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 作 独家原创 1 / 13 空气的教案 教学目的: 知识: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并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有所认识。 能力: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思想教育:培 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 了解空气的组成及空气污染与防治。 教学方法 实验探讨法、课堂讨论启发式讲解法。 教学用具 仪器:钟罩、水槽、燃烧匙、单孔橡皮塞、集气瓶、烧杯、乳胶管、导管、双孔橡皮塞、弹簧夹、酒精灯。 药品:红磷、水。 其它:火柴。 教学过程 附 1:课堂练习一 1空气中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2在 100 升空气里氮气的体积大约是 A 78 升 B 78% C 21 升 D 21% 3空气中氧气与氮气的体积比约为 A 4: 1 B 1: C 1: D 4: 5 附 2:课堂练习二 4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 A一类 B两类 C三类 D四类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 作 独家原创 2 / 13 5 造成大气污染的有害气体是 A氮气、氧气 C一氧化碳、二氧化硫 B稀有气体、二氧化碳 D氮气、二氧化碳 6下列情况一般不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煤燃烧生成的烟 C人呼出的二氧化碳 B汽车排气生成的烟雾 D放鞭炮产生的烟雾 7被污染了的空气会严重地损害 的健康,影响 的生长,造成对自然资源及建筑物等的破坏。 8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必须要充分认识 的重要性,注意消除 以保障人类的健康和保护自然资源。 附 3:课堂练习答案 1 B A B B C C人体 作物保护环境 污染源 附 4:随堂检测 1将下列数据序号填入有关物质后面的括号内。 A 78% B 21% C D 二氧化碳 氧气 氮气 稀有气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 B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占 21%,氮气占 78% C在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气体一定是空气 D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它是由空气一 种成分组成 3桌子上入一个空烧杯,烧杯内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 作 独家原创 3 / 13 A是氮气 B是氧气 C是空气 D没有物质 4证明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 A法国的拉瓦锡 B瑞典的舍勒 C英国的道尔顿 D英国的普利斯特里 5下列排放到空气中的物质,不使空气受到污染的是 A煤燃烧产生的烟 B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 C汽车排出的尾气 D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 课题 1 空 气 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为第二单元课题 1 空气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空气是人人都离不开的最重要的化学物质,由于看不见,摸不着,学生只知道其重要,却不十分清楚空气到底是什么。本单元选择空气作为初中化学接触具体物质知识的开端,不仅是小学自然课曾对空气有过介绍,更重要的是它们在自然界分布极广,是自然界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条件,还是人类须臾离不开的天然物质;还因为氧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元素,通过对它们的认识和了解,可以比较顺利地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世界来探索物质的奥秘。 考虑到学生刚接触化学,充满好奇和兴趣,而空气一节的内容是最贴近学 生日常生活,最能培养学生人平常生活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 作 独家原创 4 / 13 中追根溯源,发现问题,是培养他们创新精神和初步掌握科学探究方法的极好契机。然而学生刚开始学化学,虽在绪言和实验基本操作课上了解掌握了一些知识和操作,但相应的知识储备也是相当不足的,比如 C、 S、 P 等物质燃烧后的产物和状态他们都还没有学到;气体减少压强降低的物理原理也没有学到,要引导他们完成对空气成分的探究有一定的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我设计了以证明空气的存在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为主线的一节实验探究课,并于课前安排并鼓励学生查阅教材、书刊及其他信息资源,既是为探究课做好的必要的 知识准备,也是旨在培养学生初步具备探究者应具备的一项能力。 教学重点:空气的组成、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教学难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本课题主要采用问题探究来设计教学,始终贯穿“设置主题分析思考实验探究总结交流”的教学流程,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 引入课题探究设计 1:证明空气的存在 2:探讨空气成分探究设计 3: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探究 4: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及反思总结。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 作 独家原创 5 / 13 首先通过猜谜的形式引入课题,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教学情景。 然后引导学生设计证明空气的存在; 接着观看以前科学家如拉瓦锡探究空气的实验,以期达到以下目的: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通过科学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作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初步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初步了解拉瓦锡的实验原理,启发学生理解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原理。 在搞清拉瓦锡测定空气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出示信息,由学生设计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药品和装置后, 由教师或多媒体演示: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地向学生提问,设置悬念让学生思考、做出假设或得出结论。如: 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有哪些现象? 为什么打开止水夹后烧杯中的水就会进入广口瓶中? 进入到广口瓶中的水的体积相当于原广口瓶中哪种气体的体积? 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完成该实验有哪些注意事项? 实验过程的误差分析等等。 在上述问题中,大多数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可能有困难,本人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学生实验,就很好地将这一难点突破了。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 作 独家原创 6 / 13 对于问题的 误差分析,教师可以放在实验后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得出产生误差可能有以下原因: 装置气密性不好;红磷不足,没有把氧气耗尽;没有等到集气瓶冷却就打开止水夹;导气管的体积被忽略不计了,同时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还有 一个主要误差是来自于燃烧方式本身。因空气里的氧气在耗尽前燃烧就会停止。 关于燃烧停止后剩余气体里有无残余氧气;剩余混合气体里氧气比例小到什么程度时燃烧就会停止,这一点可作为研究性学习课题,留课后安排学生作进一步探究。 通过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 性,锻炼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达到实验教学的真正目的。 二、教案设计 知识与技能 空气,并了解空气的组成; 空气的成分进行合理的推测,并能利用教师提供的简单仪器和药品,对空气的成分进行科学的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初步学会简单的实验设计、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并加以描述,对相关实验现象能给出合理的解释。 过程与方法 进行“空气中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 作 独家原创 7 / 13 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探究过程中,能提出问题,并设计简单实 验解决问题; 验的方法获取信息,并从实验信息中得出科学的结论; 主动与人交流、讨论,清晰的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步发展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学的看待科学家的实验过程及结论; 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重点 空气的组成,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难点 通过实验探究空气 的组成。 讲演法、自学指导法、实验讨论法等 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装置、 500 筒、 100 筒、10 筒、 500 杯、红磷、水、火柴。 第二单元 课题 1 空气 目标要求 1、知识与技能:知道空气的组成及各成分的用途,空气污染及环境保护的有关 知识。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 作 独家原创 8 / 13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空气的组成,了解探究的一般过程;联系生活经 验,认识纯净物和混合物,初步了解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化学学习方法之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空气的组成的实验探究,激发学习和探究的兴 趣,培养合作和勤于思考的科学作风,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空气的组成及空气污染与防治。 难点:能否用红磷以外的物质来测定空气的组成。 课型:探究型,多媒体 课时:二课时 实验准备: 集气瓶、水槽、燃烧匙、单孔橡皮塞、烧杯、导管、弹簧夹、酒精灯、红磷、水、火柴。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出示一幅 蓝天、白云、草地、人、动物图片 提问 1:这幅图片上除了蓝天、白云、草地、人、动植物外还有什么? 空气 提问 2:人类和一切动植物的生命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 作 独家原创 9 / 13 支柱是什么气体? 空气。 讨论:请说出空气与我们的关系。 2、新课探究: 一、空气的组成 阅读:课本第 22 页 思考:二百多年前,法国科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那他是如何研究的呢?拉瓦锡的结论是什么? 结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总体积的 1/5。 实验 2气中 氧气含量的测定 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反应停止后,水槽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中,约占瓶内体积的 1/5 结论:红磷燃烧消耗氧气,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1/5。 推论:空气中剩余的约 4/5 体积的氮气不燃烧,不支持燃烧,难溶于水。 探究: 1、在实验中发现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小于1/5,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红磷熄灭后瓶内还有没有残余的氧气? 3、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探究参考: 1、少于 1/5 的可能:红磷的量不足,温 度没冷到室温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 作 独家原创 10 / 13 就观察,装置的气密性不好,当燃烧到一定程度时,瓶内氧气含量低,红磷不能继续燃烧。 2、如果红磷的量不足反应结束后瓶内有残余氧气;氧气含量低时,红磷熄灭,氧气剩余。 3、装置不能漏气。 结论;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它不是单一的物质,是由多种气体组成。 空气的组成:氮气 78%、氧气 21%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其它杂质 一、混合物和纯净物: 混合物: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这些物质之间没有发生反应,各自保持着各自的性质。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可以用专门的符号来表示。 小结:略 作业:课后习题。 教后: 第二课时: 三、空气的作用; 讨论:空气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说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阅读:课本第 24 页 1、氧气: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 作 独家原创 11 / 13 讨论:为什么叫做“养气”?氧气通常有哪些用途呢? 阅读:课本第 24 页 2、氮气 讨论:氮气有哪些用途? 1) 肥的重要原料。 2) 。 3) 4) 5) 讨论: 1) 种现象说明氮气能不能支持燃烧? 不能支持燃烧 2) 继续上升吗?这种现象能不能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 不会;能 3) 不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氮气的性质? 能 小结: 物理性质:一般指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和密度,以及是否溶于水等。这些性质不需要通过化 学反应就能表现出来。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反应表现出来的性质 练习:请列出氮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稀有气体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 作 独家原创 12 / 13 定义:由于有空气中含量比较少 成员:氦 氖 氩 氪 氙氡 性质:无色、无味。由于其化学性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6.1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教学设计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 2025年气候变化对全球粮食安全的影响分析
- 到图书馆去:卡尔迪什的发现说课稿初中化学鲁教版五四学制2013八年级全一册-鲁教版五四学制2012
-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三单元 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 第七课 拥有财产的权利 第3框 无形的财产说课稿 新人教版
- 神笔马良整本书汇报课
- 第四节 旅游安全教学设计高中地理湘教版选修Ⅲ旅游地理-湘教版2004
- 2025年农村地基买卖合同5篇
- 八年级语文下册 成语故事 第十五课 讳疾忌医 第七课时 阅读理解与科普阅读说课稿 新教版(汉语)
- 第7课 生动的播放效果说课稿-2023-2024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四年级下册粤科版
- 2025年二级建造师继续教育考试题库含答案
- 消毒供应中心查房课件
- 2025年旅游策划服务框架协议书
- 银行解冻申请书
- 2025年成人高考政治(专升本)考试题库
- KCA试题库完美版
- 铺面装修购销合同模板
- 五年级英语上学期 Unit 2 阅读理解精练-译林版三起(含答案)
- DB35∕T 2174-2024 改良酸性土壤专用有机肥料通 用技术要求
- 森林抚育作业设计
- JT-T-1211.1-2018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用快速修补材料第1部分:水泥基修补材料
- 水利工程运维水利工程运行和日常维修养护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