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中国古代经济中规律性问题的认识和掌握》下.ppt_第1页
高三历史《中国古代经济中规律性问题的认识和掌握》下.ppt_第2页
高三历史《中国古代经济中规律性问题的认识和掌握》下.ppt_第3页
高三历史《中国古代经济中规律性问题的认识和掌握》下.ppt_第4页
高三历史《中国古代经济中规律性问题的认识和掌握》下.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专题二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1)生产工具 原始耒耜春秋战国铁农具、牛耕出现 汉代耦犁、犁壁隋唐曲辕犁(传统步犁 基本定型 (2)耕作技术 春秋垄作法西汉代田法魏晋南北朝 北方耕耙耱技术和南方的耕耙技术 (3)耕作制度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1)生产工具 原始耒耜春秋战国铁农具、牛耕出现 汉代耦犁、犁壁隋唐曲辕犁(传统步犁 基本定型 (2)耕作技术 春秋垄作法西汉代田法魏晋南北朝 北方耕耙耱技术和南方的耕耙技术 (3)耕作制度 两汉以一年一熟为主宋朝江南一年两 熟,有的地区甚至一年三熟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4)水利建设 (5)耕作方式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4)水利建设 (5)耕作方式 A.水利工程: 战国的都江堰 汉朝的漕渠 白渠 龙首渠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4)水利建设 (5)耕作方式 A.水利工程: 战国的都江堰 汉朝的漕渠 白渠 龙首渠 B.灌溉工具 曹魏时的翻车 唐朝时的筒车 宋朝出现的高转筒车 明清时的风力水车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4)水利建设 (5)耕作方式 千耦其耘个体农耕 A.水利工程: 战国的都江堰 汉朝的漕渠 白渠 龙首渠 B.灌溉工具 曹魏时的翻车 唐朝时的筒车 宋朝出现的高转筒车 明清时的风力水车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1923年于山西省浑源县李峪村战国墓出土。 尊高337厘米,全长587厘米,牛鼻穿有 鼻环。从牛尊来看,春秋后期晋国的牛已装 有鼻环。 春秋: 铁农具开始出现。 坚硬、锋利。材料比 青铜更易得。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汉朝牛耕:犁壁;传播至珠江流域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例:耕织图耕图为南宋作品,为历代帝王 推崇和嘉许,下图为清朝康熙帝命画家重新绘制的 该作品,也反映了清代生产方式。材料提供的信息 说明 ( ) A宋朝时中国开始出 现铁犁牛耕 B传统农耕技术没有 突破性发展 C清代出现一牛一人 的耕作技术 D水田耕作标志经济 重心在南方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石器时代(原始社会): 青铜时代(夏商西周): 铁器时代(春秋战国):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石器时代(原始社会): 北粟、南稻 青铜时代(夏商西周): 铁器时代(春秋战国):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石器时代(原始社会): 北粟、南稻 青铜时代(夏商西周): 铁器时代(春秋战国): 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石器时代(原始社会): 北粟、南稻 青铜时代(夏商西周): 铁器时代(春秋战国): 物种的引进(民族地区、国外) 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商周的发展: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商周的发展: 五谷丰登(吃):粟、黍、菽(豆) 、稻、麦;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商周的发展: 五谷丰登(吃):粟、黍、菽(豆) 、稻、麦; 经济作物(穿):桑、麻;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商周的发展: 五谷丰登(吃):粟、黍、菽(豆) 、稻、麦; 经济作物(穿):桑、麻; 六畜兴旺:猪、牛、羊、马、狗、鸡 。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商周的发展: 五谷丰登(吃):粟、黍、菽(豆) 、稻、麦; 经济作物(穿):桑、麻; 六畜兴旺:猪、牛、羊、马、狗、鸡 。 人们从迁徙走向定居生活。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物种的引进(民族地区、国外)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物种的引进(民族地区、国外) 汉朝:西域的葡萄、苜蓿、核桃、胡萝卜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物种的引进(民族地区、国外) 汉朝:西域的葡萄、苜蓿、核桃、胡萝卜 唐朝:天竺的郁金香、地中海的莴笋、波 斯的菠菜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物种的引进(民族地区、国外) 汉朝:西域的葡萄、苜蓿、核桃、胡萝卜 唐朝:天竺的郁金香、地中海的莴笋、波 斯的菠菜 宋朝:越南占城稻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物种的引进(民族地区、国外) 汉朝:西域的葡萄、苜蓿、核桃、胡萝卜 唐朝:天竺的郁金香、地中海的莴笋、波 斯的菠菜 宋朝:越南占城稻 明清:美洲的玉米、土豆、番薯、烟草、 辣椒等等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 辰龙、巳蛇、午马、未羊、 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 戌、亥“六十花甲子”,周而复始,循环使用。 我国古代用干支来表示年、月、日、时的次序,主 要用以纪日和纪年。 计算方法:(X-3)/(10或者12)=余数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汉代壁画上的农具是: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下图所反映出的中国古代农耕技术是 ( ) A垄作法B耦犁法 C代田法 D耕耙耱技术 【解析】西汉赵过推行的一种适应北方旱作地区的耕 作方法。由于在同一地块上作物种植的田垅隔年代换 所以称作代田法。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以上水利工程修筑于战国时代的是: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以下汲水灌溉农具分别是: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以下汲水灌溉农具分别是: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2010浙江文综)农耕技术的发明与改进,推动了农业 经济的发展。比较右侧两图,其中图8(1)所示的耕作 技术始见于( ) A战国 B秦 C西汉 D东汉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三、中国古代耕作方式的演变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三、中国古代耕作方式的演变 1、奴隶社会: 形成了著名的丝绸之路和陶瓷之路。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三、中国古代耕作方式的演变 1、奴隶社会:千耦其耘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三、中国古代耕作方式的演变 1、奴隶社会:千耦其耘 2、封建社会: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三、中国古代耕作方式的演变 1、奴隶社会:千耦其耘 2、封建社会:个体农耕(小农经济)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三、中国古代耕作方式的演变 1、奴隶社会:千耦其耘 2、封建社会:小农经济 (1)产生时间: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三、中国古代耕作方式的演变 1、奴隶社会:千耦其耘 2、封建社会:小农经济 (1)产生时间:春秋时期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三、中国古代耕作方式的演变 1、奴隶社会:千耦其耘 2、封建社会:小农经济 (1)产生时间:春秋时期 (2)产生原因: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三、中国古代耕作方式的演变 1、奴隶社会:千耦其耘 2、封建社会:小农经济 (1)产生时间:春秋时期 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 (2)产生原因: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三、中国古代耕作方式的演变 1、奴隶社会:千耦其耘 2、封建社会:小农经济 (1)产生时间:春秋时期 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 私有土地的出现。 (2)产生原因: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3)小农经济的特点: 2、封建社会:小农经济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 (3)小农经济的特点: 2、封建社会:小农经济 为满足自己需要和交纳赋税的自给自足 精耕细作 独立发展,自成体系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4)评价: 2、封建社会:小农经济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4)评价: 积极作用: 2、封建社会:小农经济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4)评价: 积极作用: 2、封建社会:小农经济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4)评价: 积极作用: 2、封建社会:小农经济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局限性: (4)评价: 2、封建社会:小农经济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局限性: 规模小、分工简单; (4)评价: 2、封建社会:小农经济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局限性: 规模小、分工简单; (4)评价: 2、封建社会:小农经济 地主剥削重,政府赋税重,抗灾能力弱 ,农民极易陷入贫困;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局限性: 规模小、分工简单; (4)评价: 2、封建社会:小农经济 地主剥削重,政府赋税重,抗灾能力弱 ,农民极易陷入贫困; 过度开垦和对自然的过度索取,严重 的恶化了生存环境;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局限性: 规模小、分工简单; (4)评价: 2、封建社会:小农经济 地主剥削重,政府赋税重,抗灾能力弱 ,农民极易陷入贫困; 过度开垦和对自然的过度索取,严重 的恶化了生存环境; 小农经济是近代以来阻碍生产发展的 主要因素之一。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四、编户齐民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四、编户齐民 1、概念:国家将人口以家庭为单位编制户籍,这是“ 编户”;国家保障平民利益,法律面前身份齐等 这是“齐民”。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四、编户齐民 1、概念:国家将人口以家庭为单位编制户籍,这是“ 编户”;国家保障平民利益,法律面前身份齐等 这是“齐民”。 2、沿革:春秋战国时代,各国陆续推动户籍登记制度 ,作为赋役依据。秦汉时代,制度完善,“编户齐民” 成为平民百姓代名词。此后为历代所沿用。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四、编户齐民 1、概念:国家将人口以家庭为单位编制户籍,这是“ 编户”;国家保障平民利益,法律面前身份齐等 这是“齐民”。 2、沿革:春秋战国时代,各国陆续推动户籍登记制度 ,作为赋役依据。秦汉时代,制度完善,“编户齐民” 成为平民百姓代名词。此后为历代所沿用。 3、范畴:地主、农民等都属于“编户齐民”,但是 奴隶、罪犯不在其中。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1)两大赋税: (2)两大役: 四、编户齐民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1)两大赋税:人口税;土地财产税。 (2)两大役: 四、编户齐民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1)两大赋税:人口税;土地财产税。 (2)两大役: 四、编户齐民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1)两大赋税:人口税;土地财产税。 (2)两大役:徭役;兵役。 四、编户齐民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4、功用 四、编户齐民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4、功用 四、编户齐民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4、功用 四、编户齐民 5、相应的基层制度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4、功用 四、编户齐民 5、相应的基层制度 乡里制、里甲制、保甲制、三长制等等 如秦三老掌教化,啬夫掌诉讼和赋税,游徼掌安。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明朝的“鱼鳞图册” (2009高考天津文综)对右图 所示内容认识正确的是 A政府奖励垦荒耕地数量增加 的情况 B地主兼并农民土地的记录 C农村土地专业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