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余光中教案导入_第1页
乡愁余光中教案导入_第2页
乡愁余光中教案导入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17 乡愁余光中教案导入 余光中乡愁教学设计 1. 指导学生读出诗歌的情感与韵味。 2. 了解诗歌的意象,并能通过意象感悟诗歌的意境。 3. 联系作者生平理解诗歌的情感,感悟中国人所特有的乡愁情结。 1. 随着学生对诗歌理解的不断深入,在朗读上应有不同层次的朗读表现。 2. 用示例教学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意象,并能用画面描述其他的意象。 3. 学完本诗后,选取一个意象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 课前播放罗大佑演唱的余光中的诗作 乡愁四韵,营造一种深沉而忧愁的氛围。 一、联系实际,创设情境,渲染氛围。 从学生“想家”联系历史引出“两岸分离”的故事。 二、指导朗读,初步体会诗歌的感情 后找一位同学朗读这首诗。通过评价交流,让学生初步读出诗歌的节奏、情感。 l 根据普通话的变音规则,前面的韵尾是“ i”的时候,“啊”变音为“呀”。 l 声音要低沉,语速要舒缓,可适当运用颤音,表达伤心之情。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17 如果学生对情感的体会还不够深刻,可讲述诗人与他的母亲之间的感人故事,联系他写给母亲的其他悼亡诗,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感受诗人的情怀。 21 教育网 余光中是个孝子,他为母亲写了许多悼亡诗。在招魂的短笛里,他对母亲的慈魂说:“春天来时,我将踏湿冷的清明路, /葬你于故乡的一个小坟, /葬你于江南,江南的一个小镇。 /垂柳的垂发直垂到你的坟上, /等春天来时,你要做一个女孩子的梦,梦见你的母亲。” 三、仔细品味,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让学生抓住诗中的一个词语、一个诗句或从诗歌的结构上进行品味,也可以从诗歌的意象、情感进行赏析。然后以小组为单 位进行交流,选择一个角度,一种方式展示小组讨论的成果。 1. 表时间的词语。“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些表时间的词语,将诗人一生的情感穿起来。尤其是一个“啊”字给人一种时间很久远的感觉,仿佛数不尽的回忆、道不完的人生沧桑都蕴含在这一声叹息中了。在这里可用拖音的方式,表达距离的遥远。 “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这些形容词和 “一枚、一张、一方、一弯”等量词来抒写乡愁,是以小衬大,反衬乡愁之沉重。与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有 异曲同工之妙。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17 这头、那头、里头、外头”,跟“这边、那边、里边、外边”有何不同 ?“头”,突出一种距离的遥远感,遥远得似乎没有尽头。“边”没有那种遥远感。读音上,“头”要饱满一些,厚重一些,承载的感情更深沉一些。“边”则轻飘飘的。汉语言就是这样,相同的意思因为语音的不同,一个顿挫,一个轻快。 诗每个小节的开头都用了一个相同的句式:“乡愁是 ?”,它的反复出现,营造出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这种反复咏唱的方式在诗歌中称作“复沓”。 复沓 是诗歌的一种表现手法,源于诗经,即各章的句法基本相同,中间只更换相应的几个字,反复咏唱。作用在于加深印象,渲染气氛,增强诗的音乐性和节奏感,使感情得到尽情的抒发。 些承载着诗人情感的具体事物就叫“意象”。乡愁原本是一种难以捕捉的情绪,余光中却把乡愁化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具体新颖的意象,因为这是在他不同的人生阶段中,最能承载“乡愁”的事物。 补充诗人的生平资料: 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 1928 年生于江苏南京。 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 1949 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17 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 1961 年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 让学生展开想象,从四幅画面中任选一个具体生动地描绘出来。 示例:“邮票”这个意象,就让人忍不住联想:一个在外读书的小小少年,趴在书桌上,一笔一划的给母亲写信,泪水和着思念不自觉地就滴湿了素色的信笺,信写好了,郑重的贴上邮票,塞进邮筒,也寄去了一个小小少年的全部思念,剩下的日子似乎更加漫长了:妈妈读信时会是怎样的表情?妈妈 的回信何时到达?小小的邮票里,是深深地思念,是重重的离愁,是长长的距离。 小结:这就是余光中,穷其一生在体味乡愁,而他的乡愁又与常人有着不一样的境界,难怪他被称为“乡愁诗人”。让同学们伴着“思乡曲”再次朗诵这首诗,尽情体会余光中那不一样的乡愁。 四、拓展阅读,体会中国人的乡土情结 中国人,天然有着深深的乡土情结,家被视为生命的本源。古往今来,除了余光中的作品,还有许多抒发乡愁的诗歌。在李白笔下,乡愁是床前的明月光;在王维笔下,乡愁是故乡的一枝寒梅;在席慕容笔下,乡愁是一棵没有年 轮的树。让同学们选择一个意象写一段文字,抒发一下对家的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17 思念。 21 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结语:阔别六十八年后,余光中终于回到了故乡。他曾这样描述自己的人生之路:“离开了家,才知道家的可爱;离开国的时候,才知道国的可贵,一个人必须当一回浪子,回头后才能真正明白这一切。”也许以后,为了追寻理想,你们也会离开故乡,甚至远渡重洋,到那时候,你一定会想起这首诗,会真正地理解“乡愁”背后所承载的中国人关于“家”的文化情结。 五、作业 课下搜集余光中的作品,读完后与同学们交流一 附: 余光中乡愁教学设计说明 余光中的乡愁以个人的经历为线索,巧妙地将乡愁这种抽象的情绪转化为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把对母亲、妻子、祖国的思念、眷恋之情熔于一炉,表达出渴望亲人团聚、盼望国家统一的“中国情结”。就诗歌的结构和语言而言,也能够看到中国传统诗歌的影子,值得一品。但由于学生缺乏背井离乡的体验,要理解诗中蕴含的深刻情感,却不容易。 为此,要做好两种准备:一是让学生提前搜集余光中的生平资料,阅读他的诗歌作品;二是创设情境,反复朗读,体验 诗人的乡愁情结,了解诗歌的结构体式特点,体验思家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17 念国之情,并尝试运用本课所学去艺术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理解、体味诗歌的意境和深刻的意蕴;体味诗歌的绘画美、音乐美、结构美等特点,把握诗歌的象征手法。 2以读为本,通过朗读吟诵,感悟诗歌的意蕴美,通过美读想象,感受诗歌的图画美;通过品读回味,欣赏诗歌的语言。 3体味诗人所表达的乡愁,增强爱国思想感情和祖国必将统一的思想认识。 教学重点 诵读,理解诗歌 的意象,体会诗人真挚的情感。 教学难点 感受诗歌中涌动着的激情,把握诗歌的主题。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乡愁,是深切思念家乡的心情。可以说是中国诗歌当中一个历久常新的主题,提起它,我们的脑里会涌现许多有关乡愁的诗句。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17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我们便能从中欣赏那一首首凄婉哀伤的诗歌,感受着诗人那绵绵的思念,那柔美的哀 伤。现在我们来看台湾当代诗人余光中的思乡之作。 二、余光中简介: 余光中当代诗人和诗评家。湖南衡阳人。现居台湾。1946 年考入厦门大学外文系。 1948 年发表第一首诗作,次年随国民党军队赴台。 1953 年 10 月参加创世纪诗刊,致力于现代主义诗歌创作。主要作品有乡愁白玉苦瓜等你,在雨中等,诗集灵河石室之死等,诗论集诗人之境诗的创作与鉴赏等。其中乡愁一诗,因为形象而深刻地抒发了游子思乡的殷切感情,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赞赏。他的诗,兼取中国古典文学与外国现代文学之 精神,创作手法新颖灵活,比喻奇特,描写精神深刻,抒情细腻缠绵,一咏三叹,含蓄隽永,意味深长,韵律优美,节奏感强。被尊为台湾诗坛祭酒。他的诗论文章,视野开阔,富有开拓探索的犀利朝气,强调作家的民族感和责任感,善于从语言的角度把握诗的品格和价值,自成一家。 二、诵读,整体感知诗意。 悉诗歌内容。 会诗作的意境和感情。并尝试划分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17 诗的节奏和重音。 教师作诵读提示:乡愁诗的形式美很突出:一是结构上寓变化于统一,节与节、句与句比较整齐对称, 诗人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整齐中有参差;二是音乐上营造出一种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同一位置上词的重复和叠词的运用,使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数量词的运用,也加强了全诗的音韵美。这首诗有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的恋歌。 三、探究问题 1.“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但在乡愁诗里,它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东西,作者是如何实现这一转化的 ? 明确:诗人巧妙地将“乡愁”这种情感进行了物化,也就是找到了它的对应物。在人 生的每一个阶段里,“乡愁”分别寄托在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等具体可感的对象上。这种技法通常称之为“移情”,可以增加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人所抒写的“乡愁”是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深、升华的 ? 明确:“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四个对象,分别是人生四个阶段“乡愁”的对应物。这四个阶段分别是:小时候 长大后 后来 现在。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9 / 17 小时候,诗人少小离家,与母亲书信往来,乡愁寄托在小小的邮票上。长大后,为生活而奔波,与爱人聚聚离离,船票成了寄托乡愁的媒介。到后来, 方 矮矮的坟墓,将“我”与母亲永远分开了 !而现在,一湾浅浅的海峡将“我”与祖国大陆隔开。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代表一群人的家国之思。全诗在此戛然而止,留下长长的余味。 3. 合作研讨:这四种对象前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有什么特点 ?它们共同突出了这四样东西的什么特征 ?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 明确:“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都以一种看似轻描淡写的方式,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 情感。 4. 合作研讨诗歌的第四节对诗意的拓展有怎样的重要作用 ?明确:如果去掉第四节,充其量只是一首普普通通的思念故乡的诗;有了第四节,前三节就成了铺垫,这一节又画龙点睛,乡愁的诗意升华为“国愁”和“民愁”了。 四、比较阅读。 台湾当代女诗人席慕蓉的乡愁也是抒写乡愁的,说说它与课文在表达上各有什么特点。 教师点拨: 这两首诗有着相似的写作背景。余光中和席慕蓉的祖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0 / 17 籍和出生地均在大陆,后来赴台湾。两位诗人都钟情于中国古典文化,承继传统文化中乡愁的永恒主题写出了 新意。 不同之处在于,席慕蓉的故乡在蒙古草原,她既不在那里出生,也不在那里长大,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才有机会踏上故乡的土地。她只有在梦里,在诗中,寄托无限乡愁。她的乡愁,缠绵悱恻,分别写故乡月夜的笛声、离别故乡时心中模糊的怅惘、别后对故乡的绵绵思念,意境深幽,比喻新异,也具有比较强的时代意义。但在思想深度的开掘上,这首乡愁不如余光中的乡愁那样深刻。五、语言运用。 余光中说乡愁是“浅浅的海峡”,席慕蓉说是“没有年轮的树”,那么,如果有一天走出家门,你心中最惦记的是什么 ?请发挥想 象,仿照课文,用漂亮的比喻句尽现你的感觉。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乡愁”是我国传统文学历久常新的主题,像唐代诗人李白的名作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王湾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崔颢黄鹤楼:“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余光中的 余光中之乡愁教学设计 郧县杨溪中学程国荣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1 / 17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 1、理解本诗的形象化手法所表现的具体含义。 2、学习现代诗的朗诵 基本技巧,学会节奏、重音,较有感情的朗诵。 能力目标 : 抓住意象体会丰富的想象所创造的意境,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 情感目标 : 体味作者所表达的乡愁,同化爱家爱乡爱国的意识。 教学重点: 感悟诗的主题,同化爱家爱乡爱国的意识。 教学难点: 体会诗的意境,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法: 诵读法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由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导入 师:同学们,有谁会唱我的中国心吗? 师: 好,请我们一起唱这首歌。 师转身在黑板上写下“黄山”“黄河”“长江”“长城”“中国心”九个大字。师:同学们,这是香港歌手张明敏的一首抒情歌曲。请问,此曲中抒的是什么情? 明确:“中国心、爱国情” 师:是的,是中国心、爱国情。也是归国梦。香港已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2 / 17 经回归祖国,你们知道邓小平爷爷还有什么心愿没完成吗? 明确 :“台湾还没有回归” 师:是啊,台湾,和大陆仅一水相隔的台湾还没有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那台湾人民会不会想念祖国呢? 明确 :“会” 师:当然会,有台湾诗人 余光中的乡愁为证,请大家翻到书,我们一起来大声朗读一遍课文,边读边体会诗中的感情。 二、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1、 学生自读 2、作者介绍: 余光中:中国台湾诗人。福建永春人。先后在金陵大学和厦门大学外文系学习。历任蓝星、现代文学等杂志的主编,著有长诗天狼星、诗集蓝色的羽毛、天国夜市等。此外尚有散文集、评论集多种老师指导 本诗歌朗诵的基本要求:本诗感情是忧郁深沉的,所以语速要稍慢且舒缓。重音和节奏的处理如下: 第一节稍平淡,回 忆的口气;第二节增加了遗憾的语气;第三节,要体现出深深的失落和痛苦;第四节,表现出而今的惆怅。 节与节之间要有足够的停顿,特别在前三节与第四节间,约停 2。 5 秒。 读的时候要配合相应想象,全情投入。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3 / 17 4、老师范读,学生注意划分节奏和重音 乡愁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 /是一枚 /小小的邮票 我 /在这头 母亲 /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 /是一张 /窄窄的船票 我 /在这头 新娘 /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 /是一 方 /矮矮的坟墓 我 /在外头 母亲 /在里头 而 /现在 乡愁 /是一湾浅浅的 /海峡 我 /在这头 大陆 /在 /那头 5、师:好,读完了,大家知道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吗? “知道,也是爱国情,归国梦” 6、师:很好,你们真聪明,我现在再给大家朗诵一首诗,请大家仔细听,感受它里面的感情。 当我死时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4 / 17 余光中 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 在中国,最美 最母亲的国度, 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听两侧,安魂曲起自长江,黄河, 两管永生的音乐、滔滔、朝东,这是最纵容最宽阔的床, 让一颗心满足地睡去,满足地想,从前,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 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了解,想望透黑夜看中国的黎明, 用十七年为餍 国的眼睛,饕餮 西湖到太湖, 到多鹧鸪的重庆,代替回乡 示。学生自行练读,然后点学生读。 三、赏析诗歌 1、随着同学们声情并茂的朗诵,课堂上也弥漫了浓浓的乡愁。通过朗诵这首诗,我们可体会到在诗人漫长的生活经历中那对故乡绵绵的思念一直萦绕在诗人的心头,让诗人怅惘叹息不已,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 明确:小时候 长大后 后来啊 而现在四个时间序词,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5 / 17 代表了四个人生阶段。诗人以时间的变化来组诗,四个时间序词也即概括了诗人的整个人生,也就是浓浓的乡愁牵动了诗人的一生。 2、四个时间序词,代表哪四个人生阶段?四个人生阶段又因什么而愁? 明确:少年时 邮票 母子分离 成年后 船票 夫妻分离 后来 ?坟墓 ?母子死别 现在 海峡 游子与大陆的分离 3、乡愁本是非常抽象,不可捉摸的一种情感,诗人又是通过什么具体可感的东西来表达的? 明确:邮票 船票 坟墓 海峡 邮票:小时候离家读书,乡愁惟有通过那小小的邮票以写信的方式来向母亲诉说心中的思念。 船票:长大后,为生活所驱遣而奔走他乡,这时候,除了对母亲的思念外,又增加了对爱人的惦念,所以,那缕缕的乡愁,便只有寄情于那一张张来来回回的船票。 坟墓:不管是小时候,还是长 大后,乡愁都有所寄托与排遣。到后来,时空的阻隔再也得不到沟通,一方矮矮的坟墓,把我与母亲 生者与死者,永远地隔开了。不管是邮票还是船票,都无法叩开这一小小的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