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第七章生产要素定价理论.ppt_第1页
西方经济学第七章生产要素定价理论.ppt_第2页
西方经济学第七章生产要素定价理论.ppt_第3页
西方经济学第七章生产要素定价理论.ppt_第4页
西方经济学第七章生产要素定价理论.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思考:农民应该得到多少报酬? o假定只有一亩地,如果一个人种,可以打 1 000斤稻米,两个人只能打1 800斤,三个人 只能打2 100斤,等等。 o如果有100个人来种这一亩地,那么每个农民应 该得到多少工资,也就是多少稻米呢? 1 解析: o每个人到底能分得多少稻米,必须进行边际考虑 。也就是看最后一个人,即第100个人的产量是多少 。比如是10斤,也就是说,由于增加最后一个人所 增加的产量是10斤,这个产量就叫“边际产量”。 经济学家说,每个人应该获得的稻米就是这个边际 产量,即10斤。 o为什么?因为每个人劳动的贡献只有 10斤! 就是地主给农民的粮食还不到10斤,低于农民的贡献。 2 第七章 生产要素定价理论 第一节 生产要素定价理论概述 第二节 工资、地租和利润 第三节 在资本市场中利率的决定 3 第一节 生产要素定价理论概述 一、生产要素的需求 二、生产要素的供给 三、生产要素均衡价格的决定 四、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生产要素定价 4 概述 1.生产要素 (1)原始生产要素 所有者是消费者,目的是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 p劳动。 p资本:包括机器厂房工具等生产资料。 p土地:包括土地、河流、森林、矿藏、野生生物等一切 的自然资源,最稀缺。 p企业家才能。 (2)中间生产要素 p是指厂商生产出来又投入到生产过程中去的产品。 所有者是厂商,目的是实现利润最大化。 5 2.边际生产力理论 p要素价格决定:其他条件不变和边际生产力递减的前提 下,一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取决于其边际生产力。 p当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和要素的边际生产力(边际收益 )相等时,厂商才能在要素使用上达到利润最大化。 p要素的市场价格,由其需求和供给决定。 美国经济学家约翰贝茨克拉克 (John Bates Clark,1847-1938) 6 3.要素的市场价格 生产要素有两种价格: u源泉价格:买卖生产要素的服务“载体”(或称源泉) 的价格。土地所有权 u服务价格:买卖要素提供的服务的价格。土地租金 u土地、资本具有两种价格; u劳动、企业家才能只有服务价格。 u要素价格构成厂商成本,也构成要素所有者的收入,要 素价格决定也是国民收入在要素所有者之间的分配问题。 7 一、生产要素的需求 1.生产要素需求的特点 u引致需求:由于消费者对于产品的需求而引起的厂商对 生产要素的需求。或者叫派生需求。 p要素市场上,生产要素的需求方是厂商,供给 方是消费者。 p厂商之所以对生产要素产生需求,是因为消费 者对产品有需求,厂商为了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的 需求,就要使用生产要素来生产出产品引致 需求。 p厂商购买要素不是为了自己的直接需要,而是 为了生产和出售产品以获得利润。 p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共同的、相互依赖的需求 。 8 2.生产要素需求的均衡条件 n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就是利润最大化原则。 n产品市场: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n要素市场: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产品价值 (边际收益产品)。 (1)边际要素成本 MFC Marginal Factor Cost uMFC:厂商增加一单位要素的使用 所增加的成本。 u完全竞争:要素投入价格和产品产出价格都为常数。 9 n边际收益产品(MRP):厂商增 加一单位的要素所能增加的收益。 p厂商的收益取决于产量,厂商的产量又取决于生产要素 ,因此 (2)边际收益产品MRP Marginal Revenue Product u又可被称为边际 生产力 10 (3)边际产品价值VMP Value of Marginal Product u完全竞争的厂商,其产品需求曲线是水平的,价格是常 数,MR=P。 p边际产品价值,用VMP来表示。 pVMP只是MRP的一个特例,即当MR为常数时,产品价 格与要素的边际产量的乘积。 11 VMP曲线 l只考虑劳动一种生产要素。 lVMP产品价格P与劳动边际产量MPL的乘积。 l完全竞争市场中,产品价格P既定,可看作是常数。 l边际收益递减。 l随着要素增加,边际产量 MPL递减,边际产品价值必 将递减。 lVMP曲线是一条向右下 方倾斜的曲线,斜率与产品 的价格有关,价格越高,曲 线也越陡。 C B A W W1 W2 W3 O L1 L2 L3 L VMP 12 (4)厂商使用要素的一般原则:MRP=MFC l如果MRPMFC,增加一个要素所增加的收益要大于 增加的成本,利润将增加。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肯定会不 断地增加要素,从而增加利润。 l假定厂商使用一种要素、生产一 种产品,追求最大利润: l随着产量增加,边际产量下降而边际收益下降或不变, 从而边际收益产品也是下降的,最终会达到MRP=MFC 。 13 (5)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 u完全竞争厂商实现均衡的 条件:VMP=MFC=W u即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 的原则是:边际产品价值等 于该要素的市场价格。 n劳动的价格:W工资率 n资本的价格:r利息率 n短期:K不变,L可变。 nVMP=PMPL 14 3.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p按照VMP=W的原则 p劳动价格是W1,厂商对 其需求量是L1,以实现利润 最大化; p劳动价格下降到W2, VMPW2,增加要素使用 ,收益大于成本,对劳动的 需求将增加到L2; p劳动价格下降到W3,对 劳动的需求提高到L3。 厂商对劳动的需求曲线: u与厂商的VMP曲线重合 u向右下方倾斜。 (1)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 C B A W W1 W2 W3 O L1 L2 L3 L VMP 15 2.从厂商需求曲线到市场需求曲线 o单个厂商要素需求曲线不能横向加总得到市场需求曲线 。 o原因:厂商需求曲线的推导都附加了一定前提。假定要 素价格变动时,其它厂商的要素使用量不变。 u劳动价格下降,厂商都会增加劳动使用,产品市场供给 曲线右移,产量升,产品价格降。导致边际产品价值曲线 的移动,从而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也会发生变动。 u劳动价格上升,所有厂商都会减少使用量,产品的市场 供给曲线会向左移动,产品价格上升,要素的边际产品价 值曲线也会发生移动,要素的需求曲线跟着移动。 16 (2)一般要素需求曲线 l边际产量递减,所 以,对生产要素的需 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 X X P P X X D D pX要素。 17 二、生产要素的供给 o一般地,生产要素的供给曲线与一般商品的供 给曲线一样具有正斜率。 o消费者要素供给的原则实现效用最大化的条 件: 提供给市场的要素的边际效用和消费者“保留自 用”的要素的边际效用相等。 马歇尔 “四位一体”的公式:劳动 -工资;资本 -利息 ;土地 -地租;企业家的才能 - 利润 18 p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 p要素的需求曲线和供 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要 素价格,也就等于该要 素的边际生产力,所以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理 论又称为边际生产力分 配论。 三、生产要素均衡价格的决定 19 p商品市场是不完全竞争而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 情况下的生产要素定价; p商品市场与生产要素市场都是不完全竞争情况 下的生产要素定价。 四、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生产要素定价 20 p利用边际收益产品MRP来讨论生产要素的需求。 pMRP=MRMP,它既不同于边际收益,也不同于边 际产量。 p边际产量反映的是产出与要素投入之间的关系; 边际收益反映的是总收益与销售量之间的关系; 而边际收益产品反映的是总收益与要素投入量之 间的关系。 1.商品市场不完全竞争、要素市场完全竞 争情况下的要素定价 21 要素 投入量 总产量 (Q) 边际产量 (MP) 销售价 格(P ) 总收益 (TR ) 边际收 益(MR ) 边际收 益产品 (MRP) - 101010.0010010100 1999.05172872 2788.44228756 3477.94270642 表71 要素投入量与边际收益产品的关系 22 假定垄断者的需求函数、生产函数以及收益函数分别为: 需求函数 P=h(Q) 生产函数 Q=f(L) 总收益函数 R=PQ=hf(L)f(L) 那么垄断厂商的利润函数就可以写成: =PQ - WL -F = hf(L)f(L)- WL-F 其中W为要素价格,F为固定成本。 得到垄断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MRP=W。 单要素投入垄断厂商对要素的需求 23 p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所反映的是要素需求 量和要素价格之间的对应关系,边际收益产品曲线 所表示的是要素的使用量与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之 间的关系。由于在均衡时边际收益产品等于要素价 格,因此,在单要素投入的情况下,要素的边际收 益产品曲线就是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曲线。 p由MRP=W还可以导出要素价格、商品价格、需求 价格弹性以及生产函数之间的关系。我们知道, MR=P(1-1/Ed),MP是生产函数对要素投入的一阶导 数,即 MP=f (L)=W MRP=W 24 p一种要素价格的变化将会引起生产要素之间的替 代,替代效应与产出效应将改变要素的边际收益产 量曲线,如图7-4所示。 多要素投入垄断厂商对要素的需求 25 p在生产要素市场为买方垄断的情况下,生产要素 的购买者面临的要素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 表示垄断的买者只要提高生产要素的价格,就可以 得到较多的要素供给。要素价格W与要素的供给量 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W=g(L)。 2.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不完全竞争情 况下的要素定价 26 要素供给 量L 要素价格 W 变动成本MCI 12.002.00 22.505.003.00 33.009.004.00 43.5014.005.00 表7-2 要素价格与要素边际成本 27 p假定厂商是商品的垄 断卖者,又是生产要素 的垄断买者。作为商品 生产的垄断者,他对生 产要素的需求曲线等于 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曲 线MRP,作为生产要素的 垄断买者,他的MCI曲线 位于要素供给曲线的上 端。垄断者利润最大化 的均衡点是:MCI=MRP。 28 p以垄断者使用资本与劳动两种要素为假设讨论厂 商的均衡。 p假定厂商的需求函数为P=h(Q) 生产函数为 Q=f(K, L) 劳动供给函数为 W=g(L) 资本供给函数为 r=(K) p其中,W为劳动的价格,r为资本价格,厂商的利 润函数: =PQ-WL-rK=h(Q)Q-g(L)L-(K)K p可以得出垄断者要素投入的均衡条件: MCIL/MCIK=MPL/MPK29 p我们可以将上述均衡条件和前面生产理论所讨论 的最优要素投入组合的条件W/r=MPL/MPK进行比较。 二者的区别在于等式的左端,最优要素投入组合的 条件是在生产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导出的,因为 要素价格不变,所以要素投入的边际成本不变,即 MCIL=W,MCIK=r 。 p在本节中,我们放弃了要素价格不变的假定,因 此,MCIL与MCIK都不再是常数。由于要素间的相互 替代,会导致MCIL和MCIK的变化。 p实际上,W/r=MPL/MPK仅是 MCIL/MCIK=MPL/MPK的一 个特例。 30 第二节 工资、地租和利润 一、工资理论 二、利息理论 三、地租理论 四、利润理论 31 劳动的供给主要取决于劳动成本。包括两类: n实际成本:维持本人及其家庭生活必需。 n心理成本:补偿劳动者心理负效用的费用。 一、工资理论 劳动的供给问题可以看成是如何决定其全部资源 在闲暇和劳动供给两种用途上的分配。 32 思考: 为什么工资率上升到一定水平后,劳动的供给 量反而减少? u工资高过一定限度,货 币收入的边际效用不足 以抵补劳动的负效用, 劳动的供给量反而减少 。 33 劳动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劳动劳动 闲暇闲暇 OO ICIC 2 2 ICIC 1 1 E E2 2 E E1 1 QQX1 X1 QQX2 X2 E E t t QQXt Xt 补偿预算线补偿预算线 QQX1 X1 Q QX2 X2= = QQX1 X1 Q QXt Xt + +Q QXt Xt Q QX2 X2 工资提高工资提高 QQX1 X1 Q QXt Xt 0 0 QQXt Xt Q QX2 X20 0 QQX1 X1 Q QX2 X20 0 34 1.完全竞争条件下工资的决定 p所有劳动同质无差别。 p劳动的供给者很多,劳动者的需求者也很多。 p劳动的供给与需求流动完全自由。 p劳动的供给者和需求者都是劳动价格的接受者 。 完全竞争劳动市场的特征: 35 1.完全竞争条件下工资的决定 L L WW L L3 3L L2 2L L1 1 WW 3 3 WW 2 2 WW 1 1 OO a a b b c c S S W LO S D E W0 L0 劳动需求与供给共同决定工资 (1)单一等级的劳动工资率的决定 36 p首先,劳动质量的差别。 p不同质量的劳动就会有 不同位置的需求曲线和供 给曲线 p其次,补偿性的差别。 (2) 完全竞争条件下工资率的差别 W LO S0 D0 E W0 L0 D1 E1W1 S1 37 劳动市场存在的不完全竞争主要表现为: 自由进入某一职业劳动市场的条件受到限制 雇主的市场力量买方垄断 工会的力量卖方垄断 工资法律的限制最低工资法 习惯的限制 2.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工资的决定 38 工会影响下的工资水平的决定: W LO S D0 E0 W0 L0 D1 W1 E1 L1 (1)增加对劳动的需求, 增加工资, 增加就业 增加劳动需求的方法: n增加出口,限制进口; n反对用机器替代工人, 反对失业; n一人做的分给两个人。 机器代替劳动 导致劳动需求 曲线左移 39 (2)减少对劳动的供给 W LO S0 D E0 W0 L0 S1 E1 W1 L1 减少供给的方法 n强制退休; n禁止使用童工; n限制移民; n减少工作时间。 40 (3)最低工资法 n工会迫使政府 通过立法规定最 低工资,将工资 维持在一定水平 上。 n会出现失业。 W L O S D E W0 L0 W1 L1L2 41 通过工会的力量可以迫使 买方把工资提高到W2,并 把雇佣劳动量增加到Q2, 这时MRP等于工资,从而 也就消除了“买方垄断的 剥削”。 (4)消除“买方垄断的剥削” 当劳动力市场存在买方垄 断时,垄断者会将工资压 低到低于竞争性的工资率 。这种情况叫做“买方垄 断的剥削” 42 二、利息理论 1.时间偏好理论:人们喜爱现期消费,对未来难以 预期。 u放弃现期消费应该得到利息作为报酬。 2.迂回生产理论 roundabout production:先生产 生产资料,后用这些生产资料去生产消费品。 资本的净生产力 资本具有净生产力是资本能带来利息的根源。 43 3. 利率(i)的决定 n取决于对资本的需 求与供给。 n资本需求曲线D( 投资)与供给曲线S( 储蓄)相交于E, i O K DS E i0 K0 44 三、地租(R)理论 土地:(泛指各种自然资源) u特点:数量有限;位置不变;不能再生 地租: u土地使用者对使用土地所支付的价格; u或者是土地所有者因出让土地使用权而收取的报酬。 45 1.地租(R)的决定 p地租由土地供给和需求 的交点所决定。 R N O SD E R0 N0 p供给曲线是条垂线。 p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地租的趋势:不断上升 u需求不断增加,D0D1 u供给不增加,只能在S水 平。 R N O S D0 E0 R0 N0 D1 E1 R1 46 2.租金 p为与特殊的地租相区别,可把供给数量同样固 定不变的一般资源的服务价格叫做租金。 p地租是所考虑的资源为土地时的租金,而租金 则是一般化的地租。 47 准租金就是对供给量暂时固定的生产要素的支付,即固定 生产要素的收益。 在长期中固定资本 的“准地租”性质消失 ,并转化为产品价格的 决定因素, “准地租 ”转化为资本利息。 2. 准租金(准地租 ) Q0 D 48 所谓经济租金,是指 由于需求的增长,使生产 要素供给者获得超过其愿 意接受的价格的部分,其 大小等于生产者剩余。 3.经济租金 49 级差地租理论认为,地租的存在有两个必要条件:一 是土地的有限性,二是土地在肥沃程度和位置上的差异。 最终农产品将按照劣等土地耕作的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 的交点决定均衡价格P*。 3.级差地租理论 50 对于利润的来源问题,西方经济学的看法不一致。 克拉克只把企业主所获得的超额利润称为利润。 马歇尔认为:一是对管理能力的报酬;二是对从事生产 的组织供给的报酬。利润的大小决定于企业组织管理能力的 需求和供给。 熊彼特认为利润是企业家创新活动的报酬。 也有观点指出,利润是对企业主承担风险的报酬。 马克思的观点认为,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利润是剩余价值 的转化形式 。 四、利润理论 51 四、利润理论 利润分为: u正常利润:即企业家才能的价格,是一种特殊的工资。 u超额(经济)利润:超过正常利润部分的利润。 u完全竞争条件下,达到均衡就不存在任何形式的超额(经 济)利润。 52 企业获得超额利润的途径 (2)垄断 u垄断对经济的长远发展不利,不合理。 (3)承担风险 u对某项事业可能失败的补偿。 (1)创新:是指企业家对生产要素实行新的组合。 u合理,应予以鼓励。 53 五、洛伦斯曲线和基尼系数 0 100 100 A 人口累计百分比 P% 收 入 累 计 百 分 比 I% B 1.洛伦斯曲线:洛伦斯发明 的用来衡量社会收入分配平 均程度的曲线。 u离开45度线越远表示社会 分配越不平均,越近则越平 均。 n美国统计学家MO洛伦斯提出。 54 收入分配分组 等 级级 人口 百分 比 人 口 累 计计 占总总收 入百分 比 收入 累计计 1202066 220401218 320601735 420802459 52010041100 0 100 100 A 人口累计百分比 P% 收 入 累 计 百 分 比 I% B 55 2.基尼系数 u用公式表示为 A(A+B) 0 I % P % 100 A B Y M 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 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 平均。 u基尼系数0,表明洛伦 斯曲线与45度线重合,社会 分配绝对平均; u1,分配绝对不平均。 56 o洛伦斯曲线 基尼系数 收入分配 a 最小 最平均 b 次之 次之 c 最大 最不平均 国际通用的标准 基尼系 数 收入分配 小于0.2收入分配绝对绝对 平等 0.2- 0.3 收入分配比较较 平等 0.3- 0.4 收入分配基本 合理 0.4- 0.5 收入分配差距 较较大 0.5以上收入分配差距 悬悬殊 0.4是 “警戒水位” 57 国 别年 份基 尼 系 数 中 国199840.3% 印 度199737.8% 日 本199324.9% 韩 国199331.6% 菲 律 宾199746.2% 泰 国199841.4% 南 非1993-199459.3% 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