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复习课件: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ppt_第1页
高三语文复习课件: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ppt_第2页
高三语文复习课件: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ppt_第3页
高三语文复习课件: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ppt_第4页
高三语文复习课件: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 者的观点态度 锁定高考 锁定高考 高考解密 真题演练 栏 目 链 接 锁定高考 解析:要从“梅”的这个意象切入,思考“梅”在抒发 情感上的作用,再结合具体的诗句“惆怅江头数枝梅”“相 思应恨劫成灰”进行理解。 答案:表现了作者落寞惆怅、若有所思的心情。作者将 自己复杂的情感投射到梅花上,思绪万端却又无从说起,以 至在梅树下沉吟许久,直到日暮后才离开。 锁定高考 高考解密 真题演练 栏 目 链 接 锁定高考 锁定高考 高考解密 真题演练 栏 目 链 接 锁定高考 解析:先联系作者当时所处的社会大环境和内心小环境 ,再联想张志和的渔歌子及题目“钓船归”的暗示,即 可得出“回归与隐居之乐”的主题。 答案:词人通过“钓船”“柴扉”“白鸥”“鳜鱼”等 意象的描写,展现出田园生活与自然之美,寓示了他自甘淡 泊,隐居为乐,不再以世事萦怀的内心世界。 锁定高考 高考解密 真题演练 栏 目 链 接 锁定高考 锁定高考 高考解密 真题演练 栏 目 链 接 锁定高考 解析:要抓住体现诗人感情的关键词语,诗人的感情是 通过对钓翁的生活描写体现出来的。 答案:下片表现了诗人对钓翁简朴而自在的生活的倾慕 之情。“云水暮,归去远烟中”渲染环境的高远空旷,暗示 钓翁生活的闲适自在;“茅舍竹篱依小屿”描写钓翁生活的 简朴与环境的清幽;“缩鳊圆鲫入轻笼”流露出钓翁生活的 自得之情;“欢笑有儿童”刻画了钓翁生活的温馨和欢乐。 锁定高考 高考解密 真题演练 栏 目 链 接 锁定高考 高考解密 真题演练 栏 目 链 接 高考解密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是诗歌鉴赏中最重要的环节 之一。诗歌的思想内容是诗歌通过艺术意境传达给读 者的感情状态,一般指诗歌画面反映的状况或现象、 诗歌的主题、诗人寄托的情感等。分析、评价诗歌的 思想内容,必须借助对诗歌形象的分析,联系写作背 景等因素全面综合来考虑。 一、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 锁定高考 高考解密 真题演练 栏 目 链 接 高考解密 所谓“评价”大多是对写了什么、内容是积极的还 是消极的作出判断。从近几年高考试题来看,真正要求 作出评价的不多,即使是涉及这一层面,也多是开放性 的题目,可任选一个角度作答,言之成理即可。倒是分 析概括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设题比较多。不同题材的诗歌 往往表现了不同的思想内容,那么反过来,也可以根据 诗歌的题材,大致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常见的诗歌题 材有以下几种类型: 锁定高考 高考解密 真题演练 栏 目 链 接 高考解密 1送别抒怀诗 送别抒怀诗的思想内容主要表现在抒发离愁别绪、 别后思念之情等方面。在古代,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 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长至再会无期,因而古人更重 离别。士大夫们送别,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常 常写诗送给行者,或留给居者。赠别类的诗词在唐宋诗词 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且内容丰富,可谓“说尽故人离 别情”。这类诗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 锁定高考 高考解密 真题演练 栏 目 链 接 高考解密 2羁旅思乡诗 羁旅思乡诗的思想内容通常为表现行役的艰难、漂泊的 辛苦,对家乡亲人、国都君主的思念,以及对安定幸福生活 的向往。羁旅思乡诗备受高考命题者青睐,这类诗多抒发绵 绵的乡愁,对亲人无尽的思念和郁郁不得志之情。阅读这类 诗,要大抵了解诗人的生平,弄清诗人所思所想和诗中寄寓 的复杂感情。 锁定高考 高考解密 真题演练 栏 目 链 接 高考解密 3闺情宫怨诗 所谓闺情诗,指的是以闺中思妇的情怀或愁绪为主要写 作内容的诗歌。这类诗的思想内容,有的是对出门在外为商 为官的丈夫的思念,关切丈夫的生活和事业状况,感叹自己 虚掷韶光,青春易逝;有的是对戍边和征战丈夫的思念,关 心对方的安危,或者怨恨兵役和战争的残酷。所谓宫怨诗, 是闺怨诗中比较特殊的一类,是专写古代宫女以及宫女失宠 后所起怨情的诗歌。在宫怨诗中,抒写盼幸承欢、失宠被弃 、孤寂善感、渴望爱情与自由是最常见的内容。 锁定高考 高考解密 真题演练 栏 目 链 接 高考解密 4山水田园诗 山水诗,是指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 诗歌。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 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夫等劳动生活为题材。山水田 园诗多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诵对 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 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 宁静、和平生活的向往。 锁定高考 高考解密 真题演练 栏 目 链 接 高考解密 5怀古咏史诗 这类诗多叙述登临凭吊之事,描写所见所闻所 想,常常运用今昔对比手法,表达出物是人非的惆 怅,沧海桑田的感慨,追慕前贤建功立业的雄心, 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怆等感情。还有的借古讽 今,劝谏批评当今统治者。 锁定高考 高考解密 真题演练 栏 目 链 接 高考解密 6边塞征战诗 边塞诗词是边塞生活的艺术反映,这类诗词大多和戍边 战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边塞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因而边塞 诗词题材十分广泛,内容也异常丰富。这类诗的思想内容主要 有:反映边塞的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表现从军赴边、杀敌报 国的意志,讴歌边塞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抒 发御敌建功的愿望和希望安边定远的思想,描写将士和亲人相 互思念的深沉情感,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 锁定高考 高考解密 真题演练 栏 目 链 接 高考解密 7爱情思慕诗 此类诗歌在古诗中占很大的比例,但高考试题很少涉及。 多考查对所思慕之人的思恋、赞美等。 8抑郁失意诗 这类诗的思想内容多表现才华不能施展,抱负不能实现的 ,或有爱国情怀却得不到重用的诗人们的苦闷心情。 9民生疾苦诗 这类诗的思想内容主要是表现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对 不顾百姓苦难的统治者的批判,如杜甫的石壕吏、白居易 的卖炭翁等。 锁定高考 高考解密 真题演练 栏 目 链 接 高考解密 作者的观点态度,指诗人通过诗歌形象表达出 的自己的人生志趣或感悟。评价是在分析概括之上的 审视,允许有自己的看法。对此考点的设题较少,但 因其难度稍大,要予以重视。 二、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锁定高考 高考解密 真题演练 栏 目 链 接 高考解密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主要体现为提炼情感主旨 和理解诗句意义等。 1提炼情感主旨 一、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方法 锁定高考 高考解密 真题演练 栏 目 链 接 高考解密 锁定高考 高考解密 真题演练 栏 目 链 接 高考解密 本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解析:第一步,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整体感受 诗歌情感。此诗开门见山,点出是在暮雨时分送别李 胄,前六句点出送别的时间、地点、场景,微雨、暮 钟、远帆、归鸟等意象,都是包含沉重情感的景物, 为这次送别定下了感情基调。第二步,抓住关键词语 ,明确诗歌表现的思想情感和主旨。尾联的“无限”和“ 沾襟”是答题者必须关注的词语。抓住了关键词语,就 打开了突破口,自然容易得出结论。 锁定高考 高考解密 真题演练 栏 目 链 接 高考解密 答案:前六句点明送别的时间、地点、场景 ,“微雨”“暮钟”“漠漠”“冥冥”等词语奠 定了沉重的情感基调,尾联直写相送情景,表达 了诗人送别朋友时的浓重的眷恋不舍之情。 锁定高考 高考解密 真题演练 栏 目 链 接 高考解密 u巩固提升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幽居初夏 陆 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锁定高考 高考解密 真题演练 栏 目 链 接 高考解密 锁定高考 高考解密 真题演练 栏 目 链 接 高考解密 答题步骤与要点: 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整体感受诗歌的情感基调 。 抓住关键词语,明确诗歌表现的思想情感和主旨 。 锁定高考 高考解密 真题演练 栏 目 链 接 高考解密 解析:这首诗的前六句极写幽静的景色之美,显示诗人怡然 自得之乐,读诗至此,真令人以为此翁完全寄情物外,安于终老 是乡了。但结联陡然一转,长叹声中大书一个“老”字,顿兴“ 万物得时,吾生行休”之叹。原来,尽管万物欣然,此翁却心情 衰减。往日旧交竟零落殆尽,无人共品茗谈心,享湖山之乐。一 种寂寞之感,袭上心头。四顾惘然,无人可诉说。志士空老,报 国无成,言念至此,只能怅怅。这首诗在幽情中自有暗恨。这首 诗的感情相对比较复杂,但是如果抓住尾联来理解,就会容易许 多。尾联“叹息”“谁共”分明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的惆怅,联 系作者身世,它还委婉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报国无门的忧愤。前六 句围绕“幽居”写景,表面看抒发了一种闲情逸致和恬然自得, 实则是以乐景衬哀情。 锁定高考 高考解密 真题演练 栏 目 链 接 高考解密 答案:前六句借幽居初夏之景,抒发了怡然自得之 乐的闲适之情。尾联“叹息”,一是叹志士空老,报国 无成;二是叹往日旧交零落殆尽,顿感寂寞惆怅。 锁定高考 高考解密 真题演练 栏 目 链 接 高考解密 2理解诗句意义 锁定高考 高考解密 真题演练 栏 目 链 接 高考解密 注: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 洛阳人。这首诗作于政和八年(1118),当时作者正闲居 京城等候授职。祝融:火神,这里指夏季。四壁 :家徒四壁,指穷困。衮衮:众多,这里指众多居 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吏。繁华地:指京城。 第二联两句诗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 感情? 锁定高考 高考解密 真题演练 栏 目 链 接 高考解密 解析:第一步,陈述诗句的相关内容。颔联主要是借 景抒情,明确传统燕子、梧桐的含义是答题关键。要将这 些意象及其传达的基本内容提炼出来。 第二步,明确内容表达的思想情感。作者借燕子、梧 桐等在雨中的感受,结合注解所言“当时作者正闲居京城 等候授职”可知,它是表达了自己怀旧、失落的感情。 答案:秋已来临,燕子将要南归,一年恍若一梦。梧 桐经一场雨打,已与昨晚的不同了。作者借燕子、梧桐在 雨中的感受,表达了自己怀旧、失落的感情。 锁定高考 高考解密 真题演练 栏 目 链 接 高考解密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观 雨 陈与义 山容龙钟不解耕,开轩危坐看阴晴。 前江后岭通云气,万壑千林送雨声。 海压竹枝低复举,风吹山角晦还明。 不嫌屋漏无干处,正要群龙洗甲兵。 u巩固提升 锁定高考 高考解密 真题演练 栏 目 链 接 高考解密 注:此诗作于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夏。1130 年春天,金兵进逼湖南长沙。二月,长沙守帅向子 积 极组织军民顽强抵抗,形势略有好转。而诗人在卞京( 今河南开封)失陷后,流寓湖南邵阳,此时正住在贞牟 山上。陈与义:宋代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宋徽宗( 赵佶)政和年间进士。北宋时曾任文林文郎、太学博士 等职;南渡后任吏部侍郎,累官至参知政事。 锁定高考 高考解密 真题演练 栏 目 链 接 高考解密 锁定高考 高考解密 真题演练 栏 目 链 接 高考解密 答题步骤与要点: 阐明诗句的表面意思,并发掘其深层含意。 指出诗句的描写作用(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和旨趣 )。 锁定高考 高考解密 真题演练 栏 目 链 接 高考解密 解析:诗句的意义,要联系作品的写作背景来理解。这首诗 颔联写景,景象壮阔,气势雄浑。江壑林岭,风起云涌,雨声阵 阵,写出了夏季云雨的固有特征。同时,广大地域的风云翻涌、 大雨滂沱,也是当时整个国家颠覆播迁的写照。所以,这里不单 是写雨景,也是在写时局。最高统治者不作有力的抵抗,致使金 兵势如破竹,这里的“云”“雨”又是两层含义巧妙地融会在一 起。颈联写尽管云雨的遮蔽广大猛烈,雨中的万物并没有全然屈 服,时局也并非黑暗一片。乌云密雨中也有不屈不挠的抵抗,摇 摇欲坠的危局中也有一丝生机(这里主要是指当时的长沙守帅向子 湮的积极抗金举动)。颈联既是眼前实景,也是诗人对局势的企望 。竹枝在顽强地举起,高高的山角上、大风吹掀处露出了光明。 这里诗人对雨势变化的观察细致入微,表明他对现实的高度关注 。 锁定高考 高考解密 真题演练 栏 目 链 接 高考解密 答案:颔联一方面写夏季的雨景,另一方面写当时国家 风雨飘摇的处境。颈联写虽然风雨猛烈,但雨中的万物并没 有全然屈服,竹枝在顽强地举起,高高的山角上、大风吹掀 处露出了光明;表明时局也并非黑暗一片,摇摇欲坠的危局 中也有一丝生机。颈联既是对眼前实景的描写,也体现了诗 人对局势的企望。 锁定高考 高考解密 真题演练 栏 目 链 接 高考解密 二、评价诗歌中作者的观点态度的方法 锁定高考 高考解密 真题演练 栏 目 链 接 高考解密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 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 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 锁定高考 高考解密 真题演练 栏 目 链 接 高考解密 解析:第一步,明确表明自己的观点。这两种观点都有道 理。 第二步,结合诗句进行分析,找到原诗中能支持自己观 点的地方来阐述理由和原因。这首诗是诗人晚年之作,包含作 者非常复杂的思想感情。从客观上看,诗人已到暮年,漂泊在 外,穷困潦倒,且“百年多病”,所以怨愤失望之情寓于其中。 从主观上讲,杜甫一直有宏伟的抱负,不因环境和条件而放弃 自己的追求,始终关注国事,忧国忧民。 答案:(此题是开放题,言之成理即可。答“自强不息”的 要联系“落日心犹壮”;答“怨愤”的要联系“不必取长途”。) 锁定高考 高考解密 真题演练 栏 目 链 接 高考解密 u巩固提升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题竹石牧牛(并引) 黄庭坚 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增前坡牧儿骑牛,甚 有意态,戏咏。 锁定高考 高考解密 真题演练 栏 目 链 接 高考解密 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 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 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注:伯时: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的字。野次: 郊野。棰:鞭子。 锁定高考 高考解密 真题演练 栏 目 链 接 高考解密 锁定高考 高考解密 真题演练 栏 目 链 接 高考解密 答题步骤与要点: 明确表明自己的观点。 结合诗句进行分析,找到原诗中能支持自己 观点的地方阐述理由和原因。 锁定高考 高考解密 真题演练 栏 目 链 接 高考解密 解析:单从最后两联看,作者似乎“厚于竹而薄于石”, 但仔细体味全诗,探究作者隐含的对画中自然风物的喜爱与珍 惜之意,可知他对“石”“竹”是同样怜爱的。 答案:表面看,作者似乎“厚”竹而“薄”石,但实际上作者 对竹和石同样怜爱;因为在作者心目中,竹、石都代表着一种 田园生活,无论是牛角砺石还是牛斗残竹,都是作者不忍见到 的。 锁定高考 高考解密 真题演练 栏 目 链 接 高考解密 1知人论世 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理解 和把握其作品内容。如辛弃疾曾经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 出生入死,南归之后又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所以 其词多为回忆过去如火如荼的战斗生活,或者表达报国 无门的愤懑情绪,风格豪放悲慨。了解时代背景,同样 有助于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比如,唐代国力 强盛,投笔从戎的知 三、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 要注意的问题 锁定高考 高考解密 真题演练 栏 目 链 接 高考解密 识分子大多精神昂扬,情感豪迈。而宋代则大不相同 ,积贫积弱、国力衰微的大宋朝,已没有了大唐的气象, 在知识分子的笔下,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多了;雄伟 气魄少了,家国之愁多了。因此,不能忽视时代背景。 2注意情感的复杂性 大多数作品的思想感情不是单一的,其中可能交织着 许许多多非常复杂的情感。另外,一个作家的整体创作趣 向和风格一般是固定的,但也不排除个别作品的特例存在 。如李清照前后词风就有较大差异,其早期的诗词活泼清 新,语意隽秀,主要描写闺情,表达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和 别离相思的痛苦;其晚期词风因国破家亡而 锁定高考 高考解密 真题演练 栏 目 链 接 高考解密 较变为凄苦哀婉,沉郁悲伤。另外,许多忧国忧民 的诗人在面对美丽的田园风光时也偶有清丽之作。因此 ,在鉴赏诗歌时要注意这种比较特殊的情况,不能将自 己主观的想法强加其上,牵强附会。 3注意评价的准确性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必须明确诗歌的表层意 思与深刻含意,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思想倾向,做到全面 、准确、深入、客观地对诗歌进行分析评价。在表述答 案时,不要犯“拔高”或“套用”的毛病,更不要出现 言不及义、答非所问的情况,要努力忠于原诗,做到言 之有理、言之有据。 锁定高考 高考解密 真题演练 栏 目 链 接 锁定高考 高考解密 真题演练 栏 目 链 接 真题演练 1(2013江西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壬子被召 端仁相饯席上作 辛弃疾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 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门外沧浪水, 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 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 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锁定高考 高考解密 真题演练 栏 目 链 接 真题演练 注:绍熙三年(壬子),辛弃疾奉召赴临安,在 陈端仁的饯行席上赋此词。“余既”三句出自离 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朝饮木 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锁定高考 高考解密 真题演练 栏 目 链 接 真题演练 锁定高考 高考解密 真题演练 栏 目 链 接 真题演练 解析:“听我楚狂声”出于论语微子,表达了作者 不愿趋炎附势、屈从权贵的耿介之情;“富贵非吾事”出于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意为自己此次奉召赴临安并不是追 求个人营利,并且也不想在那里久留,表明自己的心迹。 答案:两个典故分别出自论语和陶渊明的归去来 兮辞。前者以楚狂接舆的典故,表达了词人抗金复国理想 无人理解的悲愤;后者以陶渊明自况,抒发了词人淡泊名利 、洁身自好的情怀。 锁定高考 高考解密 真题演练 栏 目 链 接 真题演练 2(2013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酬孝峙 (清)钱继章 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霜侵雨打寻 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闲倚杖,戏临罾。折腰久 矣谢无能。熏风未解池亭暑,捧出新词字字冰。 锁定高考 高考解密 真题演练 栏 目 链 接 真题演练 作者简介:钱继章,字尔斐,号菊农,浙江嘉 善人。明崇祯九年(1636)举人,明朝曾为官,入清不 仕,撰有菊农词。 注:孝峙:王屋,字孝峙,浙江嘉善人,明 末文学家。罾:用竹竿做支架的方形渔网。熏 风:东南风。 锁定高考 高考解密 真题演练 栏 目 链 接 真题演练 此句意谓:我为官很久了,要我再出任官职,则以 没有能力来推辞。表现了词人坚决不与清朝统治者合作的 气节。 锁定高考 高考解密 真题演练 栏 目 链 接 真题演练 3(2013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醉 眠 唐 庚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馀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注:唐庚,北宋文学家,此诗为其谪居惠州时所作。 锁定高考 高考解密 真题演练 栏 目 链 接 真题演练 用远古时期的宁静写出山中的幽静。 表达了厌恶官场、追求恬淡的心境。 锁定高考 高考解密 真题演练 栏 目 链 接 真题演练 “门掩世味”“拈笔忘筌”暗含诗人难忘世事,透露幽愤 不平之气;全诗却以“山”“馀花”“好鸟”等闲适悠远的意象 ,形成一种简朴的风格,意味平淡深长。 锁定高考 高考解密 真题演练 栏 目 链 接 真题演练 解析:(1)首句领起全诗,连绵起伏的山势,一如绵延不断的“ 太古”,“太古”指远古、上古,也指一种寂静或荒凉的原始氛围。 诗人化实为虚,化有形之山势为无形之光阴。这是作者对周围环境 的渲染,更是对他自己精神状态的描写。(2)颈联空间转换,视角 由山间转入房里,承上联“眠”字写。“世味”是指世道人心,世态炎 凉。“簟”指竹席。此时,诗人只想紧掩门户,远离人间是非。“时 光簟已便”表面是说盛夏酷热难耐,但醉卧竹席,却感到十分舒适 ;其实说的是心清自然凉,这正是诗人心境的写照。(3)这首诗写 环境、写生活都十分平淡,而在平淡的表面下仍能感受到作者的激 烈情感,如“世味”仍时时侵扰,“拈笔忘筌”其实是难忘世事。 锁定高考 高考解密 真题演练 栏 目 链 接 真题演练 4(2011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忆李白 (唐)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锁定高考 高考解密 真题演练 栏 目 链 接 真题演练 注: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照,均为 南北朝时著名诗人。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 甫所在的长安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