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F-1、IGFBP-3水平与2型糖尿病炎症因子及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ppt_第1页
IGF-1、IGFBP-3水平与2型糖尿病炎症因子及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ppt_第2页
IGF-1、IGFBP-3水平与2型糖尿病炎症因子及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ppt_第3页
IGF-1、IGFBP-3水平与2型糖尿病炎症因子及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ppt_第4页
IGF-1、IGFBP-3水平与2型糖尿病炎症因子及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GF-1、IGFBP-3水平与 2型糖尿病炎症因子及 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西医结合内科(内分泌方向) 夏静 导师: 尚文斌 教授 汇报提纲 n课题研究目的 n理论与实际意义 n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 n课题研究的内容和主要研究方 法 研究目的 n探讨血清IGF-1和IGFBP-3水平与2型糖 尿病炎症因子的相关性,并在中医证 型中寻求其分布规律,为西医研究2型 糖尿病机制及中医证型的客观化提供 参考依据。 汇报提纲 n课题研究目的 n理论与实际意义 n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 n课题研究的内容和主要研究方法 理论与实际意义 2型糖尿病 IGF、IGFBP炎症因子中医证型 IGF系统 机体生长及增殖的重要调节者 uIGFs(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2) u IGFBPs(类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6) uIGFBP-pr(类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酶) 中医对消渴病机的理解 n王忆黎等认为2型糖尿病的本虚是机体产生炎症因子的基本 条件,而炎症因子又是脏腑机能失常,痰瘀成聚而发生炎性 反应过程中随之而生的病理性标志产物。 n郑文静等认为机体气虚推动无力、痰湿阻碍气机、热邪煎熬 津血,均可造成血瘀。而凝血纤溶系统对维持机体出凝血平 衡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调控血栓形成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同 时也与炎症过程密切相关。 n有人认为痰湿体质是低度炎症发生的内在基础,痰饮、瘀血 均是低度炎症的主要病理产物,痰可致瘀,瘀可致痰,痰瘀 互结是消渴的病理产物又是其致病因素,导致消渴各种并发 症的发生。 nIGF/IGFBP系统在中医消渴的病机中或许同样参与了本虚( 气虚、阴虚)、标实(燥热、痰瘀)的病理反应,与炎症因 子一样,与中医所述的气虚、阴虚、痰湿、血瘀之间有着一 定的相关性。 IGF/IGFBP 与糖代谢 n越来越多的证据提示IGF系统在糖代谢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并与全身炎症反应相关联。 n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除了促机体生长及增殖的这些 作用外,还参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一些IGFS不 仅参与机体的生长,还与胰岛素协同作用,降低饭后血糖 水平。 n2型糖尿病与循环中IGFS及IGFBPS水平有一定相关性, 已有报道IGF能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可能对全身炎症起到 有利作用。 nIGF/IGFBP影响2型糖尿病的机制可能是通过与许多炎症 机制潜在的相互作用。 炎症因子与2型糖尿病 nT2DM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同炎症密切相关,认为 T2DM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 n不少学者在探索糖尿病的病因时提出了“炎症发病学说”, 临床上可以通过对一些炎症因子(CRP、IL-6 、TNF-等 )的检测,来尽早预测和发现糖尿病的发生,指导临床采 取相应措施。 n黄沙等认为2型糖尿病的发病与肥胖、IR有关,而炎症状 态贯穿于肥胖、IR及DM的全过程,肥胖、脂肪堆积,分 泌大量致炎因子或炎症介质,引起或介导炎症反应。 本虚 标实 气虚 阴虚 痰湿 血瘀 炎症因子IGF、IGFBP 汇报提纲 n课题研究目的 n理论与实际意义 n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 n课题研究的内容和主要研究方法 现代医学研究 n有研究发现低水平的IGF-1、IGFBP-3与系统 的炎症标志物包括高C反应蛋白(CRP)、高 白介素-6(IL-6)有关联。 n有相关代表性数据显示:肥胖及胰岛素抵抗( IR)与IGF系统及其有关因子的变化是有联系 的。 n国外研究表示高水平的IGFBP-3可能是胰岛素 抵抗和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之一,但有待于 将来的进一步研究。 中医研究概述 n低度的血管炎症必然导致痰饮停聚,瘀血内停。 因痰瘀相关,痰可致瘀,瘀可致痰,从而痰瘀交 结,致痰瘀同病。所以,痰瘀互结是低度炎症的 基本病理特征。 n王丽英等认为低度炎症的发生是以气虚、气滞、 痰饮、瘀血为先决条件的。 n王忆黎等认为消渴的病机归纳为虚、痰、瘀、毒 四端,颇能反应出该病本虚标实的病理特点。 n张冰冰等认为消渴的“湿热、血瘀、痰瘀、毒热” 产生的病理机制和炎症发病密切相关,本虚是炎 症发病的病理基础,标实则是“湿热、痰瘀、血 瘀、毒热”为主的病理性产物在体内的形成与积 聚。 n通过IGF、IGFBP与炎症因子的关系、 炎症因子与消渴发病的病理基础的关系 ,我们是否可以推测IGF-1、IGFBP-3或 许亦可以是消渴发病过程中的一个重要 病理基础,它与气虚、阴虚、痰湿、血 瘀之间的相关性值得我们去探讨。 汇报提纲 n课题研究目的 n理论与实际意义 n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 n课题研究的内容和主要研究方法 课题研究内容 n临床筛选2型糖尿病病例,对其进行中医辨证,归 入相应证型。在相同中医证型中,将实验室测得 的血清IGF-1、IGFBP-3水平与2型糖尿病炎症因 子(CRP、IL-6、TNF-)水平作科学统计,予 以对照。并归纳IGF-1、IGFBP-3水平在不同中医 证型中的分布规律,从而探讨IGF-1、IGFBP-3与 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的相关性。 主要研究方法 u病例选择 1.西医诊断标准 2.中医诊断标准 3.纳入标准 4.排除标准 u病例来源 u获得数据 u统计方法 u西医诊断标准 根据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诊断和分型: 符合上述标准之一的患者,在另一天重复上述检查,若仍符合三条标准之 一者即诊断为糖尿病。 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 1. 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 11.1mmol/l(200mg/dl) 或 2. 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水平7.0mmol/l(126mg/dl) 或 3.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中,2hPG水平 11.1mmol/l(200mg/dl) u中医诊断标准 符合中医消渴范畴,参照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 研究指导原则及高等医药院校中医诊断学第五版教材有关内容,拟定分型标 准: 具备主症2项;或主症1项加次症2项,即可诊断。 证型临 床 表 现 气阴两虚 主症:咽干口燥,倦怠乏力。 次症:多食易饥,口渴喜饮,气短懒言,五心烦热,心悸失眠,溲赤便秘。 舌脉:舌红少津液,苔薄或花剥,脉细数无力,或细而弦。 阴虚燥热 主症:咽干口燥,心烦畏热。 次症:渴喜冷饮,多食易饥,溲赤便秘。 舌脉:舌红苔黄,脉细滑数,或细弦数。 痰湿内阻 主症:胸脘腹胀,或食后饱满,头身困重。 次症:体形肥胖,心胸烦闷,四肢倦怠,小便黄赤,大便不爽。 舌脉:舌红苔白或微黄腻,脉滑而数。 血瘀脉络 主症:胸痛,胁痛,腰痛,背痛,部位固定,或为刺痛,肢体麻木,疼痛夜甚。 次证:肌肤甲错,口唇紫暗,面部瘀斑,健忘心悸,心烦失眠。 舌脉:舌质暗,有瘀斑,舌下脉络青紫纡曲,脉弦,或沉而涩。 u纳入标准 凡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诊断标准,年龄在18以上 者,均可列入实验病例。 u排除标准 (1)1型糖尿病患者或合并有其他严重原发性疾病者。 (2)临床表现复杂,证型难以归属为上述中医诊断标准中 提到的任何一型者。 (3)近1月内有糖尿病酮症、酮症酸中毒等急性代谢紊乱 以及感染者。 (4)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5)发育不良者。 u病例来源 收集2009年8月份至2009年12月份在省中医院内分泌 科已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住院患者,根据2型糖尿病中医证 型分组,平均每组收集20例患者。 u获得数据 所有受检者采清晨空腹肘静脉血,分别测定IGF-1、 IGFBP-3、FPG、HbA1c、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CRP、 IL-6、TNF-及血脂,后者包括甘油三酯(TG)、血浆总 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IGF-1、IGFBP- 3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ELISA)法测定,其余均由本 院化验室统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