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历史选修孔子.ppt_第1页
高二下历史选修孔子.ppt_第2页
高二下历史选修孔子.ppt_第3页
高二下历史选修孔子.ppt_第4页
高二下历史选修孔子.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曲阜孔庙、孔府、孔林全景 课标要求 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 政治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 思想上的地位和影响。 导入新课 1988年,7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召开会议,探 讨和平,发展,环境,民族,宗教信仰等一系列国际问题, 物理学家汉内斯.阿尔文教授在发言中说:”人类要想在 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000多年前,从孔子那里寻 找智慧”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今天,民族矛盾,宗教冲突 ,局部战争,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几乎都属于人与人, 人与自然的不和谐问题.专家认为,面对这些问题,孔子 的思想是有回应的.孔子已经不仅仅是中国的了,他属于 整个世界. 第1课 先师孔子 一、 孔子的一生 二、孔子的思想主张 三、孔子思想的地位和影响 一. 孔子的一生 1.孔子的出生: 2.少年孔子: 3.中年孔子: 4.晚年孔子: 尼山降圣,生逢乱世 勤学好问, 博学多才 创办私学,杏坛授业 仁礼政治,备受冷遇 整编典籍,造福后人 一、孔子的一生 1、孔子的出生:尼山降圣,生逢乱世 相传孔子的母 亲颜征在在尼丘山 上祈祷后,生下儿 子孔子。孔子生来 头顶中间低、四周 高,象尼丘山的形 状,故起名叫孔丘 ,又因他排行第二 ,遂取字仲尼。 生逢乱世 1、天下无道久矣 王命衰微、诸侯争霸、政在大夫、陪臣执国命, 礼坏乐崩:子弑父、臣弑君、少凌长、庶废嫡 2.“礼乐之邦”周礼尽在鲁 孔子生在鲁国。鲁国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对周代 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礼乐之邦”之称。鲁襄公二十九 年(前544年)吴公子季札观乐于鲁,叹为观止。鲁昭公二 年(前540年)晋大夫韩宣子访鲁,观书后赞叹“周礼尽在 鲁矣!”鲁国文化传统与当时学术下移的形势对孔子思想的 形成有很大影响。 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史记 一、孔子的一生 2、孔子的求学:勤学好问, 博学多才 三人行,必 有我师焉。 择 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 改之。 孔子 问礼老聃:孔子和南宫敬叔一齐到周地去, 向老子问礼,因为老子曾做过周王朝的守藏 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官吏),熟知周礼。 一、孔子的一生 3、孔子的教学:杏坛授业,万世师表 孔子杏坛讲学图 孔子30岁左 右时,已博学 多才,成为当 地较有名气的 学者。他收徒 授业,开创了 私人办学的先 河。 孔子的得意门生 孔子的弟子中,有 些人几乎是终生陪伴着 孔子,其情感之深,胜 于父子兄弟。孔子死后 ,被葬于曲阜城北的泗 水岸边,弟子们以对父 亲之礼仪对待孔子,为 其服丧3年。中国历史上 创办私学的先行者,第 一位职业教师,得到了 弟子们的衷心尊敬。 孔子的教学活动 弟子:颜回 一、孔子的一生 4、孔子的政治活动:周游列国,直道而行 在齐国的活动: 齐景公的顾问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君、臣、父、子各自都要按照应有之道去 做,都要符合角色要求和规范。 孔子在齐闻韶乐,如痴如醉,三月不知肉味。 孔子孔子在鲁国的活动在鲁国的活动 孔子五十一岁时,被 任命为中都宰(王室总管 )。第二年,他被升为司 空,专管全国建设。不久 调任司寇,相当于现代的 最高法院院长,摄相事。 夹谷之会 公元前500年,鲁定公和齐景公在夹谷会盟,孔子陪同鲁定公赴会 。会上,齐君让一批武士手执各种武器,以舞蹈为名,蜂拥而上威慑 鲁公。孔子义正辞严地据礼抗争。齐君只好斥退武士,承认失礼。 周游列国,直道而行 由于齐人的离间,鲁定公对孔子的态度逐渐 冷淡,孔子便率领弟子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 ,宣扬自己的政治理想。 60岁:公元前492年(鲁哀公三年) 孔子自谓”六十而耳顺”。 孔子过郑到陈国,在郑国都城与弟子失散独 自在东门等候弟子来寻找, 被人嘲笑,称之为”累 累若丧家之狗”。孔子欣然笑曰:“然哉,然哉! ” 周游列国,直道而行 【问题探究1】:如何看待孔子周游列国的 行为?孔子周游列国为什么得不到诸侯的重用 ? 孔子周游列国的行为,是身处乱世的孔子迫 不得已的行为;在周游列国的过程中,孔子向各 诸侯权臣宣讲仁礼思想,但未得到理解与任用, 这说明了孔子的仁礼思想超越了当时的时代需要 而未成为当时的主流思想。因而得不到诸侯的重 用。 整理出诗书礼易乐春秋 等典籍,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孔子的一生 5、整编典籍,造福后人 孔子的思想主要保 存在其弟子整理记录的 论语一书中,成为 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 一、孔子的一生 公元前479年,孔子病故。图 为位于山东曲阜的孔子墓。 6、孔子的逝世: 问题探究2 孔子一生的活动集中在从政、教学、著 述三个方面,试述其主要活动。 1、从政:担任司寇;夹谷之会;周游列国 。 2、教学:”有教无类” ,开辟私人办学先河 ;提出一系列教育思想。 3、著述:整理编辑“六经”。 二. 孔子的思想主张 仁者爱人 克己复礼 中庸之道 有教无类 1、仁者爱人 二、孔子的思想主张 问题探究3阅读下列材料,概括总结孔子的政治思想。 材料一: 樊迟问仁。子曰: “爱人。 ” 厩(马圈)焚。子退,曰:“伤人乎? ”不问马。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孔子曰:“仁者,爱人,爱有差等。” 材料二: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有等差的爱 要遵守“忠恕” 二、孔子的思想主张 1、仁者爱人 (1)仁的含义: 指个人的人格和人际关系。它强调人 际关系的根本是要彼此尊重对方的人格,要求人们互相 敬爱,谦让和睦相处。最基本含义是“爱人”。 三层内容: 1、爱自己的亲人 2、爱他人 3、统治者实行仁政 局限性: (2)实现方式: 知识联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自己不愿意承受的 事情,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凡事站在他人的角 度上,“换位”思考,多替别人想一想! 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到以下三点:尊重他人, 求同存异。适度忍让,体谅别人。与他人坦诚 相待,主动与别人沟通。 2、克己复礼: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 为符合礼的要求。 (1)礼的含义: 周礼 周公旦 衣服有制,宫室有度,人 徒有数。丧祭器用,皆有等 宜。 礼记王制 二、孔子的思想主张 “正名”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 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 措手足。 论语子路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 父、子子。” 论语为政 2、克己复礼 (1)礼的含义:周礼 (2)礼的意义:没有“礼”,就无法分辩君臣、上下、 长幼之序。 (3)如何维护礼: 【问题探究4】:孔子的思想体系建立在仁 和礼的基础之上,那么 “仁”与 “礼”之间的 关系是什么?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 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 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颜渊 “人而不仁,如礼何?” 仁和礼的关系:“仁”和“礼”结合,“仁”是“礼” 的内在精神,“礼”是“仁”的表现形式;“仁”是“ 礼”的最高境界,“礼”是实现“仁”的途径。 (4)仁和礼的关系 孔子的理想社会:只有礼和仁相结合的社会, 才是理想的社会,一方面社会依礼有严格等级和 上下尊卑界限,另一方面,依仁使人人有爱心, 能够推已及人,不使有差别的等级走向对抗,这 样的社会是既有差别又具温情的社会。 二、孔子的思想主张 3、孔子的思想:中庸之道 (1)中庸的含义: 二、孔子的思想主张 1)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能恰 到好处; 2)将各种正确的原则、思想等妥 善加以调和,使他们互相补充,互相制 约。 要实行仁和礼,就必须遵循中庸 之道。 (2)中庸与仁礼的关系 中庸的含义是什么?孔子的中庸之道对你有何 启发? 【问题探究 5 】 含义: 适度, 和谐 启发: 中庸思想 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 和谐,是社会政治稳定与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 ,对 统治者而言,能协调各阶层的利益,缓和矛盾,方能 长治久安. 教育对象 教育目标: 教学方法: 4、孔子的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垄断 教育的局面 “君子” 二、孔子的思想主张 启发式教学; 因材施教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 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 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 戒之在得。” 教育目标:君子 孔子教育思想摘录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 善者而改之。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知之为知,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当仁不让于师。 因材施教。 孔子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成为最负盛名的 伟大教育家。 文雅君子,民族之魂 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 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 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 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 家之间架起了桥梁。汉代以后,儒学几经变化, 礼教德治的精神始终一贯,从而成为中国传统文 化的正宗。 三、孔子思想的地位和影响 1.国内: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 思想渐成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对后世产生 了深远影响。 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 。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 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史记孔子世家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孔子于唐开元二十七年( 739年)被追谥“文宣王 ”。 清顺治二年(1645年)御 定文庙谥号为“大成至圣 文宣先师孔子”;十四年 (1657年),改称“至圣 先师孔子”。 2007年9月28日,祭孔大典在孔子故里曲阜孔庙举行。在 祭孔大典上,宣布了“国人不可不知的五句论语经典” 征集活动结果,选出了五句最能体现孔子思想精华的经典名 句推荐给北京奥组委,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迎宾语。这 五句论语经典名句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德不孤 必有邻”、“礼之用和为贵”。 三、孔子思想的地位和影响。 1.国内: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 想渐成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对后世产生 了深远影响 2.国外:亚洲许多国家接受了儒家文化,对法德 等国的思想家起了启迪作用 孔子杏坛讲学邮票 孔子的人格和他工 作的成绩,值得受到中 国以及世界人民的最高 敬意。 一位美国学者 法国文化部长说:从久远的年代开始,欧洲就 承认了孔子这位中国和全世界著名的思想家与哲学 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孔子列为影响世界进程的 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的思想1993年9月被全球主要宗教的代表 人作为人类和平共存的基本原则写入走向全球伦 理宣言。 孔子学院(Confucius Institute)是推广汉语文化的 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是一个非营利性的社会公益机 构。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选择孔子作为 汉语教学品牌是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标志。 孔子学院的标志中主体是中文“汉”字 20042004年年1111月月2121日,全球第日,全球第 一所一所“孔子学院孔子学院”在韩国首都在韩国首都 首尔挂牌。首尔挂牌。 北欧孔子学院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成立北欧孔子学院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成立 非洲首家孔子学院落户肯尼亚非洲首家孔子学院落户肯尼亚 孔子的文化教育思想早已成为世界文化中的一部分,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已经将孔子的生日9月28日定为“世界教师节”;1971年,美国参众两院 立法确定孔子的诞辰9月28日为美国的教师节。 目前中国“汉办”(对外汉语办公室)已计划在全球开办100所孔子学 院,以传播汉语及中华文明。据介绍,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世界范围 内的孔子崇拜者也日益增多。在9月10日教师节来临之时,有中国学者提 议将孔子的诞辰日(阳历9月28日)确定为“中国教育节”,孔子不仅是 中国教师的鼻祖,也是世界教师的荣耀。用孔子之名来确定中国教育节 ,可以“彰显尊师重道、传承文化、提升道德的大国风范和气魄”。不过 一些批评者则认为,没必要回归到几千年前朴素的教育理念,毕竟中国 当前的社会现实要比几千年前复杂而丰富得多。你的观点如何?请谈谈 你的依据道理。 面对“地球村”的现实,人类究竟如何共处?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 东西方文明相互并存、相互影响,文明的冲突不断,它是否可以和平解 决? 面对地球生态环境的恶化,人类与自然如何共处?西方文化在几 百年中曾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但是今天我们却看到了 由于人类对自然的无量开发和无情掠夺,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臭氧层变 薄,海洋毒化,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的破坏这种可怕的现象已经严 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条件 面对恐怖主义、霸权主义、新殖民主义的阴影,人类如何构建新理 性精神?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看到西方理性主义的成就带来的科技和 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民主和法制,从而为西方世界创造了财富和强盛。 而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了西方强权为世界带来了两次全面性的浩劫, 甚至时至今日我们仍不能不感受恐怖主义、霸权主义、新殖民主义与未 来科技战争阴影的威胁。在2004年纪念孔子诞生255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 会上,全世界学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