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式传感器》PPT课件.ppt_第1页
《电容式传感器》PPT课件.ppt_第2页
《电容式传感器》PPT课件.ppt_第3页
《电容式传感器》PPT课件.ppt_第4页
《电容式传感器》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章 电容式传感器 传感器原理 北京化工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测控系 1 第3章 电容式传感器 第一节 电容及结构 一、电容 二、结构 三、电容式传感器工作原理 1、变极距型电容传感器 2、变面积型电容传感器 3、变介质型电容传感器 第二节 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措施 一、等效电路 二、边缘效应 三、静电引力 四、寄生电容 五、温度影响 电容式 传感器原理 2 第三节 电容传感器的测量电路 一、交流电桥 二、充放电电路 三、谐振电路 四、脉冲宽度调制电路 第四节 电容传感器的应用 一、电容式位移传感器 二、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 三、电容式力和压力传感器 四、电容式物位传感器 五、涡街流量计 电容式 传感器原理 3 第3章 电容式传感器 电容式传感器是将被测量的变化转换为电容量变化的一种传感器。 电容式传感器的特点 电容式传感器应用于 结构简单 分辨率高 非接触测量 能在高温、辐射和强烈震动等恶劣条件下工作 压力 位移 加速度 液位 成分 等测量 4 第一节 电容及结构 一、电容 1、 导体的电容 2、 电容器的电容 二、结构 三、电容式传感器工作原理 1、 变极距型电容传感器 2、 变面积型电容传感器 3、 变介质型电容传感器 5 第一节 电容及结构 一、电容 1、导体的电容 导体在静电平衡状态下是一个等电势体。 然而对孤立带电导体来说,它的电势 U(孤立导体的电势)和所带 的电量 q 的大小成正比; 对于同一个导体来说,它的电容是一个常量 它与导体本身的大小、形状有关 它与导体的材质、和它所带电量的多少、是否带电无关 导体的电容在数值上等于使该导体得到单位电势时所必须给予的 电量。 孤立带电导体所带的电量 q 与其电势 U 比值称为导体的电容,即 6 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容的单位称为法拉,简称法,符号为F 。 如: 导体所带电荷为1库仑C, 电势为1伏特V, 则该导体的电容为1法拉F。即: 孤立导体的电势就是该导体与无穷远处的电势差 孤立导体的电容可理解为该导体与无穷远处的极板所构成的电 容器的电容。 在实际中,孤立导体的电容(目前)是没有应用意义的。 7 2、电容器的电容 两个任意形状的带有等值异号电荷的导体组合为电容器,这两个 导体称为电容器的极板。 电容器的组成 通常电容器由两个金属极板和介于中间的介质所组成 电容器电容C的定义 电容器电容C为:电容器一个极板所带电荷 q (指绝对值)和两个极板的电势差UA UB(不 是某一极板的电势)之比,即: 电容器的电容是描述电容器本身电容性质的物理量 金属极板 电介质 金属极板 电容器的组成 8 (1)平板电容器 平板电容器由绝缘介质分开的两个平行金属板组成,如下图。 当忽略边缘效应影响时,其电容量C 为: 式中: C 电容量(F 法) 0 真空介电常数(8.8510-12F/m) r 电容极板间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 电容极板间介质的介电常数 电容极板间距离(m) A 电容极板的有效面积(m2) ( 式3-1 ) A 极板 极板 平板电容器 9 介电常数r 介电常数是表征电介质的物理量 当电容器中充满电介质时,其电容量通常比真空时大, 电容器充满均匀电介质时的电容值 Cr 与其为真空时的电容值 C0 之比等于电介质的介电常数 电介质是电绝缘体的学名 A 极板 极板 平板电容器 r= Cr /C0 10 由式可见 、r、A 某一项或某几项变化时 都会引起电容 C 的变化;这些量的变化可以间接反映 线位移 角位移 压力 加速度 液面高度 材料厚度 等物理量的变化 A r 极板 极板 平板电容器 通过测量电路可把电容量的变化 转换成统一的电量输出。 11 以电容极板间距离为变化量, 可组成变极距型电容传感器 电容式传感器分为:变极距型、变面积A型、变介质r 型 A r 极板 极板 平板电容器 以电容极板的有效面积A 为变 化量,可组成变面积型电容传感 器 以电容极板间介质的介电常数 r 为变化量,可组成变介质型电 容传感器 12 (2)球形电容器 球形电容器是由半径分别为RA、RB的两 个同心球壳组成,两个球壳间充满介质 ,介质的电介常数为0(空气); 如图所示。其电容为: 若RBRA,则 实际地球所组成的电容器为孤立导体球 形电容器,其电容为: R 孤立导体球电容器 地球半径R6106m 地球的电容为:C667F RA RB 球形电容器 0 13 (3)柱形电容器 柱形电容器是由半径分别为RA、RB的两个同轴柱形壳组成, 两个柱形间充满介电常数为0 的介质(空气),如图所示。 其电容为: RB RA L 柱形电容器 0 14 (4)平行直导线形电容器 平行直导线形电容器是由半径分别为 r 的两条平行的“无限长”直导线A、B 组成,其间相距为d(dr),且其 间充满介电常数为0 的介质, 如图所示。其电容为: d r BA 平行直导线形电容器 0 式中: d 导线A、导线B间距离 r 导线截面半径 0 导线间电介质介电常数 15 二、结构 线位移 平板形 型 变极距 角位移 平板形 单组式差动式 16 型 变介质 单组式差动式 线位移 平板形 线位移 圆柱形 l l l l 17 A型 变面积 单组式差动式 线位移 平板形 线位移 圆柱形 角位移 平板形 角位移 圆柱形 ll ll 18 电容式传感元件的各种结构形式 d d1d2 (a)(b)(c)(d)(e)(f) (g)(h)(i)(j)(k)(l) 变极距型:(a)、(e) 变面积型:(b)、(c)、(d)、(f)、(g)、(h) 变介电常数型:(i)(l) 19 三、电容式传感器工作原理 1、变极距型电容传感器 变极距型电容传感器的结构原理图如下图所示。 测量原理 改变电容极距 被测量通过动极板的上下移 动,引起两极板的极距 改 变,从而得到电容量的变化 。 图中: r 介质相对介电常数 A 电容极板的面积 两极板的极距 0 A r 定极板 动极板 变极距型电容 20 (1)变极距型电容传感器的初始电容 C0 式中: 0 真空的介电常数 0 =1/(3.6) (pF/cm) = 8.8510-12F/m r 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 A 电容极板面积(m2) 0 初始极距(m) ( 式3-2 ) 电容传感器的初始电容量 C0为: 0 A r 定极板 动极板 变极距型电容 21 (2)变极距电容传感器电容量的变化C 当动极板因被测量变化而向上移动 使0 减少 时 电容量增大 C 则电容为: 由上式可见 传感器输出特性C= f ( )是非线性的, 如图所示。 ( 式3-3 ) 电容C与极距之间的关系为反比关系 C, C (式3-3)减(式3-2)得电容量的变化C 0 C C 0 C0 C = f () 特性曲线 0 A r 定极板 动极板 变极距型电容 ( 式3-2 ) 22 (3)电容相对变化C/C0与极板间距相对变化/0的关系 如果满足条件(/0)1,(式3-4) 可按级数展开成 ( 式3-5 ) 略去高次(非线性)项,可得: ( 式3-6 ) 电容相对变化C/C0 与极板间距相对变化/0为近似线性关系 电容相对变化量C/C0为: ( 式3-4 ) 23 (4)灵敏度 K (式3-8) 灵敏度K为: 0 越小,灵敏度K越高 灵敏度 K与初始极距0 的平方成反比,可用减少0 的办法来提高 灵敏度。 由上式可见 例: 电容压力传感器 取0 =0.10.2mm C0 在20100 pF之间 0 A r 定极板 动极板 变极距型电容 24 (5)非线性误差ef 在前面的输入输出关系推导中,略去了高次项, 其中非线性误差 最大的项为二次项, 因此,用该项(/)2与/比的百分比作为非线性误差ef ,即: (式3-9) 25 0 减小,灵敏度 K 提高 对电容极板初极距0 的讨论 0 C C 0 C0 C = f () 特性曲线 非线性误差的大小取决于/0 比值 ,比值小非线性误差小,因此,从非线 性误差则要求比值越小越好 0 过小(在静电势较高时)能引起电 容器击穿或短路 防止电容器击穿,极板间采用高介电 常数的材料(云母、塑料膜等)作介 质,起绝缘作用。 仅从一个方面考虑0 变化是不全面的 26 (6)实际上电容器均采用高介电常数的材料(云母、塑料膜等) 作介质 设: 电容极板间有两种介质 一种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r1(空气: r1=1 ),其介质厚度为1 一种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r2(绝缘材料),其介质厚度为2 则电容为: 由上式可见 实际使用的电容器的电容量还与绝缘介质相对介电常数r2 和介质 厚度1、2有关 (实际使用时,一般绝缘材料的介电常数r2和其厚度2为常数) 2 A r2 定极板 动极板 高介电常数 的材料 采用高介电常数的材料的电容器 1 27 (7)变极距型差动式电容器 下图为差动式结构,动极板置于两定极板之间。 当动极板为初始位置时,0=1=2,两边初始电容相等。 当动极板向上位移时 两边极距为 1=0-,2=0+ 两组电容一增一减 1 定极板 定极板 动极板 2 变极距型差动式结构 28 由(式3-4)、(式3-5)可得 (式3-11) ( 式3-4 ) ( 式3-5) 则电容总的相对变化量为: 29 变极距差动式结构电容总的相对变化量为: 略去高次项,可得近似的线性关系: (式3-12) 由于差动式结构,式中奇次方项被抵消。 1 定极板 定极板 动极板 2 变极距型差动式结构 30 差动式结构相对非线性误差ef 为: (式3-13) 灵敏度提高一倍 非线性误差减小一个数量级(/p2 时 F1= p1A F2= p2A F1F2 动极板金属膜片弯向右边 两个差动电容一个增大、一个减 小,且变化量(绝对值)大小相 同。 式中: A 电容动极板有效面积(m2) 差动电容式差压传感器工作原理 p1p2 abc 电极引线 p1=p2、F1=F2 F1F2 p1p2 abc 电极引线 p1p2、F1F2 F1F2 87 当测量室两边的压差反向变化 p1p2时 F1= p1A F2= p2A F1F2 动极板金属膜片弯向左边 两个差动电容一个增大、一个减小, 且变化量(绝对值)大小相同。 p1p2 定极板 (金属镀层) 动极板 (金属膜片) abc 玻璃衬底 p1p2、F1F2 电容式差压传感器 电极引线 F1F2 88 电容动极板的位移 x 式中: k 电容动极板的刚度系数 (kg/m) A 电容动极板的有效面积 (m2) p 作用在动极板两边的压差 (Pa) p=p1-p2 0 真空介电常数(8.8510-12F/m) 电容极板间介质的介电常数 综上可见 p F x C C= f (p ) 电容C为: p1p2 定极板 (金属镀层 ) 动极板 (金属膜片 ) abc 玻璃衬底 电容式差压传感器 电极引线 89 智能型差压/压力变送器 90 (2)电容式压力传感器 F=AP 式中: A 电容动极板面积 a 电容定极板面积 P 被测压力 k 电容极板的刚度系数 F 电容动极板受压力作用产生的力 d 动极板与定极板的距离 0 真空介电常数(8.8510-12F/m) 电容极板间介质的介电常数 被测压力作用在电容的动极板上转换成向下的作用力,在该力的 作用下,动极板向下移动,从而改变电容的极距。 d=kF =kAP 动极板上的作用力F为: 电容的极距d为: P d 电容式压力传感器 综上可见 p F d C C = f ( p ) 电容C为: 91 (3)大吨位电容式称重传感器 结构 大吨位电容式称重传感器结构是在扁环形弹性元件内腔上下平面上 分别固定有电容传感器的定极板和动极板。结构如下图所示。 工作原理 称重时,弹性元件受力F变形,使动、定极板位移,导致传感器电容 量变化,从而测出被测量的大小。 动极板的位移 x 式中: k 扁形弹性元件刚度系数(kg/m) F 作用在传感器上的测量力(N) a 电容定极板面积(m2) 0 真空介电常数(8.8510-12F/m) 电容极板间介质的介电常数综上可见 F x C C = f ( F ) 弹性体 绝缘材料 定极板 动极板 极板支架 电容式称重传感器 F 电容C为 x = kF 92 四、电容式物位传感器 (1)电容式液位传感器 电容式液位传感器是将被测量作为电容极板间的介质,被测介质液面 的变化引起电容变化的一种变介质型电容传感器。用于测量非导电介 质的液体。 结构如图所示。 电容式液位传感器的构成 极板分为内外电极,极板形状为柱 形或面形 被测介质是具有一定介电常数1的电 解质(有很好的温度特性) 图中: D 外电极的内径 d 内电极的外径 2 液面以上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 1 被测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 H 传感器插入液面的深度 L 两电极相互覆盖部分的高度 H 被测介质 1 电容式液位传感器 2 L 外电极 内电极 D d 93 式中: D 外电极的内径 d 内电极的外径 1 被测液体的相对介电常数 2 液面以上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 H 传感器插入液面的深度 L 两电极相互覆盖部分的高度 当被测液面高度发生变化时,将会引起电容量的变化,其电容量C为: 电容的变化量Cx为 : 可见 C = f ( H ) 当被测液面高度为零时,其电容量C0为: (极板形状为柱形) H 被测介质 1 电容式液位传感器 2 L 外电极 内电极 D d 94 (2)电容式料位传感器 电容料位传感器用来测量非导电固体物料的料位。 单电极测量方案中,(单)电极 棒与容器壁(金属材料)组成电 容传感器的两个电极。 图中: D 容器的内径 d 电极棒的外径 0 料位以上介质的介电常数 物料的相对介电常数 H 物料的高度 D d 电极棒 容器壁 (另一个电极) 电容式料位传感器 0 H 2 外电极内电极 被测介质 1 由于固体物料的摩擦力较大,容易“滞留”,故一 般不用双电极测量形式,而用单电极(棒)测量 形式。 结构如下图所示。 95 电容 C 变化与物位 H 变化之间的关系为: 式中: D 容器的内径 d 电极棒的外径 0 料位以上介质的介电常数 物料的相对介电常数 H 物料的高度 可见 C = f ( H ) D d 电极棒 容器壁 (另一个电极) 电容式料位传感器 0 H 96 五、涡街流量计 涡街流量计是利用流体作用于节流装置(旋涡发生体)产生有规 则的旋涡现象来测量流量的仪表。 涡街流量计工作原理 在流体中设置旋涡发生体,当流体流过漩涡发生体,在旋涡发生 体两侧交替产生有规则的旋涡 这种旋涡称为卡曼涡街(Karman Vortex Street) h 旋涡 发生体 l V流体流速 D 三角柱卡曼涡街 d 97 当相对两列旋涡之间的距离 h 和同列的两侧旋涡之间的距离 l 之比 满足 h/l=0.281 时 则产生的涡街是稳定的 h 旋涡 发生体 l V流体流速 D 三角柱卡曼涡街 d 图中: h 相对两列旋涡之间的距离(m) l 同列两侧旋涡之间的距离(m) v 被测流体的平均流速(m/s) d 旋涡发生体迎流体面宽度(m) D 流体管道的内通径(m) 98 由式可见 旋涡频率 f 与流体的平均流速 v 成正比 测得频率 f 就可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