.春天将逝;美好年华将逝9相思(思念、愁思、离情、别思、伤别等)(2分,拟题扣住诗歌内容、情感即可。)10内容、情感:本句表达了诗人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诗人借写爱情抒发了政治失意的苦闷之情)。语言、写法:从比喻、对偶、(谐音)双关等修辞的角度或语言风格的悲剧色彩等角度谈都可;如扣住“到”或“成”、“方”或“始”中某一字的强调作用谈也可。(2分,如果考生答题仅从字面意思解释只给1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