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乐合奏教案_第1页
器乐合奏教案_第2页
器乐合奏教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 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16 器乐合奏教案 一,教学观摩课内容: 民族器乐合奏曲美丽的凤尾竹。 二,教学重点: 1全曲内容讲解。 美丽的凤尾竹全曲有: 引子 描写云南民族风情特色的节日的早晨。 第一段 为优美的“舞曲”。有巴乌的“领舞”,有巴乌、高胡的“对舞”,有全乐队的“群舞”,有其他乐器的“伴舞”。展示云南各民族的青年男女欢乐、愉快的情景。此为全曲的风格部分。 第二段 为快板。强烈的舞蹈节奏情绪与强音的快速演奏,在最短的时间里渲染出热烈、 欢乐的节日气氛。此为全曲的主体部分。 尾声 欢乐、热烈的“群舞”情绪中结束全曲。 2全曲演奏的技巧分布讲授。 引子。 弦乐 颤弓长音演奏,细密、柔和,如清晨云烟雾帐,茫茫一片,给大地朦上了一层朦胧的面纱,以衬托巴乌风情描绘的演奏。 巴乌 平缓的三度、二度园滑的连音进行,描述云南民族风情与清晨万物复苏的情景。准确地演奏 1 6连音,系把握演奏好傣族风情音乐特征的一精品文 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16 个关键技巧。 扬琴 和弦琶音的演奏,如小石击水掀起的涟漪,透出清新、明亮的气息, 充满生命的勃勃生机。琶音演奏注意前疏后密,低音进行舒缓,高音紧凑,这是此类音乐演奏的一般规律。 第一段。此为不同节奏的舞曲表现段落。 A第 15 24 小节,巴乌用声音刻划“领舞”的音乐形象,其 6 和 1 的滑音演奏都能体现傣族的音乐特点,应注意把握。其低音与弹拨组成的节奏伴奏要演奏出柔美的情绪; B第 24 33 小节,巴乌与高胡及弹拨乐的三重奏,有如舞蹈的“双人舞”,巴乌、高胡二者之间要求相互呼应、衔接,宛如情 人的窃窃私语,表现出青年男女间的爱慕、羞涩、喜悦心情。其间,低音 和弹拨乐器组成的伴奏须注意与巴乌、高胡在音量上的协调,不能“渲宾夺主”,而是随旋律的起伏而变化力度。 C第 32 56 小节,是巴乌与高胡、二胡、笛子的重奏,直至全乐队的“群舞”性演奏。此间,声部错落有致,互相衔接,此起彼伏,形成一个小高潮。故各声部要注意交错、呼应。 D第 57 64 小节,再现巴乌与高胡的二重奏,要求精品文 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16 如前;低音要注意在电子琴上演奏 效果。 E第 65 74 小节,弹拨与管乐的对奏,一连串的和声叠置下行,第 71 和 72 小节的“变调和弦”的运用,造成曲调的色彩明 显变化,增强了乐曲的表现力。 F第 75 133 小节,是一整段 3/4 拍子的、与前面旋律主题有异的第二主题的乐曲演奏。电子琴用双簧管音色模拟笙的演奏效果,要注意手指如气息般地“呼吸”。 其中,第 93 109 小节,弦乐与巴乌、高胡的对奏,要求有层次感、起伏感。 在第 75 133 小节的此段中,低音与弹拨的圆舞曲节奏感,要注意不要“跳”,而要“拖”的感觉,以塑造脚步“擦地”旋转、舞动的一种舞姿形象;扬琴的“分解和弦”演奏要象流水、波浪般起伏、流畅。打击乐的“ 0 X”要轻柔,有 轻盈感,即具有强烈的音乐感。 G第 134 137 共 4 小节,系由 3/4 转为 2/4 的过渡,以便转入全曲第二段。 第二段。此为快板的段落。 A第 138 157 小节,为强烈的“踢踏”舞蹈节奏感。 B第 158 173 小节,为弦乐与笛子具有开放性的主题旋律;弹拨与低音的进行要流畅,体现一种向上、向前的情绪。 C第 174 188 小节,为情绪激烈、欢乐的 16 分音符精品文 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16 演奏的高潮。其中,由弱渐强,再由弱渐强和密急的 16 分音符,特别是 16 分音符的“半音级进”等,是此曲中,同学们演奏最难的部分。演奏要求:平稳,清楚,且随音乐情绪变化而有强弱的变化;半音进行要注意音准,清晰而准确。 D第 189 192 小节,变节奏为 3/4 拍子。此段应认识:一,管乐、弹拨强烈的“踢踏”节奏与弦乐的 16 分音符形成对比; 二,低音的节奏与旋律声部所形成的综合节拍 全第二段的演奏要注意:乐器发音清晰,节奏稳妥,表现力丰富。 尾声,是在第二段演奏基础上,一鼓作气,造成最后的高潮和全曲的结束。愈到最后,愈要注意保持全曲的一气呵成,演奏要清楚、准确,情感要充沛、激动。总 之,要保持塑造美丽的凤尾竹的完美艺术形象的高度兴趣,最终造成全曲至此的最热烈的情绪和最大高潮。 3全曲演奏。 找出演奏中的差距,以利继续训练。 三,教学方法 1分段训练; 2不同乐器组合训练; 3重点指导个别乐器和分部乐器; 4突出转调部分; 精品文 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16 5讲解快速 16 分音符演奏的特征、方法; 6贯穿乐器间的协作、配合。 四,最终目的 最终目的,总的说来是贯彻“教书育人”的总体思想。这仅是一首 合奏曲的教学,当然不可能一下子达到最终教学的长远目标。但,作为教学,须有长远的目标和最终目的的思考与准备。这种思考应贯彻于教学的每一步骤。下面就是关于最终目的的一些要求。 1增强学生合奏能力的提高; 2增强学生在合奏演奏中的协调能力; 3鼓励和培养学生: 在“独奏”中敢于“一马当先,当任不让”; 在“重奏”中能做到“互相支持,互相配合”; 在“合奏”中做到“不苟且偷安,坚守岗位”; 在“伴奏”中做到“能作人梯,甘当绿叶”; 在休息不演奏时能做到“保持情绪,伺机参与”。 总之,培养学生在自我修养中,在与人合作中,在自己“不能参与”等的各种环境中,都能正确地对待,并做好一切准备,积极参与,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和成熟、完美的心理素质,从而培养 学生有质量地参与社会,为社会多做有益的贡献。 器乐合奏茉莉花教学设计 精品文 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16 教学设计 课题:电子琴、古筝演奏 教学内容:茉莉花 教学对象:有电子琴、古筝基础的学生,相当于业余考级 5 级左右的水平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民乐合奏茉莉花,让学生认识这首经典的中国江苏民歌。 2、通过电子琴与古筝合奏茉莉花,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配合能力。 教学过程: 1、电子琴 1 台,学生自己根据茉莉花的旋律特点配和弦。 2、弹古筝的 6 位同学,分组讨论,根据茉莉花的旋律特点,进行加花。 3、两种乐器配合,自己听是否协调,觉得不协调的地方自行解决、调整。 4、调整后再演奏,再调整,反复几次,直到学生比较满意。 5、教师提出修改意见。 6、再根据老师提出的修改意见,重新合奏。 7、教师提出指导意见:音乐的连贯与歌唱性,乐句的精品文 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16 呼吸,演奏时的投入表演性。 8、学生自我总结,相互评价。 9、教师评价 笛子合奏课小鸭子教案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聆听的基础上,通过器乐合奏练习,培养学 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并在合作中体验快乐。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吹奏、评价、调整,准确生动地塑造音 乐形象。 3、知识与技能:复习单吐与双吐,学习颤 音和上波音的吹奏方法, 完整地进行乐曲合奏。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完成合奏练习,准确生动地塑造音乐形象。 2、教学难点: 吐音技巧和颤音、上波音在合奏中的运用;吹奏音准及切分音的准确。 教学过程: 基本练习: 精品文 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16 家好,非常高兴我们又来到 音乐的世界。今天我们继续上竖笛合奏课。上节课,我们练习了合奏曲小鸭子的第二乐段,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第一乐段,先来做基本练习。 部音阶练习:请 1 组同学吹奏一声部, 2 组吹奏二声部,注意四小节一换气,希望大家相互聆听,感受三度音程的和谐。 你用了怎样的吹奏方法? 口琴教学 目的要求:使学生了解开设器乐课的目的及要求。要求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对器乐课产生浓厚兴趣。 德育渗透:美育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及审美意识 教具:各式口琴 知识点:见识各式口琴及它们的音色特点。 导入:根据国家教委的精神,有条件的学校的学生要学会 1 至 2 门乐器。 ? 1、学习器乐的目的 与意义? 2、什么叫器乐课?本学期器乐课学些什么?为什么要学习口琴? 3、上器乐课的特殊要求。 精品文 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9 / 16 4、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学习口琴新式单音的吹奏方法,每个学生必须学会吹奏音阶低音 会吹奏五至六首有一定难度的曲目,并在期末进行口琴常识的考试。 5、介绍几种口琴 主要目的是:增长知识点,使学生了解口琴不只是我们平常见到的重音、单音两种,还有不同的种类,如:高音、中音、次中音、低音,还有和弦口琴、贝司口琴等特殊口琴。口琴不光只是有 c 调,还有各种调性的口 琴。口琴还能演凑有升降音的曲子。 老师拿出各式口琴,逐一演奏并介绍其音色和在乐队合奏时它的作用,让同学们体会、认识、了解各种口琴的音色特点。 通过教师介绍、演奏各式口琴,大大的提高了学生对口琴和器乐课的兴趣、爱好。只有培养提升了学生们的兴趣爱好,才能事半功倍,才能达到促进教学效果之目的。 总结下课 教后记:同学们对学习吹奏口琴的兴趣很大,热情很高。 口琴的一般常识 目的要求:使学生了解口琴的构造、原理,和音的排列,及身体与手部的姿势、呼吸方 法等。 精品文 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0 / 16 重点难点:吹奏口琴时身体与手部的姿势。 教具:口琴 导入:磨刀不误砍柴工。 板书: 一、口琴的构造及原理:口琴是用长短不同、厚薄不一的簧片,运用空气的流动,或吹或吸,发出高低不同的声响。把这些簧片科学的有规律的排列组合,使其成为用嘴进行演奏乐曲的乐器,我们把它叫作“口琴”。 口琴主要是由:簧片、音格、保护板等部分组成。 二、口琴音的排列 三、口琴音的吹、吸: 论是高、中、低音都用“吹” 论是高、中、低音都用“吸”。 四、吹奏口琴时身体和手部的姿势:演奏时上身保持自然挺直。手部的姿势无统一规定。我们的要求是:两手各握口琴的两端。具体的做法是:中指以下的手指自然握紧,把口琴的两端放在中指上,食指弯曲压住保护板,拇指放在音格上,两臂分开成“八”字形,动作要求自然大方:可坐着或站着吹奏。 五、吹奏口琴的呼吸方法:根据乐曲的吹吸情况调整呼吸。呼吸时可采用嘴、鼻同时和分别进行。原则是:用气要有计划,要善于节约和储存。 精品文 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1 / 16 六、目标检测:查看 同学们作的笔记,提问、抽查几个同学。 七、总结下课。 教后记:同学们笔记作的很认真。 口琴的一般常识 目标要求:使同学们了解掌握口琴新式单音的吹奏方法,及保养与卫生等。 重点难点:新式单音的吹奏方法为重点和难点。 导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过程: 一、口琴新式单音的吹奏方法:将口琴的低音区放在左手,含住口琴的 6 至 8 格,舌尖向左,向低音区,盖住不需要出音的孔,牙齿不要咬住或碰住保护板,注意唇肌和舌尖不要过分用力和紧张。 二、口琴 的卫生与保养 1、口琴是用嘴进行演奏的乐器,为了避免疾病的传染,不能让他人使用。 2、注意口腔卫生,吹奏前要漱口。 3、不要将口琴放到过冷过热的地方。 4、吹奏时用力适当,避免重压或猛击。 5、用牙膏能擦洗保护板上的污垢,能恢复保护板上的光泽。 精品文 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2 / 16 6、口琴不宜用香水喷射。 三、老师示范:演示如何吹奏新式单音,并演示新、旧吹法的利弊和不同点。用事实和日常容易出现的事例,说说口琴的卫生与保养。 四、器乐课的特殊规定及要求: 1、要求上器乐课必须带口琴。 2、老师没让吹奏时,不能随便吹响口琴。 3、口琴的正确放法。 4、吹奏前的几道口令。 5、课堂气氛要活泼有序,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总结下课 教后记:学生们的热情和兴趣仍然很高。 学习吹奏“小练习曲” 二零零四年十月八日 毛旭华 目的要求:从简单的吹奏音阶向吹奏歌曲过度。 重点难点:五度跳进的吹奏。 导入:学会走才能跑。 一, 1, 2, 3, 4, 精品文 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3 / 16 二, 1, 一,复习吹奏音阶 1, 自练。, 小组互练。, 全班合练。, 注意看指挥,了解指挥手势,理解指挥意图。 二,学习吹奏“小练习曲” 1, 学习新曲谱的方法: 一听二看三记法:当每次学习新谱时,老师要吹奏三遍。当老师吹奏第一遍时,同学们的主要精力要放在听觉上,仔细听听歌曲的旋律、节奏、曲调,同时眼睛、脑子也要积极的工作:第二遍时,同学们的主要精力要放在视觉上,看看线谱上旋律的走向、音的高低及唱名,同时其他器官也要积极的工 作:第三遍时,同学们跟着琴声默唱旋律,争取把旋律记下来,当老师吹奏完三遍后,同学们就应该学会简单的歌曲的谱子了。 2, 开始学习 a,一听二看三记。 B,合唱曲谱。 C,接龙唱法。 d 抄谱。 e 练习吹奏。 三 ,总结下课。 教后记 :同学们对一听二看三记学习方法很感兴趣。对接龙唱法也是兴致勃勃 ,教学效果 良好。 练习吹奏“东方红” 精品文 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4 / 16 预习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二零零四年十月八日 毛旭华 目的要求:能够比较熟练的吹奏“东方红”,低音区要求吹得清晰。 重点难点:低音区的吹奏,八度音的吹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