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文化概况介绍.ppt_第1页
合肥文化概况介绍.ppt_第2页
合肥文化概况介绍.ppt_第3页
合肥文化概况介绍.ppt_第4页
合肥文化概况介绍.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合肥文化概况介绍 一、城市概况 二.人文艺术 三.风景地标建筑 四.经济发展 五.交通状况 六.基本发展 七.远景规划 目录 安徽省省会,综合性工业城市,中国建设中的科教基地。辖庐阳、瑶海、蜀山、包河四区及 长丰、肥东、肥西三县,总面积7029.48平方公里,位于省境中部,地处中国中部,长江淮河之间 、巢湖之滨,通过南淝河通江达海,具有承东启西、接连中原、贯通南北的重要区位优势,是全 省政治、经济、文化、信息、金融和商贸中心,也是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 地 理 位 置 合肥是一座具有2000多 年历史的古城,秦置合肥县 ,因东淝河与南淝河于鸡鸣 山东麓汇合而得名。隋至明 清时,合肥一直是庐州府治 所,故又称“庐州” 、又名 “庐阳”。合肥自然环境优 美,名胜古迹甚多。市区公 园环城走,碧水绕城流。 合肥市2008年经济社会统计 人 口 户籍人口为486.74万(含四区三县) 全市常住人口501万 其中市区户籍人口203.49万;市区常住人口 260万; 非农业人口210万. 合肥地处中纬度地带,位于江淮之间,全年气温冬寒夏热, 春秋温和,属于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带气候类型,为亚热带湿 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7度,降雨量近1000毫米,日照 2100多个小时。 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梅 雨显着、夏雨集中。 气 候 合肥是一座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素以“三国故地、包 拯家乡”而闻名海内外。自东汉末以来,合肥数为州郡治所, 一直是江淮地区重要的行政中心和军事重镇。 “合肥”之名,最早出现在大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的史 记.货殖列传中:“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鲍、木输会也”。 秦汉之交,合肥正式建立“合肥县”,属九江郡。东汉刘秀升 合肥为侯国,三国时为扬州治所。明清时为庐州府治,故又别 称为“庐州”。1949年,合肥解放后由县设市,1952年,安 徽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于合肥市。 历 史 合肥深入挖掘、保护 和利用民族文化资源,着力 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取得了 较好成效,形成了合肥地域 文化特色:包公祠包公 文化;逍遥津三国文化 ; 六谷祠药王文化; 赤 阑桥宋词文化; 白水坝 丽友文化; 城隍庙道 教文化; 李鸿章洋务文 化;道士岗刑天文化; 八大特色文化品牌,构建了 民族民间文化发展的新平台 。 文 化 庐剧为安徽省著名地方剧种,以大别山和淮河一带的山歌、民歌、门歌、花鼓灯等民间歌舞为基础发展起来,因其创作、 演出活动中心在皖中一带,古属庐州管辖,故称“庐剧”,已有近200年历史。 建国后,庐剧在艺术上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创新,音乐由单纯的锣鼓伴奏增加了丝弦伴奏,并吸收了管弦乐器,尝试了电声 伴奏。唱腔和表演融歌、舞、说、唱为一炉,继承传统,又有创新,即可表演古装戏,也适合表演现代戏,不少剧目经过整理 有的成为保留剧目,有的拍成电影和电视,深受广大观众喜爱。 庐剧的剧目有200余个,分本戏、折子戏和花腔小戏。本戏,包括连台剧,以公案、爱情及家庭悲欢离合为主要内容,如 秦雪梅、休丁香、孟姜女等。折子戏多为从本戏中抽出具有独立性的精彩部分,如花园扎根、打芦花等 。花腔小戏则以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情趣和爱情为主要内容,以及部分闹剧和讽刺喜剧,如讨学钱、借罗衣等。借 罗衣还搬上了银幕,涌现出王本银、丁玉兰、武克英、孙邦栋、鲍志远、李道周等知名演员。 庐 剧 羽 毛 扇 羽毛扇是合肥所辖肥西县水乡古镇三河的传统手工艺品。三河周边地区有许多“换毛”的人,挑着货郎担,摇着拨 浪鼓,走村串户,用糖果百货、针头线脑换购鹅毛,为三河的羽毛工艺品业提供源源不竭的原料。鹅毛分白鹅毛、雁鹅毛 两种,因雁鹅毛稀少,尤其珍贵。 小 良 烙 画 郑小良,安徽省高级工艺美术师。他以铁为笔以火为墨在木板、宣纸、葫 芦等材料上烙画,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的烙画艺术,探索独特的艺术风格。 1992年,微型木板烙画八十七神仙图在北京举办的“中国民族文化博览会 (民间美术大展)”中荣获一等奖;1995年,鉴于在民间文化保护、传承和创 作方面成绩卓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授予“民间工艺 美术家称号”;2006年九月被授予安徽省首届“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其“葫 芦烙画”入选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他精心打造的工艺美术品“小良烙画”,其产品有木板、宣纸、葫芦等系列 ;涉及名山大川、人物花鸟、飞禽走兽,典雅细腻,形象生动。做为合肥地区 著名的高档商务文化礼品、民间收藏珍品、旅游纪念品,具有中国民族传统文 化特色,被誉为“中华一绝”。合肥十景烙画系列,作为文化品牌,得到社 会的认可,被政府部门大量采购。 吴 山 铁 字 吴山铁字创始于20世纪 80年代初。当时以邓智源、 陶仁志等为首的一批艺人, 勇于创新,以锤代笔,以铁 作墨,。邓智源的铁字融铁 的刚劲与中国传统书画艺术 魅力于一体显示出一种潇洒 、遒劲、饱满生动的艺术感 染力,具有典雅别致、古色 古香的艺术韵味,被誉为“ 中华一绝”。他的创意铁字 福、佛被“中华绿 色奥运情活动组委会”授予 奥运纪念品设计创意金奖。 面 塑 “面人武”大名武建付,设计专业出身,平时最爱的就是跟彩色面团打 交道,捏出的作品花鸟鱼虫、蔬菜瓜果、动物人物无一不栩栩如生,令人 爱不释手。目前,武建付的面塑已被列入合肥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他也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其手法之细致、工艺之精湛让 人惊叹不已。 蛋 雕 民间蛋雕艺人王剑,他以刀片 为笔,在轻薄的蛋壳上展现了高超 的艺术功底。内容从人物、山水、 花鸟、卡通、徽章不一而足,既有 古典仕女、梁山好汉和山水画,又 有花鸟猫狗等小动物,还有福娃、 海宝、喜羊羊和灰太狼等动画人物 形象,精雕细刻,栩栩如生。 剪 纸 唐定兰老人是土生土长的合肥人,她的剪纸在合肥、肥东、肥 西、长丰一带很有名气,大家亲切的称她为“剪花大姐”。她剪下 的人物、物品、花、鸟、鱼、蝶无不神形兼备,引人入胜。 葛崇云剪纸内容“与时俱进”, 民间传统审美的味道 ,又增添了现代的气息栩栩如生。 火 笔 画 “火笔画”,又称烙画、烫画,起 源于西汉。以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刘祝华 及其弟子为代表。安徽“火笔画”的特 征是以“铁”作笔,以“火”为墨,在 木板、竹簧、宣纸、绫绸等不同材料上 作画。作品曾12次参加国内外工艺美 术大展;两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 切接见;其作为省、市对外馈赠礼品为 国际文化交流做出一定贡献。 洋 蛇 灯 洋蛇灯传统舞蹈设计有:1.长蛇出海 :分头出,尾出,头尾并出;2.走经折 ,分上经折,下经折;3.摇大车:原地 翻滚,正面看环节动,倒看翻滚;4.四 蟒翻身:头翻,尾翻,头尾双翻;5. 盘宝塔:头盘(顺盘),尾盘(倒盘) 。 洋蛇灯的仪仗及音乐有:前面是4对 牌灯,一对写风调雨顺,一对写技艺简 介。牌灯后有两根“三眼铳”,以炮助 威。后面是20管笛子,两个大抬鼓, 大鼓为腰鼓形,一丈长,从两头打,打 出节奏。大锣、钹配3至4套。锣鼓打 十番。 洋蛇灯从1984年庐州第一届灯会开 始到合肥、店埠表演,以后又三进省城 ,二进肥东。它从偏僻的山村走向繁华 的大都市,从乡间的打谷场登上省、市 体育馆的大舞台, 每次外出回村后, 全村鸣炮接灯,给蛇神接风洗尘,并在 邵姓“老大门”供奉,昼夜香火不断, 紫烟缭绕,三日后,才可撤坛熄灯。洋 蛇灯频繁进省入县,无疑给这一传统民 间艺术注入新的活力,如今去烛用电代 替后,既安全又增加蛇灯本身的艺术效 果,显示了它旺盛的生命力。中央电视 台神州风采栏目曾对洋蛇灯作了专 题介绍,称其为中华一绝。 佛教文化-明教寺 坐落于中国安徽合肥市逍遥津公园旁,原名铁佛寺,又称明教台、曹操点将台。该寺始建于南朝梁时,至隋末,寺院荒 废。唐大历年间(766779)在废墟中掘得铁佛一尊,庐州刺史裴绢上奏朝廷,准奏重建,定名为“明教院”。明代改称“明 教寺”。后迭经兴废。至清咸丰三年(1853),复毁于战火。光绪年间重建。1937年冬,寺院部分建筑被日军飞机炸毁。新中 国成立后,政府有关部门多次拨款修缮。1983年,该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明教寺历史悠久,建筑雄伟。在清代,居合肥城众寺之冠。现存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地藏殿、客堂、寮房 等。 翡翠环城 八 大 风 景 包园清风 墨荷琼林 三河古镇 李府春秋 科学绿岛 天鹅湖畔 逍遥古津 瑶岗风云 蜀山览胜 八 大 风 景 地 标 建 筑 三 孝 口 合肥县志有段记载:“张梅、祝、松兄弟三人亲丧,殡于室,邻 火卒起,棺不及移,三人号恸伏棺上,誓与俱焚,三人皆死,棺独完 好。初,母病疮甚重,梅吮之得愈。” 相传昔日在合肥城西门附近曾住有一户人家,家中有一老母,已年逾 古稀。其膝下有三子,乃是远近闻名的孝子。为了照顾好老母,三子 轮流精心守护左右,不轻离片刻。这年,老母不幸患痈疽,脓血不止 。为了减轻老母痛苦,三子竟轮番用嘴吮吸脓血。为了使老母疾病得 以早日治愈,三子日日四下寻访名医、偏方。然此疾病在当时乃属不 治之症,要想治愈,谈何容易。在无可奈何之际,三子只得转而进寺 庙烧香求佛。一日,三子在寺庙门前,偶遇一算命先生,三子试以实 情相告,希得指点。算命先生闻听三子诉说后,托词告曰:“若想治 愈老母疾病,非补以活人肉汤汁不可”。此本是算命先生故意虚造之 言,暗示其老母疾病已无法救治。然三子不悟话中之意,未加思索即 信以为真,竟在祈拜泥佛之时,从腿上剜下一块肉来,回家后迅即熬 成汤汁,喂其老母。办法用尽,终未能挽救老母的生命。老母咽气后 ,三子又变卖掉家产,买来棺材,为老母料理后事。 再说,相传在西门街心路下埋有一块红糙石,下面压着大蜀山的钥匙 ,若取出这把钥匙,就能打开大蜀山的山门,取得大蜀山的金银财宝 。但又传,若此红糙石一动,合肥城内就要遭火灾,故从未有人敢轻 举妄动。孰料这一传说被合肥城内一贪财的无赖获悉,其乘夜深人静 之时,悄悄将红糙石掀开,将大蜀山钥匙盗走。大蜀山的钥匙被盗走 了,火灾也就招来了。一时间,西门一条街浓烟四起,火势越烧越旺 ,眼看大火已烧到那三子之家。为了护卫棺柩,三子竟以身伏于棺上 ,誓与棺柩同存亡。似乎是神灵被三子的虔诚举动所感动,大火竟跳 过其家。 这场大火过后,整个城西门一条街房屋都被大火烧为灰烬,唯独那三 子之家房子完好无损。由此,这个地方后来就被人们称为“三孝口” 了。三孝口地址在今市区长江路西段。 稻 香 楼 在合肥老城西南角一个三面环水的半岛上,略有起伏的山丘绿树中掩映着一幢幢不同风格的别墅琼楼。那里有一个很好听 的名字:稻香楼。不过现在这里没有稻香,当初的稻香楼如今也难觅踪影。 清初,合肥人龚鼎?从浙江仙居知县退归后,在合肥建稻香、水明二楼。其中稻香楼很快成为合肥名胜,文武百官和名人 迁客都喜欢来此,登楼凭栏,赏四时景致,览八方风情,而吟咏而写意。据考证,其兄龚鼎孳就曾携如夫人顾眉数回合肥,住 稻香楼,与地方文儒互有唱和。龚鼎孳曾有诗云: 雨过城荫碧淑长,画龙彩?斗芳塘。使君心似冰壶月,不闻荷香闻稻香。 千 村花柳映凫鸥,府主清廉岁有秋。租吏缓来兵甲远,野夫真卧稻香楼。 龚鼎孳稍后,工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的合肥人李天馥及其子、名诗人李孚青也曾入住稻香楼。李天馥和庐州知府张见易 留住新安画派大师石涛和尚于稻香楼月余,石涛后来在其名作巢湖图的跋文中还叙及过他在稻香楼内与尚书太守们诗酒唱 和之乐事。 稻香楼历风雨百年,后逐渐荒圮坍塌。清人邵陵在目睹稻香楼遗存后有诗云:“惨淡郊原落日黄,一声秋笛下牛羊。高楼 不见人危倚,依旧西风送稻香”。如今,稻香虽没有了,但“稻香楼”这个地名却延续下来。甚至讲到“楼河”,“老合肥” 们都知道指的是靠近稻香楼的那一段护城河。 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人民政府将稻香楼一带重新规划并加以绿化美化,建起稻香楼饭店(今称稻香楼宾馆),80年代又新 建庐阳饭店,稻香楼的南面还陆续添建了安徽饭店、梅山迎宾馆等,这一带现已成为安徽省和合肥市对外接待的中心,其源盖 出于稻香楼“风景这边独好”。近年来不断有民间人士呼吁,走市场化运作之路,进一步开掘稻香楼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打 名人牌,打旅游牌,复建稻香楼,进而把稻香楼建成合肥的大观园。 四 牌 楼 四牌楼是合肥老城的中心,亦名魁楼,又叫奎星楼。合肥县志注位于镇淮楼(今鼓楼十字街)南 ,先圮。它的准确位置在今长江路与宿州路交叉口。明代这里为二层木楼,上奉奎星(又称文昌帝君 )。以后迭遭兵燹,破败不堪。有记载的修建有三:1759年(清乾隆二十四年)庐州知府王成重建,并 竖新建魁楼碑记;1803年(嘉庆八年)合肥知县左辅重修,并记入当年新纂的县志;1928年原地重建 ,并临时改作马王二公祠,以纪念坚守合肥两月有余、拒直鲁联军张宗昌十万之敌于城外的马祥斌 、王金韬二将军。 本世纪初人们见到的四牌楼是砖木结构的三层亭楼,底层东西南北各有一门,可通马拉车, 1927年毁于火,有“范家小朝奉秉烛夜读蜡油燃火”和“范家炸油条碰翻油灯”两说。翌年重建的 四牌楼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四层,底层四门可通卡车,为合肥各界人士捐资万余元盖起,二楼设有 马、王二公牌位。“九.一八”、“一.二八”事变后,楼外曾竖匾额“抗日救国”。1938年5月侵略 军攻占合肥城后,用炸药将四牌楼夷平。 四牌楼的东西两侧,原先叫小东门街、前大街、西门大街,街宽不过五七米,最窄处汽车不能 错车,对面街坊搭上根长竹竿,则可晾衣晒被。 从东往西,街市上竖着董氏等孝女节妇牌坊、孝义牌坊、龚大司马的“皇恩浩荡”牌坊等几十 座牌坊。抗战胜利后,自小东门到大西门这条5华里的长街定名为中山路,解放后裁弯取直拓宽, 1955年更名为长江路。长江路上的四牌楼,再度成为合肥市的中心。顺带说一下,由于四牌楼西边 二三百米的范巷口,从1958年起两三年内建成了市新华书店、市百货大楼、市供电大楼、省轻工大 楼,长江路、徽州路(现改名美菱大道)在此交汇,四楼四角相犄,又因为长江路、宿州路口的四牌 楼已不复存在,于是范巷口又被一些人误称作四牌楼,说明四牌楼作为合肥的一个象征性古地名, 已长久留在人们的记忆中?牌楼不存,“四牌楼”长在。 杏花公园 据说在南宋时期,有一位姓辛的老者随难民从北方来到合肥。他孤身一人在城北搭了一间草棚住下,白天以打草鞋为营生, 晚间则挑灯夜读。 老汉终日寡言少语,也极少出门。他打制的草鞋结实耐穿,而且价钱便宜,因此来买草鞋的人络绎不绝。老人 心地善良,有时遇有逃难者和饥民路过,就送以草鞋,非但不收分文,还以茶水饭食相待。时间久了,辛公成了一位远近知晓的 大善人。出于对辛公的敬佩和感激,凡来此的人,都按照老人的嘱托,或捐赠杏苗,或带来杏核相送。辛公把人们送来的杏苗、 杏核,一一栽种于棚舍附近的空地。 寒来暑往,时间不觉已过去数月。一日,朝廷忽遣人来合肥寻找一个名叫辛子豪的人。经打听,众人都只知有一辛姓的老者 ,却不曾听说有叫辛子豪的人。差人只得如实禀报州府老爷。州府老爷在心里琢磨:会不会姓辛的老者就是辛子豪?第二天,州 府老爷轻装微服,亲往辛公舍下,与辛公寒暄。交谈中,辛公见来者并无异常,无意中流露出真实身份。州府老爷听后大喜:“ 辛老先生,下官今特奉朝廷东台王御史之命,前来恭请大驾赴京。”说罢,随手将王御史亲笔书信递辛公阅看。辛公阅信后,知 道身份已暴露,不好再瞒,但又不愿相从,便略加思忖后说:“请大驾先回,待我先收拾一下,明早动身不迟。” 次日清早,待到州府老爷前来辛公住处接驾时,辛公早已去无踪影。 辛公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合肥,然辛公在其住处悉心栽下的杏苗,播下的杏种,却日渐茂盛,终成一片杏林。每年春后,这里 杏花烂漫,姹紫嫣红一片。由于“辛”与“杏”字近音,人们为纪念这位慈祥善良的老人,便把这里叫作杏花村。其址即在今合 肥杏花公园附近。 市府广场 合肥市府广场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它南邻省政府,北靠市政府,既是合肥政治活动中心,又是合肥商贸、金融和交 通网络中心。广场由周边的四条道路围合而成,占地面积50000平方米,其中心广场净占地25000平方米,分地面广场和 地下车库两部分,总投资1.1亿元,于2000年3月开始建设,2001年5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市府广场在建筑上充分体现了 合肥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同时又是一座新兴的科技、园林城这一特色。广场布局突出“一点三轴”,即以市政府办公楼 为基点,引入体现合肥特色的“文化轴”、“科技轴”、和S型“自然轴”,有机地组合成一个中心广场。而S型的“自然 轴”弯弯曲曲,似一条切割线将中心广场分隔成两个主广场。一个是以文化及各种大型城市活动为主的人文广场,一个是 拥有水池、音乐喷泉、小品的休闲广场。 徽 园 徽园素有“徽州文化大观园”之称,是在歙县县城中心原徽州府 衙一带新建的仿古旅游城。2000年11月16日建成开园。 徽园是1999年为欢庆新中国建国五十周年而建设的大型安徽纪念 园。徽园位于合肥市区南部的经济开发区内,东邻具有现代建筑风格 的明珠广场、国际会展中心,以及具有欧洲风情特点的欧风街,西傍 合肥大学城,并与省少儿活动中心隔街相望。徽园占地面积300余亩。 园区的整体规划建设是以安徽行政区划为基本构架,“长江”、 “淮 河”横贯其间。 天鹅湖 合肥天鹅湖坐落在安徽省省会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内,是一座人工湖,始建于2003年,湖面约1000亩,有各种雕塑、园林 树木、人工沙滩、喷泉等景观,是合肥市民旅游休闲的新去处,天鹅湖不但环境优美,旁边还新建了体育场,大剧院,市政办 公中心等多处建筑,将成为未来合肥的政治文化休闲中心地,天鹅湖目前是合肥市内最大的开放式公园。 常住人口208.6万人, 建成区275平方公里,每 平方公里人口7585.5人 。 GDP实现2102.12亿 元,连续六年保持17% 以上的增长。 接待游客1731万人次 , 总收入172.88亿,分别 比上年增长27.7%和 30.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703.42亿元,环比08年 上升19.6%。 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17158元,消费支出 12695元,消费指数达 74%,居民消费乐观。 城市经济增速稳定,与几个项目所在城市对比, 整体呈现出 “低值高增” 的趋势;居民收入水平中等偏下,但消费 乐观;主城区人口密度较高,但城市商业分布不均,市场需求持续增大,将加快消费结构 升级的步伐,由此带来消费结构升级将成为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 四、经济发展 数据取自2009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城市道路规划清晰、基础建设薄弱,交通环境一般; 先进公共交通系统(BRT)日趋完善,居民出行便利 ; 城市轻轨规划兴建,预计2012年部分投入使用。 合肥轻轨 合肥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总长近323公里,由6条线组成, 到2016年建设贯穿城市南北和东西轴向的轨道交通1、2号线 。 1号线:起于合肥火车站北天水路,终点徽州大道站。预计 2012年底开通运营。 2号线:西起长江西路与长宁大道交叉口东侧,终点至长江 东路与大众路交叉口西侧处。预计2014年底开通运营。 BRT 合肥BRT公交于2010年年初启用,站台分布于长江路以及 徽州大道,所有站点实行“岛式站台换乘免费” ,2元/人次。 至2020年,合肥市将规划设置“两横两纵”四条轨道交通 线路,总长度为120公里。现运行3条线路:1路、3路、116路 (途经我司项目) 目前国内仅北京、杭州、合肥三市建有或在建BRT公交系 统路线。 五、交通建设 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